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你怎麼能既要又要呢?...我能不能在年輕人的新愛好里賺到錢?

2023101116:16



你能想象嗎?中年人愛上了多巴胺色營銷,年輕人愛上了進廟燒香、把玩佛珠。色彩里有哪些學問?我能不能在年輕人的新愛好里賺到錢?

請允許我在10月28日這天,和你做更細緻、深入的分享,也期待你,來到現場,讓我們一起更早看到未來。

你大概聽到過這麼一句話。

「你怎麼能既要又要呢?你知道這事多難辦嗎?」

這話一說出口,你就知道,說話的人多半心裡不太高興。

他在抱怨,你想要的太多,也不現實。

但今天,我想請你正確地理解「既要又要」這個說法。

因為當你擔任管理者,擔任業務負責人的時候,它是你必須加強的自我修養。

你扛着的組織目標,也可能就是一個既要、又要、還要的目標,而你必須要完成它。

什麼意思?與你分享一點我的思考。

首先,請你思考一種情景。

目標就在眼前,要完成它,有好多種辦法,好多種維度。

如果我們現在只要一個維度,可能會發生什麼?

如果只要一個維度……

公司要增長,可增長來自於什麼呢?

收入、利潤、市場占有率。這都可能對增長起到幫助。

如果只選一個完成,會發生什麼呢?

比如,你的產品是電視。現在只要完成一個目標,收入。

所以,一聲令下,所有員工齊心協力,一門心思做高收入。

可做高收入有一百種辦法,最省力的就是降價。

一台電視的價格是1000元,成本是600元,每個月的銷量大概是1000台。如果不管不顧,直接降價到650,每個月的銷量大大增加,可能有1500台。

總收入增加,目標完成。

但你發現,不對。如果降價到650,可能連員工的獎金都不夠發,賣一台虧一台。這樣干,雖然達成了收入的目標,但這麼賣下去,公司要不了多久,就要倒閉了。

不行,不能這麼幹。收入是高了,但沒有利潤也就沒意義了。所以,做高收入的同時,還要兼顧利潤才行。

怎麼辦呢?

最省力的方法又來了:欺騙消費者。我這台電視,雖然貴了一點,但是裡邊的內容,是你想象不到的精彩。像什麼內部演講啊、股票趨勢啊,你打開就能看。

消費者一聽,喲?這麼厲害。貴點就貴點吧,那我得買回去見識一下。

後果,就可想而知了。可能這個月的收入不錯,利潤也很可觀,但消費者買回家打開電視,馬上就能知道你在騙他。投訴、退錢、指責蜂擁而上,這生意馬上就沒法做了。

那如果要收入要利潤,還不能欺騙消費者呢?

團隊負責人可能馬上就一拍桌子,說不幹了,哪有你這種既要又要還要的?

發現沒有?

如果你不用多個條件去限制,團隊就總會找到最省力的方法,完成目標。



但是既要又要,有錯嗎?某些約束,是不能放棄的。

只有既要收入、又要利潤,還要保持好消費者的信任,電視才能一直賣下去。

只有好好研發產品,踏踏實實做營銷,保證客戶信任,保證利潤,一點一點做增長,生意才能做長久。

當企業想要在某個市場環境長期發展的時候,這就是最基礎的價值觀,也是必須堅守的信條。

一個管理者的價值,也就體現在這裡。

拼盡全力,去完成一個既要又要還要的目標。

既要又要:管理者的價值所在

一個最基礎的員工,他可能只有一個目標,也只能朝着一個目標發力。

但一個管理者,一個獨立負責人,不可能期望用如此輕鬆的辦法,完成工作。

你必須在一個複雜環境,在多個約束下,找解決方法。

這就像數學題。

基礎員工,面對的問題,是一元方程,只有一個變量。

但管理者面對的問題,可能就是多元方程組了。

而隨着你管理的人越來越多,負責的事情越來越複雜,你要解答的題目,也會越來越複雜。

從一個方程變成了方程組,從一個變量,變成了多個變量。



所以,管理者們。

你來,就是來解方程組的,而不是來做簡單算術題的。

很多人到了很年長的歲數,都沒有解方程組的能力。但如果沒有一個解方程組的能力和心態,你是很難獨立負責一件事的。

這件事,我也對我們公眾號的編輯同學們講過。

對於發布在公眾號上的文章,我們的態度,就是既要、又要、還要。

我們要什麼呢?

首先,作為一個媒體平台,我們肯定希望會有新增的關注。

但如果僅僅是要求新增,還遠遠不夠。

因為我們的文章,又要符合基本的制度和價值觀。如果只是要求新增,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寫雞湯。寫起來容易,關注數量也會上去。

但那不是我們想要的文章,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



那什麼是我們的價值觀?

把一件很複雜的事情,寫簡單。

就像把大學的知識,用盡全身心的力氣,理解透徹,然後輸出,讓小學生能看懂。

寫幼兒園的知識,肯定也很容易能讓小學生看懂,但那不是我們想要的。

掏心掏肺的,把一件極其複雜的事情,掰扯明白,寫到醍醐灌頂。寫完一段,又擔心讀者看不明白,於是想盡辦法,再多舉個例子,再多打個比方,再畫一張圖。

這就是我們的要求,我們必須完成的目標。

同時,我們還要效率。

編輯團隊的同學們,每周一般會完成兩篇文章。如果有編輯同學說,寫文章很忙,花費時間很多,希望做一些工作節奏上的調整,那對不起,你可能還需要繼續堅持一段時間。

因為,我們雖然很鼓勵為了寫文章花費心思的行為,但這也意味着,你的效率不高,能力還不夠,還需要進行進一步調整。

新增關注、文章價值、效率,這三者缺一不可,都要予以關注。

如果你只關心新增關注,那麼你會發現文章漸漸全是雞湯。

如果你關心新增關注和價值,那麼你會越寫越慢,時間越拖越長。

這就是既要、又要,還要。

你必須要同時對這三個標準進行考核。根據他完成這三個標準的情況,判斷出他的綜合水平。

所以,設計考核指標的時候,你就需要非常注意一件事:考核指標的平衡性。

考核指標,要平衡

如果你的考核指標設計不平衡,員工就很容易找到最省力的方法完成目標,而偏廢其他方面。

那怎麼考慮好考核指標之間的平衡性呢?

我舉個例子。

在微軟,有一個技術支持部門。

這個部門的工作,就是支持客戶解決產品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那麼,如何設計這個團隊的考核指標呢?微軟給出了3個指標和1個公式。

指標1,是員工解決每個客戶的問題,需要花費的時間。

指標2,是固定時間內解決的問題個數。

指標3,是員工有效工作的總時長,並且恰好是前兩者的乘積。

指標1×指標2=指標3。

這就是3個指標和1個公式。

比如,你這個月平均處理每個問題的時長是4小時,總共處理了60個問題,這個月的有效工作總時長是240小時。

那麼,你的指標1就是4,指標2就是60,指標3就是60×4=240。

懂了。那考核又該怎麼進行呢?

首先,指標1,平均解決問題的時長,肯定越短越好,因為這代表了你的技術水平和工作效率。

指標2呢?處理的問題數量,也越多越好,因為這代表了你的工作量。

指標3呢?時間,可能也越長越好。因為這代表了你的努力程度。

但是,但是。你注意到沒有?關於「好」的評判標準,這幾個指標之間,是有一點互相衝突的。

比如,有的員工為了體現自己的技術水平,會把解決問題的時長報得低一點。

本來需要4小時,他報2小時,但是有效工作時間一下子就減半了,這就顯得他很懶散,工作不飽和。

又比如,有的員工,為了顯得自己非常努力,他就把自己的有效工作時長報得很高。

但有效工作時長=問題數量×單個時長。問題數量公司有記錄,沒法改。他就只好把解決單個問題的平均時長,延長。

但這樣一看,他的技術能力就顯得很差,因為他解決一個問題需要花費的時間,遠遠落後於其他同事。

這樣設計指標,就基本杜絕了員工只注重一點,而偏廢其他的可能性。

這就是考核指標的平衡。

最後的話 : 都說管理難,難就難在平衡和取捨。

懂得如何平衡,如何取捨,可能是管理者一生的必修課。

就像項目管理,就是對時間、範圍、費用的平衡一樣。

面對組織既要又要還要的目標,管理者更應該學會平衡,在複雜的約束條件下,把這個方程組給解出來。

這也是管理者的價值所在。

往大了說,也不光是管理。從人生目標,到家庭關係,也只有平衡,才能成就理想的人生。

有原則的取捨,周到的集中力量,解決主要問題。

這條路很難,但走得越好,堅持的時間越久,你也就越有價值。

祝福。-[觀點:劉潤*主筆:景九*責編:黃靜/劉潤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