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理解到底什麼叫做經濟? 宏觀商業本質,理解經濟運行的機制-(2)

2023101115:31



05.金融資產

視頻中說,人們可以用貨幣和信用來交換商品、服務、和金融資產。

什麼是商品?

「邊際時間成本」越低的東西,就越是商品。

什麼是邊際時間成本?

邊際時間成本,是指每多生產或者每多賣一件商品,所帶來的總成本的增加。

比如,《5分鐘商學院》的音頻課程是商品。因為它的「邊際時間成本」為0,也就是說,每多賣出一份《5分鐘商學院》,所增加的成本為零。

那什麼是服務?

「邊際時間成本」越高的東西,就越是服務。

比如,理髮就是服務。假如你給一位客人理髮,所需要花費的平均時間是1小時。你每多給一位客人理髮,都需要多花費1個小時。理髮的「邊際時間成本」很高,因此,理髮是服務。

那什麼是金融資產?

金融資產,其實就是你買了一種未來別人要給你錢的權利。

比如,你買了一支債券。在未來,別人需要將你買債券的錢,連本帶利地還給你(當然,這個利息也可能為負)。

比如,你買了一支股票。在未來,別人需要將你買股票的本金和收益(也可能是虧損),一起還給你。

所以,金融資產,其實就是一個未來可能獲得財富的機會。

金融資產是有風險的,因為在未來它有可能會虧損。它跟商品和服務不同,你買的金融資產,只有在未來才能獲得,而你今天買的是一個有風險的增值權利。

06.中央政府和中央銀行

不管是個人、企業、銀行,還是政府,他們都需要發生交易,都需要用貨幣和信用,來交換商品、服務和金融資產。

在這中間,政府是最大的買方和賣方,而政府有兩個組成部分:中央政府和中央銀行。

中央政府有兩種很重要的行為,一種是收稅,一種是花錢。

而中央銀行可以通過調整利率和發行貨幣,來控制經濟中的貨幣和信貸的數量。

我們剛才說,貨幣和信用都可以用來買東西。

中央銀行通過發行貨幣來控制市場上貨幣的總量;通過調整利率來控制市場上信用的總量。

比如,中央銀行將利率調高,借錢的人覺得自己還不起,於是就不借錢了,這就會導致信貸的數量變少,那麼市場上能用來支出的「信用」就會變少。

所以,中央銀行可以控制經濟中的貨幣和信貸的數量,從而影響整個經濟市場。

07.信貸

信貸是整個視頻中最為重要的概念,因為它推動了各種各樣的經濟周期。

那麼到底什麼叫做信貸?

從本質上來說,其實信貸跟買賣沒有任何區別。

貸款人和借款人,與在市場進行交易的買方和賣方沒有兩樣。

貸款人把錢借給借款人,就相當於貸款人拿貨幣去購買了一個未來可能獲得收益的金融資產。

如果借款人保證償還債務,而貸款人相信這一承諾,信貸就產生了。

信貸一旦產生,就憑空創造出了貸款人的資產和借款人的負債。等到借款人未來償還了貸款,並支付了利息,這些資產和負債就會消失,這筆信貸,或者說這筆交易才得以完成。

那為什麼信貸這麼重要?

因為借款人一旦獲得了信貸,就相當於獲得了更多的信用,他就可以用信用——也就是未來的錢去買東西了。

一旦你能用未來的錢來參與今天的購買,你的消費總額就提高了。比如,你本來只有2塊錢,現在你用信用又借到了1塊錢,那麼你本來只能用2塊錢來消費,而現在你可以用2+1=3塊錢來消費了,你的支出總額就提高了。

而支出是經濟的驅動力,因為你的支出就是別人的收入。



08.你的支出就是別人的收入

為什麼說你的支出就是別人的收入?

當你的支出從2塊錢變成3塊錢的時候,那麼就一定有一個人本來能賺2塊,而現在能賺3塊了,他的收入也就從2塊錢變成了3塊錢。

他的收入一旦從2塊錢變成3塊錢,那麼他可以支出的錢也同時從2塊錢變成3塊錢,同樣的道理,那就又有另外一個人本來能賺2塊,而現在能賺3塊了,那這個人的支出也同時從2塊錢變成3塊錢……

以此類推,這樣環環相扣,就因為最初一個人1塊錢的信貸,導致最終在整個經濟中,每個人賺的錢都多了1塊,同時每個人的支出也多了1塊。

這聽上去非常神奇,就因為一個人借了1塊錢,而最終每個人賺的錢都多了1塊。

你知道,在計算GDP(國內生產總值,一定程度上代表某個國家經濟的繁榮程度)的時候,需要考量4個比較重要的參數,一個是消費,一個是投資,一個是政府購買,還有一個是淨出口。

消費、投資和政府購買,這都屬於支出。支出總額來自於每一筆交易。

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假如過去大家都以2塊錢進行交易,4個人之間發生了3次交易,那麼過去的支出總額就是2*3=6塊錢。假設沒有淨出口額,這個時候的GDP就是6塊錢。

現在有一個人借了1塊錢,所有人的支出都因此變成了3塊錢,那麼現在的支出總額就是3*3=9塊錢。GDP就變成了9塊錢。

就因為1塊錢的借貸,GDP就從6變成了9,1塊錢的借貸撬動了GDP乘數級地增長。

所以,通過借貸可以放大信用,就可以刺激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

理解了這一點,你才能理解後面周期的概念。

09.周期

什麼叫周期?

剛才我們說到,人們可以用貨幣和信用來交換商品、服務、和金融資產。

貨幣,是今天的財富;信用,是明天的財富。

所以換句話說,就是人們可以用今天的財富和未來的財富去消費。

但是,未來的財富今天還不存在,而你居然能用它買東西,這是因為別人相信你未來會創造出來再還給他。這也就意味着,你今天所買的東西其實多於你今天所創造的財富。

今天你還沒有把未來的財富創造出來,你就已經提前消費了。

而如果你用未來的財富提前消費,那總有一天,你就必須通過生產出商品或者服務,跟別人交易創造出財富,來把提前消費掉的還清。

長遠來看,你的消費一定要等值於你所創造的財富。不然你買的東西是從哪來的呢?

而借貸,讓我們今天的消費大於我們今天創造的財富。

在剛才的例子中,因為1塊錢的借貸,GDP就從6塊錢變成了9塊錢。有了借貸,GDP就會進入一個正向循環,開始乘數級地增長,這個時候經濟就會迅速上升。

可是,到了你需要還清債務的那一天,你今天的消費就要小於你今天創造的財富,這個時候你就會變得非常緊張,開始入不敷出了,怎麼辦?你就會減少消費,不怎麼買東西了。

但是你要注意,你的支出就是別人的收入,你一旦不怎麼買東西,別人的收入就變少了,別人收入變少了,那他也不敢買東西了,他不敢買東西,另外一個人的收入就也變少了,另外這個人就也不敢買東西了……於是就進入一個惡性循環,經濟開始快速下跌。

直到所有的負債都還清了,大家才又重新建立起信心開始借貸,經濟就會又開始增長,進入到一個新的周期。

所有曾經的負債,都要通過未來的創造彌補回來,明白了這一點,你就會明白經濟周期的必然性。



10.去槓桿化

明白了借貸和周期,你就會明白,經濟的發展和衰退,不是取決於人們多麼善於創新和勤奮工作,而是主要看信貸的總量。

而信貸的總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受到中央銀行控制的。

剛才我們提到,中央政府有兩個職能,一個是收稅,一個是花錢。稅收是收入,政府有了收入就會把它支出,也就是產生了購買,產生購買就能刺激整個經濟的發展。

而中央銀行,可以通過調整利率來調整信貸的規模,可以通過發行貨幣來控制貨幣的總量。

一旦經濟到了衰退期,大家開始不借錢了,怎麼辦呢?

中央銀行就會開始降低利率,降低利率之後大家借錢的成本降低,有一些人就會又開始借錢,有人開始借錢,就會刺激經濟,經濟衰退的速度就會放緩一點。

可是,當經濟衰退到一定程度,利率都降為零了,人們還是不敢借錢。就像2008年的金融危機,美國的利率已經降為零,還是無法挽回經濟衰退的局面。

利率降到零,大家都不發生借貸,可以用來消費的信用就沒有了,這個槓桿就消失了,這個時候也就意味着,中央銀行利用利率來調整經濟的能力已經消失,這就叫做去槓桿化。

發生了去槓桿化,經濟開始迅速衰退,那怎麼辦呢?

問題的核心在於債務負擔過重,因此必須減輕債務。

這個時候只有四種辦法:削減支出、減少債務、財富再分配和發行貨幣。

削減支出是指,個人、企業、政府削減支出。這很容易理解,沒錢了你就少買東西。但是,這當然不是一件好事,為什麼?因為你一旦削減支出,別人的收入就少了,經濟就會進入惡性循環。

減少債務是指,通過債務違約和重組來減少債務。什麼意思?借款人還不起債務,貸款人就說,算了算了,你還給我一半吧,至少我還能收回一部分,債務就減少了。這個時候,大家還債的心理壓力就大大降低。

財富再分配是指,把富人的財富分配給窮人。沒有了借貸,窮人不敢借錢,而富人借不出去錢,怎麼辦?那就向富人收更多的稅,來分配給窮人,這樣窮人就能夠還清債務,從而使經濟進入到一個新的周期。

發行貨幣是指,央行印出更多的貨幣。印出更多的錢,然後大家拿這些錢去還債,這樣也可以清掉債務。

削減支出、減少債務、財富再分配和發行貨幣,本質上都是在減少債務,從而使經濟重新進入到正向循環。



最後的話:到這裡,視頻中的幾個核心概念,我都給你解釋完了,我們來簡單做一個小結。

1. 商業的本質是交易,而經濟是市場中全部交易的總和。

2. 商業是從下往上看,是從微觀來看宏觀;而經濟是從上往下看,是從宏觀來看微觀。

3. 那什麼是交易?

人們可以用貨幣和信用來交換商品、服務、和金融資產。這就是交易。

4. 貨幣 + 信用 = 支出總額。貨幣,是今天的財富;信用,是未來的財富。

5. 那如何提前獲得未來的財富?通過借貸。

6. 有了借貸,你的支出就會變多,而你的支出就是別人的收入,因此別人的收入就會變多;別人的收入多了,他的支出就多了,另一個人的收入就也會變多……於是進入一個正向循環。

所以當信貸參與到交易里時,交易總額就會乘數級上升,經濟看上去蓬勃發展。

7. 可是,你借得越多,你未來需要償還的就越多,當你發現你需要償還的債務,大於你能創造的財富,你就會開始減少消費,你的支出就是別人的收入,你的消費少了,別人的收入就會減少,他們也會減少消費……於是就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經濟開始快速下跌。

8.經濟蓬勃增長+經濟快速下跌,這就是一個短期的經濟周期。只要信貸存在,就必然會有這個經濟周期。

這段視頻把經濟、金融、商業中幾個特別難理解的概念,用一整套邏輯串聯起來,把經濟運行的基本機制講得非常透徹。

我的這篇註解,不是為了把這幾個概念給你重講一遍,視頻裡其實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只是視頻受到時長限制,有些概念可能講得比較簡短,所以我把它拿出來幫你梳理一遍。

搞清楚這些基礎的概念,然後你再回去看視頻,也許就能完全看明白了。

對每一個人來說,理解經濟運行的基本機制都非常重要。你只有理解了這套機制,才能快速做出最正確的經濟決策。

經濟決策不僅僅包括投資、買房,也包括日常的每一筆小開支。當你理解了經濟運行的機制,就能夠更快、更多地積累自己的財富。

祝你在積累財富的道路上,早日獲得你想要的自由。-[觀點:劉潤*主筆:由之*責編:黃靜/劉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