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OpenAI 創新樣板下,我們該如何發展科技創新?

2023052814:52


(圖片來源:鈦媒體編輯拍攝)

去年12月,負責微軟研究院工作的Peter Lee向微軟公司CEO納德拉(Satya Nadella)和其他高管介紹當時微軟對尚未發布的GPT-4進行一系列產品測試過程。

實際上,AI 大模型技術GPT-4和ChatGPT是由美國OpenAI公司研發的,過去半年風靡全球。而Lee告訴納德拉,微軟研究院團隊被該模型理解對話語言和生成文字能力所震撼,他相信通用人工智能(AGI)將與人類有同樣的思維能力。

但是,納德拉突然打斷了Lee的話,他問了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成立七年、僅有250個研發人員的OpenAI公司,為何能超越微軟1500名研究人員、數十年來持續研發的 AI 技術能力?GPT時代下,我們為什麼還要有微軟研究院?

事實上,這也引起更多人的反思。過去二十年來,互聯網時代成長出谷歌、微軟、阿里、騰訊等巨頭公司,長期擔任領導角色。但到了 AI 大模型時代,推動該領域發展的既不是科研組織,也不是科技互聯網巨頭,而是一家獨立的非營利組織轉變為盈利組織、成立僅七年的美國創業公司OpenAI。

正如原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奇績創壇創始人兼CEO陸奇所言,OpenAI代表了新一代的科學機構、科研範式。OpenAI不僅能做科研發論文做研究,還推出了ChatGPT這樣終端應用平台,同時又將要做GPT生態。為了打造ChatGPT,OpenAI跑通了產學研全過程。

那麼,在日趨複雜的外界不確定性環境下,不管是企業、產業、大學研究機構,還是政府、智庫機構都需要思考,接下來如何效仿OpenAI這種創新發展組織樣板,在大模型(技術)、人才、資本方面發力,更好地推進全世界科技創新發展,以迎接下一波前沿技術浪潮。

5月25日-30日在北京舉行的2023中關村論壇上,包括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聯席主席兼理事比爾·蓋茨(Bill Gates),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雙聘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百度集團創始人兼CEO李彥宏等多位科技大咖發表演講,圍繞「開放合作·共享未來」主題,共話科技創新發展。

*本文就簡單圍繞三個靈魂問題:大模型如何變革科技創新?中國如何引進頂尖科技人才?資本在 AI 與科技創新中的作用是什麼?

*大模型技術如何變革科技創新?

「當下,我們正處在全新起點,這是一個以大模型為核心的 AI 新時代,大模型改變了 AI,大模型即將改變世界。」百度創始人兼CEO李彥宏5月26日全體會議上表示。

實際上,隨着ChatGPT引發全球科技巨頭、創業公司紛紛推出大模型產品,包括算力底層、算法、大數據以及大模型應用等產業鏈都將受益。波士頓諮詢此前曾給出一份預測,到2025年,全球生成式 AI 市場規模至少達600億美元。

「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型技術加速迭代,顛覆性創新不斷湧現,科研體系加快向開放科學轉型,對全球科技創新組織模式、產業體系和國際治理帶來深遠影響,」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ChatGPT之所以引起關注,在於它作為一個大模型,有效結合了大數據、大算力、強算法,國內企業也在布局。AI 是大方向、大領域,它的影響絕不僅僅在科技領域本身。

中國經濟學家朱嘉明曾認為,當前的第三波 AI 技術浪潮帶來的產業革新主要體現六個方面:一是加速了互聯網 AI 化的趨勢,完成了對互聯網的全新改造;二是引發知識、學習和教育革命;三是改變了科學研究範式;四是加速形成混合智慧的跨越群體,人類不再是智慧的唯一構成,未來將進入到人類和 AI、機器智能混合的思維主體時代;五是引發經濟結構和經濟制度深刻變革;六是重構人類社會、物理空間和信息空間的模式。

「AI 技術發展是需要開放鏈接的,所以現在美國的技術封鎖實際上正在破壞智能科技產業全球的開放創新鏈,破壞生態。我們在新發展格局中一定要把自主創新和開放協作相結合,他(美國)要脫鈎,我們是反脫鈎。」中國新一代 AI 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南開大學原校長龔克認為,中國 AI 科技產業的發展正在步入產業+智能結合的新階段,未來需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建議加快工業互聯網的建設和生態開放,當務之急是需發展智能製造業。

王志剛在5月26日中關村論壇上表示,科研體系加快向開放科學轉型,對全球科技創新組織模式、產業體系和國際治理帶來深遠影響,面對新機遇、新挑戰,世界各國需要攜手合作共同解決能源、環境、健康等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中國將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策略。」

「今年論壇的主題可謂恰逢其時。幾年前,『共享未來』的理念還難以產生共鳴,如今已是不容否認的事實。」比爾·蓋茨在視頻演講中表示,危機不分國界,人類必須致力於跨國合作。中國長期致力於科技創新的投入,在應對一些全球複雜挑戰時,中國通過分享其科技成果與成功經驗,將能夠為世界做出獨特貢獻。

具體到經濟結構和制度層面,朱嘉明指出,在大模型驅動下,當下整個經濟邏輯、模式和生態都處在變化中,主要體現在經濟主體、生產方式、生產要素、產品內容等方面。其中,他預計智能主體將成為新的經濟主體,生產不再是或不是唯一的經濟活動基本特徵,智能生成經濟正在產生,信息變成了最大要素,AI 本身也能不斷創造經濟資源,智能產品將會在中國「消費」中占有越來越大的比重。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表示,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整合行業的科技力量,完善產業創新生態。而且也要強化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加快核心基礎零部件、核心基礎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的基礎材料、基礎軟件等方面的攻關突破,集聚力量突破智能芯片、算法框架、大模型等智能產業的根技術,加快和提升製造業創新中心的建設布局和質量,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產業發展的底座。

*中國如何引進頂尖科技人才?

科技資源首先是科技人才。

5月26日全體會議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引述了一組數據,截止到2022年,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之中,中國位居第11位,還有很大的潛力。同時,2022年,中國畢業研究生高達86.2萬人,其中畢業博士生達6.62萬人,但中國基礎研究人員占R&D(研究開發)人員的比重僅7%,頂尖人才占比極小。國內頂尖科技人才資源依然匱乏。

「世界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國家因為黃金、石油或農業而變得強大,未來決定國家強大的因素將是人才,提升國家科技創新水平,需要通過提升教育水平來培養更多的人才。」圖靈獎獲得者、康奈爾大學名譽教授、北京大學訪問講席教授 約翰·霍普克羅夫特(John Hopcroft)在中關村論壇全體會議上表示,人才將促進科技創新、開創 AI 商業、醫藥和農業等領域的全新產業,從而幫助解決全球變暖等一系列全球共同面臨的問題,這將為世界上一大部分人口帶來更高生活水平。

實際上,至今幾十年來,中國頂尖的科學家都均有留學回國的經歷,而這得益於過去45年的改革開放,從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截止到2019年年底,已經有將近650萬人走出國門學習學位,大約450萬人學成回國,報效自己的祖國。

但如今,無論是內循環還是外部的環境複雜,頂尖人才匱乏成為關鍵性議題。

霍普克羅夫特認為,美國大學和中國大學的使命有所不同,美國目前已經培養了足夠多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並且美國頂尖大學是不從事應用研究的,而只專注於培養下一代人才。然而,中國還沒有培養出足夠多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來滿足國家發展的需要。

那麼,中國如何更好引進頂尖科技人才?霍普克羅夫特和施一公分別給出了兩種解決路徑——解除老師壓力和促進前沿科技交流。

霍普克羅夫特給出的答案是解決好大學教授籌集科研經費和發表論文的壓力。他認為,為了提升中國科技創新的質量和數量,最重要的是解除教師籌集研究經費和發表論文的壓力,讓願意投身培養下一代人才使命的老師能夠專注於提高教學質量和開展基礎研究。

此前一位中科院院士告訴鈦媒體App,國家自然基金會過於集中於應用式技術創新,而一些無法應用的純基礎科研項目則給予極少或不支持。霍普克羅夫特強調,基礎研究的開展將有助於提升中國科技創新水平,推動中國未來經濟的發展。

另一方面,施一公給出的答案是「科技共同體」。他認為,跨國界、跨領域、跨學科合作,才能共同發展。破局科技創新,離不開民間交流以及高水平頂尖人才之間的交流。

「大國科技競爭在日益加劇。其實破解這樣一個合作共贏的難題最主要的還是在人,尤其是頂尖人才,因為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是構成我們世界主題最根本的基石,頂尖人才、高水平人才只有進行更充分交流才能變得更好,給世界帶來更好的科學和技術。所以通過人和人之間的交流、互動、流通、合作,才能讓世界共贏,而民間交流、高水平之間頂尖人才的交流是推動發展的最最強大和根本的力量。」施一公表示。

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阿德姆·帕塔普蒂安表示:「我希望全球都能認識到開放交流協作、包容與多元化才是科研學術界成功的標誌。危機時刻,智者搭橋,而愚者築牆。人類命運與共,我們必須彼此關愛、互利合作。」

中國科協專職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束為表示,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發展,中國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部署科技創新體制改革,加強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的融合,擴大科技領域開放合作,努力推動科技創新成果,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

資本在科技創新中的作用是什麼?

「講錢傷感情,沒錢沒科技。要做科技,必須要有資本。」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雙聘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在2023中關村論壇未來科學論壇上表示,科技創新過程中必須要有資本支持。

實際上,作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資本市場能夠提供多種融資途徑和多元融資工具,對於促進資本形成、優化資源配置、支持創業創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過去50多年間,科技創新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推進科技創新必然需要更多充滿活力的中小企業,資本市場的助力,資本在科技創新當中發揮着無可替代的作用,可以極大幫助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和融資貴問題。

不過,當前整個投融資、企業IPO市場處於下行,市場信心不足。IT桔子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國內新經濟領域共發生1026起投資事件,同比下降 37.29%,國內投資交易事件涉及總金額同比下降 18.29%。而2023一季度,60%的國內新上市企業募資額不足1億美元,另外37%的新股IPO募資少於5億美元。

在最近一場科大校友圓桌上,五源資本合伙人劉凱認為,此前大家投資移動互聯網都把小米、快手投資邏輯變成了用戶產品,所以現在很多美元基金都在等,尤其美元基金其實是看得多投的少。那麼在大模型和生成式 AI領域的投資,「我覺得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會是一個美元基金出手的高密集高頻期,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融資窗口。」

和玉資本創始人及管理合伙人曾玉表示,由於人才競爭力的加大,導致大家可能有一些不想做時間的朋友,很多(投資機構和企業)沒有更多的時間,更多的財力,更多的耐心做原始創新,所以做了大量的跟隨性創新。長此以往,肯定對整個科學創新、投資創業行業都是非常不利的。

曾玉提到科技創新的投資路徑包括:一是政府加大投資力度,一些年輕人才會到國內做科研成果轉化創立公司;二是要有多元的激勵政策,提供多方向的資金支持;三是多維度培養社會化人才機制;四是長期性,無論是一級市場、二級市場,永遠都有退出的那一天,而對於青年科學家的支持,對於原始創新的支持不需要退出。

沈向洋表示,整個科技創新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形式的資本支持:一是技術性創新。大家都停留在科學層面,特別是大學;二是使命型創新,代表投錢的比如像美國的DAPPA,不遺餘力要投入進去,不會講商業價值;三是真格、五源的風險投資機構的投資人在這裡,實際上是風險性創新;四是企業創新。

五源資本創始合伙人劉芹認為,科技創新的源頭是來自於基礎科學的研究。在科技創新上,風險投資機構需要有更長的時間和更大風險的容忍度,才有可能做出一些顛覆性的、不一樣的商業上的探索,以及換取商業上的回報。如果用兩三年的時間要求一個風險投資賺該得到的回報,這是不可能的。反過來對於科學來講,需要有更大的包容和更長期的規劃。

劉芹強調,一些基金應該有意識地主動拋棄一些簡單財務上的回報訴求,而真正拿出一部分資金來反哺科學。這種反哺應該用真正科學的精神和科學的評價系統,而不是財務回報。「所以把時間的久期要做好,不要做錯配,而要做好的匹配。」

香港大學校長、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張翔表示,從個體來講,每一個教授都要升級、評獎、拿工資。但是從國家整體來講,13億人怎麼樣把中國科技創新搞上去,從戰略角度來講,需要有一批科學家坐冷板凳。

值得注意的是,本屆大會期間,北京還開展了中關村論壇展覽(科博會)、北京科技周等活動。中關村論壇開幕式上,基於量子計算機和雲計算技術、展現量子計算綜合性能的量子計算雲平台Quafu等十大重大成果亮相,一批原始創新成果、前沿技術領域的諸多「全球首個」接踵而至。

中關村論壇現場展示廳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北京地區研發經費投入達2629.3億元,該經費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的6.53%,過去十年投入強度持續達6%,居世界前列,基礎科研投入占比16%。

未來,中國將加快建設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 着力打造中國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的主要策源地。計劃到2025年,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基本形成,成為世界科學前沿和新興產業技術創新策源地、全球創新要素匯聚地;到2035年,北京全面建成世界領先科技園區,中關村的影響力、競爭力、引領力將全球領先。-(鈦媒體/作者:林志佳*鈦媒體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