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不要再上多巴胺的當了

2024042809:03



多巴胺(dopamine), 簡稱DA,又稱兒茶酚乙胺或羥酪胺,是一種內源性含氮有機化合物(內源性是指由人體內部因素產生或引起的),分子式為C8H11NO2,包含碳、氫、氧、氮四種元素,結構比較簡單。然而它的功能卻不簡單。

多巴胺可能是最重要的神經遞質之一。神經遞質(neurotransmitter)是神經元之間或神經元與效應器之間傳遞信息的化學物質。效應器是指運動神經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

相對於激素(另一種傳遞信息的化學物質)來講,神經遞質只作用於神經束,準確度高,信號傳遞速度快,收放自如。

1954年,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兩名年輕科學家詹姆斯·奧爾茲(James Olds)和彼得·米爾納(Peter Milner)在實驗室研究腦部電刺激對於學習的影響。

他們把電極埋入小白鼠的網狀組織(reticular formation)中,想要知道刺激該處是否會阻撓小白鼠的學習活動,因為這個部位會引發恐懼的感覺。結果發現,有一只小白鼠的行為很奇怪,它不停地回到被電擊的那個角落,似乎喜歡被電擊。

為了證實他們的猜想是否正確,每次小白鼠向右移動遠離那個角落的時候,他們就用電擊來回應。小白鼠很快就明白了,在短短幾分鐘內,它就已經爬到了最右邊的角落。顯然,小白鼠的確喜歡被電擊。

這讓兩人很詫異,大腦的這個部位不是應該引發恐懼的感覺嗎?為什麽小白鼠喜歡恐懼呢?後來他們發現,原來這只小白鼠的電極埋錯了位置,刺激到了中隔(septum)。

他們很興奮,展開了進一步的研究,先訓練饑餓的小白鼠學會按杠桿獲得食物或飲水,然後再將反應轉移到按杠桿獲得電流。這方法稱為顱內自我刺激法(ICSS),即植入一根與杠桿相連的細電線至小白鼠的大腦內,小白鼠壓一下杠桿即可獲得一次電流刺激。

奧爾茲和米爾納變換電極的位置,比較小白鼠按壓杠桿的頻率和持續時間。有一個部位,小白鼠按壓的頻率最高,每小時5000次,可連續按壓15至20小時,直到精疲力盡,進入睡眠為止。有的甚至不吃不喝,直到死亡。

兩人認為,這個部位肯定能給小白鼠帶來無比的快感,不然它們為什麽會這樣執著地去按壓杠桿,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呢?於是他們把這個部位標為「快樂中樞」(pleasure center)。

對另外一些部位,小白鼠會按壓杠桿去截斷電刺激。這些部位就被標示為懲罰或痛苦中樞。他們把研究成果發表在題為《電刺激老鼠的中隔區和其他部位所產生的陽性強化》的論文中。

之後,科學家發現這個所謂的「快樂中樞」正是多巴胺神經元最為密集的部位。

1957年,英國科學家凱瑟琳·蒙塔古(Kathleen Montagu)首次在人腦中鑒定出多巴胺。

1958年,阿爾維德·卡爾森(Arvid Carlsson)和尼爾斯奧克·希拉普(NilsAke Hillarp)在瑞典國家心臟研究所化學藥理學實驗室中最早認識到,多巴胺作為神經遞質在調控中樞神經系統方面具有多種生理功能。

卡爾森還發現左旋多巴(多巴胺的前體)是治療帕金森癥的有效方式,他於2000年榮獲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於2018年去世,享年95歲。

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人們對多巴胺做了不計其數的研究,對它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因為「快樂中樞」是多巴胺神經元最密集的部位,所以一開始,人們猜測多巴胺就是給人帶來快樂感覺的化學物質,便稱其為「快樂分子」(a molecule of pleasure),把大腦中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回路稱為「獎勵回路」(reward system)。

對吸毒者的實驗進一步鞏固了多巴胺的這個「美譽」。研究者給吸毒者註射了混合了放射性的糖的可卡因,以便知道大腦的哪個部位消耗的熱量最多。他們發現,多巴胺獎勵回路的活性越高,受試者的快感就越強烈。當可卡因被清除後,多巴胺的活性降低,快感隨之消退。顯然,毒品通過多巴胺回路讓人快樂。

然而,這馬上引發了一個疑問,人類幾百萬年好不容易進化成現在這樣,難道這個寶貴的多巴胺回路只是為了吸毒而存在?或者用上帝造人的語言來表達,難道上帝創造這個多巴胺回路就是為了讓人去吸毒?這顯然說不通。肯定是毒品狡猾地劫持了這個本不是為它設計的回路。

那麽按照設計,這個回路本該由什麽激發呢?會不會是食物?研究者給籠中小白鼠定時投放食物,小白鼠快樂地享用,電極顯示它們的多巴胺回路果然被激活了。然而,沒過幾天,小白鼠快樂進食的時候,多巴胺回路就不再活躍了。

這就否定了之前人們認為多巴胺是「快樂分子」的假定,如果是的話,那麽在小白鼠快樂進食時,多巴胺回路應該是興奮狀態,然而沒有。這說明多巴胺和快樂之間沒有因果關系。

為什麽這個實驗中一開始多巴胺回路被激活,後來持續投食,多巴胺回路卻又熄火了呢?

劍橋大學神經科學教授沃爾弗拉姆·舒爾茨(Wolfram Schultz)的實驗給出了答案。舒爾茨是多巴胺實驗研究中最有影響力的先驅者之一。他在瑞士弗裏堡大學任神經生理學教授期間對多巴胺在學習中的作用產生了濃厚興趣。

他將獼猴放入一個有兩個燈泡和兩個盒子的裝置。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個燈泡會亮起,其中一個燈亮表示右邊盒子裏有食物,另一個燈亮表示左邊盒子裏有食物。

猴子花了一些時間才找到這個規律。一開始它們會隨機打開盒子,當然只在一半的情況下能夠找對。過了一段時間,猴子找出了信號的規律,能直接準確找到有食物的盒子。

這時候舒爾茨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猴子多巴胺回路被激活的時間點不是它們吃到食物的那一刻,而是燈亮的那一刻。

顯然,激活多巴胺回路的不是食物,那麽到底是什麽呢?



舒爾茨提出了一個新的假說:多巴胺是被「驚喜」激活的,所謂「驚喜」就是正向的預測誤差,即實際獎賞減去預期獎賞為正。也就是說多巴胺不是快樂的製造者,而是對不確定性、可能性和預期的反應。

如果這個假說成立,那麽舒爾茨的實驗中,假設沒有兩盞燈交替時而亮起的不確定性,而是只有一盞燈,燈亮起時盒子裏必定有食物,那麽一段時間後,燈亮時,猴子的多巴胺回路也不會被激活,就和之前實驗中的小白鼠一樣。

這一段時間我們可以稱之為「多巴胺疲勞期」,這一段時間具體多長就說不好了,老鼠是幾天,猴子也許是十幾天、幾十天,人可能更長些。

不確定性對動物行為的影響,實際上早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創始人伯爾赫斯·弗雷德裏克·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就做過一個著名的鴿子實驗。

他把鴿子放到盒子裏,安裝了一套杠桿裝置,鴿子每啄一下或者幾下就可以獲得食物。有時實驗設定為需要啄一下,有時設定為需要啄十下。在需要啄一下的實驗中,鴿子不緊不慢地啄著杠桿;在需要啄十下的實驗中,鴿子也是不緊不慢地啄著杠桿。

然後斯金納改變了遊戲規則,他將釋放食物所需的杠桿按壓次數設為隨機,而不是固定的一下或者十下。這時,出現了有趣的現象,鴿子變得興奮起來,啄得飛快。

是什麽因素促使它們做出了更大的努力呢?顯然就是不確定性。

現代賭場的設計標準是將高達80%的面積用於老虎機,它們為賭場貢獻了大部分收入。老虎機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確定性。如果它們吐角子是有規律可循的,那麽就不會有這麽多人整天不吃不喝坐在那兒玩。

誠然,不確定性是賭博的本質,不過其他賭博項目沒有像老虎機那樣顯示出純粹的不確定性,也就是結果與你的行為毫無聯系。玩別的項目,結果多多少少與你的決策有關,比如玩21點,你決定加牌,結果爆了;如果你決定不加牌,可能就贏了。然而老虎機,不需要你做任何決策,結果與你的決策無關,這讓人最上癮,多巴胺最爆棚。

為什麽多巴胺會有這個特性呢?我們先來看一下多巴胺的責任角色,了解了它的本質,就很容易看懂它的特性了。

多巴胺的責任是讓你行動起來,去探索甚至冒險,以便獲得生存必需的資源:食物、性、社會認可……。

從進化的角度來講,這是必須的,如果有種人餓了不想去覓食,見了適齡異性不動心,這種人早就絕種了。

那麽行動起來後,是否就能得到食物、性、社會認可呢?這個多巴胺不能保證。它只負責讓你行動起來,結果怎麽樣,你會不會獲得快樂,這個它不管,也許你會獲得快樂,也許不會。反正,有時它會耍流氓,你也沒辦法。

你獲得的這個快樂對你是否有益,它也不管,你不停地吃東西吃成了個大胖子動彈不得,那不是它的事,它只負責你不要不去覓食餓死。

1989年,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和神經學教授肯特·貝裏奇(Kent Berridge)做了一個實驗,向小白鼠註射一種能夠殺死接受多巴胺細胞的毒素,在阻斷了多巴胺之後,所有的小白鼠不再做任何事情,不會走動,甚至連東西都不吃;不過當實驗者向小白鼠嘴裏滴入一些糖水時,它們依然能夠享受食物,舔嘴唇表示快樂。當實驗者向小白鼠大腦註射多巴胺時,它們會喝掉更多的糖水,但不會更多地舔嘴唇表示快樂。

這個實驗實際上已經從正反兩面證明了多巴胺會促使動物因期待得到獎勵而采取行動,但不能感覺到獲得獎勵時的快樂。

2001年,斯坦福神經科學家布萊恩·克努森(Brian Knutson)做了一個實驗,讓受試者看屏幕,告訴他們屏幕上出現某個符號時,只需按一下按鈕,就可以贏得錢。他掃描受試者的大腦發現,只要這個符號一出現,釋放多巴胺的「獎勵中心」就會發生反應,然後被試者按下了按鈕,得到了他們的獎勵。但當被試者真的贏了錢的時候,「獎勵中心」反而安靜了下來,另一個區域活躍起來,這才是真正的「快樂中心」。

後來科學家發現,激活這個真正的「快樂中心」的是催產素、血清素、內啡肽(相當於大腦自產的嗎啡)、內源性大麻素(相當於大腦自產的大麻)等神經遞質,它們組合在一起創造了你在獲得食物、性、社會認可等生存資源後的那種被稱為「快樂」的感覺。

克努森的這個實驗其實就是舒爾茨的猴子實驗的人類版。猴子看到燈亮,知道食物在哪個盒子裏,雖然還沒打開那個盒子吃到食物,「獎勵中心」就已經興奮起來了。等到真的吃到食物的時候,「獎勵中心」倒安靜了。

可見,多巴胺賣的是快樂的希望、承諾,是欲望,不是快樂本身。當然基因為了讓你堅持把復製它的遊戲玩下去,總歸會給你一點甜頭的,不然它就太自私了,也太危險,你可能會罷工,比如抑郁癥病人無法感受到快樂,很痛苦,會自殺。

總之,多巴胺回路既不是「快樂回路」,也不是「獎勵回路」,而是「激勵回路」,它通過承諾快樂激勵你行動,但不保證你獲得快樂。它的目的是最大化地利用資源確保生存和繁殖,而不是確保你獲得快樂。

多巴胺的這個角色也決定了它對不確定性很敏感,「喜新厭舊」,對於已經了解的事情、已經獲得的東西,它就懶得理。這就是為什麽老鼠一旦掌握了投食時間規律,多巴胺回路就熄火。而猴子因為不知道下一次到底哪個燈亮,所以多巴胺回路一直保持興奮。人就更是這樣了,在捉摸不定的老虎機前一坐就是好幾天。

這也是為什麽張愛玲說:「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便是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朱砂痣。」

多巴胺不僅「喜新厭舊」,而且速度非常快。對於已經掌控的東西,不屑多想一下、多看一眼,「多巴胺疲勞期」很短。

這就是為什麽克努森的實驗中人看到屏幕上出現可以贏錢的符號、舒爾茨的實驗中猴子看到燈亮起,多巴胺回路馬上迅速興奮,讓你去按這個按鈕,讓猴子去打開這個盒子。但是開始行動的一瞬間,多巴胺回路又馬上安靜下來,等到真的贏錢、吃到食物的時候,這個部位早已不再活躍。

多巴胺的這個策略是完全正確的,不能把能量浪費在已知的世界、浪費在當下,要把能量節省下來、聚焦起來,去征服未知世界、去征服未來,這樣才能提高生存和繁殖的成功概率。讓人感受到快樂是別的神經遞質的事。

一個人如果過多地關註當下,享受快樂的感覺,而不去探索未來,那麽TA的快樂不可能持久,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幾百萬年下來,那些只關註當下,不謀劃未來的人肯定也早就絕種了。

這就是為什麽現在的人總感覺,欲望是那麽強烈而綿長,而快樂是那麽輕微而短暫。多巴胺攪得你坐立不定,寢食難安。快快樂樂活在當下幾乎不可能。

當然多巴胺也是有道理的,活在當下的前提是活到當下。

人是基因的奴隸,基因的目的是借助你復製繁殖自己,而不是讓你過得健康長壽、快樂幸福。對基因來講,人最好馬不停蹄地活到36歲,然後馬上離開人世,為下一代基因復製工具騰地方。



給定多巴胺的這個特性,婚姻若要保持穩定,妻子不可太賢惠,因為丈夫會「若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這委實不能怪丈夫,連老鼠、猴子都這樣。所以妻子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時不時「作」一下,以提高不確定性、不可得性,激發一下丈夫的多巴胺回路。

當然這是指多巴胺回路正常的人,如果多巴胺回路不正常,那就另當別論了。

米克·賈格爾,英國搖滾歌手,滾石樂隊創始成員之一,1969年開始擔任樂隊主唱。2003年在白金漢宮被授予爵士稱號。2013年他告訴他的傳記作者,他和4000多名女性有過性關系,也就是說他在成年後平均每五天就要換一個伴侶,他的「多巴胺疲勞期」只有五天。

美劇《宋飛正傳》中,喬治幾乎每一集都會墜入愛河,把每一個新認識的女人想象成潛在終身伴侶,但是只要這個女人也用真情回報他,他就不再為她瘋狂,拋棄她繼續找下一個。當他的未婚妻因為舔了結婚請柬上的有毒膠水去世時,他沒有震驚悲痛,而是欣喜若狂地準備迎接新一段感情。

顯然,這兩個都是多巴胺回路發生病變的案例。還有一個有關帕金森病的著名案例,讓我們對病態多巴胺回路的危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們知道,中樞多巴胺能系統(特別是黑質-紋狀體束)在軀體運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其遞質釋放可能是一切行為反應的基本條件。該系統興奮可引起好奇、探究、覓食、運動增多等反應;該系統抑製則出現運動減少等反應;該系統損毀則失去一切行為反應,呈現木僵狀態,躺在那兒像死人一樣一動不動,除了眼珠。

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變化就是發生在中腦黑質腹側的致密部。該區含有大量多巴胺神經元,並傳訊給大腦基底核。帕金森病患者致密部神經元大量死亡,導致多巴胺的缺乏以及動作、邊緣系統等神經回路的故障。

前文講到,上個世紀60年代,阿爾維德·卡爾森已經發現左旋多巴是治療帕金森癥的有效方式。直到今天,左旋多巴依然是治療帕金森病的主力藥物。

2012年3月10日,澳大利亞墨爾本一名帕金森病患者狀告輝瑞公司,稱它的藥物卡麥角林(Cabaser)使他失去了一切。卡麥角林通過多巴胺受體激動作用治療帕金森病。2003年他開始服用這個藥物,2004年在劑量加重後他開始沈迷於電動撲克機賭博。他把所有的退休金都用來賭博,還賣掉了車,典當了大部分家當,向親朋好友借錢,向銀行貸款,又賣掉了房子,一共輸掉了10萬美元,還是停不下來。

2010年,他讀到一篇關於帕金森病藥物與賭博之間的聯系的文章,決定不再服用卡麥角林,不久賭博也停了下來。

帕金森病藥物的另一個風險是性欲亢進。梅奧診所就記錄了一名接受左旋多巴治療的57歲男子的尷尬經歷。

這些案例告訴我們,多巴胺回路病變,會導致黃賭毒等嚴重的上癮後果,有的甚至導致死亡。前文講到奧爾茲和米爾納的小白鼠實驗,它們會不吃不喝,不停地拉桿,刺激多巴胺回路,直到餓死。

你可能覺得那是老鼠,人不會這麽傻。美國杜蘭大學的羅伯特·希斯(Robert Heath)在受試者的大腦中植入電極,交給他們一個控製盒,能讓他們刺激自己這個「快樂中心」,他們可以自己選擇刺激的頻率,結果他們平均每分鐘會電擊自己40次。

休息的時候,研究人員給他們端來了食物,病人們雖然承認自己已經很餓了,但仍然不願意停下電擊去進食。在實驗者提出終止這個實驗時,有一個病人提出了強烈的抗議。另外一個被試者在電流切斷後仍然按了200多下按鈕,直到實驗者要求他停下來為止。

在洶湧的多巴胺面前,人的智商和意誌力就像雪獅子向火,瞬間融化。

多巴胺回路完全不活躍,人會出現木僵狀態,沒有任何行動力,只能等死;多巴胺不夠活躍,人會出現抑郁等病癥,消極悲觀找死;多巴胺回路太過活躍,人會出現躁狂、精神分裂等病癥,生死不分;多巴胺回路極度活躍,人會啟動上癮等各種自毀模式,行動至死。

成也多巴胺,敗也多巴胺。它是福,也是禍。

每個人生下來多巴胺「出廠配置」不同,有的人更高配些,比較容易平衡,有的人低配些,比較不容易平衡。不過,幾乎每一個人都在多巴胺光譜上掙紮著,以期找到平衡,安度一生。

了解這些知識、道理,或許有利於你找到平衡。

---*原創作者 悟00000空*作者簡介:曾在復旦學習、任教9年;曾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供職20年。微信個人公眾號:無語2022,微信視頻號:無語20220425。---來源: 秦朔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