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出海東南亞,現在還有哪些新機會

2024042809:25

2024年3月,《經濟日報》發文稱「中國為東南亞經濟增添確定性」。

從2010年1月1日正式建立至今,中國—東盟自貿區已經在推進3.0版本的談判。新版本的中國—東盟自貿區,將涵蓋貨物貿易、投資、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等新領域。

中國和東南亞國家之間日益緊密的夥伴關系,是雙方繼續推進自貿區建設的最大動力。目前東盟與中國已互相成為對方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東盟貿易總額已從2013年的4436億元增長至2023年逾6.4萬億元,占中國外貿總值的15.4%。

貿易增加的同時,東南亞自身的經濟實力也有顯著提升。自東盟組建以來,該區域已經從20世紀60年代的貧困中脫離,成長為GDP總額超過3.6萬億美元的龐大市場。東盟經濟增長主要由國內消費、旅遊業、人口紅利、貿易以及國外直接投資流入推動。當前東盟已經成為世界第5大,亞洲第3大經濟體。

中國不斷加大對東盟的投資力度,更多機會也隨之出現。

當中國—東盟自貿區向3.0版本建設,吳曉波頻道曉報告團隊也意圖通過整理國盛證券《出口專題:全球布局、落地生根,品牌出海、征途在前》、天風證券《宏觀:企業出海的東南亞足跡》、德勤&思愛普《新型中國企業高質量出海白皮書》等報告,解讀東南亞經濟的發展態勢,以及中國參與東南亞經濟發展的具體模式。我們要重點解決的兩個問題是:

①中國擴大對東盟投資,資金都去了哪?

②來自中國的資金正以什麽樣的方式參與當地的經濟發展?

1, 來自中國的投資正在發揮作用

2020年以來,東盟地區的經濟增速相當亮眼。

截至2022年底,東盟10國的總人口數達到6.7億人,GDP從2020年的3.0萬億美元,上漲至3.6萬億美元,提高了20%。該時期內,東盟10國的人均GDP也上漲至5395美元。



這些數據無不表明,一個擁有龐大人口基數的經濟體,正處於經濟快速發展時期。

但當東南亞地區的經濟增長被寄予厚望時,2023年的增長答卷,卻顯得不盡如人意。2023年,東盟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地緣政治動蕩、國際金融環境趨緊、科技產業進入下行周期等多重因素影響,經濟數據出現了明顯降速。

不過,持續穩中向好的中國經濟正從各個方面穩定東南亞經濟的反彈預期。

Wind和中信建投數據顯示,從2006年以來,中國直接對外投資中,對香港地區的投資額最大。2017年後,中國對東盟的投資增速最快,大大超過了對歐盟、美國等地區的投資速度。中國提速對東盟的投資,源於經濟結構轉型、產業升級戰略以及企業追求降低成本等多重因素。



存量投資方面,截至2022年,在東盟八國中,中國對印度尼西亞的存量投資最大,接近250億美元。其次為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和老撾,對柬埔寨、緬甸和菲律賓的存量投資則相對較少。



2, 中國資金是怎麽參與東南亞經濟發展的

來自中國的資金是如何參與東南亞經濟發展的?我們可以從模式和流向兩個層面分析。

在模式層面,在中國投資東盟國家的過程中,主要存在兩種情況:

◎第一種,企業在海外建設新工廠,覆蓋全部生產環節,對產能轉入國的經濟和就業拉動意義較大。

◎第二種,企業只在海外建設組裝工廠,主要生產環節仍舊在國內,海外工廠主要負責進口國內所生產的零部件,並進行二次組裝轉出口。這種模式下,企業在海外投資規模較小,真實產能並未被轉移。



根據天風證券對2010—2022年中國對東盟八國的直接投資金額及中資在FDI(外國直接投資)中的比重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國對印度尼西亞直接投資額,以及在當地的FDI占比整體呈上升趨勢,並推測中國對印尼存在第一種模式的投資。



類似的模式,也存在於中國對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的投資過程中。

只建組裝廠的「輕模式」,則出現在中國對柬埔寨等國的投資模式中。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對柬埔寨的投資在整體FDI中的占比,正處於下降區間。



在資金流向上,中國企業對東盟國家的投資,通常會流向該國的優勢產業。

根據中國在當地國的存量投資規模以及直接投資升降趨勢,以下主要對中國如何投資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等三國的情況進行概述。

印尼——以礦產業為主

印度尼西亞的自然資源豐富,擁有包括鎳、鋰、銅、錫、金、銀等重要的金屬礦產,不少中國企業在印度尼西亞投資金屬礦產並布局加工業務。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鎳礦主產國,產量達到100萬噸,占全球鎳礦產量的37%,中資企業積極投資鎳礦資源下遊產業,並打通了從紅土鎳礦到新能源原料的通道,讓印尼深度參與全球不銹鋼和新能源產業鏈。尤其是新能源汽車行業,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東風小康等中國車企相繼宣布在印尼投資布局。



馬來西亞——以服務業為主

截至2022年,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對馬來西亞投資以服務業為主,其次為加工製造業,加工製造業重點集中於電子、能源、化工以及交通設備等行業。





馬來西亞的華裔較多,語言以華語為主,整體人口素質偏高,對中國品牌的認可度也相對較高,因此吸引了快遞、電商、手機、汽車等領域的中國品牌在馬投資建廠。

泰國——以製造業為主

從投資產業的分布來看,近五年來中國對泰國投資最多的是金屬製品、機械和運輸設備類產業。

泰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空調製造中心,吸引了美的、海爾等企業投資布局。海爾泰國空調工廠2009年投產運營,已經成為年產量百萬套,集研發、製造、出口於一體的空調製造中心。

美的集團在泰國合共布局了四個生產基地,形成從上遊核心部件到下遊家電產品的垂直一體化產業鏈。電動汽車產業領域,2023年上半年,中國品牌已占據了泰國電動汽車銷量的80%。截至2022年,長城、上汽、比亞迪、哪咤、奇瑞等中國車企均宣布,已經或擬在泰國建廠,並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賽道。

3, 參與東南亞經濟發展還有這些問題需要註意

中國企業在出海東南亞時,除了要考慮出海商業模式之外,還有可能碰到一系列問題。我們在埃森哲《2022中國企業國際化調研》中,也找到了適用範圍比較廣泛的幾個重點⸺



比如在這張圖上可以看出,對於所有出海公司而言,風控合規、全球管控和運營、人才組織等問題是亟需解決的TOP3緊迫問題。而對於出海業務量低於10%的起步階段公司而言,風控、全球運營兩大問題,則是讓他們比較頭痛的難點。

埃森哲提到的這些主要問題,在智家《出海白皮書2022—2023(東南亞地區)》也有更進一步的解釋。我們也在這做一些內容上的摘取:

▷監管合規

過去兩年,多國政府及平臺相繼出臺相關法規,從印度的大力打擊到歐盟GDPR的嚴厲處罰,從應用商店的海量下架到電商平臺的大規模封號,波及範圍廣、處置力度空前,對跨國公司監管重點圍繞著「安全」這一關鍵詞。海外監管愈發嚴格,合規性自查對於即將布局東南亞國家的出海企業十分重要。

▷對當地市場的理解和洞察不足

盡管企業在出海前都會翔實地研究,在進軍海外市場後,水土不服的情況依然難以避免。

這一方面是由於許多海外用戶的習慣是「不成文」的,需要開發者長期深入當地提升認知;另一方面,本地運營、營銷推廣、流量變現等環節都始終基於對海外用戶的了解,信息偏差可能會傳導到各個層次,對企業的決策造成困擾。

▷渠道資源和生態夥伴缺位

海外部署資源的一大挑戰是全方位、一站式夥伴的缺少。部署全球化的準備工作復雜、流程繁復、風險問題隨處存在。對於國內企業來說,在出海初期,從品牌故事的優化適配,到營銷資源的尋找再到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的過程不僅是時間難題,也是成本效率的難題。因此,全方位、一站式的生態夥伴必不可少。

▷技術基礎設施、全球部署與運維人才的缺失

從當前中國企業出海東南亞的趨勢來看,一方面,中國出海企業的技術基礎設施普遍采用公有雲,逐步開始采用多雲部署;與此同時,中國雲廠商開始大力拓展東南亞業務,海外雲廠商也在加大雲數據中心和本地市場團隊的投入;此外,中國企業服務的技術出海也開始呈現快速增長趨勢,AI、數據庫、SaaS等廠商開始尋求將東南亞作為技術出海最重要的市場。

▷ESG要求

東南亞是新興國家地區,在經濟發展和規劃中,逐漸將ESG議題提上日程。企業在布局東南亞時,應盡早考慮到當地對ESG發展的規劃與要求。根據谷歌、淡馬錫等公司和機構預測,東南亞地區數字經濟預計將在2030年推動2000萬噸排放。如果排放得到優化,數字渠道的碳輸出可減少多達30%—40%,並且可能遠低於傳統渠道。

以上就是我們對中國投資東盟國家情況的總結和分析。

在大量供應鏈加速向東南亞轉移的當下,吳曉波頻道曉報告也在持續跟進中國企業和資金的動態。除了本期《2024年出海東南亞研究報告:宏觀篇》之外,我們還將針對細分行業繼續推出更多研究報告內容。

---[作者:曉報告*責任編輯:何夢飛*主編:何夢飛*圖源:曉報告/巴九靈公眾號:吳曉波頻道/吳曉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