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乖乖聽話,家長就要善用“吸引力”法則,做好這點很重要
不久前的一個晚上,兩個女兒趁著我洗漱的功夫,又抽空在房間裏造反了
她們一會兒嘻嘻哈哈、一會兒“你幹嘛,你幹嘛”地喊著
也就是不一會兒的時間,就傳來一陣啼哭聲,我聞訊趕去,剛好看到妹妹坐在地上哭,旁邊看上去也一片狼藉
首先是床上的枕頭、被褥全部分了家,枕頭扔在進門的床頭櫃旁邊,床單也像剛打了仗一般皺皺巴巴
最讓人火冒三丈的,還是兩張學習椅子之間故意綁著的毛毯,再看看中間那搖搖欲墜的模樣,不用想都知道,這倆姑娘是在玩蕩秋千遊戲了
由于設計理念不完善,再加上超重原因,摔跤都是常理之中
而再仔細往裏看,她們的闖禍又何止如此:
桌子上的學習機摔了一條長裂痕,床頭櫃上的手機也被震飛到床底,還是用另一部手機打電話才發現的…
看著一樁比一樁還來氣的行迹,我實在是忍受不了了
對著兩個孩子就開始批評說:
“都不知道跟你們說過多少遍了,不要在床上跳,不要在臥室裏打鬧玩遊戲,要玩到外面的客廳和陽台玩去”
“你們在床上跳,不讓你們在臥室裏玩的原因,你們不知道爲什麽嗎?
床跳多了會塌,請問如果床榻了我們睡哪裏去?難道睡大馬路嗎?
還有呀,臥室的空間也就那麽大,有學習桌、還有媽媽的化妝台,你們跳來跳去、蹦來蹦去的,不是敗家是什麽?”
本以爲,這樣的解釋有理有據,女兒以後也不會再明知故犯了
可結果呢,我終究是忽略了小孩子家家的活潑、與貪玩
根本不用懷疑,只要是離開了視線,那十有八九就會回歸解放,立馬從地上跳到床上,再從床上跳到地上
有一次,被我現場抓包批評過後,大女兒就帶頭頂嘴
我問她:“你們爲什麽總喜歡在床上跳來跳去”
她撒謊說:“我沒有”
我又問她“如果床跳塌了怎麽辦”,她回答說:“塌了就塌了,我們都睡到馬路上”
也就是經此一事後,我突然明白:教育不聽話的孩子,一定不能硬碰硬
特別是以下幾方面,想要孩子乖乖聽話,那家長們就要善用“吸引力”法則了:
01, 孩子奇思妙想時---跟著他們一起發揮想象力
學校門口,有一個7、8歲左右的男孩子,不知道因爲什麽事情一直和他的媽媽爭吵不停
媽媽剛開始好說歹說,可孩子就是撅著嘴巴不願意理會
直到媽媽搬出老師,如果不聽話就打電話讓老師出來,也讓全班同學都看看笑話,男孩才不情不願地往學校內走去
等到男孩回到班上後,媽媽也尴尬地對著圍觀的家長笑了笑,然後解釋說:
我家那兒子,一天腦袋就是不用在正點上,天天就想著如何把玩具拆了再裝
這不,剛才就是上學路上看上了一個機器人玩具,他非要買,我不給買,因爲買回家也是拆得亂七八糟,根本就是浪費錢
可沒想到呀,就因爲我沒有滿足他的要求,就當衆拿:“不買就不上學了”來威脅我
幾句話,瞬間也讓邊上的很多爸爸媽媽們似乎都找到了共鳴點
他們紛紛表示 :“我家孩子學習學習不行,貪玩第一名,每天就知道琢磨那些不成器的東西”
話講到這裏,蘭媽作爲過來人算是有一定的發言權了
還記得,大女兒當初就是那個整天把心思放在剪剪畫畫上的不成器之人,我每天催促她好好學習、好好寫作業,可結果卻越催越反感,最後所幸直接敷衍撒謊,在學校騙老師題會做、回家又騙我這個媽媽作業寫完了…
而針對這件事情,我特意和女兒的班主任也溝通了一番,老師給我的建議是:“興趣和學習可以同時擁有,但規矩卻是先寫完作業、才能後有業余活動”
于是,按照後來的說法,我允許女兒有她自己的興趣愛好
只要是能按時把當天的學習任務完成,那接下來的時間就任憑孩子自己安排,做什麽事情我都不反對,有時候還會跟著她的奇思妙想一起發揮想象力
比如,女兒拿襪子給芭比娃娃剪了一個帽子時,我還補充說:“這帽子不賴,看上去很時尚,如果再用襪子花邊做個抹胸打底就更完美了”
就這樣,兩個臭美的人在那裏不停地交流著各自的臭美想法,女兒每次放學的路上也開始規劃:“我要回家趕緊把作業寫完,然後我要幹什麽、還可以幹什麽什麽…”
這就是所謂的同頻相吸、異頻相斥
同時也是在告訴我們:你想讓孩子把你的話聽進耳朵裏,那就要先摸清楚孩子的興趣愛好,然後再針對性地接近他們、靠近他們、直到和他們成爲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02, 孩子調皮惹事時---善于發現優點並加以鼓勵
很多時候,調皮惹事不代表娃就是一個只會闖禍的熊孩子,他們也許是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個人需求罷了
認識一個問題少年,他在我們這裏的學校可是出了名的惹禍精,調皮好動、做事情還一點底線都沒
就在前幾天,男孩又被叫到辦公室,老師還要當孩子面親自給他家長打電話
而糟心的是,這次情況比起之前的上課不聽講、課下不交作業、打擾其他同學學習還要嚴重
起因呢,是男孩的同桌在新學期的第一單元測試中,得了一張進步獎
同桌只是拿給男孩看看,和他一起分享喜悅
可沒想到,男孩直接上手撕個稀巴爛,面對同桌哭得撕心裂肺時,他還不耐煩地吐槽說:“煩死了,就知道哭…”
後來,這件事被班主任知道後沒有姑息,直接把男孩叫到辦公室寫檢討,可男孩還是一副高高在上不爲所動的樣子
面對如此頑劣孩子,老師只好又一次撥通其母親的電話,也在電話裏明顯表示孩子已經上升到妒忌、攻擊、甚至仇恨他人的病態心理
可等到事後,老師再提起這件事,男孩已然沒有當初的囂張態度,整個人看起來低落得很
他在老師的帶領下跟同桌道了歉,主動要求承擔同桌本學期的所有值日,還跟老師主動分享了一段不爲人知的秘密
他顫顫巍巍地說:“我不是故意調皮惹事的,每次也只有我闖禍的時候爸爸媽媽才會放下手頭工作,給我打電話…”
聽到那裏,老師瞬間就明白了問題所在:一個缺愛嚴重、存在感又低的孩子,他們能快速引起關注的方式就是“闖禍”
還有一個男孩,他從小不受管教,溝通起來也特別費勁,總是讓家裏人感到頭疼不已
小學階段,他是出了名的“多動”、“不能好好坐著”
讀了初中後,情況依然沒有好轉
就連體育老師都不止一次打電話強調:“你家兒子,排個隊都不消停,要麽東倒西歪,要麽直接消失不見人影”
那種“就我家小孩跟人不一樣”的焦慮感,時常讓男孩媽媽焦躁不安、無奈至極
可有一次,男孩卻一蹦一跳地跑回家迫不及待地分享說:“媽媽,媽媽,班主任說我聲音好聽,她建議我社團課上選擇朗誦,我一定要好好朗讀,爭取得一個大獎,給班級爭光”
聽著孩子一番激昂澎湃的聲音,媽媽似乎發現了育兒的另一番境界-善于發現優點
確實如此,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給他們帶來的是光明和希望,而遇事就批評打擊,卻是在扼殺孩子那本身就不多的僅存信心
所以,所有問題孩子身上,不是他們本身問題太多,而是孩子的學習希望、自我信心被澆滅了
畢竟,當一個孩子做什麽都覺得沒有希望時,他們的心態就會崩潰,看不到未來、沒有信心、沒有盼頭、也沒有方向,直到對學習、乃至生活都失去信心…
而我們家長要做的,也是當孩子身上出現某些問題時,多發現孩子的進步之處並加以鼓勵,他們才會一點點地看到希望
03, 孩子頂嘴叛逆時---勤問句:“你爲什麽喜歡這樣”
親戚家的一個女孩,每到了天氣要變冷的季節,感冒、流鼻涕和發燒就像是狗皮膏藥一樣甩都甩不掉,總是纏著女孩不放
特別是讀幼兒園階段,幾乎就沒怎麽去幼兒園報道,大部分時間不是在生病的路上,就是在家休息地預防生病
另一邊,由于女孩體質差、總是愛生病的原因,她家裏人也格外地小心謹慎,但凡是不利于孩子健康的事情,那絕對都不會讓孩子觸碰一下
可小孩子天生活潑好動,你想絕對性地不讓孩子做這個、也不讓他碰那個,那結果就是愈禁愈想,你越不讓孩子做的事情他們偏偏要那樣做,你越不讓碰的事情他們也想方設法地偷著體驗
親戚家的這個女娃娃就是如此,因爲喜歡在家裏光腳走路的事情,不知道說了多少遍就是不聽
剛開始的時候你批評她,她還知道麻溜地找鞋、並穿好鞋
可到了後來,似乎女孩對“趕緊穿鞋”這句話産生了免疫力,也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無所謂態度,不管家裏人怎麽催、怎麽喊,她就是不聽,說不想穿鞋就是不想穿鞋
無奈之下,媽媽只好拿出恐嚇態度說:“你穿不穿鞋,不穿鞋,我就拿刀把你腳給剁了,反正你對自己的身體也不關心,反正你也不怕感冒發燒,那留著腳幹嘛,讓你光著腳走路,然後受涼感冒了再給我找事嗎”
說罷,媽媽還故意拿刀做做樣子,希望孩子能産生恐懼從而明白必須要穿鞋的重要性
果然,女孩在媽媽的一番恐嚇下不再抗拒穿鞋
可自此,女孩和媽媽之間的關系也一日比一日差
每逢媽媽因爲什麽事兒開口批評女孩時,都能看到她情緒煩躁地拿手指甲狠狠地朝手臂撓出好幾道抓痕
事實上,這種遇到事朝自己發泄不滿的行爲,已經接近心理問題裏的自虐傾向,如果家長不及時認清問題、改變育兒思路,那結果只會讓孩子和自己都陷入深深的痛苦中…
而面對孩子動不動就叛逆頂嘴這件事,蘭媽認識的一位媽媽,就保持著不錯的心態
她告訴我 :“哪有什麽叛逆期,只不過是一個又一個沒解決問題,所積攢下的誤解、矛盾、和問題加深而已”
仔細想想還真是這麽回事,當我試著在女兒頂嘴的時候勤問問她“你爲什麽喜歡這樣”、“你打算怎麽做”、“需要媽媽幫些什麽嗎”時,我發現她身上的不耐煩在一點一點地減少,和我之間可以聊得來的話題也變得越來越多
所以,“吸引力法則”裏的第三個技巧,就是聊孩子感興趣的事
只要你在認真聽,認真觀察、關心,然後再耐心地回答孩子的每一個問題,你就會發現:原來,我們的孩子也可以那麽的認真可愛…---文/蘭媽談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