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Z世代投資觀:00後的思路有什麼不同?

2023021415:46



在如今,投資理財已經不僅僅是成熟職場人的選擇。2022年,互聯網投資理財用戶已經超1.6億,其中,30歲以下群體成為主力。

在社交網絡上,有人吐槽自己又被基金「綠」,有人認真記賬打卡,用每個月的定投避免「月光」,還有人曬出賬單,秀自己已經能靠理財收益維持生活。但簡而言之,對於剛剛進入職場的Z世代(Z世代指在1995年~2004年之間出生的一代人)來說,「有錢沒錢,都要理財。」

我們想要知道,在整個充滿變化與挑戰的時代,投資理財展現了Z世代怎樣的生存理念和價值觀?與他們想要追求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因此我們聯合景順集團和景順長城基金髮布了《2022中國青年投資態度白皮書》。

本次報告主要從4個維度來研究:案頭研究、對投資理財的Z世代進行深度訪談、對投資理財的專家進行訪談、問卷調研,其中調研樣本總共包含3000名受訪者,男女比例約為1:1,22歲~32歲的年輕人占比超過70%,本科及以上學歷為主,一線城市占比40%,二線城市占比30%,三線城市占比20%,四線及以下城市占比10%。

一、Z世代年紀不大,「財齡」不小

儘管Z世代年紀不大,但他們的投資年限可能並不算短。根據調研,目前有投資理財經驗/計劃的95後超過9成、00後占比超過8成。

今年25歲的@天天,已經有4年投資理財的經驗。「大三、大四那會兒就有理財意識,會把生活費、獎學金和兼職稿費里剩下的錢拿來投資,大部分去買風險較小的定期,小部分買基金。」

從未來規劃的角度來看,85後、80後認為投資理財「越來越重要,是人生規劃必備的一環」,但對於Z世代來說,更多比例的受訪者在當下就認可投資理財的重要性,投資理財不再是一件「到了一定人生階段再去考慮」「富裕了再去想」的事情,而是一項需要掌握的硬核技能。

二、雖然Z世代沒啥閒錢,但有投資自主性

儘管大部分年輕人都認可理財的重要性,但現實中的他們,仍處於消費先於儲蓄、沒什麼閒錢的人生階段。

學生黨基本還在靠着父母每個月的生活費維持生活,工作黨雖然已經擁有穩定收入,但畢竟剛步入職場,不僅薪資不高,還可能為從學生身份轉型到社會身份而產生額外開支,在財務上捉襟見肘是常見的事:

    「第一筆大額開支,租房,三個月房租+一個月押金+中介費+搬家+生活用品購置,根本沒有餘錢。」 「買了兩套成熟點的衣服,月光。」 ……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Z世代在投資理財上的表現是:閒錢不多,但也有投資自主性。

在投資過程,「個人直接受益」和「是否體現長期發展趨勢」是Z世代最關注的要素,除此之外,投資時考慮「是否符合個人價值觀」的Z世代比例也明顯高於其他年齡段人群。

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在投資時Z世代是相對務實和有價值觀判斷的一代人。

從投資原因來看,選擇「手上有閒錢,不投資感覺虧了」的00後占比達49.2%,高於所有代際平均水平,也是00後選擇投資理財的最主要原因。因為「家庭教育,父母長輩鼓勵嘗試」而選擇投資理財的00後占比也高於平均水平。相比之下,因為廣告推薦和「當時很火,社交媒體都在討論」而參與投資的00後占比很少。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是否符合個人價值觀」是基於自己的價值判斷;「手上有閒錢」是基於自己的現實經濟條件;「父母長輩鼓勵嘗試」是基於自己受到的家庭教育,也就是說Z世代的投資理財決策,更多取決於內部的「自主性」,而非被外界的聲音所左右。

三、如果沒法「錢生錢」,用理財來避免月光也可以

正如上文所說,Z世代在投資理財上相對自主、理性。這一點也體現Z世代對投資期待和意義理解上——認清現實、管理預期。

實現「錢生錢」、財富增值是所有人的美好願景。不過不同於其他代際的受訪者,Z世代對於投資理財的預期並沒有一夜暴富那麼不切實際。在「你目前計劃/參與投資理財的主要目的是什麼」這一問題下,選擇避免「月光」的00後比例高出平均水平10.6%,95後比例高出平均水平6.5%。

套用一句流行的脫口秀段子就是:「雖然我得到的不多,但我付出的也少,no gain,no pay。」

在資金不多、對收益預期也不高的Z世代眼中,投資理財更像是一種強制存款的手段,一種讓資產保值的方式。

豆瓣「喪心病狂攢錢」小組就有組員分享過一種「強制存款」的攢錢方法:每個月工資到手,先轉出一部分存款,去買低風險的定期,剩下的規劃支出。一位00後受訪者也向DT財經介紹自己的理財理念:「每個月發了工資,都會分成三部分:先拿出一部分去買定期或基金,並不期待有多少收益,但起碼比銀行活期的利息高,然後把房租單獨留出來,最後剩下的用於日常生活開銷。」

從具體的投資行為來看,最多比例95後購買的理財產品是銀行理財產品如定期存款,其次是貨幣基金如餘額寶。這兩類也是00後購買的理財產品種類TOP2。

四、Z世代投資理財,主要是為了當下的自由

在投資理財的意義上,我們發現,受訪者越年輕越認同「投資是為了提升物質生活水平」和「有更多元的收入,用於抵抗風險」。

在後疫情時代,生活的不確定性增加,Z世代已經意識到,生病、被裁員這些風險可能隨時會在當下發生,投資理財的意義也更多指向當下。

比如00後@橙子認為,投資理財的收益讓她距離美好生活更近一步:「每個月理財賺的不多,但是可以cover住奶茶錢和咖啡錢,生活已經很苦了,需要一點小錢增強當下的幸福感。」

在職場打拼了好幾年的95後@天天,覺得如果收入來源只有正職工作,自己就沒有安全感,「從不同的籃子裡拿雞蛋」,會讓自己更安心。

此外,當85後、80後已經為退休和養老考慮投資理財時,00後和95後還更多把投資理財的意義寄托在「換取一定的職場自由」上。調研顯示,越年輕越認同投資理財可以獲得非勞動收入,以換取一定的職場自由。

當有了一定的投資理財收益,在面對難以忍受的工作時,就不會因為「工作是唯一收入來源」而會對裸辭更有底氣;同時,在面對降薪、裁員這些事情時,投資理財的收益也能讓他們有一定的「緩衝期」。

五、「短視頻一代」,在投資學習上喜歡看圖表和報告

儘管花在投資理財上的錢和對投資理財的收益預期不高,但在投資學習上,Z世代絲毫不馬虎。

在社交網絡上,Z世代的頭銜很多:「互聯網原住民」「手機癮者」「短視頻一代」……的確,根據調研結果,伴隨着支付寶、微信理財等的崛起,從小就長在互聯網裡的Z世代比其他世代更傾向於把第三方綜合性平台作為購買投資理財產品的渠道。

而在投資理財學習上,80後、85後偏愛看國際動態/資訊這些宏觀信息,Z世代更喜歡打直球,直接去看投資經驗和技巧。與此同時,他們也能意識到,這些被別人總結好的經驗往往帶着主觀的立場,所以他們也會去看客觀中性的「知識」,相比較其他年齡受訪者,Z世代偏好關注行業報告和產品信息。

在內容形式上,00後偏愛報告和結合數據圖表的文章,這類以文字和圖表為主的形式傳達信息的效率更高,相比之下,儘管常被調侃「短視頻一代」,但Z世代尤其是00後,把日常娛樂和專業的投資學習分得很開:他們對短視頻和直播等形式的投資信息偏好度明顯低於其他群體。

總的來說,雖然Z世代傾向於在比較泛的平台上進行瀏覽投資理財信息、購買投資理財產品,但他們在意的仍然是「專業」,希望以直接、高效的方式獲取客觀的信息,學習和實踐投資理財。

在充滿挑戰和爭議的2022年,「投資理財」在Z世代這裡依舊是重要的人生課題。

不過通過此次調研和報告分析,我們看到了在投資理財上,Z世代與刻板印象不同的一面:雖然投入的錢不多,但他們對投資理財的態度理智且現實,不太容易被社交媒體和廣告說服,投資決策更多是出於「自主性」。

Z世代出生於更為富足同時也充滿更多不確定性的時代,投資理財對於他們來說,更像是一種「追求確定性」的防禦行為:投資理財帶給他們心理上的安全感,擔心「不投就會虧本」,贊同「多元收入可以讓自己在職場上更有底氣」。同時,投資理財也作為一種強制存款的方式,獲得的收益也可以切實幫助Z世代避免「月光」,讓自己距離理想的生活更近一步。

[文源公眾號:DT財經*文字:張晨陽*編輯:唐也欽*數據:董道力*設計:鄭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