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這種能力,甚至對教育下一代都很重要

2023011014:49



今天,我和你分享一些關於管理的思考。

管理,就是通過他人來達成目標

什麼叫做管理?

簡而言之,管理,就是「通過他人來達成目標」。

通過個人貢獻達成目標,和通過他人達成目標,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能力。

想做大事的人,必須學會通過他人達成目標。

這種能力,甚至對教育下一代都很重要。

沒有經過從員工到管理者角色訓練和歷練的人,帶孩子也會像創業一樣舉步維艱。

我常說一句話:「每個人都是自己的CEO。」

今天,不管你願不願意,你都被卷進了「無限責任時代」。

每個人都是自己這家「無限責任公司」的CEO,承擔全部的風險和回報。

前一秒還守着一份人人羨慕的工作,後一秒就可能被公司掃地出門。

誰敢說自己能穩穩噹噹地捧着「鐵飯碗」?組織就一定可靠?

你必須像經營公司一樣經營自己:

構建自己的協作關係、塑造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呵護自己的名聲、把注意力投放到產出更高的地方。

過去,用於經營公司。

未來,用於經營自己。

不做好自己的CEO,別人就會把你從那個位置上趕下來,把你當成小兵來使喚。

從個人貢獻者到管理者,這是每個人都要邁過去的第一個坎。

有些人不想做管理,當然沒問題,你可以努力成為專家技術性人才。

但學習管理,從另一方面來說,是培養自己大局思維的途徑。

學會從更宏觀和整體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能在一定程度上,中和技術型人才過於糾細節的弊端。

如果你只考慮到自己的本職工作,那你的替代性是很高的。

一定要超越你的職位,要有開放的心態,避免職位給你帶來的思維上的短板。

從個人貢獻者,到人員管理者。從依靠自己,變為依靠別人。

千萬不要小看自己第一次帶人,這是對你整個能力系統的徹底重構。

當你只是個人貢獻者時,你的能力系統是:有問題-> 動手-> 解決。

而你一旦成為人員管理者,你的能力系統就要重構為:

有問題-> 抽象化問題的目標和指標-> 傳達要求-> 看着被人完成-> 解決。

這是一次極其重要的躍升。

第二次躍升,是從企業的單點成功,到全面開花。

這個躍升,是從依靠經驗、努力、熱情、鞠躬盡瘁、兄弟們跟我上,變為依靠系統。

這次躍升,是系統性思維的更重大的躍升。

你要把成功模型從「有目標-> 一路往前沖->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達成目標」,重構為「有目標-> 抽象化曾經實現目標的能力內核-> 複製能力內核-> 依靠系統-> 達成目標」。

第一次躍升,是燒煤的蒸汽機,到燒汽油的內燃機的躍升;

第二次躍升,是從燒汽油的內燃機,到核反應堆的躍升。

這兩個躍升,都是你在商業世界裡,必須刻苦修煉,必須打通關的十八銅人陣。

這兩個躍遷有一個不徹底,一輩子難成大事。

什麼是克服「自然效率」?

個體的力量再強大,在面對團隊協作的力量時,終究是弱小的。

管理的核心作用是什麼?

克服「自然效率」。

什麼是克服「自然效率」?

假如有10個人,一起協作一個項目。

大家協商好,你幹這個,我干那個,我們一起把項目完成。

這時所花費的效率,就是自然效率。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大家所做的事情可能會有重複,可能會有拖延,可能會彼此等待,甚至還會有衝突。

這一切,其實都是對效率的浪費。

如果10個人中間,有一個人來專門做管理者。

因為他的協調,剩下9個人減少了重複,減少了拖延,減少了等待,減小了衝突,甚至彼此增益。

項目完成的時間更短,效率更高,成果更好。

9個人創造的業績指標比原來10個人還要多,每個成員都創造出了比原來更大的價值。

這個時候管理者就有價值了。

他的價值來自於克服自然效率所帶來的管理效率。

所以,管理者最重要的職責,就是「把事情做對」,帶領團隊更快、更好地達成目標。

管理不是自己做所有的事情

我給你舉一個日常的例子,有一天晚上,兒子小米來找我幫忙,看看他做的一套PPT。

下周他們要開新年慶祝會,他和另外三個同學要一起做場關於新年習俗的演講,於是小米很認真地做了這套PPT。

我一看,覺得非常不錯。

一開始介紹了什麼是新年習俗,然後是介紹維吾爾族、漢族、藏族的習俗,每個習俗兩頁,講得很清楚。

還有提問環節和發獎環節,最後是感謝大家,做得有模有樣。

看完後,我問他有什麼問題。

他說,我不知道該怎麼講,我就跟他一起過了一遍怎麼講。

然後他問四個人應該怎麼分工呢?

我們就一起討論了怎麼分工。

分工完之後,我們還一起仔細地過了一遍他要講的部分。最後他說,另外三個同學怎麼講,我去告訴他們。

我說,另外三個同學應該怎麼講,你不用一句一句地告訴他們,你需要做的是把內容跟他們講清楚,讓他們自己來組織語言,跟你組織自己的語言是一樣的。

這個時候小米跟我說,他們可能不會講,或者沒有時間準備,我來幫他們準備好。

聽到這兒,我覺得有個話題應該跟他聊一聊了。

這個話題就是,什麼叫做管理。

什麼意思呢?

小米正在協調和管理下周四個同學做演講這件事。他收集了要講的的內容,想好了PPT的邏輯結構,做好了PPT,還做了分工和串講。這些都做完後,他甚至還想把每個人要講的話都寫好,然後告訴他們,請他們去講。

我說,這就不對了,為什麼呢?因為這不是一個管理者應該做的事情。

管理的目的是讓結果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來發生,而不是去幫每個成員做他本來應該做的事情,你的工作是確保它發生。

然後他就開始跟我討論了,可是他們沒有時間怎麼辦呢?講不出來怎麼辦呢?在台上如果愣在那兒,講不下去了怎麼辦呢?

聽的時候,我感覺小米跟很多初級管理者遇到的問題是一模一樣的:

總是覺得別人做得不如我好,想幫別人把所有事兒都做了。

我說,那我們試試這樣。

你把PPT打印出來,明天早上到了學校,把PPT分給他們,告訴他們利用課間時間看一下。

你們上午一共四堂課,三個休息時間共30分鐘,足夠他們來看自己要講的內容了,因為PPT上已經把內容寫得很詳細了。

到了中午(中午他們在學校吃午飯,下午接着上課),你們四個人聚在一起,幹什麼呢?

這個時候你不用教他們怎麼講,你請大家根據PPT自己來講一講。

一個同學講的時候,有講得不好的地方,另外三個同學可以給他一些反饋和建議。

講完之後,如果覺得不錯,就鼓掌鼓勵他,然後第二個同學再來講。

你們四個人的演講一共十分鐘,每個人只有兩分鐘左右,所以講完加上糾正,每個人最多五分鐘,四個人加在一起20分鐘,中午的時間就夠了。

都講完回去後,每個人用自己的方式把語言組織起來練一練,下周大家再一起過一遍,就可以上台演講了。

正式演講時,你作為管理者,萬一有同學講得不夠好,或卡殼了,你可以在台上簡單提示一下,但是只有他自己準備過了,才能記得起到底要講什麼。

你幫別人組織的語言,他只能背誦,只有他自己組織的語言,才會自然。

最後作為總的串場,你再做一個總結,這才是一場大家共同協作完成的演講。

最後我說,小米,你要記住:

管理不是自己做所有的事情,而是要讓團隊的每個人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共同達成結果。

最後的話

人性是複雜的,不是非黑即白,你也無法只和喜歡的人協作。

你必須要和一群「極度不標準化、複雜程度堪比宇宙」的人,一起去完成一件任何單獨個體都無法完成的使命。

這是你無法避開的一道坎。

一個人的成長曆程中,有兩次極其重要的躍升。

而躍升的關鍵節點,則往往繞不開「管理」。

從個人貢獻者,到人員管理者。

從人員管理者,到團隊領導者。

這是每一個成大事者,都必須經歷的躍升。

第一次躍升,是燒煤的蒸汽機,到燒汽油的內燃機的躍升。

第二次躍升,是從燒汽油的內燃機,到核反應堆的躍升。

二次躍升,都是對你之前世界的顛覆。

躍升過去,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躍升失敗,蛟龍化泥鰍,終身難寸進。

《劉潤年度演講2022:進化的力量*演講全文》---把別人的頓悟,變成你的基本功,一起洞察商業本質!

[口述:劉潤*主筆:萬青*責編:李桑/劉潤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