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進階方法論:如何找到具有持續成長能力的企業?
本文系基於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1/6
1.企業是怎麼變得平庸的?
投資時間長一點的股民都有一個感受,好企業需要不斷地找,因為大部分「好企業」都會隨着時間變得平庸,那種躺在「平騰招茅」上吃老本的心態不能有。
是否所有的企業都有這種「平庸化」的傾向呢?答案是肯定的。
一個非常整齊的房間,如果你不經常收拾的話,必然會越來越亂——這種「亂」並不是你刻意把房間弄亂,而是因為,從整潔到亂是一種自然規律,只要你用,它就會變亂,就算不用,也會變亂,只是需要很長時間。
從整潔到亂的過程是不可逆的,把一杯藍顏料倒入黃顏料中,會慢慢變成綠顏料,但這份綠顏料放一千年,也不會自動變成一份藍顏料加一份黃顏料。
很多人都應該知道,這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也稱為「熵增定律」。
熵是物理學中表示一個體系混亂程度的度量,熵越小代表一個體系越有序,越大代表越混亂。
熵增定律認為,任何一個孤立系統,如果沒有外力做功,必然會從有序走向無序,也就是熵越來越大,直到徹底無序,達到「熵」最大值。
想要對抗這種「熵增」,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斷利用外部力量改變這個孤立系統,那就需要消耗功,比如說我們定期收拾房間。
這就是薛定諤所說的:生物體以熵減為食。
如果我們把企業看成一個體系,其目標就是把「無序狀態」的原材料,通過生產管理活動變成處於「有序狀態」的產品,也是一個「熵減」的過程。管理就相當於「外力做功」,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資源。管理能力越強,這個功就越大,「熵減」的過程也就越強烈。
尋找好企業,就是在尋找「低熵體」。
但「熵增定律」告訴我們,熵增才是系統的本能,熵減的難度越來越大,原因在於,要持續向外界輸出「無序性」。
本文就從「低熵體」的特點,來聊一聊好企業的特點:輸出「無序性」,儘可能把「有序性」留在體內。
換成大家比較熟悉的表達方式,就是下面的三個問題:
1、如何判斷企業或行業的成長性?
2、企業的競爭優勢從何而來?
3、大市值公司和中小市值公司投資的差異性?
2/6
2.為什麼要輸出「無序性」
「熵」不會無緣無故的消失,孤立系統熵減的代價:一個是做功,另一個是外界熵增,即向其他系統輸出「無序性」。
空調要保持室內低溫,就需要向室外排出高溫,其耗費能源的過程,又改變了地球的大環境。
企業的原材料最上游都是自然資源開採,所有的礦業都是向自然輸出「無序性」,讓青山綠水變成碎石荒山,企業生產的過程中都要排放廢水廢氣廢渣。
除了環境之外,更重要的輸出無序性的方向是競爭對手。
企業增長搶的是其他企業的市場份額,生產效率總是建立在生產規模之上,銷售量下降,效率也會下降,無序性增加。
國與國之間為什麼會有大規模的戰爭?正是因為維持「熵減」,維持自己的「有序性」,在經濟、政治、文化的手段都用到極致後,只能向國外輸出「無序性」,只要不失控、不失敗,不把火引向國內就行了,正是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真實的世界裡不存在「全贏」,「雙贏」「多贏」方越多,利益受損者也越嚴重。
維持熵減的第二個條件是:「做功」的成本小於維持「熵減」的收益。
ChatGPT就是把一堆語料(無序)組合成有意義的回答(有序),這個過程需要消耗人類前所未有的算力資源,但換成人去回答同樣數量的問題,可能消耗的能量更大,ChatGPT的存在就有了持續價值。
有人認為ChatGPT在回答某些問題會犯錯,不夠專業,但ChatGPT恰恰要走「不專業」的通用路線,只有應用在人類最普通最常見的場景中,收益才能覆蓋「熵減」的高昂成本。
所以我們在判斷與跟蹤優秀企業時,需要同時考慮這兩個條件及變化:
1、外部條件:向誰輸出無序性?
2、內部條件:如何保證「熵減」低成本?
3/6
3.無序被轉移到行業內還是行業外?
本文的「無序性」與政策層面的反對資本無序擴張的「無序」不同,只是一個物理學名詞的借用,它指企業產品的競爭優勢變強後,可以削弱對手的優勢、供應商的話語權,以及加強員工對企業的依附性——對方承受的壓力,即為「無序性」。
最常見的是把無序性轉移到了行業內,搶占對手的市場份額,造成「馬太效應」。
如果整個行業都因此提升了產品競爭力,即為「鯰魚效應」,又把無序性轉移給上下游或其他行業。
特斯拉十年前橫空出世,相對傳統車企,無序向有序轉化的效率更高,無疑是一個「低熵體」。
這個階段是特斯拉向其他所有車企轉移「無序性」,壓力由眾多車企分擔,特斯拉的競爭阻力更小,這也是特斯拉最值得投資的階段。
到了第二階段,大量模仿特斯拉的新勢力車企出現,部分傳統車企也開始All in電動車,此時,從特斯拉與其他車企的競爭,就變成了電動車企向燃油車企轉移「無序性」。
這個階段是整個電動車板塊的貝塔行情,只是有一個龍頭特斯拉。
但到第三階段,在電動車滲透率上升到一定程度,且所有燃油車企都在加速向電動車轉型,又恢復到第一階段,但此時,所有的企業都在向其他企業輸出「無序性」,其中又沒有任何一家能像蘋果之於手機一樣有絕對優勢。
那麼這個階段,特斯拉還能像以前一樣,向競爭對手肆意輸出「無序性」嗎?
「無序性」的轉移方向,要麼是行業內的同行競爭,要麼是向周邊行業發動品類競爭。
對投資而言,前者是小機會,後者是大機會。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考慮「無序性」的輸出方向,比如對於新品類的創新企業,應該是傳統企業,而非競爭對手。
在互聯網野蠻生長的年代,大量始創企業,很多創始人本身毫無管理經驗,外部投資人也不在乎,這一類管理一團糟的企業反而成長速度最快;相反,那些創始人是從「互聯網大廠」出來,管理經驗豐富,從一開始就建立健全的管理體制的企業,反而競爭力較弱。
這是因為,在「顛覆式創新」「品類創新」的「全新賽道」中,「低熵體」轉移無序性的方向是傳統企業而非競爭對手,轉移的方法是新產品的維度打擊,應該比競爭對手更快的占領傳統企業的市場,做第一個占領用戶心智的品牌,而非傳統產品的效率競爭。
競爭壓力需要有地方承受,對於大企業,超額利潤也需要有足夠空間的來源,如果找不到,那就無法維持低熵體,無法持續優秀。
某腫瘤放療連鎖醫院,用管理能力建立優秀的單體醫院盈利模型,並持續擴張。這種擴張是否有可持續性呢?
成為「低熵體」意味着首先向行業輸出「無序性」,由於同行大多為規模大得多的公立醫院,科室眾多,而企業規模較小,這種「無序」的影響也較少,這種輸出就是可持續的。
通常稱之為「快小魚吃慢大魚」。
而某眼科連鎖醫院,過去十幾年同樣是靠管理能力擴張,但因為體量龐大,相對於公立醫院,它的影響力已不可小視。考慮到當下已經產生了明顯的「鯰魚效應」,整個民營眼科連鎖醫院都在向外輸出「無序性」,再考慮到公立醫療是政策保護的方向,那麼無序性只能向另外兩個方向轉移:
一是向其他近視治療的行業轉移,比如OK鏡、低濃度阿托品等,會擠壓相關行業的生存空間
二是向社會轉移,即過度治療。
換言之,如果這兩個方向都不成立,那麼可能相關龍頭甚至整個眼科轉移「無序性」的可持續性就需要更仔細的、定量的分析。
相比之下,連鎖口腔醫院的商業模式雖然不及眼科醫院,但由於行業個體門診較多,龍頭企業轉移無序性的空間反而更大,持續性更強。
再如高端製造業最常見的國產替代邏輯,國內品牌利用某些產業趨勢,向國外品牌轉移「無序性」,企業符合以下特徵越多,其邏輯越堅實:
1、產品和管理有性價比優勢
2、產業鏈整合中有降本優勢
3、服務有可及性的優勢
4、產能有擴張迅速的優勢
小結一下本節,從轉移「無序性」的空間角度,尋找優秀的成長企業:
最理想的企業:長期產業趨勢中,對其他品類有降維打擊的優勢
其次的企業:競爭對手大而不強,也會創造高速成長企業
再次的機會:一波中期產業趨勢中,符合發展方向的企業
最保守的機會:競爭對手既不大又不強,即為競爭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
不過,龍頭企業還有另一個轉移「無序性」的方向——產業鏈。
4/6
4.向產業鏈轉移
供應鏈作為企業的「朋友」,向它們轉移無序性,並不像競爭對手那麼簡單。
自庫克上台之後,蘋果的全球市場份額基本穩定,它的成長性來源於供應鏈效率,由此成為大企業向產業鏈輸出「無序性」的典型代表。
所有的大企業都會利用規模優勢逼近供應鏈壓縮利潤,小米華為OPPO等留給供應鏈的利潤率更低,為什麼蘋果做得最成功呢?
消費電子企業,一旦進入蘋果供應鏈,意味着更多的訂單、更高的毛利和更大的市場份額,也意味着自己可以憑藉產品和管理優勢向競爭對手輸出「無序性」,所以蘋果向產業鏈輸出「無序性」並不靠壓低毛利率,而是幫助它的供應商提高技術能力、提升良品率,獲得規模優勢,向其他競爭對手輸出「無序性」,在初期,蘋果還會向供應商提供資金、技術支持,來提升它們的競爭力。
蘋果是將整個供應鏈做為一個大的系統,向產業鏈上競爭對手的供應鏈系統整體輸出「無序性」。
特斯拉在供應鏈管理上有類似於蘋果之處,只是在關鍵的成本占比較高、技術壁壘也較高的電池上有較大差異。
汽車作為個性化的消費品、又是各國支持的重點產業,未來很可能長期維持巨頭林立的競爭格局,在電動車發展的早期失去了對電池廠商的制衡後,很難再與電池龍頭廠商競爭效率。
另一方面,未來電動化、智能化、移動化的大趨勢,電池的應用場景大大擴展,電池巨頭對汽車廠商的動力電池訂單的依賴越來越低。
汽車廠商既無法擁有電池生產效率,也無法向電池廠商輸出「無序性」,難以成為持續的「低熵體」。
唯一的異數是比亞迪,作為垂直一體化的代表性車企,不但擁有自己的電池生產能力,而且很多零部件都是自產自銷,供應商更多是基於供應鏈安全的補充,很容易被取代。
這種一體化的模型,有利有弊,在電動車處於品類競爭的階段時,技術迭代比較快,企業內部管理效率一般高於供應鏈管理效率,非常受益,所以比亞迪是在這個階段中最耀眼的明星。
但弊端是無法向供應鏈大規模轉移「無序性」。到了電動車滲透率高了後,電動車品牌之間的競爭成為主體,車型技術趨於成熟後,供應鏈管理越來越重要,一體化的弊端就會越來越明顯,就像一個企業在與其他廠商的整個供應鏈競爭。
重要的結論需要重複:供應鏈管理不是壓榨供應商,而是整合成一個更大的系統,有利於向競爭對手的大系統輸出「無序性」。
但企業更大一些,變成了平台型巨頭,它應該向誰輸出「無序性」呢?
5/6
5.巨頭維持低熵體的代價
大,就是互聯網平台的「罪」。
互聯網平台公司的發展歷史,幾乎都有相似的軌跡:
最初向傳統企業輸出「無序性」,存活下來
之後向競爭對手輸出「無序性」,變成大企業
再往後向供應鏈上的其他企業輸出「無序性」,變成平台型企業(再次提醒,本文的「無序性」與政策層面的反對資本無序擴張的「無序」不同)
所到之處,片甲不留,到最後,只能向更強勢的傳統巨頭和不能碰的勢力輸出「無序性」,或者不得不向整個社會輸出「無序性」,結果被無情打擊。
真實的世界裡不存在「全贏」,總有人承擔代價,尋找成長股,不但要看成長的邏輯是什麼,還要看成長的代價有沒有人承擔。企業越大,成長的代價越大。
對於中小企業而言:
產品營銷管理是向下游或競爭對手輸出「無序性」
供應鏈管理是向上游企業輸出「無序性」
內部組織管理是向員工或下游渠道輸出「無序性」
對於中型企業而言,最重要的是企業戰略管理:考慮現階段向誰輸出「無序性」。
但對於那些互聯網巨頭而言,長線投資的分析框架是完全不同的,平台企業的前瞻性並不在於市場份額和利潤增長了多少,或者又進入了什麼新領域,更重要的是長期還能向哪一個領域輸出「無序性」?
以前平台企業總是喜歡用「共贏」「社會公益事業」來淡化輸出「無序性」的壓力,但無法解決根本的問題,巨頭要保持「熵減」,不能像傳統企業那麼做。
同樣作為巨頭,承擔蘋果成長代價的是非蘋果產業鏈的落後產能,蘋果作為智能手機的開創者,相當於創造了一個規模龐大的智能手機產業鏈,只是以前大部分份額是所有品牌共享,現在領先創新能力和產業鏈整合效率收割這塊領域。
微軟這一類產業鏈比較短的巨頭,一度也找不到可以承擔它們的成長性的「代價」,轉而扶持OpenAI這一類純粹的底層創新企業,甚至是非盈利性組織,也是希望避開正面熱點領域的競爭,尋找同時兼具規模和顛覆性的領域。
如果找不到,結果就是喪失成長性,淪為「熵平衡」甚至「熵增」的公用事業企業。
6/6
6.好企業就是「損不足以奉有餘」
老子曰: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天之道,減少「有餘的」,增加「不足的」,結果就是平均,無差別,所以「天之道」就是熵增,宇宙的終點就是歸於死寂;
人之道,讓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就是「熵減」,所以人類不管出於什麼目標的科學進步、社會變革,長期而言都是讓富人更富,窮人更窮,聰明的人更聰明,愚蠢的人更愚蠢。
企業經營之道是「人之道」的延伸,優秀企業,就有能力不斷同行競爭、品類創新和供應鏈整合,輸出「無序性」,所以優秀企業的標準,不管是飛輪效應,還是長坡厚雪,不管是學習型組織,還是「傻瓜都能經營好的企業」,本質上都是找「損不足以奉有餘」的企業發展階段。
但「人之道」終究只是「天之道」的一部分,再優秀的企業都不能無止境地輸出「無序性」,終將走向平庸,規模越大,越接近「天之道」。
這也是成長股投資更願意從小企業中「掘金」的原因之一。
優秀企業轉移「無序性」還有一個方向,就是員工,這在消費品公司、一般製造業和人力資源密集型公司中更為重要,它實質是另一個問題:如何保證「熵減」低成本?
如果大家對這個選題感興趣,我會繼續寫下去,並分析更多上市公司的案例。-(作者:人神共奮*思想鋼印/來源:錦緞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