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湯版ChatGPT來襲,中國激戰千億大模型
商湯上海總部(圖片來源:鈦媒體App編輯拍攝)
隨着ChatGPT為代表的預訓練大模型帶來新一輪人工智能(AI)熱潮爆發,繼百度、阿里、360之後,又一家大廠推出GPT大模型產品。
鈦媒體App獲悉,4月10日,AI 公司商湯科技正式發布全新「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體系,以及自研的中文語言大模型應用平台「商量」(SenseChat),參數量達千億,可實現文本生成、圖像生成、多模態內容生成等能力與場景應用。
商湯科技董事長兼CEO徐立表示,上述這些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產品將在醫療、短視頻、教育、營銷以及開發等產業領域應用落地。
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王曉剛表示,目前已經有一些合作夥伴和客戶開始內測其產品。未來,商湯版的GPT主要面向企業端(B2B)業務。此外,商湯「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體系已全面支持了智能汽車、智慧生活、智慧商業、智慧城市等業務板塊,而且商湯將向客戶提供涵蓋圖片生成、自然語言對話、視覺推理和標註服務等API接口。
事實上,自2022年12月開始,美國OpenAI公司推出的 AI 產品ChatGPT以及背後的GPT大模型,已經引發了一場 AI 新浪潮。
但 AI 技術的終極目標 通用人工智能(AGI)可不是誰都能獲得的。《奇點臨近》作者雷·庫茲韋爾曾表示,直到2029 年,人類才有超過50%的概率開發出AGI。而作為 AI 技術積累最深厚的中國公司,如今商湯抓住了大模型這波新浪潮,以期在未來幾年內實現重大突破,從而邁向 AI 領域這顆皇冠上的明珠——AGI的前沿研發與商業化進程。
GPT大模型熱潮來襲
如今,火爆全網的 AI 聊天大模型應用ChatGPT訪問量已飆升至8.89億次,它也是歷史上最快達到1億月活的應用,而且整個熱潮已蔓延至微軟、谷歌等很多大廠開始關注大模型。過去40天,大模型集中爆發,GPT-4、微軟Microsoft 365 Copilot、Midjourney V5、Google PaLM API、英偉達新顯卡接連出場。
尤其是微軟,將GPT-4接入Word、Excel、PowerPoint等Microsoft 365 Office辦公套件中,即推出一款新的 AI 驅動的產品Copilot(副駕駛),像助手一樣用 AI 幫助人們生成文檔、電子郵件、PPT等,從而讓 AI 接入了生產力。此外,創造出ChatGPT的美國OpenAI公司還推出插件功能,實現了「App Store時刻」,讓生成式 AI 真正變革了人類的生產力。
GPT-4加持的微軟Word平台,支持自由編輯 AI 生成的文本
天津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負責人、教授熊德意表示,從 AI 發展角度看,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其意義要高於7年前的「阿爾法狗」。
實際上,過去60多年間,利用 AI 技術,智能化、數字化和人口紅利共同推動了中國工業與產業快速發展,尤其是深度學習十年間的快速進步,真正讓 AI 在很多領域突破了「工業紅線」,在諸多特定的垂直場景中帶來了效率的提升。
不過,定製化AI模型的開發模式,依然面臨研發成本高、周期長等問題,而且現在80%的應用場景都是低頻的、長尾的需求,但卻面臨投入大量人力、收集巨量數據,卻不能解決小數據、小樣本等實際應用問題。
而谷歌2017年發布的Transformer框架催生了新的研究範式,即基於一個強大的多模態大模型,使整個網絡結構完全由Attention機制釋出,讓機器同時學習大量的文字,通過強化學習和人類反饋不斷強化大模型的學習能力,從而更高效地解決海量的開放式任務,讓 AI 實現了從「數據飛輪」到「智慧飛輪」的演進,最終邁向 AGI 人機共智。
「AI 對於開發者來說是一種模式的變化,下一步對很多內容創作者來說,一樣會面臨工作模式的巨大變化,未來人們不需要具備底層的製作能力,而是需要更多暢想、連接、協同的能力,這些能力才是跟AI協同共創的核心商業能力。而這種生產力模型的變革,可能會產生互聯網SaaS(軟件運營服務)應用和工具鏈,或者基於這些工具鏈新生成的社區,也就是我們可能會擁有下一階段的『小紅書』、B站等一系列互聯網應用。」商湯科技董事長兼CEO徐立,今年2月談及ChatGPT引發的商業產業變革時表示。
作為 AI 行業的領頭羊,商湯科技擁有很強的技術實力和積累,能夠參與到這場大模型軍備賽當中。自2018年起,商湯科技便致力於 AI 大模型的研發,有着超過5年的技術積澱和實踐經驗。目前,商湯已成功研發了320億參數量的全球最大的通用視覺模型,在自動駕駛、工業質檢、醫療影像等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好的原材料』就是要深入到各個行業里積累非常多的know-how。美國公司OpenAI能夠把ChatGPT做出來,背後也有多年積累,從小模型到大模型的研發,中間積累了非常多的know-how。」王曉剛表示,商湯具有非常類似的優勢,內部有非常多的研發人員能深入到一線,用大模型去解決實際問題,有很好的技術積累。
王曉剛強調,「我們要擁抱全新研究範式,這裡面的關鍵是我們要轉變觀念。十年前,商湯還沒有誕生,我們創始團隊在當時做的決定就是-All In Deep Learning(深度學習)。我們之前在傳統視覺技術里也有較長積累,但是,當新技術來了,我們就果斷地去擁抱新技術。今天也一樣。」
實際上,本輪國產大模型競賽中,有三個能力極為重要:算力、數據和應用場景。而在國內致力於To B(企業端)業務的大廠中,商湯處於第一梯隊。
商湯科技前瞻布局,既依託SenseCore AI大裝置,以5000 Petaflops超大規模算力和出色的並行計算能力,為大模型研發提供強大的算力基礎設施,堪比芯片行業的「光刻機」;同時還有數據算法和強大的產業化能力,在智慧城市、智慧商業等領域的長期耕耘,商湯積累了海量真實世界的高質量視覺數據,支持商湯在視覺技術方面的持續突破。領先的算力布局,以及豐富的視覺數據和技術積累,為商湯多模態大模型的研發提供有力基礎。
徐立曾表示,AI 的核心是解決「工業紅線」問題,而商湯SenseCore AI 大裝置相當於粒子對撞機,成為業內稀缺的大模型專用基礎設施,可以解決 AI 軟件所需算力支撐挑戰——類似光刻機,解決芯片的「工業紅線」。因此,如今基於「大模型+大算力」,商湯擁有了 AGI 時代的「光刻機」,成為 AGI 和大模型時代的基礎設施服務領導者,對整個行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和戰略意義。
「需要好的頂層設計,很好地把原材料設計成一個體系,商湯能朝着 AGI 的目標努力。除了大裝置和基礎設施以外,還要能從算法、框架上,把整個系統設計好。」王曉剛表示。
王曉剛稱,如今,商湯研發想要做的事情就是怎麼樣去用好這些新技術。它帶來的新範式包括人機共智,一起去創造新智慧。核心在於怎樣用好我們的這個大模型,能夠去形成正向的反饋,而不是一味地說「很害怕被顛覆了」。
千億商湯大模型有何新亮點?
最近幾天,國內科技大廠的GPT AI 大模型密集呈現,從百度的文心一言,到阿里通義、華為盤古和京東言犀,引發國內企業的大模型「逐鹿潮」。
相對於其他大模型產品,商湯此次推出的千億大模型真正服務於To B(企業)端客戶,而非一個被網絡調戲的工具。鈦媒體App梳理了四大亮點和優勢,從體系、語言大模型平台,到應用場景和行業落地,打通大模型產業閉環。
首先是國內首個大模型體系。
4月10日,商湯科技正式發布商湯「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體系,基於數據、模型訓練以及部署的三位一體的飛輪,提供自然語言生成、圖片生成、感知模型預標註、模型研發等多種能力,並持續更新多模態大模型,同時結合決策智能大模型,是實現AGI的重要起點。
據悉,商湯「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體系的名稱取自《禮記·大學》中,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商湯希望在模型的迭代速度及處理問題的能力上可以日日更新,不斷解鎖AGI更多可能。
實際上,大模型最核心的需求就是構建體系架構。而在前期,商湯前瞻性打造了人工智能基礎設施SenseCore AI大裝置——27000塊GPU(圖形處理器)芯片,5000 Petaflops超大規模算力、是亞洲最大的智能計算平台之一、支持20個千億參數超大模型同時訓練、支持最大4000卡並行單任務訓練,可持續7天以上不間斷穩定訓練——這是國內為數不多接近GPT所需算力的重要基礎設施公司。
如今,基於AISaaS服務架構,商湯已經打造了CV(計算機視覺)、NLP(自然語言處理)、AIGC(人工智能內容生成)多個AI大模型。未來基於這些核心優勢,在「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體系和SenseCore AI大裝置的支持下,商湯的多模態大模型持續演進,同時結合決策智能大模型,為AGI的實現提供重要起點。
第二大亮點是首個自研中文語言大模型應用平台。
在「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體系當中,商湯科技4月10日還推出了自研的中文語言大模型應用平台「商量」,具備領先的語言理解、生成能力,將科技與人文相互交融。作為高效聊天助手,它可以秒解複雜問題,提供定製化建議,還能輔助創作一流文本,並具備不斷學習進化的特性等。
具體來說,在用戶價值方面,「商量」可以實現單輪、多輪對話和超長文本理解能力,而且憑藉「商量」中文語言大模型強大的長文本理解能力,幫助用戶快速通過與大模型互動來獲取知識、尋找答案;在技術能力優勢方面,商湯擁有千億參數中文語言大模型,具備問答、理解與生成等全面的中文語言能力,支持企業服務、城市管理、汽車出行等600+垂直領域,並擁有邏輯推演與智能、兼具理解廣度與深度、知識自動及時更新等能力。
無論是一人一句編故事,還是連續對話能力,「商量」都能準確、快捷的回答出來。
此外,「商量」已經在行業實現了應用,尤其在醫療行業和編程領域。從現場實際demo當中可以看到,基於大模型應用平台,它能夠準確、快捷地回答關於腹部痛等關鍵性問題,給出醫療參考方案。
第三大亮點是生成式AI應用,真正為短視頻、直播產業帶來生產力提升。
此次,商湯把GPT大模型應用於生成式 AI 領域,重構人與空間在數字時代的結合。商湯基於「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體系,自研了包括秒畫、如影、瓊宇、格物等視頻內容的製作和生成工具平台,為短視頻、直播產業帶來生產力的提升。
以「秒畫」為例,其是商湯科技打造的AI內容創作社區平台,可幫助用戶輕鬆地創作高質量的藝術作品,自動生成元素和細節,並可不斷學習與提升。其中,「秒畫」具備超10億參數自研文生圖生成模型,支持二次元、三次元等多種生成風格;推理速度快,單卡支持每2秒生成1張512分辨率的圖片;用戶可基於單卡A100,5分鐘內定製屬於自己的LoRA模型20張訓練圖片;匯聚了1萬+開源模型,基於平台發布的模型可設置為ToB服務API,結合商湯大算力對外提供商業化服務,支持用戶訓練個性化繪模型,滿足不同繪畫風格需求。
「秒畫」帶來個性化文生圖能力(來源:商湯)
而另一種「瓊宇」、「格物」 3D內容生成平台,是商湯科技基於神經輻射場技術(NeRF)的3D內容生成平台,分別是指瓊宇大空間3D內容生成應用、格物小物體3D內容生成應用,可基於 3D 內容生成技術實現對空間和物體的復刻與交互。傳統人工建模10000人/天的建模任務,通過「瓊宇」只需要2天即可完成(算力為1200 TFLOPS)。
商湯表示,上述兩套平台生成的各類3D內容都夠進行再編輯再創作,通過海量高精度數字資產的生產,滿足影視創作、建築設計、商品營銷、數字孿生管理等各類對可交互3D實景內容有強烈需求的應用場景。
最後一個亮點就是獨特的行業賦能。商湯讓大模型對外提供API接口,以及多元化、多種大模型即服務(MaaS)。
具體來說,在「一平台四支柱」的戰略體系下,商湯「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體系已全面支持了智能汽車、智慧生活、智慧商業、智慧城市等業務板塊,打通了多個領域、行業的應用閉環。
而且,基於「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體系,商湯將向客戶提供涵蓋圖片生成、自然語言對話、視覺推理和標註服務等API接口。客戶可根據實際應用需求,靈活調用商湯大模型的各項AI技術能力,低門檻、低成本、高效率地實現AI技術在實際業務環節中的部署,或進行二次開發,創造更多價值。
此外,基於商湯AI大裝置和大模型體系,商湯將面向客戶提供涵蓋自動化數據標註、大模型推理部署、大模型並行訓練、大模型增量訓練、開發者效率提升等多種大模型即服務(Model-as-a-Service),包括自動化數據標註、大模型推理部署、大模型並行訓練和大模型增量訓練服務、開發者效率提升等。
「這絕對不只是說訓練一個參數量非常大的模型,它是一個體系化的大工程。」王曉剛表示。
王曉剛提及,「湧現」這個現象的出現意味着大模型會不斷給你驚喜,大模型能有新能力。而商湯在大模型訓練本身,以及know-how任務理解都有這樣的技術實力。結合自身的特點,具有通用性的商湯大模型,能夠真正去幫助客戶解決需求和問題。
「未來,我們也是希望能夠依靠社區的力量把我們的這些模型進行調教,不只有原始模型,還有各種各樣的這樣的一些模型存在,能夠更好的往前推進。」王曉剛坦言稱。
大模型只是起點,奔向 AGI 之路才是重點
對於整個 AI 技術進程來說,大模型絕對不是 AI 發展的終點,而只是起點。
1950年,才華橫溢的計算機科學家艾倫·圖靈提出了一個他稱之為「模仿遊戲」的思想實驗。面試官通過打字機與兩個對象交談,知道一個是人,另一個是機器。圖靈建議,如果一台機器能夠始終讓面試官相信它是人類,我們就可以說它有能力思考。這就是著名的「圖靈測試」。
後來的70年間,整個 AI 行業都為之努力,希望打造通過「圖靈測試評估」能力的 AI 技術。如今,AI 算法、算力、數據「三駕馬車」同步突破,AI 技術已經蓄能完畢,所有人終於可以大展身手了。
作為中國 AI 領域競爭與發展的核心玩家,商湯擁有 AI 行業全棧性研發能力。
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大裝置事業群副總裁陳宇恆表示,所謂的通用人工智能新的創新範式,可以極高的體現商湯現有的一些 AI 產品的模式和能力。從大的方向上,商湯作為人工智能的頭部的企業,未來肯定還是要去挑戰更大的模型。因為現在很明顯的趨勢就是,每一代的大模型 AI 和算力有很大的相關性。
「下一代人工智能比上一代,比如說 GPT-4 比 GPT-3可能是百倍級的算力的需求,甚至它的參數量是十倍以上的需求,對應也需要更多的數據去完成訓練。所以要不斷地去接近所謂的通用人工智能或者 AGI 的路線上,肯定是要把基礎的超大模型越做越大。這是未來 2 到 3 年,整個無論從學術界還是從工業界,還是從我們自己的對 AI 的理解上,都是比較明確的方向。」陳宇恆表示。
此前,商湯科技發布了2022財年報告。
財報顯示,2022年,商湯研發支出達38億元人民幣(扣除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同比增長24%,2018年至今累計研發投入達128.47億元;人均每年研發模型數相較於2021年進一步提高了90%,累計生產的商用模型數提高了93%,至6.7萬個。
當中國大力發展 AI 技術的重要時機下,商湯大量投入技術研發,不斷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產業化升級,符合科技創新下的時代特徵,如今,商湯高強度的研發投入正在開花結果,在國內大模型軍備賽中實現了第一梯隊的飛躍,成為行業極稀缺的「頭雁」。
英偉達CEO黃仁勛曾表示,當下「我們正處於 Al 的iPhone時刻」。而商湯,也正在迎來屬於自己的「iPhone 時刻」。
「AI是生產『生產力工具』的工具,它將開啟軟件開發新範式,把我們帶入『新二八定律』的時代,80%的工作由機器完成,20%的工作由人來做。」徐立認為,持續的大規模技術投入帶來創新,再有商業模式發展,這是一條罕有人走的路。商湯始終堅信 AI 技術變革帶來增量價值,必將推動普惠和公平的智能時代到來。-(鈦媒體/作者:林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