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又給特朗普挖了個大坑
(原標題:拜登又給特朗普挖了個大坑 :任期進入倒計時,加班加點向烏克蘭供武)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
牛彈琴微信公衆號消息,完全在意料之中,拜登又給特朗普挖了一個大坑。
坑在哪裏?
坑在烏克蘭。
俄烏沖突爆發,打造全球反俄聯盟,可能是拜登最大的政治遺産。但特朗普的態度也很明確,上台24小時內,結束這場戰爭。
怎麽結束?
這也是澤連斯基最擔憂的事情,特朗普會拆散聯盟,極限施壓烏克蘭,逼迫烏克蘭對俄羅斯割地求和。
拜登豈能答應?
所以,在最後執政的兩個月,拜登政府正加班加點,向烏克蘭提供各種軍火。
據《華爾街日報》,本來,按照原先的進程,還有大概100億美元的軍火,包括500多枚愛國者導彈,美國軍方打算在明年4月前交付給烏克蘭;但特朗普當選後,美國軍方急了,正抓緊在1月20日前交付完畢。
爲什麽是1月20日?
因爲這一天,特朗普正式宣誓就職。如果還沒運出去,很可能就被特朗普叫停了。
這就是坑,但更大的坑,卻是拜登剛剛挖的。
美國媒體11月17日引述知情人士的話說,拜登已經授權,烏克蘭可使用美國提供的遠程導彈,襲擊俄羅斯境內的目標。
美聯社的評價是 :這是重大的美國政策轉變。
拜登已經授權,烏克蘭可使用美國提供的遠程導彈 資料圖
怎麽講?
因爲之前美國一直拒絕烏克蘭的這項要求,理由很簡單,這會導致戰爭急遽擴大,甚至將美國牽連進去。俄羅斯曾公開威脅,如果遭遇常規導彈打擊,俄羅斯可能會使用核武器。
美國想打的,不過是代理人戰爭,美國出錢出槍出坦克出導彈,烏克蘭出人;但戰爭完全不受控制,甚至讓俄羅斯發飙對准美國,這不是美國人想要的。
但現在,特朗普即將上台,拜登不管不顧了。
至于公開授權的原因,美國至少找到了兩個:1,美國指控,朝鮮軍隊進入俄境內作戰,戰爭已經擴大;2,俄羅斯最近對烏克蘭猛攻,每天幾百枚導彈,烏形勢很不妙,可能會發生潰敗。
但最根本原因,還是給特朗普挖坑。
反正,不管什麽爛攤子,拜登政府只有兩個月了,接下來,肯定是特朗普來收拾。
烏克蘭很振奮。
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上回應:“今天,媒體上有很多關于我們獲得各自行動許可的討論。打擊不是用文字造成的。這樣的事情不需要公告。導彈會自己說話。”
特朗普怎麽反應?
還沒有看到。
但與特朗普關系親密的馬斯克,最近卻公開嘲諷澤連斯基。
他轉發了有關澤連斯基的一篇推文,裏面澤連斯基說,我們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就他個人而言,在他與特朗普、拜登和歐洲領導人的談判中表明,烏克蘭不能被迫使“坐下來傾聽”。
馬斯克公開嘲諷澤連斯基
馬斯克轉發評論說,“他的幽默感令人驚歎”,句末還配上了一個“笑哭”的表情。
他還貼了2022年BBC的一篇文章,裏面提到澤連斯基從政前的喜劇演員經曆。
有道是打人不打臉。更別提,澤連斯基是一國總統,馬斯克現在是特朗普最喜歡的人。
別忘了,前幾天澤連斯基打電話祝賀特朗普當選,馬斯克正在特朗普旁邊,特朗普轉手就把電話給了馬斯克……
盡管對于特朗普和馬斯克,澤連斯基現在極度謙卑,但馬斯克仍然不管,公開打臉啪啪啪。
最後,怎麽看?
第一,拜登估計還會繼續挖坑。
前面說了,反俄聯盟是拜登重大政治遺産,爲防止特朗普一腳踹飛,拜登肯定會使各種手段。
加速運輸軍火,派美國軍人上,允許美國遠程導彈襲擊俄羅斯……即便阻止不了特朗普,但肯定也會讓特朗普喝上一壺。
我之前就說過,拜登現在最要緊的工作,估計第一是收拾白宮裏的行李,該打包帶走的全都帶走;第二就是給特朗普挖各種坑,別以爲特朗普2.0就一帆風順,山高路遠坑深著呢!
德國總理朔爾茨出人意料給普京打了電話 資料圖
第二,各方都在加快布局應變。
所以,我們看到,德國總理朔爾茨,前幾天出人意料給普京打了電話。
特朗普遲早會和普京通話,自诩歐洲一哥的馬克龍,肯定也會很快和普京溝通。朔爾茨索性先行一步,主動給普京打了電話。
略有點看不懂的,新上任的日本外相岩屋毅,卻突然去了烏克蘭,還和烏克蘭簽署了情報互換協議。
所以,也難怪,日本首相石破茂要求見面,特朗普斷然拒絕了。米萊可以見,你石破茂就算了。
第三,短期內戰火可能更激烈。
俄烏戰場如此,中東戰場也如此。
因爲特朗普即將上台,各方都比較謹慎。不排除談判可能會開始,有美國在旁邊虎視眈眈,也不可能有公正公平的談判。
但有一點也是確定的,戰爭上得不到的,你別就指望能在談判桌上拿到。
所以,趁著現在的時間窗口,以色列抓住時機繼續全面掃蕩,俄軍也集結發動全面猛攻。拜登和北約也抓住時機挖坑,給烏克蘭更多的軍火,烏克蘭也必須在戰爭中證明自己。
和平在哪裏?
和平路茫茫,滿目盡血光。
* 延伸閱讀 : * 媒體 :看到 "對華鷹派" 擔任美國務卿 歐洲美完笑不出了*
即將二次入主白宮的特朗普陸續公布了其頗具爭議的內閣名單,引發歐洲盟友不安。“政客”新聞網歐洲版14日披露,在特朗普選擇“對華鷹派”、佛羅裏達州參議員盧比奧出任國務卿時,歐洲外交界尚且保持“謹慎樂觀”,但很快就因後續其他並非持傳統“親歐挺烏”立場的人選而陷入恐慌。
特朗普提名馬克·盧比奧爲美國的新一任國務卿人選
報道稱,本周初,當盧比奧作爲特朗普國務卿人選的名字首次出現時,歐洲外交官甚至對美國新內閣的陣容感到“些許寬慰”。在歐洲、英國和以色列的外交官、專家和官員看來,盧比奧在外交政策上經驗豐富,且支持北約,在台海問題上對中國態度強硬,是“適合特朗普”的人選。
緊接著被提名爲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沃爾茲,也被認爲是個“安全的選擇”。分析人士認爲,盧比奧和沃爾茲可能施壓歐洲國家增加國防開支,但最終還將維持華盛頓先前對烏克蘭和台灣的所謂“防務承諾”。
按照外交政策分析家烏爾裏希·斯派克(Ulrich Speck)的說法,歐洲政界最初的反應是“如釋重負”。報道說,和許多歐洲政界人士一樣,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歐洲外交官表示:“他們沒有其他人那麽可怕。”
然而,“好景不長”,特朗普提名前民主黨國會衆議員加巴德出任國家情報總監、福克斯新聞電視主持人海格塞斯出任國防部長後,“政客”新聞網歐洲版稱,人們變得更爲擔憂。
尤其是加巴德,她曾會見敘利亞領導人巴沙爾·阿薩德、擁抱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22年2月俄烏剛剛爆發後三天,她還曾呼籲俄羅斯、烏克蘭和美國領導人“擁抱Aloha精神”(源于夏威夷語,指和諧共處),就烏克蘭成爲中立國達成一致。這些都被西方官員看作踩了歐洲安全的“紅線”。
當地時間2024年10月27日,加巴德出席共和黨競選集會
前法國歐洲事務部長、歐洲議會複興歐洲黨團議員納塔莉·盧瓦索(Nathalie Loiseau)在社交平台X上發帖:“這真的很可怕。”歐洲議會安全與防務小組委員會主席瑪麗-阿涅斯·施特拉克-齊默爾曼(Marie-Agnes Strack-Zimmermann)則悲觀寫道:“歐洲保持克制並希望美國保護我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波蘭前駐美國大使馬雷克·馬傑羅夫斯基(Marek Magierowski)對加巴德過去的“親俄”言論頗有微詞。他做客波蘭電視台節目時說:“當她成爲整個美國情報界的首腦時,這無疑是一個非常令人不安的信號。”
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歐洲高級顧問弗朗索瓦·埃斯堡(François Heisbourg)稱:“這是個嚴重的大問題,而且很糟糕。”她在X上寫道:“我希望(美國國會)參議院能阻止她的任命被確認——但我不指望這會發生。”
一名歐盟外交官表示,考慮到特朗普推行“推土機式”外交政策的風險,歐盟必須做好准備,在烏克蘭問題上承擔更多責任。“即使這兩位先生(盧比奧和沃爾茲)在烏克蘭問題上采取更溫和的態度,也不能免除歐盟准備做更多工作的責任。”
在歐洲外交界看來,更大的問題是,上述提名表明,在特朗普第二任期,他的內閣“不會有任何制衡力量”,因爲被提名者的政治生涯或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特朗普的支持。
歐盟官員和外交官指出,特朗普過去就傾向于越過內閣官員,甚至美國情報機構,直接與外國領導人進行談判,其第二任期可能更爲“專斷”。一名歐洲外交官說:“我不確定是否真的有可能根據幕僚人選對本屆政府的走向做出任何明智的預測。”
報道提到,在特朗普第一個任期裏,曾擔任兩年防長的吉姆·馬蒂斯,一度被視爲特朗普的克制力量或“房間裏的成年”,但在與特朗普總是意見相左後被解職。特朗普任內“炒掉”的第三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10月警告,特朗普2.0時期的外交政策立場可能會比1.0時期更激進,“他退出北約的可能性非常大”。
“在跨大西洋關系中,我們將面臨非常、非常艱難的幾年。”埃斯堡總結說。---[文源 :上遊新聞 /責任編輯 : 荀建國/文 : 牛彈琴微信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