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降價,大模型公司還能如何高效獲客?
大模型天天有熱點。最近,字節、阿里、百度、騰訊、科大訊飛等大模型廠商紛紛宣布調整旗下大模型產品的定價策略,大模型「價格戰」正式打響。
而在此之前,大模型產品的線上投流和線下投廣已經變得常見,各種花式出圈手段更是層出不窮。所有熱點都在說明一件事:行業競爭在加劇,大模型公司必須增強面向用戶、企業、開發者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是不是覺得這一幕很熟悉?沒錯,跟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競爭很相似。它們的共性是,公司的決勝關鍵是「效率」,只有擁有比對手更高的ROI,才能在長期戰事中笑到最後。而差異則表現為,AI的呈現方式更豐富,可以和各種媒介產生結合,因此在擴大影響力方面有更多手段。
如何在愈發激烈的競爭中實現更高效率?如何利用AI獨有特性撬動新的「杠桿」?從已有的行業實踐中,我們可以找到一些重要信號。
大模型獲客的「三種玩法」
目前,在大眾場景獲客、製造影響力方面,各家大模型公司都有不同程度的嘗試。總的來看,各種嘗試可以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以信息流投放、大V聯合推廣和直播為主。原本,大模型更多被視為「硬科技」項目,各家傾向於比參數、比性能,表述上偏「技術派」。不過,隨著C端場景和應用不斷落地,不少公司沿用起了消費項目的推廣邏輯。
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月之暗面的Kimi和字節跳動旗下的豆包。在B站上,Kimi針對學生作業、了解網絡熱梗、憋論文和辦公提效等場景投放了諸多素材,成功吸引來以學生和白領為主的年輕用戶,實現破圈。
豆包的主戰場是「關系更近」的抖音,其推廣打法和消費品在抖音上的營銷頗為相似——常規信息流廣告,在短視頻中推薦用戶下載安裝;巨量星圖合作推廣,借助KOL和KOC放大影響力;「豆包智能AI」和「豆包AI助手」還會在直播間持續講解AI用法,引導用戶下載。
「豆包」相關推廣視頻 截圖來源:抖音
第二類表現為:設計有趣的玩法,進而在社交媒體「人傳人」破圈。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早些時候妙鴨相機的「生成寫真」、通義千問的「全民舞王」,以及近段時間比較火的Remini「黏土濾鏡」。
妙鴨相機是國內首批面向C端的AIGC爆款應用,用戶只需上傳一定數量的照片,就能生成風格多樣且不遜於專業寫真館的精致照片;通義千問則把AIGC和短視頻熱點相結合,只需上傳圖片,就能讓馬斯克、兵馬俑或者動漫人物都跳起「科目三」,「魔性」的生成視頻在互聯網上廣泛傳播,也成功拉動了App的增長。
和妙鴨相機類似,用戶只需在Remini上傳一張照片,就可以利用AI技術生成對應的「黏土濾鏡風格」的圖像。由於獨特的「醜萌」風格,「黏土濾鏡」在互聯網收獲大量討論,閑魚上甚至還出現了「代做黏土濾鏡照片」的服務。
小紅書上關於Remini的筆記 截圖來源:小紅書
第三類玩法是在社交媒體做「智能體」。已有的典型案例,是在微博平臺活躍的「評論羅伯特」。
「評論羅伯特」是微博上線的評論區AI機器人,時常出沒在零評論的地方,還能在評論的「樓中樓」與用戶互動。憑借各種離譜、「炸裂」、抽象的評論,「評論羅伯特」很快成為用戶討論焦點。有用戶會專門艾特「評論羅伯特」試圖獲得回復,和「評論羅伯特」有關的話題也頻上熱搜,相關衍生話題在平臺持續保持著熱度。
「評論羅伯特」相關話題頻上熱搜
目前,第三方大模型公司也在參與「智能體」玩法中——MiniMax在微博上做了「星野家族」;商湯上線了「秒畫小能手」和「MBTI分院帽之電子聊愈版」;月之暗面做了「Kimi-I人靠山」;清華智譜也上線了「聆心星座」、「聆心解憂Bot」、「懟懟模擬器」、「crush情感分析」等智能體。
各有千秋,各有難點
以上三類玩法,都具備了趣味性和傳播力。「會玩」,將是大模型公司的核心技能之一。至於三類玩法各自的優勢和難點,則需要逐個拆解逐個分析。
第一類玩法的優勢是「成熟」。視頻、達人和直播已經是今天互聯網生態的關鍵組成部分,各家平臺的推廣機製也都相對成熟,消費類項目貢獻了豐富的投放案例。大模型公司可以復用C端投放邏輯,快速起量。
但「成熟」也帶來了相應的難點。能快速復用也意味著容易出現同質化,考驗的是公司在投流效率、素材打磨等方面的能力。
第二類玩法的好處是「以小博大」。一套濾鏡、一套模板,就有可能引起全網熱議,且這個過程全靠用戶自發傳播,拉新ROI非常高。
但這類玩法對大模型公司的創意能力有極高的要求,且多少需要一點「玄學」的加持。例如,用戶從「黏土濾鏡」得到的結果不總是很「精致」,但這反而激發了用戶的討論欲,如此「大火」很難提前設計。此外,如何把短期熱度轉化為長期的用戶留存,也非常考驗大模型公司的運營能力。
第三類玩法還處於起步階段,但它對應著一種「擺脫同質化風險、常常有新意」的長效營銷可能性。
這裏的邏輯是:社交媒體有高黏性用戶、每天都有新鮮熱點和話題,天然和大模型的AIGC能力有極高「兼容度」。基於社交媒體做「智能體」賬號,大模型公司可以以門檻最低的方式融入用戶生態,隨之產生的討論、互動和傳播,都將使「智能體」形象更豐滿、使其成為公司的長期「資產」。
仍然以微博為例(微博有5.88億月活用戶,有ugc和二創氛圍,還有大V和熱點,符合上述邏輯對「社交媒體」的定義),最近《歌手》很火,微博CEO的賬號「來去之間」轉發了知名音樂大V「耳帝」的樂評,在「來去之間」的評論區,網友和「來去之間」的「AI小助理」有諸多互動。這些互動讓評論區更加活躍,也創造了新的討論話題。
網友和來去之間(AI小助理)在評論區互動 截圖圖源:微博
這個例子說明的是:大模型公司可以利用智能體參與大熱話題,從和大V、用戶的互動中擴大影響力,「潛移默化」地展現自身的技術實力。
我們還可以再想象更多玩法,比如,大模型公司可以在社交媒體上發起運營活動,深化和用戶的聯系,激發用戶「再創作」,或是把「智能體」當做一個窗口,高效更新產品動態。
在這方面,遊戲行業有很多可參考的案例——《王者榮耀》會用社交媒體發布賽事精彩瞬間和花絮,推出皮膚設計大賽;《原神》最近剛做了同人繪畫征集活動,鼓勵玩家二次創作;《哈利波特:魔法覺醒》會在微博高頻更新「魔法時裝」上新的情況;《和平精英》也會在微博上發布各種聯動活動的動態。
例子還有很多,它們共同說明的是:長期運營社交媒體賬號,對應的是更高的營銷效率和玩法的延展性。當然,社交媒體「智能體」作為一種「剛萌芽」的玩法,如何摸索出與平臺相匹配的、可復用的營銷方式,還有賴於各方的共同探索。
「社交媒體+智能體」的想象空間
大模型公司以技術見長,在內容運營、熱點營銷和賬號維護方面未必熟悉。不過,從已有的實踐來看,各家公司正在做一些積極的嘗試。
例如,MiniMax旗下的星野雲升、星野小蠻、星野謝弟、星野王媽等智能體都有各自的「人設」;商湯基於多模態能力做拍照模版功能,用戶可以利用私信、評論、發微博等方式,讓「秒畫小能手」生成「換臉效果圖」。月之暗面和清華智譜的「智能體」,則是從社交媒體熱門話題(i人、crush等)和常青互動話題(星座、情感等)入手。
用戶與「星野家族」集體互動 截圖圖源:微博
各家公司的微博智能體賬號設定、功能和交互方式有所差異,但它們的共性是:都選擇「賬號」作為落地形態,以此貼合微博用戶的使用習慣(關註、轉評贊),提高用戶對智能體的使用頻率,同時為智能體賬號內容的傳播創造可能性。
據「深響」了解,為了降低大模型公司的入局門檻,微博正在從產品、技術、運營等方向上為大模型提供支持。這是個合情合理的做法。畢竟,我們已經見證了Discord的Bot機器人生態如何豐富和活躍平臺生態。能力更強的AI智能體,在這方面只會更有價值。
最後,跳出單一的獲客視角或平臺生態視角,對於大模型的發展來說,「社交媒體+智能體」玩法也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與海量用戶直接互動,可以幫助公司高效收集真實反饋以優化模型性能,避免落入「模型技術很強但不夠貼地」的陷阱。
技術創新不是閉門造車,只有面向最廣大用戶,在真實的交互中找到新的機遇和增長點,才會一直發展下去。所有的技術創新都會經歷「圈內人狂熱」到「大眾化普及」的階段,我們正在見證AI大模型的加速普及。目前,一個名為「大模型+社交媒體」的新機遇窗口正在打開,隨著相關路徑不斷完善,我們還會見證更多。---[文:深響*作者:肖卓/來源: 鈦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