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入你大腦的怪想法,不必為它焦慮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走在馬路上,總會下意識環顧四周,感覺會像電視劇演的那樣,有個匪徒出來給你一刀,或被橫衝直撞的貨車撞飛;做飯時,總不經意間幻想我會不會切到手指頭,要是切到了該怎麼辦;還有更嚴重的,夢見自己坐飛船上天空,創造核心技術造福人類,甚至坐擁千億成為富豪。
這些「想法」和「閃念」有什麼不同?
它們難免有誇張和極端的成分在,有時似乎有種大逆不道的感覺;每每「胡思亂想」時,你總是笑笑搖搖頭,不敢讓周圍人知道這些「危險又荒誕」的想法。但你會莫名擔憂、害怕在現實中驗證,也可能感到恥辱、困擾,懷疑自己是否患有潛在疾病等。
別擔心,你並非個例。
精神病學家調查,近90%的普通人都有過此類情況。30%的人承認自己有搶錢的想法;40%人的說自己有從高處跳下去的衝動;50%的女性和80%的男性幻想過和陌生人赤裸身體。
在心理學中,諸如此類的現象被稱為侵入性思維(intrusive thoughts)或闖入性思維,一些人會被此類想法「卡住」,並造成巨大的痛苦(Seif和Winston,2018年)。
一、定義和過程
具體而言,它是一種進入個體意識層面的想法,經常毫無預兆地產生。闖入的內容一般都具備攻擊性、色情、禁忌、引起焦慮或是自我貶低等相關元素。
這種感覺更多像是一種衝動,但會反覆出現,並且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強烈。最終,隨着這些想法頻率和強度增加,你可能會懷疑和擔心自己的安全、意圖、道德感、自控力以及神智是否正常。
定義總是讓人難懂,你可以把它簡單理解為,大腦給我們帶來的想法,心理卻不太認可。
比如,當你突然想到某個污穢念頭,你覺得並不喜歡該念頭,然而大腦卻不聽話,拼命給你製造討厭的觀念,你能意識到不喜歡,可還偏偏出現,就形成矛盾。這就是很典型的侵入性,有點像大腦和內心在拉拉扯扯的感覺。
換言之,你看到、聽到的訊息通過神經元記憶不斷尋找關聯,幫你搜尋任各種證明以匹配現實要應對的局面,但是,有些相關內容並非當下的需要,卻被拉了出來。
不過,要知道,出現此類想法是大腦異常活躍的正常表現,並非要求你真正執行;它們大概率會隨着其他想法偶爾蹦出,多數時候就像瞌睡蟲一樣躺在意識中。
那麼,一個典型闖入性過程到底是什麼樣的?
引發這種想法的源頭有很多,分為「積極」和「憂慮」兩種,前者可以理解成那些不切實際又違背道德的幻想;後者屬於多半人的常態,是令人恐懼的現象。
一開始腦袋中會冷不丁出現一個不想要(血腥、暴力、色情、倫理)的畫面,也可能是場景、聽到的消息、聞到的氣味等。接下來,你開始焦慮、擔憂,心如止水的狀態已離你而去;你開始心潮澎湃,表現為心跳加速、呼吸加粗,甚至連自己都能清晰感覺到額頭、面額發燙。
擔憂的聲音具體表現公式是「萬一.......我怎麼辦」?它從側面表達人們對恐懼、懷疑、糟糕結果的預判,也許你察覺到該聲音並不合理,反常、甚至是完全瘋狂的。
有時它也會發出奇怪的緊急警告,打斷你、激怒你、恐嚇你、反駁你,你也會因為種種要素變得焦慮。這是人們對闖入思維或者說新感覺做出反應的第一個聲音。就像我的一位夥伴,有次喝咖啡正常交談時,莫名暴躁起來,後來再三詢問才得知,它把喝咖啡與心慌的幻覺連一起,事實才剛喝掉一口而已。
闖入後,接下來人們會怎麼辦?
通常是安慰,但安慰基本「無效」,你試圖通過積極幻想抹掉它們,或者做別的事情令自己分心來去除不適感,但還是總被這些問題擾亂。
這是為什麼?
一方面,「無效的安慰」實際上是從「擔憂的聲音」中觸發另一個懷疑和假設。它被擔憂干擾,以至於只要有擔憂的聲音出現,它就不斷試圖爭辯、控制、迴避、保證、再保證、屈服或中和衝突。最終無效的安慰盡力了,還不能減輕焦慮,它們可能會讓你覺得有短期解脫、很合理的錯覺,但無法戰勝「憂慮本身」,相信關注過該現象的朋友都深有體會。
另一方面,安慰常常對擔憂的聲音感到憤怒、羞愧,希望它趕緊消失。擔憂的聲音中有時會出現危險、憤怒、失控或令人作嘔的想法,會讓人感覺非常害怕。每個人最痛苦的地方就在於此。當闖入性思維再次出現,兩者總來來回回爭論,在爭論中不斷精神內耗,大腦被它們搞得渾渾噩噩,沒有精力投入學習工作中,造成的結果是身心俱疲、十分混沌。
另外,你也可能會感覺人與人之間的悲歡並不相通,就算很親近的人,也無法與你共情此類事件。也許你跟朋友傾訴過煩惱(絕大部分人都因為各種原因不想、不願、選擇自己承受),但並沒有被重視,他們也許會說,「你想開點,沒事,開心一下就好了,別那麼矯情」。甚至你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比較正常,會試圖努力融入人群,在人前扮演活潑開朗,氣氛擔當的角色。不過只有你自己知道那不是你,你不瘋狂,也不是變態,並不危險。接下來,你就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生病了」。
上述一切,就是闖入性思維讓一個人想法改變的整個過程。看着興許有些嚴重,對不對?
其實,部分人的確會遭受此類擰巴狀態,之所以難受和痛苦,是因為採用了不合理的應對方法。然而,是什麼導致闖入性思維的存在,它們來自哪裡呢?
二、它們來自哪裡
心理學家LynnSomerstein(2016)認為,反覆或頻繁出現的侵入性想法,表明一個人生活中存在困難和問題,包括人際關係、工作壓力、以及養育子女等多個方面。
博士HannahReese(2011)覺得,這些想法之所以莫名冒出,是因為我們不想以這種方式行事。
換言之,我們永遠不會做諸如此類的事,但大腦防禦機制會吐出它能想到的最不恰當的後果,讓你提前知曉。
為什麼會這樣?
語言學博士喬治·萊考夫(GeorgeLakoff)的《別想那頭大象》案例名傳千里,他通過無數隱喻事例證明,語言和隱喻認知結構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繫。若現在我告訴你,不要想紫色大象,你可以考慮世界上任何事情;事實就會相反,紫色大象畫面會浮現在眼前,你能堅持多久,取決於我是不是還會提起。
也就是說,當我們具備一個健康的大腦,並且能很好地掌握如何監控自我想法,允許它直接傳遞信息時,侵入性想法只不過就像雷達中的一個亮點,並沒有什麼危害。
但是,如果你要經常處理不需要的、暴力的、奇怪的想法,這就和大腦機能的兩方面有巨大關係。
1. 過高的警覺性
首先,警覺是一種生存機制,和恐懼一樣。
當感官覺察到某些事物,可能會造成威脅,大腦便激活一系列反應,奮起抗爭或趕緊逃脫,這種反應常見於哺乳動物身上,名為戰鬥或逃跑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
恐懼是由大腦額葉中名叫杏仁核的結構進行調節,當緊張情緒激活杏仁核後,它便會讓你暫時無法做出清醒的思考,好讓身體集起全部能量來應對此類現象發生。
其次,美國心理學家CarlRansomRogers認為,人從三歲記事起,就具備自我參照效應(self-referenceeffect)。而且該效應出現後,會一直伴隨我們生命接下來的時光,但隨着年齡不同,效果的影響有波動起伏。
這也剛好和記憶的特徵相匹配,當信息與自我概念有關時,我們會對它進行快速加工和很好的回憶。換言之,接觸的新生事物、畫面和信息,人喜歡對其進行對比,感受身臨其境的狀態。但是,如果有些場景你在電影或現實畫面中看到(如同撞車、打架出血,較為嚴重),你就會自然的比對:要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我會怎麼樣,我該怎麼避免。
也就是說,大腦警覺系統讓你遠離會對自己造成傷害的事,侵入性想法一般不會進入大腦,一開始只是作為一種記憶碎片定格在腦中,直到你現實所在的場景和記憶碎片有重合時,才會被調出。比如,以往你經常看武打、警匪片,對裡面的精彩打鬥畫面記憶猶新。當你要去銀行取錢,又涉及較大金額時,大腦就會自動關聯出這些畫面,讓你做一些可預料、可防備的措施。
所以,雖然有些誇張,你也不確定畫面是在哪部劇中看到的,但它們過於精彩,住在記憶里,一旦你在現實中遇到的場景和此場景相似時,它們就會回來打擾你。
這些記憶碎片有的毫無意義,如果你不注意,它們就會在意識的流動中消散並被沖走」(2018年);反之,如果你要持續想它,就像「那頭不要想的大象」一樣,持續存在。
2. 焦慮和強迫症
侵入性概念的提出者博士Reese,講過一段令人震驚的想法。當她的孩子還是嬰兒時,自己不能站在樓頂上,因為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一個站在樓頂的「受傷的圖像」,她對該想法感到害怕。她還注意到,侵入性想法的類型各種各樣,最終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和性、暴力思想、焦慮、強迫症(OCD)相關的思維;另一類是那些隨時被調出、形成自動化反應的事件,和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有關。
假設你在各種場景下,想法比平時更具備侵略性,這不排除雙相情感障礙、注意力缺失多動障礙(ADHD)等任意一個情況;也許這些專業名字你並不知曉,但的確有被刺激到。
比如,有段時間,我看一部關於父母年長不注意身體的紀錄片,影片講了父母經常因為想省下幾個錢而不捨得定期做體檢的故事。後來我走到大街上,只要看到上歲數的阿姨,此類想法就會冒出,最終實在忍不了,給父母打電話強迫他們做體檢,並且要把報告給我看。
研究也證明,像我這種有強迫症焦慮的人,更容易被生動、暴力、或不恰當的內容侵入大腦,但焦慮的人就沒有如此強烈的表現。
然而,焦慮不強迫的人,可能很難忘記自己犯的錯、做過的蠢事,當他們面臨不需要的想法時,通常採取的行動方式也比較糟糕,好比試圖從腦海中消除掉並賦予其前所未有的各種力量(Seif和Winston,2018年)。
值得一提的是,抑鬱的人的侵入性想法包括,極端地評估自己(非黑即白看一切)、始終關注負面因素、想太多(過度解讀)、預測壞事會發生、放大任何感到的輕蔑或侮辱,甚至對無法控制的事情負責,並且假設最壞事情的發生都是自我的責任。這6種情況會阻止他們客觀看待情況的真實性。
而雙相情感障礙的人,往往有「大腦中的倉鼠輪」的特徵表現,也就是當拿起鏟子開始挖掘,總想迫不及待看看下面有什麼、和自己有沒有關係,在他們意識到之前,就已經深陷其中。
總的來說,過高的警惕性、焦慮和強迫症,是造成絕大多數正常人有侵入性想法的原因;對於其他方面,也許會有輕微影響,但表現並不是特別明顯。
三、強迫是根源
所以,不論上述什麼特徵,它們的本源都可以用兩個字總結,即「強迫」。
問題來了,為什麼會有強迫存在?基本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
1. 習慣形成的機制,2. 監督系統時效,3. 混淆現實和想象
英國匹茲堡大學的蘇珊娜(Susanne Ahmari)研究團隊在小白鼠身上做過一次實驗。他們把小白鼠分為兩群,一群不做任何操作;另一群先聽到提示音,一秒鐘後用水滴落在它們鼻子上,小白鼠會把它們抹掉。
結果發現,兩組最大區別在於,正常鼠聽到聲音不會進行任何操作,而強迫症小白鼠還沒等水滴掉下來,一聽到提示就開始抹臉,水滴下後還會抹臉。科學家用光學遺傳手段發現,強迫症小白鼠前額葉、紋狀體迴路出現異常現象,換句話說,「強迫」可能是因為大腦形成習慣的機制出了問題。
劍橋大學科學家設計過一個精巧的實驗,觀察人們形成新習慣時大腦是如何運作的。實驗前半部分,研究者會受到輕微電擊,他們可以在特定時間踩踏腳板來避免電擊,訓練幾次後,參與者都學會了這個技巧。後半部分不再有電擊,參與者也漸漸不再踩踏腳板,他們放棄了之前所學的技巧;但是,強迫症患者不同,即便沒有威脅,依然執着地踩踏腳板。
所以可以看出,強迫症患者養成習慣後,即便目標被改變,也沒辦法像普通人一樣快速轉移目標,改變習慣。
這些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蒙特利爾大學研究團隊找到了答案,他們觀察到,那些非常依賴想象、傾向脫離現實的人,嘗嘗表現出更多「強迫」的特性。換言之,並非你頭腦中的想法導致你出現侵入性思維,而是你解釋這些想法和行為的方式導致你出現了強迫性習慣。也就是說,我之所以有這些想法侵入,有深層次原因,即習慣養成的路徑出了問題。
比如,我覺得手髒,每天不同時段都要洗手,這很好解釋,自己「手髒」,所以才要洗。但成癮行為神經遞質會形成固定路徑,當下次你看到和手髒有關的一切,都會被聯想出來。
這就是侵入性思維的根本。它的背後實則是多巴胺分泌給我們的獎賞感,就像你手洗乾淨了,下次還想洗,你強迫自己不想那些「可惡的畫面」,但下次還會想,因為錯誤的思考也會形成習慣。
由此,那些把侵入性思維當正常想法看待的人,轉頭就會忘記,而試圖擺脫卻無法擺脫的人,它們就會陷入強迫陷阱中。
四、擺脫的方法
有學者提出,那些已經形成的記憶碎片,不過是大腦意識流中產生的額外品,是類似於垃圾的存在,我們不需要再對此關注,它終將消失(Seif & Winston,2018)。
關於那些後期培養出來的強迫侵入行為,我也是受害者之一,在此為大家準備一些有用的tips,當侵入性思維出現時,可以針對這兩方面進行調整。
1. 判斷其品質
首先,現代商業社會營銷都精準抓住人類的心理特徵。例如,你看恐怖電影時會延伸推薦驚悚、暴力的相關內容,我們無法改變商業特性,只能減少與推薦媒體的互動性,來保持思維的獨立。
需要認識到,這是一種不可控的侵入性,對於這種來自大腦默認神經網絡「高度敏感下」的自關聯,你不必搞清楚它們的來源,以及「我為什麼會這樣想」背後的原因。
當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侵入時,隨它們逗留,不用試圖刻意壓制或推開,只要你不過度沉浸其中,它們終將離開,但也要做好隨時歸來的準備。
拿我來說,幾年前在公司開會遇到一些爭議性話題,如果涉及「我個人」,會後我的大腦就會被莫名奇妙的想法所侵入,它們可能是它針對我,我要用什麼方法針對它。但過段時間後,這種意圖會馬上被拉回正軌,內心告訴自己,不能這樣做,這樣做不利於團隊和諧,別人會上之所以那樣說,也可能因為業務本身。
所以,侵入思維就像「片面時刻」,過後就沒了,各方面如果沒有給你造成太大困擾,就沒必要去為其賦能意義。關鍵在於判斷「侵入思維」的品質到底如何,如果負面意圖嚴重,自己就要深度認知到這僅代表「負面想法」,不能讓它真正落地到執行層面,畢竟行動造成的結果更嚴重。
2. 調整看待視角
我身邊一些朋友介於「完全無影響的侵入思維」和略帶「疾病性的侵入思維」之間,也就是「輕度侵入性」。
他們受到困擾時,第一念頭是趕走、壓制它們,有的常伴有強迫性,就讓自己很心累,假如已經到該階段,那麼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基礎的認知行為療法。
具體怎麼做呢?我把它總結成六步走,分別是:1. 發現,2. 確認,3. 挖掘,4. 確認,5. 調整信念,6. 步入正軌。
首先,第一個發現要挖掘「現在荒誕想法是什麼、從哪個問題出現的」,然後確認該想法是內心想還是大腦在想。其次,挖掘它引起我哪些情緒反應,再確認我因為這種想法有沒有變壞、會不會這樣做。緊接着調整信念,正確告訴自己,它就像一隻小幽靈,一會兒就沒了。然後,思考我當下還有什麼沒完成的事,讓思想奔赴到前線,這樣,你就能慢慢減輕侵入性帶來的負面影響。我把它們稱為認知解離。生活中,這兩種辦法我經常使用。
其實,侵略性思維也在側面反應了一個重要問題,即「儘可能讓自我遠離幻想」,畢竟幻想就像時鐘的指針,轉了一圈,結果依然回到原處。
總體而言:不必擔憂侵入性思維。但是,當你過分沉浸到產生的想法中,造成實際行動力缺失的時候,就需要正視它們,嘗試弄清楚這些想法意味着什麼,你才能停止那些「侵入」。
[文源公眾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來源:虎嗅-原文標題:侵入性思維,你有過嗎?*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文獻參考:
[1]侵入性思維簡述,心理學詞條
[2]如何從侵入性思想強迫症中奪回力量,美國焦慮和抑鬱協會;基森,D.(2017)
[3]強迫症患者如何思考?Leahy,R。L。(2009年),今天的心理學
[4]不需要的侵入性想法,美國焦慮和抑鬱協會;Seif, M., & Winston, S.(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