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請回答:沒有台積電,我們怎麼辦-(4)
2022年,Deepmind集中發布了多項成果,包括AIGC編程AlphaCode,可搜索的蛋白質結構數據庫AlphaFold DB,矩陣乘法算法AlphaTensor等AI系統,以及與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EPFL合作使用深度強化學習控制托卡馬克裝置等離子體的研究,在這一年中,Deepmind雖然不像OpenAI一樣再社交網絡大紅大紫,卻頻登Nature、Science封面。
「從2021年Deepmind發布AlphaFold2到今天,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看到AI for Science的價值,很快就會有更多的科學家參與到利用AI工具探索科學邊界的隊伍中來。」百度主任研發架構師小度AI算法負責人謝劍說。
「未來應該會出現幾個大型的基礎模型,開發人員都將基於這些基礎模型研發AI應用。但目前的情況依然是某一家公司開發出一個大型語言模型,然後開放API供他人使用。我認為,將來在基礎模型和具體AI應用研發之間會有一個中間層:出現一批專門負責調整大型模型以適應具體AI應用需求的初創企業。」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曾在採訪中表示,大模型的未來應該是成為基礎平台。在他眼中,AI是一個可以孵化出無數工具,推動各行各業前進的基礎平台。
大模型研發和探索的深入正在引導AI逐步邁向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通用人工智能)。Sam Altman認為,AGI相當於一個可以共事的普通人,任何遠程同事可以通過電腦幫你完成的工作,AGI也可以做,包括讓AGI學習醫療知識和寫代碼等。AGI的重點是擁有學習的元能力,只要人類需要,它就可以往任何技能方向發展並精通。
不過,從目前來看,在眾多百億、千億級參數量大模型中,產業應用水平尚不樂觀。算力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仍然限制着大模型推廣應用。大模型解決問題能力不完全盡如人意,圖片生成錯誤多,語言模型易出現胡編亂造的情況。且機器訓練成本過高,對於應用企業來說性價比過低,研發企業則無法用利潤覆蓋運營成本。
「2022年,AIGC幾乎是實現了從0到1的跨越,在此之後,AIGC的發展速度一定會更快,明年可能就是1到10,10到100。」謝劍認為儘管目前大模型的推理成本還比較高,但是隨着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一方面推理成本會逐步下降,另一方面技術能力不斷突破會創造更大的價值,長遠來看AIGC的發展潛力巨大。
事實上,ChatGPT的研發者OpenAI一直以非盈利模式推動研發的,在2019年接受微軟10億美元投資時,曾設置「有限盈利」架構,限制VC投資。OpenAI規定投資者的回應不能超過投資金額100倍。據The Information報道,目前行業AIGC的頭部企業OpenAI的年收益只有數千萬美元,收入主要來自Jasper等授權API的初創公司。
不過,OpenAI亦正在慢慢從偏學術的科研機構轉化為科研和產業並重的機構。路透社的報道中則提到,雖然OpenAI短期營收表現不樂觀,但其商業模式有望在未來一到兩年內有巨大改善,預計明年營收將達2億美元,到2024年營收達10億。
AI企業盈利能力的問題,也並不只存在於側重研發的大模型或科研領域。在商用AI領域,今年上半年登陸科創板的兩家國內AI企業格靈深瞳、雲從科技的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兩家公司營收均不甚理想。格靈深瞳在2020年剛剛實現正向現金流,盈利1032萬元,雲從科技的持續虧損收窄趨勢亦不明顯,2020年虧損達7.2億元。1月3日,在港交所更新了招股書的創新奇智,這三年的營收則分別為0.37 億、2.29 億、4.62 億。淨利潤為-0.45 億、-1.6 億、-1.44 億。
「AI的商業化道路還有待繼續探索,目前很多行業的AI小模型已經非常成熟了,因此短期來看主要商業模式還會集中在通過小模型實現具體功能。不過,未來的AI版圖中一定少不了大模型。」智源創投基金投資總監向其奇認為,雖然現在AI產業還處在「找釘子」的階段,但大模型的不斷演進,使AI這把錘子愈加好用,找釘子的難度會越來越小。
在AI通用大模型加速人工智能產業變革的過程中,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也迅速崛起。
「與高端製造、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行業相比,人工智能或許是中美差距最小的行業之一。從現在看來,這個差距大概有兩三年,人工智能的發展充滿潛力。」向其奇表示。
國內研發起點雖然仍比美國略低,但追趕勢頭強勁。在通用大模型研發方面,北京智源研究院的悟道、華為的盤古、浪潮的源等在算力、算法和參數方面與OpenAI領先的GPT-3均已相差不多。智源悟道2.0的參數更是高達1.75萬億,為GPT-3的10倍。
「有了成型的模型以後,我們還需要不斷地在實踐中迭代,探索模型能力的邊界。」向其奇表示,目前國內大模型在應用方面的實踐正在逐步增多,主動與悟道團隊接觸的下游企業已有數十家,且還在持續上漲。
不過,向其奇也表示,國內AI產業還是熱衷於「追熱點」,以數字人產業為例,根據艾媒諮詢報告,2021年,國內虛擬偶像整體市場規模和核心市場規模分別為1074.9億元和62.2億元,預計2022年將分別達到1866.1億元和120.8億元,一年時間實現翻倍。
「中國現在有上萬家數字人企業,其中很多公司都是在這幾年成立的,有的項目甚至只需要幾萬元的資金就能啟動,整體產業偏低端,核心競爭力差。最近火熱的AIGC也是如此,國外模型開源後,國內大量AIGC公司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大家又進入了「開卷考試」階段,項目個體差異很小。
VR/AR還接不了手機的棒
對今年的消費電子廠商,冬天來得更早也更冷一些。
第三方調研機構Canalys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11%,二季度出量下降9,三季度出貨量下降9%,這個創造全球萬億美元產值規模的行業,在2022年已經不存在銷售「淡旺季」之分。
PC行業的光景要更加慘澹。第三方機構Gartner的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全球PC出貨量同比下降6.8%,二季度出貨量下降12.6%,三季度出貨下降19.5%,直接創下行業20年來的最大降幅。
一位PC從業者向虎嗅表示,「儘管2021年我們被供應鏈的問題所困擾,在線上辦公與線上教育的需求結束後,2021年可能是這個行業最好的一年。」彼時,在線上辦公與線上教育的需求提振了PC產業的銷售。
手機與電腦,這兩個左右消費電子市場風向的行業,如今已進入歷史性的衰退階段,想要復刻過去的高增長几乎再無可能。今年開始,至少到2023年中旬,都將是去庫存的一年。
全球產業資本都在迫切地尋覓下一個現象級市場創新,在「元宇宙」概念的推動下,VR/AR行業站在了舞台中央。
根據陀螺研究院的統計數據,2022年上半年,全球VR/AR整體投融資總額為312.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28.2億元,同比上升37%。
數據來源:陀螺研究院
愉悅資本投資總監蔣鍇向虎嗅表示,今年行業內最大的變化是,互聯網大廠的戰略投資部門開始主導這個賽道,產業資本也較為積極,相反財務資本要表現得相對謹慎。
「很多互聯網公司有着很強的憂患意識,已經在考慮VR/AR設備未來替代或與智能手機融合的可能性。」在蔣鍇看來,當下的互聯網大廠在智能手機市場爆發的時代,完成了從Web端到移動端的升級,而隨着手機行業走入創新瓶頸,VR/AR至少在現階段有很大希望成為下一代計算平台。
這樣一場潛在的終端革命,國內的互聯網大廠們不願缺席。從去年字節跳動收購Pico後,包括阿里、騰訊、美團在內的一眾公司,紛紛從硬件、內容、生態等多個維度展開布局。
互聯網大廠親自下場後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在字節收購Pico後,這家向來缺乏「硬件基因」的公司給Pico提供了包括內容、渠道和營銷上的全方位扶持,來自第三方數據分析機構Wellsenn XR的統計,僅在今年第二季度Pico出貨量就突破26萬台,較去年同期增長近8倍。
一些獨立的VR/AR創業公司,雖然沒有大廠雄厚的資源作為支撐,但其中也不乏有抓住機遇的創業者。
成立於2017年的Nreal,在過去5年基本沒有踏足國內市場但也選擇在今年進軍中國市場,並在短短5個月內占據國內AR眼鏡市場出貨量的首位。
數據來源:analysys
Nreal創始人徐馳告訴虎嗅,國內用戶對於AR的熱情要遠遠超出他們的設想。「與海外用戶相比,其實國內的數碼極客群體在人數上要少一些,但國內的年輕消費者對於新興電子產品的接受度非常高。」徐馳向虎嗅表示,在用戶的溝通反饋中,他們發現許多國內用戶能夠認同數字屏幕替代物理屏幕這一觀點,這讓他信心十足。
與相對成熟的VR行業不同,AR還處於一個混沌發展時期。如果把手機行業的發展歷程套在VR/AR行業上,那麼VR行業中的Oculus Quest 2發布大概相當於初代iPhone,至於AR行業,可能還沒邁入智能機時代。
這也給AR創業公司提供了一個寶貴的窗口期。徐馳認為,當行業進入下半場後,產業鏈的成熟勢必帶來同質化競爭,後續互聯網大廠的介入將會給行業帶來衝擊,但在此之前,創業公司完全有機會憑藉與產業鏈的共創,以及藍海市場的增量,去形成自己的技術壁壘和品牌優勢。
看到這一機會的不止是Nreal一家公司。2022年,包括影目科技、亮亮視野等過去定位於工業顯示的AR企業都推出了C端產品,李未可、麥耘等新入局的玩家也拿出了首款作品。而發展較早的VR行業,甚至已經進入比拼生態的階段,似乎在消費電子行業中,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即將到來。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VR/AR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爆發。
但就目前來看,這個行業還無法斷言能否穩步增長。根據IDC發布的預測數據,2022 年,AR 和 VR 頭顯的全球出貨量將下降 12.8%,降至 970 萬台。不過,這一數字預計 2023 年將恢復增長,出貨量預計將同比增長 31.5%。
出貨量波動劇烈反映的問題是,無論是VR頭顯,還是AR眼鏡,都沒有出現真正的殺手級應用,甚至連核心的使用場景都十分匱乏,這也給VR/AR行業增添了幾分不確定性。在新浪財經發起的一項名為「最容易吃灰的電子產品」投票中,VR/AR設備得票率高居第三位,許多用戶的購買動機僅僅是出於獵奇心理,導致行業內只有極少數公司能夠形成穩定的活躍用戶群體。
尤其是在「元宇宙」概念遇冷後,VR/AR行業失去了一個寶貴的被用戶了解的渠道。許多從業者都一致認為,「2023年,元宇宙的故事基本也就講到頭了。」在「後元宇宙時代」,VR/AR產業如何獨木成林,這對創業者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
但蔣鍇認為,弱化「元宇宙」的概念,反倒可能有助於VR/AR行業形成良性發展。「那些真正有能力的公司,有自己獨立思路和判斷的公司,能夠基於自身實際去創造路徑的公司,不會因為元宇宙熱度的消退而倒下,相反這會幫助行業完成一次洗牌,讓行業歸於理性。」
令人欣慰的是,不同於2016年的那次VR行業爆發後留下的「一地雞毛」,近兩年的VR/AR從業者們還是表現出了相當務實的態度。
多位業內人士向虎嗅透露,今年國內圍繞VR/AR行業的投資開始逐漸向產業鏈上游靠攏,從光機到顯示模組,再到定製化芯片,乃至系統級解決方案,國內資本對於產業鏈上游的重視程度甚至要超出VR/AR終端公司。
專用於AR眼鏡的Micro LED屏幕,圖片來源:格羅方德
「一方面,這些投資人普遍都經歷過智能手機爆發的時代,從手機行業經驗來看,在產業形成體系後,核心零部件供應商的估值也可以輕鬆突破百億,甚至千億。另一方面,作為新興行業,中國在VR/AR硬件解決方案上與美國、日本等國家之間基本處於同一起跑線上,在計算光學等部分領域甚至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一位資深行業研究者如是說。
在軟件方面,國內VR/AR產業要補足的功課還有許多。比如SLAM算法,這是一種實現機器人定位、建圖、路徑規劃的算法,這項被視為VR/AR在軟件工程上的核心技術,Meta等海外巨頭公司早已輕車熟路,這就導致了在使用幾乎相同的硬件解決方案下,Oculus Quest的使用體驗要明顯好於業內的大多數公司。
而在內容生態端上,差距可能要更加明顯。
2022年,VR行業內的一起標誌性事件就是Meta停止對旗下Oculus的補助,全系價格上漲100美元,儘管這造成Quest 2銷量的小幅下滑,但在蔣鍇看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Oculus在內容生態上的階段性穩態,或許形成了較為穩定的增長飛輪,而這對於其他VR/AR公司而言,還有很長的路需要探索。
現階段,大多數業內公司在產品升級上仍然秉持着「軟件不夠,硬件來湊」的策略,雖然這更像是一種無奈之舉,但如果要給出「VR/AR能否成為革命性終端」的答案,這個問題恐怕無法迴避。這個還處於技術成熟度曲線早期的市場創新還需要經過一條漫長而陡峭的爬坡,才能進入成熟的大眾市場中。
-[出品:虎嗅科技組*作者:陳伊凡、張晉源、齊健*頭圖: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來源:虎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