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當代年輕人 :打工可以窮,但不能累

2024111823:49

              

* 當代年輕人 :打工可以窮,但不能累 *

“你要能受累,這輩子就有受不完的累”。

每逢年底,科技職場開始躁動,有的人即將主動或被動離開公司,今年也未例外。

這其中,年輕人的動態備受關注。

隨著年輕人整頓職場的勢態愈發明顯,年輕人與職場的關系愈發微妙起來,以至于有聲音建議年輕人先“啃老三年”,不必迫于約定俗成而按部就班地走進工作環境。

這屆年輕人,拒絕精神內耗。

有人分到“瑞士”,有人分到“卷”

“不上班窮,上了班又窮又累,這班不是白上了麽?”蔡天銘如是說。

踏入職場之前,蔡天銘的夢想是去人聲鼎沸的互聯網大廠,當一名軟件開發工程師,“誰不想去起點高、機會多、成長快的地方,以後跳槽也能在簡曆上添一筆”。

中青校媒的數據顯示,“00後”就業最看重企業發展速度和個人成長速度,最擔心從事的工作沒有價值、沒有提升空間,逐漸失去在職場中的競爭力。



圖源:福布斯中國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非985出身的蔡天銘,最終去了一家幫助制造業進行數智化轉型的中小企業,“公司是小了的,但也少了些彎彎繞繞”。

然而,入職不到一年,蔡天銘就後悔了。

蔡天銘拿到的是數據分析offer,通俗易懂地理解是從大數據中挖掘商業價值,爲客戶外拓市場、叠代技術、深化管理等提供決策依據,並非一個高強度的技術崗位。

問題在于,近年來,百度、京東、騰訊、字節跳動、阿裏巴巴等紛紛在B端發力,通過AI、雲計算等能力賦能傳統行業,中小玩家難與之抗衡,因而主要在垂類求生存。

此背景下,行業競爭壓力陡增。

“沒必要加班,偏偏還要加班。”蔡天銘的Leader是互聯網大廠出身,路徑依賴嚴重,“公司就是一個‘瑞士卷’,有人分到‘瑞士’,有人分到‘卷’”。

    《Z世代職場現狀與趨勢調研報告》顯示,關注工作強度、加班時長的“00後”占比高達61.3%,占比高于“85後”(44.8%)、“75後”(41.5%)、“65後”(29.3%)。

更不爽的是,收入遠遠不能與互聯網大廠相提並論,蔡天銘的心理落差較大。

蔡天銘告訴鋅刻度,自己孤身一人在成都打工,對消費的欲望並不高,甯可少賺一點也要有充足的私人時間,因而正在做“騎驢找馬”的准備。

事實上,蔡天銘並非個例。

2022年全國青年發展狀況年度抽樣調查數據顯示,對于“金錢並不是衡量人生價值的標准”,50.2%的受訪者表示“非常同意”,34.9%的受訪者表示“比較同意”。

一名資深HR告訴鋅刻度 :“當代年輕人,對工資的要求可以不太高,但不能太辛苦,如果‘事少、錢多、離家近’一個不占,就沒有吸引力。”



圖源:中移智庫&梧桐大數據

不難看出,年輕人有不一樣的職業考量。

對此,複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如此建議年輕人:“一輩子只需要拿一半的時間去工作就行了,你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定要努力去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  可以貧一陣子,不能窮一輩子

與蔡天銘不同,劉淩霄對職場有不一樣的理解。

“什麽公司沒有坑?什麽崗位沒有坑?這世上就沒有完美的公司、完美的崗位吧!關鍵在于願不願意好的壞的一並接受。”劉淩霄說道。

2022年就業的劉淩霄,認爲打工就沒有不累的,但要與收入匹配。

劉淩霄告訴鋅刻度,打工人不可能不在意收入,“可以貧一陣子,但不能窮一輩子”,可單單靠打工逆天改命太難了,因而年輕人有了其他想法,“小錢靠掙,大錢靠命”。

一方面,熱衷彩票。

中老年人原本是彩票的基本盤,如今成爲年輕人的社交貨幣。

    《2023彩民洞察報告》顯示,彩民年齡呈現年輕化分布,主要集中在18歲~34歲,其中25歲~34歲占比最多達48.5%。

關于此,從社交平台也可見一斑。

譬如,在抖音上搜索“彩票”,可以看到不少年輕人對其追捧;其中,中國福彩的粉絲數爲236.1萬、中國體育彩票的粉絲數爲144.8萬。

                                

圖源:抖音

“胖鯨頭條”報道:“從2021年開始,中國體育彩票就開始拓展全新渠道,在各大城市的商業綜合體開設更現代化的站點,還在商場、旅遊景區開展了快閃活動,很大程度上是爲了迎合年輕人。彩票店的裝修風格也慢慢變得年輕時尚化,醒目的個性LOGO、網紅背景板、趣味十足的標語,甚至盲盒、花束、玩偶娃娃等網紅産品都被搬進店內。”

以上可見,年輕人與彩票雙向奔赴。

*  另外一方面,青睐股票。

劉淩霄每周買一次彩票,但天天看股票,不但將手中的余錢全部投入,更是將父母贊助啓動資金的全部押上,“不想打一輩子工,也不想一輩子打工”。

實際上,在小紅書、新浪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有關年輕人炒股的話題引發熱議。

譬如,#00後股民炒股4年賺5000萬#的話題登上新浪微博熱搜,#美國一大學生炒股1個月賺7億#的話題閱讀量高達7510.4萬……



劉淩霄的股票賬戶

之所以如此,與A股走牛有莫大的關系。

央行數據顯示,2024年10月住戶存款大幅下降5700億元,流入了資本市場,投資風險偏好出現了肉眼可見的變化。

張雪峰表示 :“年輕人進入股市炒股,反映了他們對財富增值和經濟獨立的渴望,這種積極參與經濟活動的態度本身是值得肯定的。然而,炒股畢竟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行爲,尤其對于經驗不足的年輕人來說,風險控制和理性投資尤爲重要。”

實際上,社交平台高度重視針對年輕人的非法薦股,以避免其被割韭菜。

以抖音爲例,發布了《關于打擊“非法薦股”等非法證券活動的處罰公告》,重拳出擊封禁了一批財經“大V”。

總而言之,年輕人初入職場難免碰到不如意的地方,但不能向現實低頭,更不能甘于平庸,而是要在逆境中奮力前行,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畢竟,年輕,就是最大的試錯資本。

(應受訪者要求,蔡天銘、劉淩霄均爲化名。)--- [文 :  鋅刻度,作者 :  陳鄧新,編輯 :  李季/來源 :  钛媒體]



*一同事被裁員,立馬退工作群,中午准備交接時,才發現所有同事微信好友都被刪了!*

導語 : 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于人際關系。

最近,網上流傳一個熱度很高的帖子,大意是說 :單位裏一個員工被裁後,很快退了所有工作群。

主管想找他找不到,打電話也打不通,于是便讓其他同事想辦法聯系一下。

大家這才發現,他已經刪掉了單位的所有人,就連好友申請也直接無視。

網友不解 :離職就離職,難道他就沒想過要留點人脈嗎?

也有人在看完這個帖子後談起了自己的經歷 :“之前同一部門的同事,大家每天一起吃飯,關系很好,可離職後轉頭就把我們刪了,實在無法理解。

難道天天在一起上班,還沒資格成爲朋友嗎?”

這篇帖子的評論區,有條留言點贊很高 :“這太正常了,說明你還年輕,記住,利益相關的同事而已,沒必要非得成爲朋友,別把自己在任何人心裏的位置看得太重。”

仔細想想,的確如此。

隨著年齡越大,就會越理解:沒有那麽多永恒的關系,人來人往本就是常態。

人情世故的事,太過放在心上只會徒增煩惱,當你明白了無常,就會看淡人走茶涼。

當你看透以下這5個真相,就會知道,世間一切變化,都是尋常。

1,  關于人性 :別高估人際關系,別試探任何感情

央視熱播劇《繁花》中有句台詞很深刻 :“人人心裏都有杆秤,什麽時候可以同富貴,什麽時候可以共患難,心裏多少都有數的。”

人與人之間,遠近親疏的程度,關系屬性的分類,都是有明確界限的。

有的人在職場中相識,彼此同行過一段路,但也只是在特定環境下推動著向前,同事僅僅是同事,並非能夠輕易進入對方的生活圈。

有的人或許可以共事,但不一定能深交;有的人或許可以共情,但辦事不一定靠譜。

人性本就是複雜的存在,經不起隨意的試探,很多關系也難以抵擋時間的消磨,以及歲月無常的洗禮。

世上有多少感情,到頭來都敗給了“我以爲”。

我以爲關系親密,就能長久相伴,可最終還是逃不過分道揚镳的結局。

我以爲一味討好,就能以心換心,可最後還是落得個不被尊重的下場。

走過半生,身邊能留下來的人固然難能可貴,但已經漸行漸遠的也無需太過感傷憂慮。

一個人成熟的標志,大概就是:不管和誰交往,心裏都有數,不高估任何關系,也不會對所有感情做出試探的動作。

老話說得很對 :三分醉,七分飽,八分對人剛剛好。

親疏隨緣,愛恨隨意,付出有度,方得始終。

接受一段關系走向終點,允許一切離別發生,適當地放下對關系的執著,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保全。

               

2,  關于人情 :能用錢解決的事,就不要輕易用人情

不知你是否經曆過這樣的時刻:爲了省錢,找朋友幫忙做了個視頻,結果之後朋友問你借錢許久未還,但礙于之前的幫助,不知如何開口索要。

爲了方便,找親戚幫忙搭了句話,結果之後親戚多次找你給孩子安排工作,你滿心爲難,卻不知如何拒絕。

人生中有太多時候,欠下了人情債,就要用更多的金錢、時間、精力去償還。

《致命人脈》中說到 :“人情是開路的劍,也是自縛的繭。”

遇到問題時,你太過依賴于人情,遲早有一天,要被一份又一份的人情困住寸步難行。

遇到難處時,只懂得求助于旁人,卻渾然不覺,人情的債有時候是還不完的無盡深淵。

常看到網友抱怨 :同事離職後,態度太過冷漠,猶如變臉一般,爲何不講半分人情;親戚發財後,還對金錢斤斤計較,借點錢都很難,怎能不顧親人情誼。

當你接觸的人多了,就會懂得,利益當前時,人情無法衡量,情分難以計算。

能用錢解決的事,就別再動用人情;能自己解決的,就別再麻煩別人。



3,  關于人心 :永遠不要向任何人宣揚你的苦

知乎上有個提問 :有哪些越早明白越好的社交觀?

有個高贊回答一針見血 :“永遠不要向任何人傾訴你的痛苦,也不要輕易向旁人發泄你的情緒。

因爲有80%的人不關心,還有20%的人在等著看笑話。”

現實雖然殘酷,但學會閉嘴、默然于心,是每個人都躲不開的一堂必修課。

有的人不理解,爲什麽那個突然被裁的同事,一聲不吭地斷了過往所有的聯系,甚至沒有一句道別。

就像有位網友感慨的那樣 :“都說人心涼薄,又有幾個人真正關心那個失業之人的難處,你都沒有換位思考,又如何強求對方重視這段關系。”

而他的明智之處就在于,沒有向任何人訴說自己的痛苦。

畢竟,世上哪來那麽多感同身受,大多時候人都是冷暖自知。

很認同三毛寫的那句 :“心之何如,有似萬丈迷津,遙亘千裏,其中並無舟子可渡人。

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

有的心事,與其整日挂在嘴邊,不如靜靜放在心裏,終有自愈的那一天。

請相信 :懂你的人,即使你只字未提,對方也依然理解你;不懂你的人,即使你說得再多,對方也只覺得無關痛癢。

4,  關于人脈 :你有用的時候,朋友最多~~你強大的時候,貴人最多.....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有句話令我印象深刻 :“世界不會在意你的自尊,人們看到的只是你的成就。”

人情往來的真相,有時候只有在涉及對方利益時,才會看得一清二楚。

有時候不得不承認,你的實際價值明確展露的時候,別人才會看得到你的存在。

而當人與人之間的利益聯結,逐漸消耗殆盡時,往往看到的都是“人走茶涼”的景象。

社交的本質是互惠,你在對方心中的位置,取決于自身的價值。

你弱的時候,身邊的壞人最多;你有用的時候,朋友圈也會隨之擴大;當你強大起來,整個世界都會對你和顔悅色。

沒有實力,人脈就是個笑話。沒有能力,一切終歸成爲泡沫。

人生下半場,與其在結交人脈的方式上費盡功夫,不如專注提升自身價值。

不要去追一匹馬,無需巴結每一個人,更不必強求一段關系的長久。

用追馬的時間去種草,用盲目社交的精力去深耕自己,用取悅旁人的功夫去改變狀態。

等時機成熟的那一天,驚喜自然會源源不斷的到來。

5,  關于人生 :中年以後,不必把所有人都請進生命裏

作家楊绛說過 :“唯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 。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人在未經世事前似乎總覺得,圈子大了路好走,朋友多了事好辦。

于是不經篩選,未經思考,便將很多沒有意義的關系擺滿生活。

花費了太多寶貴的時間,用來經營錯誤的圈子。

到了一定年齡才後知後覺,人活一輩子,不必把所有人都請進生命裏。

很多時刻,無用的社交讓人身心俱疲,不值得的感情令人受盡精神折磨。

人到中年,學會過“低配生活”,懂得清理幹淨圈子,才是最好的養生。

人際關系的得與失,不用再強求,順其自然就好。

社交圈子的大與小,也別再硬擠,適合自己最好。

從現在起,把生活調成“低耗能”模式,適當享受獨處的樂趣,自然會有一片專屬于自己的廣闊天地。

心理學家阿德勒表示 :“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于人際關系。”

當你學會了放下,降低了期望,看淡了人情,明白了人性,方能收獲長久的心安。



Photo by Mario Gogh on Unsplash---[作者 :枳爲橙*來源 :讀書369/來源 :  德魯克博雅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