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一種新型騙局橫空出世,已有企業中招!
1.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很多東西可以掩蓋,而當增速變慢後,一些東西就掩蓋不住了。
最近看到個騙局方式,堪稱無風險騙局。
4月6日,上海警方召開新聞發布會,披露近期偵破的上海首例「套路應聘」詐騙案。今年1月,一家網絡科技公司負責人向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報案。
去年10月,這家公司為了推廣產品,通過網絡發布了急招銷售的招聘信息,要求應聘者有豐富銷售經驗。很快,王某、李某等8人前來應聘,介紹了曾經在一些大型企業的銷售經歷和工作期間經手的一些「大廠」項目,還展示了自己的「優質客戶名單」。公司對這些光鮮的「銷冠」履歷十分滿意,許諾帶頭人王某2萬元底薪、其他人8000至9000底薪外加銷售提成。
21世紀什麼最寶貴啊?人才啊!
幾乎所有在市場上混飯吃的公司,最缺的是哪類人才呢?銷售啊,因為只有產品賣出去了,公司才有現金流,才能生存。
老闆見到這樣的,能不動心嗎?結果呢?結果是這8人入職3個月,不僅沒有給公司帶來任何業績,應聘時聲稱能接洽的優質項目,也沒有一個實質性開展。
而當公司準備將他們辭退時,8人仿佛早有準備,紛紛要求支付當月全部薪水才肯離職,公司無奈妥協。
不妥協也不行,現在什麼都能欠,但工資社保不能欠,欠了一個舉報電話打過去,呵呵,讓你公司吃不了兜着走。
本來他們這夥人可以全身而退,結果百密一疏,騙子之一的王某誤發在公司群里的一張其他公司的離職證明引起了公司負責人的注意。
聯繫該公司後,負責人發現這8人竟然在同一時間內在兩家公司入職、賺取兩份底薪,於是他決定向警方報案。
2.那麼這些人憑什麼取得老闆的信任呢?還是騙。他們從招聘類APP、網站上獲取招聘信息後根據企業需求,有針對性地「編制」簡歷並頻繁投遞。
在獲得面試機會後,楊某某、曹某某就通過網絡尋找各類制假分子,幫助偽造個人學歷、工作履歷、銀行流水、離職證明、過往業績等應聘材料,把團伙成員包裝成用人企業所需的「高學歷、高能力」的「完美應聘者」。
之後,團伙對即將前往企業面試的成員進行「就職」培訓,教授應聘話術,虛構一些自己的銷售經歷或融資經歷,謊稱能為用人企業快速提高銷售業績。在培訓後,團伙成員便前往應聘,騙取用人企業信任後與其產生勞務關係。
是不是近乎無敵的無風險詐騙?
一般企業遇到這種人,最多覺得他們不像應聘時講得那麼好,但也不會察覺到他們是騙子。他們呢也不騙企業別的,就騙點工資走人,企業也只好自認倒霉,覺得沒招到好員工而已,怎麼也想不到這群人是衝着工資來的。
正所謂傷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極強。在全國上下拼經濟的今天,可以說這群人的這種打法,比那些明着騙企業銷售款保證金的騙子還可恨。
為什麼呢?因為這樣做,企業和應聘者之間那一點點可憐的互信,也要被破壞殆盡了。
眾所周知,大公司在招聘的時候,都要進行背景調查。不是你說什麼學歷就什麼學歷,你說什麼經歷就什麼經歷。查學歷很簡單,教育部有現成網站,查經歷也不難,找到上一家公司問問是否有其人存在即可。
然而,說起來簡單,對企業而言,卻也都是實實在在的成本。大公司可以負擔這些成本,小公司就難了。
小公司招人,不就是看看簡歷,然後面試聊一聊嗎?結果你給到的簡歷和經歷都是假的,這不僅僅是害了小公司,還害了其他的求職者。還敢招人嗎,還能招人嗎?
破壞信任給社會造成的危害,要遠遠大於他們騙到手的那三瓜兩棗。之所以說這類騙子可惡,就是因為他們幹的勾當相當於為了個人掙五塊錢,去毀掉社會上價值五十萬乃至五百萬的珍寶。
其次,這件事還說明了另外一個必須重視的問題,那就是我們現在的教育,跟現實脫節太多太遠了。
一方面,很多大學生抱怨找不到像樣工作,只能去送外賣甚至在家躺着啥都不干;另一方面,公司卻總是找不到合適的人。
大學生在學校里學了一肚子不合時宜,企業求賢若渴卻怎麼也求不來...
這是什麼?這就是經典的錯配,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2021年,人們還在為清北畢業生跑到基層街道任職而爭論,為頂級名校碩士博士去中學當老師而爭論。現在這種爭論聲音似乎沒有了,不是說這些頂級名校生有了更好的地方,而是現在名校生去街道基層,不再具有新聞價值了,甚至很多人會覺得他們去那裡很好,至少有了個飯碗。
同樣是在2021年,國家統計局一項包括9萬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調查顯示,約44%的企業反映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招工難,尤其是一線普通工人、高技能人才以及技術工人最緊缺。
連不太用動腦筋的技術工人都難找,更何況銷售人員。我們的大學不是沒有市場營銷專業,只是市場營銷專業出來的學生,照樣干不好銷售。
這種教育脫節,已經成了中國企業再上一層樓的嚴重阻礙,我已經不止一次聽到企業老闆抱怨招不到合適的人了。
3.最後,這些騙子幹的事,不就是典型的「吃大戶」嗎?
古代荒年時流民四起,成群結隊到處遊蕩,他們一旦發現有「吃大戶」的機會,就會毫不猶豫地一擁而上。吃完大戶,再吃還在種地的百姓家糧食,將更多的人變成流民,進而向下一個目標進發,最後致使成片的地區陷入荒蕪。
現在網絡技術發達,這種「吃大戶」的手法和模式擴散起來很快,只是這樣便會造就更多的騙子,進而陷入一種惡性循環,我們不能不警惕。
雖然是幾個小騙子,但中間暴露出的問題可不少。嚴懲這些人是必須的,但也要在根本上認識到這種問題不是簡單的抓幾個騙子了事的。-(作者:鳳來儀/來源:功夫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