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東亞做題家,"卷不過"印度潤人

2024072918:44



向「不要臉」的印度朋友學習之後,張莉發現賺錢容易多了。

再一次收到能力範圍之外的項目邀請,她沒有老老實實答「不會」,而是模仿「不管會不會都先拿下」的印度朋友,答了一句「可以試試」,最後邊學邊做,賺了300刀。

曾經,張莉對這種「沒有金剛鉆,硬攬瓷器活」的行為很不齒,但後來她發現,印度朋友攬完活會瘋狂惡補知識,直至能夠在任何時候跟任何人聊起任何有關項目的話題,而自己卻屢屢與機會失之交臂。

提起印度人,人們總會聯想到溜須拍馬、招搖撞騙、狂妄自大的「亞洲笑話」,但與幾位印度人打過交道之後,張莉發現在海外職場印度人很多時候完勝中國人。

以名額少、申請難的美國H1B工簽為例,2022年的獲得者中,約73%為印度軟件工程師,人數達到中國的6倍。

海外高管隊伍的對比更鮮明,2023年《財富》世界500強外企中,華裔CEO只有3名,印度裔CEO有14名之多。



在張莉看來,印度人或許才是真正的「亞洲卷王」,他們有技巧、有組織、有信念,像過境的螞蟻大軍一般,席卷海外膏腴之地。

* 做得再好,也「卷」不過印度人

付費找中國專家改簡歷,阿迪沒收到一個面試機會,印度朋友幫忙潤色後,她火速拿下4份offer,成功率高達50%,而且都是幾十上百人競爭的崗位。

對如此懸殊的結果,阿迪其實並不意外,當初印度朋友修改簡歷時,她已深刻感受到差距。

打開領英,搜索10個同崗位印度人,挑選出三份最優秀的簡歷,逐字對比摘抄別人用得好的動詞、副詞和量詞……印度朋友一番操作後,阿迪發現自己的簡歷煥然一新。

此前專家修改的簡歷也不差,按中國人的審美標準已經接近完美,但新改的版本,添了許多高級的單詞,也更強調完成比率等工作細節,對比下來舊版顯得空洞乏味。



朋友告訴阿迪,印度人的簡歷往往經過多次轉手整合,能夠囊括大量吸引雇主註意和躲避機器篩選的關鍵詞,所以能化腐朽為神奇。

但她卻覺得,問題的根源在於印度人比中國人更懂海外職場。

海外名校畢業、畢業就職世界500強公司的喬力,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但他真正獲得領導的器重,居然是靠印度同事「掉鏈子」。

明明是一模一樣的行程,喬力把工作內容和所見所聞全部列進去,滿打滿算只有2頁內容,印度同事卻能洋洋灑灑寫5頁。

仔細一看,裏面赫然寫著「與某大佬共進午餐,期間圍繞業務進行了愉快會談」「會後與某團隊碰面,討論了我司項目的可行性」……哪怕只是簡單寒暄,也寫出了煮酒論劍的味道。

一開始,他對此嗤之以鼻,但「務虛」的印度同事在領導面前大談特談自己的工作,占據了大部分會議時間,而業績毫不遜色的自己在領導面前卻說不上幾句話。

再加上不善言辭,幾次類似的事情發生後,喬力在團隊中的存在感越來越低。

直到一次印度同事請假,他終於獲得向領導單獨匯報的機會,把自己對業務的思考和嘗試一股腦都講了出來,領導才仿佛第一次認識他:「我沒有想到你有如此精彩的觀點。」

領導的點評驚醒了喬力:「我們中國人總是埋頭幹事,習慣用成績說話,但海外職場更註重表達,你不說出來,別人就不會關註你。」

相比之下,印度出海打工人從小學習英語,又被鼓勵大膽發言辯論,他們開放、積極、溝通的心態與海外職場文化更契合,自然更如魚得水。

想清楚這點,喬力也開始學著「自我包裝」,印度同事寫5頁報告,他就寫8頁。但印度打工人不止卷工作形式,他們還卷人情世故。

手機亮起,蒂婭看一眼屏幕,顯示信息來自前印度領導,她不用點開就知道裏面的內容:每逢節假日,前印度領導都會發來一大段節日祝福,順便表達對與蒂婭共事時光的懷念。

在國內職場上,領導很少會給下屬私發祝福,更何況是前領導,蒂婭一直以為,離職後只會江湖再見,沒想到人家並沒有因她離職而改變對她的熱絡。

在此之前,蒂婭總覺得印度同事的熱情有表演成分,畢竟聽過太多「陪老板的老婆孩子逛街的印度同事,跟老板一起晉升」的故事。但這位前領導,工作能力有目共睹,並不是阿諛奉承之輩,他的人際交往能力讓蒂婭心服口服。

同組印度工程師剛入職頭兩年,念念也以為自己遇到了「神仙同事」:小夥子自信幽默,走到哪兒都自帶笑聲,並且勤懇上進,會主動包攬項目雜事、免費當業界協會秘書,到處「發光發熱」。

如果要論升職加薪的競爭對手,念念第一個會想到他。但等自己升職成為印度小哥的上司之後,她發現這些光鮮只是人設而已。

* 印式職場手腕,是從小練就的生存本能

眼角余光瞥到又一個部門組長繞過會議桌向自己走來,念念不禁在心裏翻了白眼,知道熟悉的一幕又要上演了。

「Alex真的離職了?這麽一位難得的夥伴走了,真是太讓人難過了。」開場話頭、內容主旨,都沒有超出念念的預期:抒發痛失「熱心」印度小哥的惆悵之意。

每到這種時候,已經看穿印度小哥真面目的念念只能苦笑,感慨印度人「手段高」。

「我們組主要負責專利申請,每年的獎金額度和小組申請數量直接掛鉤。」念念說道,然而在她查看每個組員的進程,以重新確立項目計劃時發現,印度小哥一年就申請了一個專利,與4個的KPI下限差一大截。

並且根據專業判斷,小哥唯一申請下來的專利僅中差水平,尚未完成的項目文檔更是亂七八糟,本職工作留下了一堆爛攤子。

然而,還沒等念念從濾鏡崩塌中回過神,印度小哥就離職並靠人設進了一家實力更雄厚的公司;同時,還有原公司這些不明真相的眾人對其念念不忘。

不過,念念強調自己也遇到過有真才實學的印度人,並不是所有印度人都空有其表,但立人設幾乎是每一個印度出海人的必修課。

艾布永遠記得,自己誇贊印度朋友在美國大廠左右逢源、如魚得水時,對方的自嘲:人們所不齒的印度式職場手腕,是我們為了改變貧窮命運,而練就的求生本能。

艾布的朋友來自印度一個標準的多孩家庭,從小就要學會察言觀色,以調整言行和風格,扮演好有利於自己的角色,來爭奪匱乏的食物、玩具、機會以及父母的愛。

打完了家庭成長戰,還有社會生存戰等在前面。

可以看到,印度的公務員選拔堪稱「千軍萬馬踩鋼絲」,以2023年為例,報錄比約為0.08%;相比之下,人口規模相當的我國國考報錄比約1.48%。

普通工作的機會,也搶破頭。國際勞工組織和人類發展研究所數據顯示,印度的失業率持續飆升,青年失業尤為嚴重,2022年占到總失業人口的83%。



本土的生存空間被一再壓縮,大家不得不「孤註一擲」往海外走。

艾布有位印度同事,就是作為「全村的希望」來加拿大留學的——除了父母,家族的叔伯、阿姨都盡自己所能,每年給他提供經濟支持,幫他在加拿大讀完書。

這位印度同事工作日加班拉滿,周末還要去咖啡店全天兼職,晚上短暫的休息時間,就蝸居在十幾人合租的小公寓裏。

長期的辛苦和高強度工作,讓小哥患上了腎結石,需要馬上做手術,可這個狠人為了省下手術費,硬是忍著劇痛回印度去做。

之所以這麽拼命,就艾布所知的是,「他想快點賺錢、站穩腳跟,幫其他親人出來,報答大家。」

畢竟擺在每個人面前的只有一條路:想一切辦法走出去,然後留下去。

瑞米在籌建印度分部、遠程面試碼農時發現,凡是上一波人的面試裏出現過的考題,下一波人再面時基本都能答對,最後題庫裏的題都不夠用了。

她們調查一番,發現先面試的人放下電話,會立馬把考題默寫下來,請人寫標準答案,讓剩下的人集體背誦。

「這種『成功不必在我、成功一定有我』的精神,讓人嘆為觀止。」瑞米唏噓道,國人已經夠卷了,可跟印度人比,小巫見大巫。

而抱團出海的習慣,也讓印度人所到之處,寸草不生。

*「三個臭皮匠,頂過一個諸葛亮」

在迪拜待得越久,程苒就越懷疑自己到的不是中東,而是印度。

入職辦銀行卡的時候,印度HR便向她介紹自己有印度老鄉在開卡銀行工作,服務能力一流棒,有任何需求都可以找他幫忙。

程苒以為是好意,笑著應下,但很快發現其實這家銀行已經包攬了整個公司的金融業務。更離譜的是,公司裏新招的很多同事都是印度裔,她們部門的「含印量」半年內漲了一倍。

不僅是公司,程苒發現迪拜的餐廳、超市也逐漸被印度人承包,「感覺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重的咖喱味」。



她深刻體會到,「當一個地方出現了一個印度人,很快就會出現一窩印度人」所言不虛。而眼看著印度人接管世界,她的危機感也油然而生,因為在海外華人還是熱衷單打獨鬥。

「這是比較基礎的問題,感覺你可以再回去好好了解一下。」總監的話音剛落,蒂婭就知道,又一個候選人被判了死刑。

這已經是最近半年,總監淘汰掉的第3個中國候選人,雖然是同胞,但總監沒有絲毫心慈手軟,各種學術、應用題輪番上陣,並且刨根問底,候選人有任何一方面的表現不如意,都不允許錄取。

但印度總監面試自己的同胞,卻是另一個畫風:問的多是淺顯的常識,專業題答不上來也不要緊,會後點評還能從「表達自信」「想法新穎」上找補,千方百計去放大候選人的優點。

*「印度人覺得世界就是草臺班子,工作可以邊做邊學,會給自己人放水。」蒂婭感慨,但中國人還是做題家思維,一場面試定生死。

這樣的「鐵面無私」本身無可厚非,但有時候,華人還會壓榨自己人。

聽說印度同學在美國順利找到了工作,不僅工資待遇很好,公司還幫抽工作簽證,愛麗絲立刻心動了。

她優先投簡歷給華人律所,本以為憑借自己的學歷和同胞身份,在華人律所找份工作是手到擒來,沒想到卻吃了無數閉門羹。

愛麗絲面試過的好幾家華人律所,不僅開出的薪水難以糊口,還不幫抽工作簽證,就算抽,工簽費用還要自己承擔。

年輕律師本就囊中羞澀,這樣的待遇顯然會讓愛麗絲更加艱難,心灰意冷的她找印度朋友吐槽,沒想到卻在印度朋友的介紹下進了一家本地律所。

「印度朋友真的很樂意給人提供幫助。」愛麗絲感嘆。相比初出茅廬的愛麗絲,老油條蒂婭不僅感受到印度人的古道熱腸,也對他們赤裸裸的「拉攏」心知肚明。

在整個行業裏,蒂婭可謂「十項全能」,不僅涉及並購、咨詢、風控、戰略等諸多領域,晉升也是同期中比較快的,她明顯感覺到,自己比其他同事更受印度人的歡迎。

但收到印度同事的聚會邀請,她仍會欣然赴約。

猶記得第一次受邀參加聚會時,擠滿現場的二十多人,讓蒂婭驚嘆不已。印度朋友告訴她,他們從學生時期開始就一直保持密切的聯系,聚會一般沒有特別的主題,只要有空就聚。

蒂婭知道,所謂的「溝通感情」可能都是托詞,在這個聚會上,分享行業資訊和內推機會才是重頭戲。

但明知被利用,她也甘之如飴,畢竟她很享受當下的開心,也不介意和印度人互相成為彼此的資源。

她決定,以後要跟著印度人混。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特別感謝博主奕奕的成長筆記、兔子Allison、Dongdongwang對本文的支持。)
---[文: 表外表裏 ,作者: 余俐伶,編輯: 曹賓玲、付曉玲/來源: 鈦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