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鳴最新演講全文:下一個10年,商業的底層設施變了!-(2)
2.區塊鏈和Crypto
① 區塊鏈的2大階段
在區塊鏈技術不斷發展的基礎之上,Crypto(加密貨幣)也隨之發展。基本上可以分兩大大階段。
第一階段:從比特幣到以太坊
2008年中本聰發布的白皮書,產生了挖礦行業,從而出現了比特幣。基於比特幣脫胎出區塊鏈技術。在此基礎上,開發出來了以太坊。
第二階段:以太坊的發展普及智能合約
2017年,第一輪發展帶來ICO(Initial Coin Offering),也就是發幣。
發幣就是第一個智能合約,形成了一套規則和體系,是以太坊的第一個殺手級的應用。
2020年的夏天,出現了Defi(Decentralized),也就是去中心化的金融服務。基於區塊鏈的技術以及過渡抵押概念,把風險降到可控的前提下,把所有簡單的金融服務復刻了一遍。
2021年,基於Defi的積累出現了Gamefi(鏈游,遊戲化金融)。
StepN(將鏈游中的代幣和遊戲、運動相結合後的平台)的跑鞋,都屬於Gamefi的遊戲。
最後就是NFT(非同質化代幣)的圖像。
每個產品背後都基於一種類型的智能合約。
所以,上面的應用就促進了以太坊的一輪又一輪的發展。
以太坊本身也在進行擴容,也在進行layer(層次)1、layer2分層的發展。
② 區塊鏈的好處、挑戰和展望
區塊鏈的帶來的好處:
第一,互聯網是個信息網絡,但區塊鏈是個價值網絡。它可以讓數字資產更有效的流轉。
第二,由於在線上發幣變得非常的簡單可靠,通過發Token(代幣)的方式,可以產生一系列的新的激勵機制的創新。
區塊鏈的挑戰:
第一,本身不是個生產力的工具。
區塊鏈是沒有能夠直接提高消費者體驗的技術創新,導致目前沒有好應用,用戶也不夠多。區塊鏈體系應用無法展開。
第二,創造的價值不夠大。
因為區塊鏈對於效率的提升創造的價值沒那麼大,導致與傳統資產、金融融合不夠徹底,所以它沒有新的數字資產。沒有數字資產,你有一套價值網絡去降低數字資產的流轉,那就沒有意義。
區塊鏈的未來展望:
第一,推動普惠金融的發展。
比特幣會繼續走向共識,在支付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在此基礎之上,用支付網絡去推動普惠金融的發展。
第二,新應用不斷產生。
過去兩年積累了很多Gamefi(遊戲化金融)跟Socialfi(社交化金融)方面的創新,也許在接下來的半年一年,我們看能看到一些初步的成果。
3.AIGC:生產力的大突破
① 我們將迎來創作者經濟
我認為最有價值的突破,是通過AGI(通用智能)創造海量的新的數字資產。AGI第一個突破的領域就是AIGC,就是深層次AI,也就是創造海量的內容。明年的某個時刻,肯定會有非常好用的文字、語音轉視頻的工具出來。基本上從文字到語音到圖片到視頻,創作的門檻會急劇的下降,創造新的數字資產的空間會急劇的上升。
而且就像我們講虛擬世界一樣的,未來的這些數字資產,它會越來越走向主流,它的重要性會越來越大,這些資產有價值,大家就會重視,大家就會對它的流轉交易,非常上心。所以在那個基礎之上,新的數字資產,天然會去用新的價值網絡的技術平台。
同時,我剛才講到以太坊核心是智能合約,但未來機器跟機器之間的合作,它們的互動方式跟人是完全不一樣的。它們需要有更多,更自動,更高效,更智能的合約直接完成。所以在這個領域裡,區塊鏈、Crypto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也是在這個意義上,我也把它當作AGI整個智能時代重要的組成部分。
無論是從剛才講的Crypto的領域,對創造經濟的呼籲。還是看AGI帶來的價值,我覺得未來,我們將迎來一個創造者經濟的時代。
一方面,這個趨勢看得非常清楚,AGI會逐步取代結構化的人類知識,並且變得越來越智能。
另一方面,人藉助機器智能的力量,有機會變得越來越有創造力。就像工業革命的早期,大家都非常恐懼,人不再能夠以體力來獲取價值了。但是過去的100年,出現了白領階層,出現了知識工人,出現了軟件工程師,他們靠自己的腦力活動,創造了過去100多年、200年的繁榮。
我能看到的相對美好的場景,由於機器或者人工智能把人從繁瑣的、重複性的、無聊的腦力勞動里解放出來,人可以把大部分時間,用在開發自己的創造力上,去做自己真正有激情的,也能夠做得更好的事情。這個可能是兩個基本的動力。
在這個基礎之上,對人跟人、人跟機器、機器跟機器之間的協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聯網時代,機器跟機器之間協同是靠API,就是應用之間要有一個約定的規範來互助,但是由於AGI的發展,未來所有的服務之間,是用自然語言來交互。
也就是說,機器會學得像人一樣,直接來對話,機器跟機器之間就完成了協作,自然語言反而變成了人跟人、人跟機器、機器跟機器之間的溝通語言,對於智能合約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我們從一個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剛才講的這些內容,德魯克可能是20世紀最偉大的商業思想家,他把工業革命劃分成了三個歷史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生產力的革命,本質上是工廠取代了手工作坊,因為過去的手工作坊知識,都只能靠師傅帶徒弟,人傳人。但是有了工廠以後,就開始有了科學化管理。
第二個階段,是100年前開始的管理革命,也就是說開始有了企業的概念。以前只有單個工廠,核心就是生產和銷售,但是我們從管理開始,有了矩陣式管理、職能化管理、人力資源部門、戰略規劃部等等。
一百多年前成立的商學院,目的就是為管理革命輸送批量化的高質量的管理人員。所以,MBA出來都是標準化的語言,這是管理革命。
第三個階段,隨着IT的發展,從六七十年代開始進入了軟件革命,也就是IT革命的時代,軟件工程師創造最大的價值。順着剛才講的AGI對人類結構化知識的替代,人必須走向創造力的發展。
所以,我把未來的第四個發展階段,新的發展階段,叫做創造力革命的階段,人未來的價值就體現在創造力上。
我們將要迎來的是一個新的經濟範式。智能時代的經濟核心,我們把它叫做智能經濟,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理解,剛才講的創造者經濟。三個核心的支撐,就是我們剛才討論的通用人工智能、Crypto、AR&VR。
當然,這三個發展階段不一樣,目前是AGI發展勢頭最猛,Crypto處於相對低谷正在醞釀的階段,AR&VR可能還要三五年才會產生大規模銷售的應用級產品。但是這幾個的趨勢是非常清楚的。
② 人類文明的演進
我們如果從智能經濟再跳出來,從一個更廣大的角度來看人類文明的演進。
實際上,人類的發展核心依賴於兩個,一個是人類網絡的發展,就是我們講到的語言、文字、文化、制度等等,都是所謂的軟的制度性的東西。
還有一個是工具網絡,從最早的火,到工具的使用,到農業化到物理的網絡,到今天的物流網、通訊網、計算網,這都是物理的工具網絡的發展,工具的網絡促進了社會進步,促進了人類的發展,然後人類又發明出了更多的網絡,發明了更多的工具,促進新一代的技術發展。
所以,技術進步跟社會進步就通過這兩個網絡,產生了一個質的飛躍,一輪一輪的發展。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人類單個大腦的容量提升很小。所謂,未來的進步就兩個:
第一個,對大腦開發,一步步的開展,就我們大腦開發比例還很低的。所以為什麼創造力革命有可能?我們有可能開發出很多我們想象不到的能力。
第二個,目前看起來更重要的是群體智慧的湧現,也就是通過社會協同創造更大的價值。
技術變革推動的工具網絡的進步,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主線。基於這個,我們可以做一個判斷,我們今天討論是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從火的發現和應用,到工具的使用和發明,到農業經濟才1萬年左右,再到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機械動力,第二次革工業革命是電力,雖然有人把信息革命叫做第三次工業革命跟第四次工業革命。但是我覺得從概念的角度來說,把信息革命獨立出來可能更清楚。
所以,我們有了第一次信息革命,就是電腦的發明。然後第二次信息革命,大概從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開始有個人電腦,互聯網的發明,到最後通訊網絡跟計算網絡的融合,形成了互聯網過去20年的大爆炸。
我們過去的五年跟未來的五年,就是一個過渡期,從互聯網時代走向智能時代,我個人傾向於把它叫做互聯網3.0。
從互聯網1.0的PC到2.0的移動,到3.0的未來。為了在概念上更清晰,我們可以把未來10年,甚至接下去20、30年,定義為智能時代的開端。
智能時代1.0,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的機會,也是時代的挑戰。我們今天不論什麼位置,所有人只有一個共同的挑戰:成為智能時代的原生物種,你才有機會發展,甚至才有機會生存下去。
二、技術驅動商業變革的基本規律
接下來,講講未來3-5年的一些展望和技術發展。
有時候看十年好像還不那麼難,大家講未來都可以滔滔不絕。但是你怎麼把十年的東西投射到未來的3-5年,這是最重要的。因為你的戰略核心是圍繞這3-5年來制定的。
我反覆思考這個問題,這個問題這一次又被觸動了,就是ChatGPT的爆火,也是最快一個達到上億用戶的一個應用,ChatGPT是不是就是明日之星?它是不是我們正在等待的Next Google?
這是我想回答的問題,經過反覆思考,我覺得有一個概念可以跟大家分享,叫原生應用的出現,比如Native app(原生應用程序)。這個概念指什麼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通用技術驅動商業變革的基本規律。
首先,一場大的技術變革,它往往會帶來幾浪的商業變革。在這個過程當中,它獲得滋養,技術本身也在進步,也在變得成熟。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互聯網,經歷了第一浪PC互聯網,我們可以把它認為商業化過程:從1993年Netscape上市;到2008年蘋果的App store出現,開啟了移動互聯網,再到後來的物聯網。
同樣的AI也是如此,經歷過大數據時代,再到AI 1.0再到現在的AI2.0、AGI1.0。所以,它是一浪接一浪,不斷發展,直到技術走向成熟,然後再被新的技術所取代。
1.技術變革的四個階段
從另外一個角度,我把這個技術變革帶動的商業變革,劃分成四個階段。
第一個是非常早期的發展,這個時候肯定會有泡沫。因為它讓人看到了太多可能性了,但它實現這個可能性的進展,又遠遠低於大家的預期,讓人心理落差很大。
所以互聯網泡沫是大家記憶最深刻的一次。
為什麼互聯網泡沫記憶最深刻?因為在互聯網泡沫之前,大家經歷了工業時代100年的穩步發展,習慣了線性發展。
突然出現了互聯網,一個指數級發展,是一個顛覆性的轉型,所以那時候的互聯網泡沫是最突然的。但是到了移動互聯網,大家有了第一次PC互聯網的經驗,就沒有那麼high了。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大的技術進步都有大大小小的泡沫,然後進入滲透期,再到原生應用,最後它就變成了一個通用技術,幾乎所有的行業都會用,變成一個基礎設施。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基礎設施和應用是共同演化的。技術成熟到一定的程度,它能夠創造全新的價值,但這個時候,它能真正帶來海量的大眾用戶,變成了國民級的殺手應用,就像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微信一樣。最後,它自然而然的成為了新商業範式的領導者,追趕者就很難追上了。
舉個例子,大家就可以更好的理解這個概念。
谷歌是PC互聯網的第一個原生應用。這是我自己的一個判定。當然可能有不同的爭議,說不同程度的原生應用。你要說雅虎可能也可以算,Ebay可能也能算,但是就徹底的程度,肯定是這個谷歌是真正的PC時代的王者。
它能做到就是因為它在幾個層面,都完成了顛覆性的創新。
一個就是搜索框。谷歌那個極簡的搜索框出來的時候,絕對是震撼。而且,所有全網的信息,你輸入一個關鍵詞,幾秒鐘就能返回來。這是以前不可能做到的,它是用戶體驗的一個極大突破。
這樣一個突破需要底層技術的一個重大創新來支持。這就是所謂的雲計算,或者從技術的角度講,就是分布式計算。
今天的AI計算,都是基於分布式計算發展過來的。
它開創了一個計算的新時代,但同樣重要的是它開創了一個商業模式,叫Pay for performance(按效果付費)。就是大家今天熟悉的精準營銷。
把廣告成本從一個不可衡量的指標,變成了可以精準度量的,我花多少錢得到了多少用戶,而且是事後付費,你用這個客戶點擊了以後才收費。而且價格是市場定價,有人跟你搶價格就高沒人跟你搶價格就低。
通過這樣的市場定價,才能把海量的點擊充分利用好。商業模式的巨大突破,才會出現一個巨大的虹吸現象,就是廣告往線上走,線上廣告往谷歌走。這才有了谷歌十幾年的輝煌。大概有十年時間,硅谷所有人才都在谷歌,所有的創新都從谷歌發生,然後就是極高的利潤率,非常高速的增長,到後面的搜索壟斷。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原生服務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
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看看技術帶來的原生服務的出現。
剛才講到的谷歌,是PC互聯網的原生服務,1998年成立,2004年上市。
第二個原生服務是Facebook(臉書),2004年成立,2012年上市。Facebook是非常典型的pc時代的原生應用。
但是它上市那一年,正好碰到移動互聯網變得非常火爆。所以一上市股價就跌了40%。然後再逼着Facebook(臉書)快速進行移動互聯網的轉型。
2006年的推特,2007年的iphone蘋果手機發布、2008年的App store發布、2009年開始出現SuperApp超級應用,也就是第一批原生應用。
緊接着,就是2009年的Whatsapp、微博、Uber,2010年的美團、Instagram,2011年的微信,2012年的頭條,2013年的快手,2015年的拼多多,2016年的抖音。大家可以看到很密集。
而我們今天基本上就是被抖音跟拼多多定義了生活。
這就是真正移動互聯網的王者,最原生的應用。
所以大家可以從這個歷史來看看,原生服務需要滿足什麼樣的條件才能產生。
2.AGI時代的原生服務
下面這幾點,對於做AGI的同學可能會有很大幫助,衡量你到底有沒有真正走在最前沿。
第一個就是你有沒有用最新的AI技術。通過自然語言對話,大語言模型解決了語言的問題。所以,你可以通過自然語言對話和未來的XR眼鏡、可穿戴設備這些帶來視覺空間的感知;你可以跟用戶進行深入、持續的、互動和溝通。
第二個非常重要,就是剛剛講到的,你破解了語言,就破解了人類知識的總和,可文字化知識的總和。也就是說,你可以隨時調用全量的人類知識。
這就是所有被訓練的模型所完成的事情。
第三個是用到了一定的推理能力。也就是說它幫助你做決策了,你用那個技術,目的是為了產生用戶體驗質的飛躍。
它怎麼從場景決策,重新定義產品,然後你能不能夠很好的調用大語言模型,利用好這個通用知識。
接着就是在這個場景下,你需要什麼樣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你能不能夠實時調用這些相應的知識和技能。
最後是創新的交互,我覺得這點也非常重要,因為成熟的硬件,能夠更好的承載背後的技術。
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ChatGPT的話,可能還是個半成品,它的確是創造了新的人機對話方式。
大語言模型解決了自然語言的對話,在任何場合的對話會變成一個非常主流的交互方式。但它沒有辦法進行語義對話。
在很多場合,它是最高效的。但ChatGPT的產品形態非常老舊,就回到了最原始的一個PC的網頁,這中間肯定有很大的創新空間。新的用戶入口可能未必出現,因為它的用戶數已經明顯緩慢下來。因為它就會簡單的對話,像一個百科全書一樣被用戶查閱,構不成一個殺手級的應用。並且,新的商業模式也沒有出現。
所以,從這幾個角度來判定,我覺得ChatGPT只是吹響了號角,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原生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