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並非不適合當領導,只是不明白當領導的精髓
有管理者在公眾號後臺,私信問我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我當了領導後,下屬還是不聽話,不服管?是我不適合當領導麼?」
其實,你並非不適合當領導,而是沒有明白當領導的精髓。
領導,不是一種職位,而是一種責任;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過程。不是有了權力,你就有了領導能力,而是通過引領他人,拿到結果,你才具備領導能力。
如何理解呢?今天就跟你分享9點我的看法。
01, 做領導不能在後面推,要在前面拉
這些年來,我遇到過很多出色的管理者,他們有很強的業務能力,也有很多管理工具和方法,但員工就是不願意跟隨他。
為什麼?因為他沒有領導力。
沒有領導力的管理者,總是靠職位的權力,命令下屬,下屬從內心裏不認可你,不願追隨你,你很難真正做好管理。
領導力跟職位權力沒有關系,很多人雖然坐在管理崗位上,依然沒有領導力。
關於領導力,領導力專家劉瀾老師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他認為領導力包含兩種力:
推力和拉力。
什麼是推力?通過職位權力,推動他人做事,這就是推力。比如,下命令、懲罰不願意幹的人,這都是推力。
而拉力,是基於一個人的專業和人格魅力,別人相信他,願意追隨他一起去幹成一件事,這就是拉力。
在職場上,好的領導,擅長用拉力,團結大家去打勝仗,並盡量讓推力變得多余。
因為,職權的推動具有強迫性,並不能讓下屬心服口服,有時候還會適得其反,導致優秀的人才流失,而領導的「拉力」,卻能讓員工心服,更具備自驅力。
所以,做領導不能在後面推,要在前面拉。
02, 決策不在於英明,而在於能否執行
當上領導後,你不可避免需要做各種決策。如何做出最接近於正確的決策?
就是聽大多數人的聲音、和少數人商量、但要一個人做決定。
為什麼要一個人做決定?在心理學上有一個「群體思維」的說法,意思就是團隊成員傾向於保持和諧,避免提出異議,從而導致決策偏離最優方向。
所以在你了解大量的客觀信息之後,在經過一定的探討後,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幹擾,為了決策的效率,為了承擔決策的責任,你要強勢拍板。
拍板後,就不要猶疑,要馬上100%執行,切忌折中,做一半留一半。
因為決策不在於英明,而在於能夠執行。如果一項決策不能落地,那就不是真正的決策,只能算是一個良好的願望。
03, 想法不強求,思想要植入
人和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尤其位置不同,想法更是大相徑庭。
員工都是有個性的,有自己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你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員工,讓對方完全按照你的意願行事。
但是,作為管理者,你必須將你的思想植入到員工的腦袋裏,讓對方接受並認同。
否則,你怎麼能帶領他們前進呢?
我之前講過,管理者真正能夠傳承給員工的只有兩條:第一是做人的標準,第二是做事的標準。而這些只能通過你的以身作則去傳承,你自己都做不到,沒有人會相信你。
所以,你要身體力行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
當下屬和你在思想上合心,有共同的做人、做事的標準,行動上才會合拍,才能力出一孔打勝仗。
04, 你跟員工斤斤計較~員工就跟你缺斤少兩
團隊就是管理者的一面鏡子。管理者是什麼樣子,員工就是什麼樣子。
有些領導沒有格局,凡事斤斤計較,在小事上過分挑剔。
比如,對工作時間的精確計算、對工作成果的吹毛求疵,有一點小失誤就大發雷霆,而且分錢的時候,也極其吝嗇,像鐵公雞一樣,一毛不拔。
這樣的管理方式,會讓員工感到壓抑和不被信任,他們會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可和公平的對待。
在這樣的氛圍中,員工們可能會以減少工作的熱情,降低工作的質量等方式對管理者的「斤斤計較」進行回應。
從這個角度來講,員工缺斤少兩,其實是對上級斤斤計較的一種反抗。
什麼是領導?能夠引領方向,指導方法,幫助下屬成功,這才是領導。因此,不要糾結於小的得失,而是要以開放和包容的胸懷,去關註員工的成長和團隊的整體發展。
要知道,團隊的成功,才是你真正的成功。
05, 向強者示強,向弱者示弱
工作能力強的人,脾氣多少都有點壞。有些領導為了業績,會喪失原則,無底線的縱容。明明知道有些事情不對,也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但這麼做,其實是害了他。對製度遷就,對強者寬容,其實是對員工未來最大的不負責。
所以,你要「示強」,要有高標準、嚴要求,要給他樹邊界,立規矩,告訴他:你可以接受什麼行為,底線是什麼。
如果對方越界了,觸犯了紅線,就一定要嚴肅處理。
當然,你不能一味強硬,面對著團隊,你要示弱,適當表現自己的脆弱。
作為領導,千萬不能是高高在上,生人勿近的樣子。如果你不能跟團隊交心,又怎麼能指望他理解你,在關鍵的時候挺你呢?
所以,適當地暴露你的情緒,讓下屬覺得你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當他們能和你共情,能感受到你的壓力和不容易,他們也就更能換位思考,更能理解你做出的決策。
示強,不是逞威;示弱,不是退縮,你要拿捏住這兩者的平衡。
06,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
太過仁慈的人,是帶不了兵的。做領導,也是如此,你對下屬特別寬容,重義氣,講人情,每個人都喜歡你。
但很有可能,你是個大好人,但不一定是個好領導。
當你對員工要求不嚴格的時候,看起來是愛員工但實際上在害他。你可能每天笑瞇瞇,人也很好。但你什麼都不管,團隊一團糟,也拿不到結果,員工走的時候一定到處罵你。
一個領導對員工是不是真得好,其實主要看的是他的心,嚴厲的背後,他是不是有一顆成就員工的心。
蒙牛創始人牛根生說:「管理,是嚴肅的愛。」
這話說得太對了。作為領導,你要知道,你是來做事的,不是來交朋友的,所以一旦當上了領導,就不要怕得罪人,要敢於做「壞人」。
切記,放縱紀律,對製度寬容,這是對員工的不負責;幫助員工成長,拿到結果,獲得更體面的生活,這才是對員工最大的負責。
07, 別讓猴子跳回背上
我之前提到過,在管理工作中,有一類工作叫做「陷阱性工作」。
什麼是「陷阱性工作」?就是明明是下屬的工作,但是你出於不放心,或者其他原因,掉入「替下屬打工」陷阱,替對方背猴子。
比如,有些工作,你害怕下屬做不好,或者覺得下屬效率低,為了拿到結果,就自己頂了上去,包攬了很多本來是下屬的活。
美國心理學家伯爾赫斯·斯金納曾說:「任何你所鼓勵的行為,都會受到強化」。
當你鼓勵你的下屬有問題就來找你時,那麼你會發現所有的員工都會依賴於你。到最後,你必然四處救火。
你也不再是管理者了,而是下屬的保姆,被你的下屬管理。
而且從長期來看,你會害了你的下屬。因為在你的「呵護」下,員工永遠也長不大。他們也會事事依賴你,也可能不會再積極主動地工作。
永遠不要替下屬背猴子,你應該做的就是讓猴子停留在它該停留的地方——下屬的背上。
08, 抓大、放小、管七寸
當上領導後,時間會越來越稀缺。如果你眉毛胡子一把抓,只會越來越忙,還沒有效率。
怎麼辦呢?管事的時候,記住這7字真言:抓大、放小、管七寸。
①抓大。你要抓大事,要抓住最重要的事。
根據帕累托的「二八法則」,最重要的事情只占20%,其余80%盡管是多數,但實際上並不重要。
所以,你只需要抓大事,抓重點就可以了。
所謂的大事,就是那些對結果產生重大影響的事情。要判斷一個事情重不重要,你就一定要深度思考,抓主要矛盾,看穿事情本質。
②放小。放小,就是授權。有些事情,你不需要自己去做,你可以適當下放權力,交給合適的人去做。
哪些事情可以授權?有個參考標準,就是你不參加,不會對事情或項目造成影響。
需要註意的是,在授權的同時,你要學會規避風險。規避風險,就是要追好過程,及時提供幫助和支持,要做教練,而不是監工。
③管七寸。在關鍵環節,在重要細節,在能出結果的地方,你要一桿子插到底。
什麼叫一竿子插到底?不拿結果誓不罷休。為了成功,你必須死磕關鍵細節,去追下屬的過程,直到拿到結果。
09, 人才是放對位置的人
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很多時候,我們總想改變別人的短處,想讓人成為一個全才或者通才。
但正如彼得·德魯克所說:充分發揮人的長處,是組織存在的唯一目的。
管理者的任務不是去改變人,管理者的任務,在於運用每一個人的才幹。因此,你用用人所長,而不是改人所短。
要用人所長,核心就是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具體該怎麼做呢?就是要因人設崗和因崗設人。
但這兩者,是有次序的。大多數時候是因崗設人。根據崗位的需求,來進行排兵布陣。
不過在針對個人時,規矩是死的,要因人設崗,要看到他的潛力和能力。甚至當人某一方面能力特別強,或者他適合做0~1的創新業務,也可以創造性設置崗位。
很多時候,事情完不成,原因無他,就是把人放錯了位置。放錯位置不要緊,關鍵在於快速調整,否則對雙方都是沒有盡到責任。
記住一句話: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人才是放對位置的人。
最後,總結一下:領導並非是一種職位,而是一種責任,一種引領他人,拿到結果的責任。
當你明白了當領導的精髓,不斷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不斷提升自己的領導力,就一定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作者:張麗俊/來源: 互聯網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