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最近發生的幾件大事,愈發預示着2023年將會是不平凡的一年

2023011008:03

最近這一陣大家都在忙着過節,表面上一派歡慶祥和的氣氛,但暗地裡卻波濤涌動,非常兇險。最近發生了幾件大事,愈發預示着2023年將會是不平凡的一年,首先是日本央行調整了收益率曲線,這大概是最近財經界最爆炸性的新聞,要知道日元曾經長期以來是全世界低成本資金的最主要來源之一,還長期被大家當做避險貨幣,但是現在日本央行調整了日元的收益率曲線,其實意味着日元變相加息了,也就是日元這個低成本的貨幣資金來源也即將不復存在。過去40年裡,這個世界的一切經濟和金融運行規律都是建立在便宜資金隨手可得的基礎之上的,現在便宜資金的來源漸漸被關閉,這種釜底抽薪意味着整個經濟和金融運作的模式都將會被重塑,當基礎被動搖了,整棟大廈就有坍塌的風險。



第二件事情,無論是美國央行、加拿大央行、日本央行還是歐洲央行,過去一年都面臨巨大的虧損。比如根據美聯儲6月份披露的報告,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美聯儲所持有的美債以及MBS,也就是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出現了3,300億美元的賬面虧損,而日本央行在3~9月的半年內,賬面虧損金額高達8,749億日元,約合62.9億美元,這還是在日本央行宣布調整收益率曲線之前,現在這個調整宣布了以後,日本國債價格又是一輪暴跌,虧損肯定又被放大了。大部分人都不太熟悉當代金融運作的底層邏輯,所以聽說央行會虧損,可能會覺得有點難以理解,我儘量嘗試用簡單粗暴的邏輯把這事解釋一下。

現代貨幣理論是以債務作為發行貨幣的依據,央行一手收進來國債,另一手就發出去等額的貨幣。現在進入加息周期,央行要從市場上收回大量貨幣,從而減少貨幣的供應量,提高貨幣借貸的成本,怎麼收回貨幣呢?當然就是反向操作就好了,也就是央行這個時候要把國債拋出去,其實就是我們熟悉的taper的概念,也往往稱之為央行的縮表操作,就是QE量化寬鬆的反向操作,央行大量賣出國債,供應增加就會導致國債價格下跌。當國債價格下跌到低於當初央行買入的價格,自然就會形成虧損。



參考這一張圖,這是美聯儲在過去8年間所買入的十年期國債的價格曲線表。可以看到美聯儲買入的十年期國債價格大約在118美元到140美元之間波動,均價大約是128美元左右,但是目前美國的十年期國債價格約為114.6美元,美聯儲在這個價格上拋售,這相當於大約會有10.5%的虧損,所以美聯儲現在是實實在在的在虧損,而且虧損的幅度並不小,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這可是央行貨幣發行權都掌握在自己手裡,虧損一點又怕啥呢?而且加息周期總是暫時的,等到再次進入降息周期的時候,國債收益率降低,國債價格上升,那個時候央行賬面上的資產價格又會再次膨脹,就把今天的虧損給抹掉了。

那問題就在於這些國家的央行還有沒有能力在適當的時機再次逆轉貨幣政策,重新進入降息周期。講到這裡,你可能更納悶了,貨幣政策難道不是各國央行說了算嗎?無論加息還是降息,還不是他們一句話的事,這只能說世界太平的太久,我們已經把央行加息和降息的操作看作理所當然了。其實央行想要降息是有先決條件的,條件達不到就降息或者說搞寬鬆的貨幣政策,就無異於是自尋死路。為什麼這麼說?這就要回到現代貨幣,也就是法幣的基礎發行邏輯上,為什麼美聯儲印的那張綠紙全世界人人都認,拿到哪裡都能買回貨真價實的商品呢?



美元霸權其實並不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滿打滿算也才50年的歷史而已。因為在1971年之前,美元所遵循的是布雷頓森林體系,也就是美元與黃金掛鈎,美國政府和美聯儲保證美元能夠隨時兌換等值的黃金,也就是說黃金是硬通貨,而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鈎,變成了附着於黃金之上的第二個硬通貨。但是美國政府禁不住超量發行貨幣的誘惑,再加上六七十年代,美國深陷越戰泥潭,軍費開支龐大,就偷偷的印錢,導致美元的信用最終崩塌。1971年當時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關閉美元和黃金的兌換窗口,其實就是美國人對全世界公開違約了。

所以布雷頓森林體系在1971年就崩潰了,這之後經過了1973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沙特倒向美國,美元成功綁定了中東的石油,從而再一次給美元找到了錨。但實際上使用美元只是美元的表象,根本還是在於美國通過強大的國力,用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保障了美元底層的債務信用。簡而言之,就是在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垮塌之後,美元從原來的黃金為錨作為發行依據,切換成以美債為錨作為發行依據。1971年以前,美元以黃金為抵押物,那大家當然都認美元,但是1971年以後,美元與黃金脫鈎了,美元的發行變成了以美債為抵押物,大家為什麼還要認美元呢?

因為第一我美國佬拳頭大,誰不認我就收拾誰。第二還是我美國佬拳頭大,所以只要你手上拿着美元去買東西,假如有人敢於拒收,我就去收拾他。第三,我美國的經濟最發達,生產的商品最豐富,也能夠確保你拿着美元可以換到任何需要的商品。基於以上這三點,全世界人民也就認了美元,因為沒辦法,國家間的貿易需要一種通用結算貨幣,美元雖然不完美,但除了美元之外,還沒有第二種貨幣能夠做到美元這個程度,所以除了美元也沒得其他的選擇。

於是美元1974年錨定了中東的石油,1975年美國結束了越戰,之後又通過幾年時間,在80年代初逐步控制住了高漲的通脹,美元逐漸坐穩了世界貨幣的地位,開始向全球提供流動性。隨着全球經濟的發展,全球貿易和分工的不斷深入,以及各國貿易往來的不斷擴大,世界各國對於流動性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也就是對於美元這種世界貨幣的需求越來越大,這當然是美國求之不得的。美國人就算啥都不用干,只需要開動印鈔機,瘋狂的印美鈔輸出美元,為世界各國提供流動性,同時用這張綠紙片換回各種貨真價實的商品,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美國人在過去40年着實是贏麻了,這還不止。再加上,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美國的基準利率開始從高位回落,也必然伴隨着國債收益率的持續回落。國債收益率與國債價格是成反比關係的,美債收益率的不斷回落,也就意味着國債的價格在不斷上升。而剛才我們講了,美元的發行依據是從黃金切換到了國債,當國債價格上升也就意味着美聯儲的資產在上升,從而可以發行更多的美元。不僅如此,由於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美債也成為了全球資產價格的錨,美債價格自80年代以來的40年期間一直持續上升,意味着全球的資產價格也在持續膨脹,於是美元的擴張在全球形成了一輪又一輪反覆膨脹的財富效應,全世界的人都覺得資產越來越多,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越來越富。

當然首當其衝的是美國人,美國攫取了這個過程當中絕大部分的財富增長,而其他各國要根據其在美元格局中的地位,以及與美國同盟關係的親疏遠近,有的可以跟着吃點肉,有的能夠喝上湯,但更多的則是在美元體系中成為被盤剝和被敲詐的對象,往往一場危機就席捲本國人民幾十年辛苦創造的財富。好了,現在我們可以回到最初的那個問題,就是為什麼說央行並不是想要降息就能降息呢?原因就在於這個世界上任何的信用貨幣基礎都是在於信用,而法幣的命門則在於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是怎麼毀掉信用貨幣的呢?



首先當一種信用貨幣,也就是法幣確立的時候,不管它是用什麼樣的形式確立的,比方說通過與黃金掛鈎也好,與某一種資源掛鈎也好,或者是通過政府的公信力,甚至是國家強制推行所建立的也好,在一開始的時候,法幣是被賦予了特定的購買力的。接下來如果法幣的發行能夠比較節制,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又比較快,出現的局面就是特定金額的法幣總是能夠購買到特定數量的商品,如此法幣的購買力就能夠得到保持。即便有輕微的貶值,比方說像過去十幾年,每年平均通貨膨脹率只有2%~3%的水平,大家都是可以接受的,都不會對法幣的購買力產生懷疑。

但是如果有一天有可能是發行法律的政府起了貪心,開始超額發行法幣,又或者是社會生產力受到了阻礙,出現經濟的停滯不前甚至萎縮,結果就還是那筆特定金額的法幣,卻買不到原來能夠買到的同等數量的商品。從表面上看起來就是商品漲價了,這種情況就會刺激人們想要儘快把手裡的法幣花出去,換成更加保值的商品,需求增加了。為刺激商品的價格進一步上漲,與此同時,所有生產環節上的人力成本,因為有了商品漲價的預期,為了維持原有同等水平的生活,就要向雇主要求更多的工資,而工資的上漲反過來又會增加商品的成本,就更進一步的推高了商品的價格。

如此一來就陷入了一個通貨膨脹的循環。這種循環如果不能被及時以強力措施中斷,最終就會引發惡性通脹,錢變得越來越不值錢,最後該國的貨幣崩潰,錢會變成一張廢紙,這是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和央行所要極力避免的。歷史上這種惡性膨脹導致貨幣崩潰的例子非常多。從一戰之後,德國的維瑪共和國到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發行的金圓券,再到津巴布韋,委內瑞拉這些國家的貨幣。總之無論國政府哪國央行,只要發現了法幣不是與黃金掛鈎的,而是某種程度上的信用貨幣,那麼通貨膨脹就一定是其死穴,一旦進入無法遏制的惡性通脹,就相當於得了癌症,宣判了這種信用貨幣的死因。

美國在上世紀70年代也差點陷入這種危險的境地,後來是美聯儲天降猛男保羅沃爾克一口氣將利率加到了20%以上,才最終打斷了通脹的攀升。那麼美元在上世紀80年代之後,到今天長達40多年的時間裡,貨幣的基準利率都是在持續下降的,也就意味着通貨膨脹率在此期間也是控制得很好的,尤其是在進入21世紀之後的這20多年,通貨膨脹率一直被壓制在一個非常低的水平上,美聯儲是怎麼實現這一點的?這就涉及到美元的核心秘密了。



關於通貨膨脹,我們都熟悉這樣一句話,通貨膨脹的本質就是超量的貨幣追逐有限的商品,那麼想要控制通貨膨脹,要麼就是忍住超發貨幣的衝動,要麼就是生產出足夠多的商品,但是美國人是絕對忍受不住超發貨幣的誘惑的。美國在過去三年裡超發了多少的美元,這一點大家都有目共睹。那麼如何做到在超發美元的同時,還能夠確保不發生通貨膨脹呢?難道美聯儲在開啟核動力印鈔機印刷天量美元的同時,也有能力提供相應數量的超量商品嗎?一定程度上是這樣的,但不完全是,上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之後,美國成為了全球唯一的老大。

在這種單極形態下,美國主導將全球化貿易大分工發展到了極致,推動全球的生產力水平上了一個新的台階,這就意味着生產出了更多的商品,尤其是東方某大國,在幾十年的經濟崛起過程中,通過釋放本國巨大的人口紅利和工業化紅利,為全世界包括美國在內,長期提供了大量的廉價商品,這種天量廉價商品所帶來的通縮效應,一定程度上對沖了美元超發所造成的一部分通脹效應。但是僅靠這一點還不夠,因為畢竟印鈔比生產貨真價實的商品容易多了,生產的速度無論如何也趕不上印鈔機的速度。美聯儲的真正不為人知的秘訣在於他們將超量貨幣追逐有限商品中的那個商品,將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替換成了一類特殊的商品,這種特殊商品我們稱之為資產。

這涵蓋了從房地產到國債到企業債,再到各種花樣翻新,林林總總的金融投資品,也就是說雖然美元一直在大量超發,但是超量美元所追逐的商品有相當大的一部分被替換成了各類資產。雖然美元超發的速度很快,但是這些資產也在瘋狂增長。過去40年,自從里根政府引領美國走向新自由主義,華爾街的金融天才們就發明了無數的腦洞大開的金融玩法,各種金融創新和金融套利工具,這些看不見摸不着的紙面富貴,成為了吸收超發貨幣的一個個蓄水池,再加上房地產和國債這樣的傳統的金融蓄水池,這就讓超量發行的貨幣總是能夠對應到超量增長的資產,於是等式兩邊再一次達成了平衡,美元通貨膨脹的憂慮似乎被徹底消除了。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尤其是從次貸危機前後到2021年這十幾年的時間,大家所目睹的一種情形是好像美元無論怎麼超發,都不會引發通貨膨脹。美元已經練成了金剛不壞之身,而這也是現代貨幣理論得以盛行的原因之所在,當負債搖身一變成為了資產,成為了美聯儲發行美元的依據。那麼無所不用其極的增加負債,也就變成了從各國政府到各類金融機構,再到個人的一致追求。於是我們看到在過去這幾十年裡,銀行都是追着你要放貸給你買房,你十幾年前買的那套房產,雖然到今天它的土地大小沒有變,中央還是那塊磚,瓦還是那塊瓦,而且建築都已經破舊貶值了,但資產價格還是翻了一番,甚至更多。

而這背後的底層邏輯就是因為各國的政府,各國的央行、各國的銀行金融機構都需要通過這種資產價格的增長來創造更多的負債,這已經變成了現代金融社會從上到下的剛性需求。可是講到這裡你我恐怕都要問的一個問題是,這種遊戲能夠一直玩得下去嗎?沒關係,美國的那些權力核心階層,包括美聯儲,他們早就為這種遊戲設計了一套緩衝機制。既然美元的發行依據是債務,而債務的增長又依賴於資產價格的增長,那麼為了確保美國人所掌握的核心資產價格能夠有一個堅實的增長內核,那就每隔幾年時間,通過美元潮汐收割一輪全球的優質資產,用以填充美聯儲和美國的資產負債表。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正是因為美國人把這幾個關鍵環節都拿捏得死死的,所以才創造這樣的奇蹟,就是美元在瘋狂超發的同時,美國和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居然同時保持了史上超低的通貨膨脹率,而且持續保持了幾十年的時間。但是今天美國所面臨的局面是怎樣的呢?當我們把這一點看清楚了,就自然能回答美國這一輪通貨膨脹究竟能不能壓得下去?美聯儲的這一波加息能否成功?加息還會持續多久?以及世界是否會陷入一次大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之中,這些核心的問題了。



首先既然通貨膨脹是超量的貨幣,追逐有限的商品,在傳統商品這一端,現在處於大家都懂的原因。美國正在擾亂供應鏈,強迫世界走在逆全球化的道路上,這也就意味着全球的生產效率在觸頂之後開始走下坡路,商品的生產比以前更少了。而在雙方攤牌之後,兔子也不願意再像十幾年前的次貸危機那樣,繼續用大量廉價商品去填補超量美元增發所帶來的商品缺口。其次,自2022年初大毛和二毛幹起來了以後,毛熊公開拋棄美元,用盧布綁定天然氣這類硬資源撬開了美元霸權的一角。

到了年底,兔子又去了一趟中東,眼看着也要挖石油美元的牆角,再加上最近幾年美元的超發確實太過分了,嚴重透支了美元的信用。如此一來,然後美聯儲加息在市場上拋售美國國債,最需要有人接盤的時候,大家都不願意買入更多的美債了,相反的還要不斷的拋售手上的美債。最後再看商品裡面比較特殊的那部分,也就是資產的部分,尤其是核心資產,也就是全國資產的定價之錨,美國的國債。剛才一開篇我們就講了,在加息周期,美聯儲的操作是拋出國債來回收美元,而拋售的國債會導致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國債價格下跌,美聯儲低價拋售國債也就導致了虧損。

而美聯儲手上持有的國債是發行美元的依據。既然這個依據在縮水,也就導致美元的價值在縮水。所以別看在過去大半年的加息周期中,美元指數一路高歌猛進,堅挺的一塌糊塗。但實際上那是美國政府和美聯儲通過種種手段給美元一直在打強心針。美國在世界各地煽風點火,都是在給美元吃壯陽藥。然而真相是如果沒有這種一刻不停的吃大補藥,美元可能早就貶值的一塌糊塗了,美國國債價格的持續下跌會導致美元所錨定的資產價格縮水。而美債作為全球資產價格之錨,它的縮水也會導致全球各類資產的價格跟着縮水。

要知道各類金融資產很多都是加了高倍槓桿的,有些金融衍生品的槓桿甚至高達數百倍,也就意味着當美債價值縮水的時候,這種縮水效應會在這些資產價格上被放大幾十甚至幾百倍,所以美債價格上哪怕蝴蝶煽動一下翅膀,都可能會引發某些金融投資品的價格發生海嘯。最近幾個月陸續發生的英國養老金的事情,以及由此牽連的瑞士信貸的危機,還有最近黑石曝出的雷,包括加密貨幣交易所ftx的崩盤,其實底層都是相同的原因。而現在日本央行已經在被逼無奈之下上調了日本國債收益率曲線,相當於變相啟動了加息。

有一種說法,全世界經濟的三大泡沫,分別是美國的股市,中國的樓市和日本的債市。所以接下來日本國債這個全球三大危機之一會不會被就此引爆,並進而牽連到美國的股市,從而引發全世界範圍內的一波金融危機。這個事情的概率已經越來越不像是一隻黑天鵝,而更像是一頭灰犀牛了。美國在2022年初啟動加息時,原本的思路是想要通過一波快速而劇烈的加息,迅速拉爆世界上一些中等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市場和經濟。當這些國家的股市、債市和樓市都崩潰,甚至匯率也崩潰的時候,就可以趁機入場抄底,橫掃一波優質資產來修復美國自己的資產負債表,從而滿血復活。

但是實際操作的結果卻是全球的發展中國家,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個斯里蘭卡繳械投降,但這點體量還遠不足以給美國塞牙縫呢?相反的倒是在英國、瑞士、加拿大和日本,這些美國的盟友那裡頻頻爆雷,差點就要一把火燒到美國自家頭上了。所以靠近年底的時候,美國才不得不開始改變策略,將之前的快速暴力加息改為放緩加息節奏,但是在高利率上持續一段時間,美國既希望於通過這種持久戰來拖垮一部分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這個策略能不能奏效?



卡爾認為對於一部分新興國家,美國還是可能得逞的。因為那些新興國家欠了多少債務?這些債務的構成是怎樣的?在什麼時間有多少外債會到期,這些信息都被掌握在美國人以及美國所控制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手裡。所以相當於牌桌上的牌對於美國來講是透明的。但是另一方面,從日本央行的這次操作來看,日本已經連目前的壓力都已經忍受不了了,而日元曾經是全球最大的便宜資金來源之一,在過去十幾年裡,日本央行長期助紂為虐,搭着美元的順風車,也跟着耗了不少的羊毛。

如果這次日債危機真的爆發,那拖下水的絕不僅僅是全球的日元資產,美債和美元想要做到全身而退,幾乎也是不可能的,被引火燒身的可能性非常大。當然如果美元和美債無法自保,那美國人必定是要拖全世界給他墊背的,危機一定會席捲全球,對世界金融市場和經濟的打擊程度將至少不亞於2008年的次貸危機。所以在接下來的2023年,如果美元的貶值幅度可控,美債能夠勉強支撐住,那對於全世界來講算是個好事。即使是美國的真實通脹率一直下不來,卡爾其實也預測美國的通脹率絕不可能再回到之前的2%~3%的水平,而是會長期處於4%~6%之間的一個區間。

但即使如此,美國人還是可以通過修改統計方法等作弊的手段,名義上的通貨膨脹率壓下來,從而結束這一輪加息周期,並儘快過渡到下一輪的降息周期。這樣一來美國會通過一個比較長的通脹周期來收割全世界的經濟成果,通過持續給美債摻水,從而減少美債的兌付壓力。這對於世界其他國家來講,當然也不是好的結果,但卻是一個比較平穩的過程。比起美債危機爆發,美國拖着全世界陷入全面經濟危機的局面來說,兩害相權取其輕還算是一個更可以接受的選項。

當然話說是選項,但是身在局中的博弈各方,恐怕誰也沒有操控全局的能力,這是一個艱難的博弈過程,而且變數很多,很可能當中某個黑天鵝的事件引爆就會改變整個局勢的走向。這在歷史上也不是發生過一次兩次了。最後說一下,在這個局勢中受影響最大的其實是中產,包括中高產階層,因為低收入階層本身就是光腳的,手上也沒什麼資產,即使出現全球性的金融危機,資產價格出現斷崖式的暴跌,對他們直接影響也有限。而對於身處金字塔塔尖的資本階層,他們避險的手段遠遠超出普通人的想象,所以也不會受到實質性的影響。

而且危機當中可能還是他們藉機收割優質資產,擴大優勢的機會,反倒是所謂的中產階級,雖然手上持有有限的資產,但是一方面在席捲全球的危機中,可能扛不過資產價格的暴跌,當資金鍊斷裂就不得不放手。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最後落得兩手空空。

那麼普通人該如何保住自己的財富,甚至利用好可能發生的危機實現階級跨越,財富自由呢。我給大家的建議是:

第一,賣掉無效的負債 比如過高負債的非自住的房產和炫耀性豪車,如果你的家庭收入大部分用於還貸,而這些所謂的偽資產又不斷的消耗家庭的現金流,應該果斷賣掉,修復家庭的負債表。

第二,投資自己的大腦,提高財商認知 股神巴菲特在近期的採訪中被問到普通人如何抵禦通貨膨脹,渡過可能發生的金融危機。巴菲特說道:抵禦通脹的最好方式是提升自己,沒人能奪走你的才能。如果你為社會做了一些又價值和有益的事情,那麼美元發生了什麼並不重要。

第三,留存一定的現金 一方面給家庭做一個風險備用金,以防止家人和自己的突發的疾病或者意外。一方面等待時機,如果市場發生劇烈的波動,可以有足夠的現金去買入優質資產,而這種機會非常少見,等你看到了再想辦法籌錢那肯定已經晚了。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老一輩的人總是教我們要省吃儉用的過日子,把工資省下來去存錢。而自己卻從未變得富有,其實賺錢是需要等待機遇的,去問問那些大富豪哪一個的財富是一筆一筆賺出來的?基本都是在某個特定的時間,一下子賺到了根本花不完的財富。誠然,這種機遇也需要一定的運氣,畢竟個人的努力和國家力量與時代風口相比不值得一提,但是這並不是主張不努力,而是你的努力是幫助你在機會來臨前,能第一時間衝上去抓住它。

目前隨着城市的開放,大家還在經歷着陣痛,但最終一切都會恢復正常。儘管現在還有各種困難需要去克服,口罩三年有一些怨氣可以理解,但問題是哪個國家的崛起會不經歷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呢?

不過我還是相信那句話,叫做悲觀者正確,樂觀者成功,即使面對充滿迷霧的前景,我還是願意跟你一起做一個樂觀者。
-(卡爾財經說/來源:路花經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