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沒有創新的精神和能力,設計將變得千篇一律

2023101410:01



基於設計的本質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設計就必須要創新。

回顧人類的飲食史,用火烘烤食物可以說是最古老的一種烹飪方法。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發明了電力,經過工程師和設計師的共同努力,電烤箱正式問世。

這樣一回溯,你會發現原來電烤箱是一件已經存在了 100 多年的老物件了,那麼它是如何做到始終在我們的廚房中占有一席之地、不被時代淘汰的呢?

答案就是創新。

沒有創新的精神和能力,設計將變得千篇一律,毫無生命力可言,更無法經受時代變遷的考驗。只有創新才能為設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滿足人類對美好生活的持續追求。那麼什麼是設計的創新?

設計的創新主要分為三個層面:表層創新、體驗創新和系統創新,並且這是一個進階的過程。

第一層:表層創新——視覺滿足

表層創新指的是產品通過外觀的迭代,創造出讓人耳目一新的造型,這是設計最基本的創新需求。

一個產品最先吸引人注意的就是它的外觀。造型新穎、色彩別致的設計是吸引消費者不可或缺的一個因素,它帶有強烈的、主動的感染力,影響着人們情緒和心理的變化,從而達到吸引消費者消費的目的。

尤其是當下我們身處的這個「顏值即正義」的時代,人們對產品差異化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好看的產品在市場營銷過程中,往往握有主動權。

通用汽車公司早在 1926 年就成立了「藝術和色彩部」,他們希望通過樣式的更迭,來讓人們購買一些他們不一定需要,但會很想擁有的更新潮、更時髦的車。

他們創立了一種模式, 叫作「有計劃地廢止」,就是預先定好計劃,兩年一小改動,三四年一大調整,人為地讓「式樣」老化,從而促使消費者追逐潮流,放棄舊式樣,購買新式樣。

這個模式非常成功,並且迅速在工業界生根發芽,成為社會的一種消費潮流。

由此可見,表層創新設計不僅可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也能增強產品品牌的競爭力,取得超出預期的效果。

第二層:體驗創新——感受滿足

體驗創新指的是通過功能的優化,給人們帶來意料之外的服務體驗,這是設計進階性的創新需求。

體驗創新是產品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只有結合市場和用戶的新需求,不斷進行優化,創造出讓人感到新鮮、愉悅的體驗,不斷創造產品價值,才能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使其在歷史的長河中永遠擁有用戶記憶,成為經典。

產品外觀的創新帶來的是吸引力,但是究其根本,只有在符合產品功能和結構基礎上的外觀創新才會有意義。

產品內部結構的合理性要滿足產品外觀造型的需要,讓外型與內部結構完美配合,達到協調統一,這樣才能使產品不至於變得華而不實、徒有其表,被消費者詬病,真正實現給消費者帶來感受的滿足和體驗的創新。

第三層:系統創新——認知滿足

系統創新指的是產品通過體系的提升,實現前所未有的突破,這是設計最高階的創新需求。

系統創新需要在設計的過程中綜合考量前兩個層次的創新,即產品的外觀工藝創新、實用功能和服務體驗創新等各個方面,這便對設計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拓寬產品的邊界,顛覆消費者的認知,建立全新的產品觀。

世界是設計出來的。從每天早上在鬧鈴聲中醒來,到晚上上床睡覺後呼喚「小愛關燈」;從新生兒呱呱墜地後用到的奶瓶,到往生極樂世界的福壽盒;從一份擺盤精美的食物,到一段輕盈曼妙的舞蹈……自我們睜眼看見世界的那一刻,設計就無處不在。

世界是設計出來的,我們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手觸摸到的,凡是現實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有設計的功勞。

不論你是在商場購物,還是在餐廳吃飯,不論你是在辦公室工作,還是乘火車出行,都能發現設計的蹤影。

大到建築、家電、交通工具、醫療設備,小到餐具、易拉罐、筆記本、指甲刀,遠到三星堆里的文物,近到蔚然成風的新國潮,設計覆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猶如空氣一般融入我們的生活,牽動着我們的神經,從各個方面影響着我們每個人每一天的各種活動,裝點着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世界。

設計在讓我們的物質世界變得越來越多姿多彩的同時,也在豐富着我們的精神世界。

那些歷史悠久的民俗文化、風土人情,豐富了世界文明形態與現代人的精神生活,這背後自然也少不了設計的身影;電影《流浪地球》所構建的科幻世界,開拓了我們的想象力,電影裡出現的行星發動機、地下城、載具、武器、外骨骼裝甲、空間站等震撼場景,都離不開設計的畫龍點睛;還有你現在手上正在閱讀的這本《世界是設計出來的》,從章節結構、遣詞造句,到字體插圖、排版裝幀,再到思維方法、經驗故事,也無一不蘊含着設計的智慧。

設計之所以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是因為它既讓我們享受到了物質帶來的便利和幸福,也讓我們獲得了精神上的愉悅體驗。

維克多·馬格林(Victor Margain)在《世界設計史》中寫道:「今天,我們見證了設計廣泛的包容性,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將世界看成一個整體。」

世界的一切都是設計出來的,從設計史中我們看到不同時期設計出來的典型作品和經典風格,這不僅是某件具體的物品,還包括某種文化:

當原始陶器出現的時候,其設計的不僅是生活工具,而是原始文化;當手工藝品出現的時候,其設計的不僅是手工藝產品,還是手工業文化;

當機器開始出現的時候,其設計的不僅是一種機器產品,還是一種機器文化;

當汽車、飛機出現的時候,其設計的不僅是一種代步工具,還是一種工業文化;當手機、電腦出現的時候,其設計的不僅是一種通信工具,還是一種信息文化……

不同時期,設計的形式和意義也各不相同。

以中國為例,早期的人類社會是游牧式的,人們靠打獵和採集野生食物來維持生活。隨着生活模式的改變,為了尋找新的食物來源,輕巧、便攜、適應性強便成了設計的主要標準。

隨着更多以農業為基礎的定居型鄉村社會的發展,為了適應新型的生活方式,一大批不同特色和形式的設計又迅速湧現出來。

隨着有固定生活方式的農業社會的出現,手工藝的專業化得到了更高層次的發展。到了城市化階段,因財富不斷積累,人們也滋生了各種奢華的需求,這些需求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專業技藝超群的手工藝者,設計因而變得更加華麗。

藝術設計是文化的載體,不同國家或地區的藝術設計都代表着自己獨特的文化,設計風格代表着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性格。

例如德國的產品設計強調功能主義原則,高質量、功能化、低調的機器外表與色彩是其產品設計的主要特徵,這和德國理性、嚴謹、保守主義的文化不無關係。

德國包豪斯運動開創的世界工業設計革命,拋棄了作坊式的手工藝生產方式,又克服了工業革命初期產品粗製濫造的弊端,首次提出了把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口號,推動了德國經濟的超前發展。直到今天,德國產品始終保持着很強的競爭力,這不僅與科技有關,還與德意志民族的文化藝術傳統有着密切的關係。

美國傳統設計以實用、合理而著稱,美國工業設計的原則首先是為人服務,設計要為人服務,就要特別注意安全標準。另外,美國人追求多元化、崇尚冒險與創新的精神反映在工業設計新趨勢中,就表現為高科技的應用和大膽幻想、高情感的投注和多元文化,由此新品層出不窮。美國工業設計界十分注重產品的個性,將個性放在第一位。

日本設計體現的是一種古典、自然、傷感、極簡的美,常利用簡單的幾何形態和大面積的單一色彩,配以必要的鑲條,使產品給人以簡練和富有時代感的印象,這主要是由於日本推崇物哀文化。

……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設計革命,不同的國家文化定義了不同的設計風格,讓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設計不僅具有藝術性,還具有功能性、社會性、人文性;設計不僅關注現實與物質,也關注虛擬與精神。

我很喜歡英國廣播公司(BBC)的一部紀錄片——《設計天賦》,內容是多位世界知名設計師和設計評論者的採訪,通過回望設計的歷史,探索設計的未來,讓人們更深刻地感受到設計的重要性。在紀錄片的第一集《設計之魂》中,有一位設計師說過,設計就是從點滴做起,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

我們生活在一個處處都是設計的世界,每個人的生活都和設計密不可分。隨着人們生活方式和理念的變化,設計在今天也有了新的定義。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責編:金木研*排版:五月/筆記俠]

《更新書堂》·第408篇*內容來源:本文摘自中譯出版社書籍*《世界是設計出來的》*賈偉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