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怎麽利用產能過剩操控世界的?
「中國的生產過剩正在扭曲全球供應鏈,降低世界經濟彈性。」
最近,美國財長耶倫、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均提到中國產能過剩。
4月24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來訪,美方再度宣傳,布林肯要對中國的「產能過剩」表示關切。
德國總理講講這個,或許還可以理解為善意提醒,但美國人講產能過剩那就有點搞笑了。
過剩的世界糧倉
今年4月初,五位美國農業專家聯合發布論文疾呼:美國農業正在掉隊!
文章寫道:「如果我們不大膽創新,美國必將失去世界糧倉的歷史地位。」
論文統計了美國最核心的三大類農作物:飼料、食糧和油料。結論是,美國在全球農產品市場的份額正在狂跌。
2023年,美國這三大農作物產量占全球16.7%,出口額占20%。在專家看來,美國應該回到1980年的「正常水平」去。那一年,美國只生產了全球22%的糧食,但出口額占到全球市場的:
57%。
▲美國歷年飼料糧、食用糧、油料糧占全球出口市場份額
美國人如此焦慮,核心還是擔心失去對世界糧食的控製,他們就不能在全球橫著走。
1980年,美國人糧食出口占全球57%之時,他們在幹什麽事情呢?答案就包括利用糧食作為武器,操控他國命運。
當年,美國聯合阿根廷、歐共體等糧食出口大戶,發起對蘇聯的糧食禁運。
此前,由於氣候惡劣,糧食減產,蘇聯在1972年向美國人一口氣買了1900萬噸小麥,創下人類歷史上最大一筆糧食交易,為了促成訂單,美國還花了3億美元補貼蘇聯。
表面看,這筆交易美國人血虧,但實際上,美國人是想讓蘇聯依賴上自己的糧食,也從此拿捏住蘇聯人的飯碗。有點一些互聯網企業先補貼,再收割的意思。
果不其然。此後三年裏,美國操縱糧價,讓小麥價格從60美元飆漲到180美元每噸,依賴上美國的蘇聯只能每年高價買糧,從此陷入其圈套不能自拔。
美國人靠糧食橫行世界的原因是,自家農業實力實在太強了。
美國擁有讓世界羨慕的超大平原,166萬平方公裏的耕地面積世界第一,兩大河流密西西比河、密蘇裏河貫穿平原,給農業帶去豐沛供水。
中國的耕地面積134萬平方公裏,要養活14億人,美國這麽大的耕地,只需養活3.4億人。
更牛的是現代化的生產方式。南北戰爭後,美國跑步進入工業化,1886年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大鋼鐵生產國。工業化抽走了農業勞動力,又將播種機、收割機等大型機械帶入鄉村。
美國農業部曾披露,1950年後美國的農業機械化率已經達到95%,而2023年,中國的農業機械化率也只有73%。
從1929年大蕭條之後,美國政府就大力改善農業過剩問題。一邊對農民大力補貼,兜底虧損,羅斯福曾說:
「美國農民的一半收入來自補貼。」
另一邊,美國重新劃分農業產業帶,避免不同產區的惡性競爭。美國的大豆、玉米、棉花等產業帶在這一時期迅速成型。
產業帶模式優勢極大。在一片農業產區裏,政府可以統一安排播種、灌溉、施肥、防病蟲害到收割的生產全流程,配套的播種、農用機械、農產品加工企業也能在產區內集中建設,統一生產、加工及運輸,極大優化效率。
錢多,生產集中,又讓農業技術的研發有資金,有前景。到上世紀中後期,美國率先轉型轉基因農業,農作物產量猛增。這才能用340萬農業人口,種出全球五分之一的糧食。
對美國人來說,自家糧食多到吃不完,把糧食賣給全球,賣多少都不嫌多。為了自己能賣,當然就得讓別人少產,而讓別人少產的辦法就是掌握糧食定價權。
簡單說就是,讓別人生產的糧食沒有競爭力,自己種糧還不如買糧劃算,甚至倒虧錢。
一旦你因為不劃算不再生產,甚至失去生產能力,它就能加價翻倍賺回來。
美國農業代理副部長哈夫梅斯特曾統計,美國一半的小麥、稻米和大豆都用於出口,至於堅果和棉花,這個比例則高達70%。哈夫梅斯特說道:
「全球95%的消費者生活在美國以外,不抓住他們,我們的農產品價格就會崩潰。」
這個經驗,是從歷史教訓中來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各國卷入戰爭,農業生產被打亂,進口需求激增。時任美國總統威爾遜興奮表態:「我要把美國人的商品,帶到地球上每一個角落!」
美國迅速抓住機會,向歐洲加價賣出海量農產品。
比如西方第一主糧小麥,1913年的價格還是0.97美元每蒲式耳,到1920年,飆升至2.73美元。藥棉價格則在五年裏,翻了近五倍。
美國農業總產值,則從1914年的76億美元,猛增至1919年的177億美元。
察覺商機的農民瘋狂擴產,但戰爭終於在1919年結束,全球產能快速恢復,糧價則光速跳水。一年時間裏,小麥、玉米價格幾乎腰斬。
美國農業迅速蕭條,直到1933年羅斯福上任時,仍然找不到銷路的美國農民,在一年裏燒掉了5萬畝棉花,淹死640萬頭豬。羅斯福在講話中說:
「我看到許多農戶沒有一美元收入入賬,沒有一粒種子可以播種。」
但美國農業很快等來一個新的拯救者——不是新任總統,而是納粹。
二戰爆發後,世界各國瘋買美國農產品。光是美國荷美爾公司生產的午餐肉罐頭,在戰爭中就賣了1.5億磅,把一代人吃出心理陰影。
戰爭令美國人看透一個道理,風浪越大,魚越貴。
只要自己猛產主糧,再利用優勢地位壓製住其他國家的糧食生產,美國農業就能立於不敗之地,並且通過農業獲得更多。
用糧食顛覆國家
1973年9月11日,智利總統府被反叛軍圍堵得水泄不通,總統阿連德頂著炮彈轟炸,對全國人民發表演講:
「終有一天,自由的人民會建立一個更美好的社會!」
隨後,阿連德拿起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送給他的AK-47,舉槍自盡。
搞掉一位深得民心的民選總統,一切都源於,美國人端走了智利人的飯碗。
首先是送糧食。1954年,美國頒布「糧食援助計劃」,美其名曰為全球饑餓國家帶來和平。但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用一句話道破糧食援助的本質:「全世界接受糧食援助的國家,要麽絕育,要麽餓死!」
智利國土狹窄,耕地稀缺,糧食自給缺口長年在25%以上。1960年,智利發生20世紀全球最大的地震,震級高達9.5級,農業生產陷入癱瘓。
美國立即向智利送上糧食,但背後損招用盡。
智利每年的糧食缺口超過38萬噸,但美國送來兩倍於此的糧食,只管智利要糧價25%的錢。
表面上看,美國幫智利緩解了農業危機。但事實上,援助美糧的價格太低,智利本地農業受到重創。當地農民無法再種主糧,不得不改種非糧農作物,智利糧商則大規模破產。
1970年,智利左翼總統阿連德上臺,決心改變現狀。他將美國控製的銅礦收歸國有,向農民重新分配土地,鼓勵智利人重新種植糧食。
美國人對他恨之入骨。阿連德當選時,美國駐智利大使向美國政府報告說:
「這是一次令人痛心的慘痛失敗。」
美國立即對智利展開報復。基辛格下令停止對智利的一切援助:
「即使是一顆螺母、一個螺栓也不許運到智利去!」
另一邊,美國指使智利地主破壞糧食生產,煽動卡車司機罷工,讓化肥和農藥無法運到鄉村,給智利的糧食缺口放血。
由於擔心阿連德從其他國家買到糧食,美國施壓阿根廷和巴西,要求兩國不得向智利出口糧食。
空前饑餓下,阿連德在全球拼命買糧,但此時全球小麥價格飛漲,左翼政府執政的三年裏,買糧食花去的外匯猛增4倍。1973年,智利通貨膨脹率達到800%。
至此,智利政局陷入混亂。1973年,美國扶持的傀儡軍人皮諾切特發動政變,推翻阿連德政府。
諷刺的是,拔掉阿連德這個眼中釘,美國的糧食援助立即恢復。
阿連德政府一倒臺,美國馬上送來2800萬美元貸款,給智利買糧。此後三年裏,美國對智利的糧食援助總額,就高達1.07億美元。
經此一役,智利重新淪為美國的農業殖民地。
讓糧食大國沒飯吃
2024年2月5日,阿根廷一名部長承諾,要親自接待所有饑餓民眾,結果他在門口看到了一條長隊,長度是:2公里。
阿根廷天主教大學的研究顯示,截至今年1月,阿根廷的貧困率高達57.4%,其中15%是赤貧,連飯都吃不飽。
按道理,阿根廷人不應該挨餓。
他們有278萬平方公裏國土,其中有9.8%的耕地,51%的牧場,人均耕地面積是中國的7.7倍,一度是全球第一大農業出口國。經濟學家威廉·恩道爾對上世紀80年代的阿根廷農業評價是:
「這裏的牛肉全球頂尖,農民的土地所有權幾十年不變,生活水平令人羨慕,而政府無需補貼,就能產出大量農產品剩余。」
從第一農業出口國到餓肚子,阿根廷是托了美國基因武器的福。
美國孟山都公司,最早靠給可口可樂做糖精起家,越戰時期,它為美軍生產劇毒的生化武器橙劑,能讓農田頃刻間寸草不生。80年代末,美國政府發起糧食的「基因革命」,孟山都轉向新的領域研究:
轉基因大豆。
研究方式是,用劇毒的草甘膦除草劑實驗所有植物。孟山都發現,草甘膦殺不掉一種名為矮牽牛的植物,而將矮牽牛基因註入大豆,就能得到抗農藥的轉基因大豆。
這種新作物,性能足以碾壓所有傳統大豆。它能抵抗大豆常見病蟲害,對人工管理的需求極少,且產量極高,以第二代轉基因大豆為例,常規大豆的畝產是217公斤,轉基因大豆則有259公斤。
但孟山都也在轉基因大豆裏,埋了兩個雷。
一是,轉基因大豆必須搭配孟山都生產的除草劑才能種植,隨著雜草耐藥性逐年提升,農民就必須灑下更多除草劑。
二是,轉基因大豆只能種植一代,農民必須每年購買新種子,才能維持生產。
這意味著,一旦種上孟山都的轉基因大豆,農民很難解套,只能無休止地追加投入。威廉·恩道爾評價美國的轉基因大豆是:
「一場新的鴉片戰爭。」
1996年,孟山都的轉基因大豆進入阿根廷,公司想盡一切辦法推廣轉基因大豆,包括免費贈送、代理商銷售和放任黑市。
高產量的魔力蠱惑了阿根廷。
1996年,阿根廷的大豆種植面積還只有約500萬公頃,到2004年,這個數據就達到1400萬公頃,全國48%的農業用地被種上大豆,傳統農作物受到沖擊,國內種企與化肥企業大量倒閉。
2004年,孟山都看準時機,向阿根廷農民征收專利技術費,比例是大豆銷售額的1%。
孟山都威脅阿根廷政府,轉基因大豆已經在全球註冊了專利,如果不交錢,就向全球買家收取專利費,屆時,阿根廷大豆的價格優勢將不復存在,必遭全世界拋棄。
最終,阿根廷政府無奈就範。
這場新鴉片戰爭對阿根廷傷害極大。過去阿根廷的主糧自給自足,但大豆把阿根廷綁在國際市場上,主糧自給能力驟降。
美國卻在全球市場的重要對手身上,分了一大杯羹。
搶走中國大豆
中國的大豆產業,也在美國的猛攻下,失守陣地。
中國是大豆原產國,種植史有五千年之久,長期是世界第一大大豆出口國。
更重要的是,中國控製全球90%以上的野生大豆種源。可以說,大豆的基因秘密,都握在我們手裏。
但在2000年,美國人來竊取大豆了。
這一年,孟山都派團隊訪問中國,結束時,中國人為表友好,送給孟山都一顆野生大豆種子,對方大為興奮,也回贈一顆轉基因大豆。
結果孟山都的大豆沒有引起重視,倒是中方贈與的野生大豆,被孟山都視為珍寶。
這顆大豆被孟山都反復鉆研,從中挖出大豆的高產、高出油率以及抗病基因,並註入已有的轉基因大豆裏。
研發完成後,孟山都迅速在全球101個國家註冊了64項新型轉基因大豆專利。以後全世界再要種這款大豆,都要向孟山都支付專利費。
當在中國註冊時,有農科院研究員質問孟山都:
為什麽拿中國人的大豆,註冊成自己的專利?
對方卻答:「這是我發現的!誰告訴你我拿了你們的大豆?你有證據嗎?」
美國的野心不止大豆,它幻想吃掉中國的整個糧食產業。
2001年的入世談判中,美國堅持要求中國簽署《中美農業合作協議》,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對美開放全部糧食市場,取消進口配額限製,特別是美國農業的兩大王牌,小麥和大豆。
在進口配額製下,中國進口的農產品,只能用於填補本國產能缺口,外國想多賣一顆糧食都很難。取消配額製,意味著為外國農產品傾銷開綠燈。
經過反復拉扯,中國保留了小麥,犧牲了大豆市場。因為大豆關乎吃肉和吃油,小麥卻關乎吃飯。
吃不上肉,總比吃不上飯好。
打開通道後,2004年,美國開始了對中國大豆產業的圍剿。
年初,為緩解中美經貿緊張,中國向美國派出采購團,打算大筆買入大豆、棉花。
美國人則謀劃,如何坑中國人一筆。
美國農業部放出消息,由於天氣影響,美國大豆收成欠佳,庫存不足。國際大豆價格聞風猛漲,從每噸2300元人民幣一路殺到4300元。
而真實情況是,那一年的美國大豆不但沒有減產,還創下了產量紀錄。
經驗不足的中方采購團在4300元簽下長期訂單,結果離開不到一個月,大豆價格閃崩,跌至3100元人民幣每噸。單是這一筆交易,中方就巨虧15億美元。
經此一役,中國大豆加工業巨虧80億元人民幣,無數豆企欠下高額負債。美國操縱的「ABCD」四大糧商看準時機,大肆並購。到2006年,中國85%的大豆加工產能落入外資手中。
更悲慘的是,企業被美國人握在手上,用誰家的原料,就不再由中國人決定了。
在此之前,中國豆企看不上轉基因大豆,大多用國產的傳統大豆作原料。但外資掌控企業後,一律改用進口轉基因大豆,理由是成本更低。
更不公的是,外資在中國搶奪產能,還享有稅收優惠。2006年,一家外資大豆加工廠,繳納所得稅的比例是15%,而力戰外資的內資豆企,卻要繳納33%的所得稅。
中國豆農因此受到重創,大豆產量自2004年創下1740萬噸高峰後連年走低,進口量則猛增。
2023年,中國生產大豆2084萬噸,居世界第四,卻進口了9941萬噸大豆,進口量居世界第一。
是糧食,也是武器
從糧食過剩,到發動糧食戰爭,美國的關鍵轉折發生在70年代。
1971年,尼克松政府面臨空前的金融危機。此前,越戰失利令美國深陷通脹,西歐與日本的工業在戰後迅速恢復。
受此影響,全球掀起拋棄美元,兌付黃金的熱潮,尼克松不得不頒布新經濟政策,叫停美聯儲為美元兌付黃金的義務。
美國需要收割新的財富,以支撐美元信用,糧食開始被視為重要的戰略武器。
美國政府的手段是,對農產品全力砸錢。
1985年,美國借《農業法案》,向農業一口氣砸了850億美元巨款,分五年落地。此後歷屆政府,幾乎都要加碼補貼,以拉攏農民選票。
補貼占美國農民收入的比例從此激增,1989年僅為24%,但2021年,達到46%。
而美國的農業補貼政策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補貼出口,向全球傾銷糧食。
泰國號稱世界米倉,上世紀八十年代,泰國稻米一度占全球稻米出口總額的四成。
但1985年,在美國巨額補貼下,國際稻米價格直接腰斬,價格從16美分每公斤驟降至8美分。
泰國稻農猛然發現,種糧食不但不賺錢,反而賠錢。有稻農賣掉一年的稻米,勉強夠還化肥和農藥的貸款。
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發布的報告,彼時泰國農民每種一噸糧食,要倒賠80美元,美國農民則要賠140美元,但美國農民卻有政府補貼兜底,旱澇保收。
一場稻米危機由此蔓延,泰國政局劇烈動蕩。
2006年,泰國稻農支持的他信發動政變上臺,推動保護價政策,在全國統一收購稻米,再統一出售。但僅用兩年,泰國政府就損失了190億泰銖,依然有稻農抱怨:
「收購之後,我們的稻米價格太高,根本沒人買。」
稻米,也只是美國糧食戰爭的冰山一角。
2003年,美國農業與貿易政策研究所一份報告顯示,美國在全球銷售的農產品價格,遠遠低於農民的生產成本。
其中,大豆、玉米均為10%,小麥、稻米在27%左右,最恐怖的是棉花,傾銷幅度高達47%!
相當於,美國人用2美元把作物種出來,再用1美元賣出去。
如此慷慨,美國當然不是要補貼世界人民,而是伺機收割。
美國操縱之下,全球糧價長期低迷,化肥、農藥等農業硬成本卻猛漲,全球農民一步步被美國趕出農業生產。泰國有從業者哀嘆:
「未來,很難再有年輕人種糧食了。」
1946年,二戰剛剛結束,日本糧食的自給率是88%,2022年卻降至38%,其中,小麥自給率只有15%,大豆只有6%。
同樣是這一年,俄烏沖突驅動全球糧價暴漲。日本財務省數據顯示,僅上半年,日本糧食進口額暴增了48.1%,但進口量只增長了1%。到去年,日本消費者物價指數增長了2.8%,創下1981年以來的最大漲幅。
最大贏家,毫無疑問是日本第一大農產品進口國美國。
過去五十年,美國的糧食野心一再展露,從補貼降價,到禁運製裁。目的正如裏根時期,美國農業部長約翰·布洛克所說:
「我們要把糧食當成武器,拴住整個世界。」---來源: 鈦媒體-
參考資料 :
[1]《從美國糧食霸權到全球糧食危機》 光大證券
[2]《糧食危機》 威廉·恩道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