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被母親激活了自身的好運氣*
《寒窯賦》中有這樣一句話:“馬有千裏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
不管一個人有多大本事,如果沒有好的運氣,那也是一籌莫展的樣子。
一旦好運氣來了,要做什麽事情,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很多家庭裏,母親會想盡辦法,送孩子去上輔導班,逼著孩子考入大學。但是後來,孩子大學畢業了,卻找不到好的工作,也沒有生活的激情,運氣也不太好,並沒有太大出息。
聰明的母親,不僅給孩子本事,還會激活孩子自身的好運氣。
如果說,本事是孩子的翅膀,運氣就是風。兩者都有的孩子,一定能乘風飛翔。
01, 母親會鼓勵人,孩子越挫越勇。
在清朝末年,有一個叫張謇的江蘇人。
他在幾歲的時候,被送入學堂,但是讀書成績一般般。
到了十六歲,他參加地方的歲科試,只是取得一百多名的成績,勉強通過。
老師看他不努力讀書,就開口大罵:“如果有一千人參加科考,錄取九百九十九人,你就是那個不被錄取的人。”
在學校挨罵了,張謇很是難受,回到家,悶悶不樂。
母親金氏見狀,說:“聽到贊譽就像聽到毀謗,學問就進步;聽到毀謗就像聽到稱贊,德行進步。”
反正,不管聽到什麽話,在母親看來,都是有好處的。正面的評價,是德行;負面的話,是學問。亂七八糟的話,也可以是智慧;羞辱,是讓人忍辱負重。
和母親交談一番,張謇的心情好多了,揮筆寫下“九百九十九”,挂在書房裏。每當自己不想讀書了,就看看幾個字,堅決不讓自己成爲落榜的那個人。
後來,他多次參加會試,都落榜了,但是一直沒有灰心。
清光緒二十年,四十一歲的他,高中狀元,成爲了名臣張之洞的部下,在教育、實業方面,有巨大貢獻。
在事業最難的時候,張謇寫下日記:“那些市儈油滑的小人官吏對他冷嘲熱諷,陰陽怪調,而他聽著誹謗之詞也不敢辯駁,蒙受侮辱也不能作色。”
從小就被鼓勵的孩子,他的內心充滿了陽光。人生路上,遇到任何困難,第一時間不是哭泣,沮喪,而是打起精神。
一次奔跑,不一定過千米,但是一次次奔跑,能夠過萬米之外。接受鼓勵,就是一次次提起出發的勇氣。
曾經是母親鼓勵孩子,再出發;後來是孩子隨時感受到母親在背後鼓勵,自我暗示,再出發。孩子的好運氣,隨時會冒出來。
02, 母親行善積德,孩子厚德載物。
明代的袁了凡,決定通過科考,改變命運。
有人指點他:“行有不得,皆己德之未修,感未至也。”
一個人的命運不好,是因爲德行不夠,無法感動天地。帶著這樣的改命原則,袁了凡決定做成千上萬件好事。
母親李氏,是一個大字不識的女人,知道袁了凡的想法之後,也主動幫忙做好事。
比方說,鄰居病倒了,湊不齊醫藥費,李氏就去找街坊鄰居籌款;有接新娘的船,撞到了自家的船,都不予計較。
李氏還帶著所有的孩子,一起做好事。每做一件好事,就用筆在本子上畫一個圈,留下美好的印記。
多年後,袁了凡不僅做官了,還持續高升。
袁了凡在《了凡四訓》中寫道:“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通過行善積德,不僅能夠讓自己遇到貴人,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心靈世界。一個原本暴躁、怨恨、迷茫、寒冷的心,在行善的過程中,慢慢變得溫暖、安靜、堅定。
萬事萬物好不好,歸根結底,就是“境由心生”。
心靈美的孩子,看什麽都是美的,總能夠發現風景,找到他人身上的好處,隨時都想著如何幫助人。久而久之,孩子的德行就多了,能夠承載起自己的金錢、地位、家業等。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出生的時候,一定是善良的,母親要去激發,把善良擴大,從而孩子的命運,一點都不愁。
03, 母親學會尊重,孩子獨特立行。
明朝的宋濂,身在一個窮苦的家庭。
他很喜歡讀書,但是家裏買不起書,只能借書。
一個寒冷的冬日,到了夜裏,他還在讀書、抄書。
母親怕他冷壞了,就說:“早點睡吧,書可以明天再讀。”
宋濂說:“母親,我和對方約定,明天要還書,因此今天必須抄完。”
母親沒有固執,而是找來破舊的毛毯,披在宋濂身上。
後來,宋濂被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爲“開國文臣之首”。
孩子要幹嘛,母親是允許,還是反對,還是繞著彎地反對呢?很多母親,會按照自己的意圖,反對。
比方說,孩子要學舞獅子,母親認爲本地沒有相關的老師,也沒有場地,就反對,還要求孩子去學美術。
母親一次次違拗孩子的意圖,那麽孩子就會萎靡,弄丟屬于自己的愛好。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母親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那麽孩子會把興趣變成事業,也會在一個行業裏,成爲領軍人。
也許孩子的興趣是特別的,也正因爲如此,孩子長大後,才獨樹一幟。
04, 寒窯賦中說:“人道我貴,非我之能也,此乃時也、運也、命也。”
千萬不要把孩子的好運氣,遏制在搖籃裏,要學會激發孩子的運氣,給孩子正能量。
孩子的第一步,是母親扶著的;孩子的第一幾句話,是母親教會的;孩子對外物的第一反應,是母親引導的。
不管孩子身上發生了什麽,母親第一時間給予陽光,那麽孩子的未來,會走上康莊大道。---作者 : 布衣粗食-
*生兒育女有什麽意義,過了六十歲,你就明白了*
生兒育女有什麽意義?
詩人李白說:“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雙行桃樹下,撫背複誰憐?”
社會活動家費孝通說:“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
普通人說:“傳宗接代,繼承家産,光宗耀祖,承歡膝下......”
也有人這樣說:“結婚生子幹嘛?把兒女帶到人間受苦,何必。”
帶著各種疑問,有人選擇了丁克,有人獨生子女,還有人兒女七八個。
很多事情,別急著索要答案,等自己很老了,就能慢慢看明白。很多東西,必須經過歲月的沈澱,才真正感觸到。
01, 中年育兒,點燃希望。
北宋宰相王安石,一生勤勤懇懇,推動變法。
他面對守舊派的各種阻擾,都沒有退縮。幾次罷官,又幾次重啓,他都挺過來了。
直到有一天,兒子王雱英年早逝,他才真正堅定地要辭官隱居。
明代作家馮夢龍在“拗相公飲恨半山堂”中描述,王安石請高僧超度兒子的亡魂,第四十九日齋醮已完,漏下四鼓,焚香送佛,忽然昏倒于拜氈之上,左右呼喚不醒。
安排好了兒子的後事,王安石帶著家眷,頭也不回地離開京城。
雖然小說和現實曆史有出入,但是“喪子之痛”,這是毫無疑問的。
兒子沒有了,似乎所有的奮鬥,都看不到希望了。
還有司馬光,作爲王安石的職場對手,一直反對變法。但是他卻因爲沒有兒子而煩惱。
後來侄兒司馬康過繼到司馬光家,這才讓家庭有了更多希望。
司馬光晚年臥病在床時,交代身邊的同事呂公著:“光自病以來,悉以身付醫,家事付康(司馬康),國事未有所付。”
人到中年,若是家裏沒有兒女,看起來潇灑,可以想盡辦法多存點錢,便于晚年過潇灑的日子。但是內心是空虛的。
尤其是一個人的經濟足夠好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沒有一兒半女,賺錢還有什麽意義呢?
也許很多中年人,一邊叫苦,一邊爲兒女准備什麽。
看在兒女的份上,自己也要熬出點名堂,這就是無盡的精神動力。沒有了兒女,精神就很容易垮塌。
02, 晚年帶孫,苦樂參半。
當我們老了,兒子成家立業了,還是沒有閑著。
太多的老人,因爲幫忙帶孫,煩不勝煩。
但是不讓老人帶孫,那就更煩躁了。
兒女不結婚,不生娃,老人比誰都著急。這就是人性所在。
人就是這樣,需要找一點“累”,才覺得自己還有價值,還能在大家庭裏,說得上話。
一生爲國事操勞的詩人陸遊,在晚年時,寫下:“醫無絕藝空三易,死與浮生已兩忘。拈得一書還嬾看,臥聽孫子誦琅琅。”
人老了,生死都不在乎了,但是聽到孫子讀書的聲音,立馬就神清氣爽了。
孫子讀書,是老人生命裏的一味藥。
還有詩人白居易,晚年時寫道:“書聽孫子讀,湯看侍兒煎。”
抱恙的詩人,一點都不發愁,因爲孫子讀書,讓人舒服,還有兒子熬藥,讓人健康。
經營家庭,有很多的模式,但是最好的模式,莫過于“父慈子孝,家和業興”。
就是普通的老人,在帶娃的時候,也會被娃的各種奇奇怪怪的想法,逗得哈哈大笑。
若是連續多日,都不見孫子,內心還真的空落落的。
采得百花成蜜後,爲誰辛苦爲誰甜?爲子孫吵鬧,把甜蜜留給子孫,老人也會變得甜蜜。
03, 香火延續,本是孝道。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知道父母的想法,積極踐行,這是歡喜,也是害怕父母失望。
事實上,生兒育女也是父母的想法,是老祖宗的期待。
我們也有一句口頭禅:“不孝有三,無後爲大。”
家有兒女,這是孝順的體現,是對大家族的交代。
我們也會看到一些家庭,老人因爲兒女不結婚,不生娃,一聊天,就是老淚縱橫。
一些老人,臨走前,還惦記著家裏的某個兒女,婚事如何。因爲沒有看到孫輩而遺憾。
俗話說:“人這一生,重如泰山,輕如鴻毛。”
事實上,對于普通人來說,對社會,輕如鴻毛,但是在家庭裏,卻重如泰山。
你要是垮下去了,那就是家裏“山崩地裂”。你要是導致家庭斷了香火,那你就是讓家庭崩塌的根本。
孔子在後半生,責怪兒子孔鯉沒有出息。兒子回複一句:“你子不如我子。”兒子接著告訴孫子:“你父不如我父。”
孔子聽了,立馬就開心了。因爲孫子孔伋聰慧過人,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一家人就是這樣,有出息的、沒出息的,都在一起,搭配好了,傳承下去了,就會越來越好。
04, 國學大師曾仕強說過:“我尊重那些不生小孩的家庭,但是,不生孩子不是自然的法則,年輕的時候,可能覺得孩子是累贅,但等到年紀老了以後,就會知道一切都很值得。”
多數的人,不會有巨大的意義,更不會名垂千古。但是每一個人,對于家庭,是“重要的人”。
我們生兒育女,耗費金錢和精力,但是幸福也因此增加。
到了六十歲,看到家庭無限往將來延伸,就會感慨,自己中年時的辛苦,值得了;當年的決定,也是對的。
或許,六十歲之後,和兒女聚少離多,那也沒有關系,牽挂是另一種美好。
人活一輩子,沒有萬貫家財留子孫,但有家風傳千秋。---作者 :布衣粗食-
*人老了才看透,不管你多有本事,活著只有一個意義*
《道德經》中有一句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古人認爲,“道”包含了陰陽兩個面,是對立的,也是統一的。因而,一生二。
從人的一生來分析,社交、工作、養老、錢財等,都是從“自己”開始的。
你和外界的人、物,形成了對立面,你是否過得幸福,是你對外界的反射;你的一生有什麽意義,是你對外界的認知。
曾經以爲,買房買車,就是本事;有本事的人,活著才有意義。
當我們老了,回望自己的大半生,就會發現,人生的意義,完全取決于自己。
01, 超越自己。
道家有一個哲理故事。
道長問一個遊客:“你覺得是一粒金子好,還是一堆爛泥好呢?”
遊客說:“當然是金子啊。”說完,遊客跪拜下去,希望老天保佑自己發大財,賺金子。
道長笑了笑,說:“假如你是一顆種子呢?”
每個人都盯著“金光閃閃的人”,他們代表了榮譽、高學曆、好位置、超有錢。因此,我們和他們對比,發現自己自慚形穢。也會暗中想,超越他們,用更大的光芒,去蓋住他們的光芒。
我們也會瞧不起那些“爛泥巴糊不上牆的人”。他們代表了愚昧、窮困、低級、讀書不厲害等。因此,我們在他們面前,洋洋得意,隨時有一種優越感。
爲什麽不想一想,金子有金子的好,也有金子的缺陷;泥土有泥土的不好,也有泥土的芬芳。
海明威說過:“優于別人,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應該是優于過去的自己。”
人比人,只會氣死人。唯有和自己對比,每天都進步一點點,才能“發自己的光,也不妨礙別人發光”。
年輕時的孔子,希望能夠讓禮儀得到推廣,天下都能太平。因此他一直周遊,希望諸侯能夠用自己的禮儀,治理國家。
不管一路上遇到什麽困難,孔子第一時間是把困難當成學習的過程;把奇怪的經曆,當成一次進步。比方說,在呂梁,看到遊水的人,感悟水的習性;在被困在陳蔡之間的時候,還能夠彈琴,學會了從容。
孔子晚年,專注做老師,把畢生所學,都傳給大家,從而桃李滿天下。
是的,與其去仰望他人的金子,不如自己做一顆種子,慢慢在泥土中成長,總有一天,自己變得 比金子更可貴。
02, 成爲自己。
道家的代表人物莊子,講過一個故事。
北海有一只巨大的鳥,叫鲲鵬。它要飛到南方的大海去。
半路上,它遇到了蟬和小斑鸠。
小斑鸠嘲諷鲲鵬,去那麽遠,有什麽用?並且,在小樹林裏飛來飛去,輕輕松松就可以吃飽,日子很舒服。
鲲鵬解釋,要去千裏之外,就要准備三個月的糧食......可是越解釋,越不清楚。
原來,燕雀安知鴻鹄之志哉?
莊子就是那只翺翔千裏的鲲鵬,他才高八鬥,也不圖什麽功名利祿。他的做法,被很多人不理解——讀書,不就是爲了考取功名嗎?
楚王請莊子去做官,莊子說:“做活著的烏龜,比被供奉的龜殼好。”
莊子的朋友惠子去魏國做宰相了,莊子把宰相比喻成“死老鼠”。
莊子看到惠子帶著一大群人出行,立馬躲起來,眼不見爲淨。
《道德經》裏說:“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
大部分的人,都是接納別人的教導,然後把學到的,又傳授給身邊的親戚朋友。
道家認爲,把自己的思維強行加給別人,是不可取的,是強人所難的。反過來說,就是你強迫自己接納他人的思維,慢慢就會活成他人。
正確的做法是,學習別人的長處,然後深度思考,形成自己的認知。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也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到人世間走一趟,不容易,爲什麽還要活成別人的影子呢?人與人的層次不同,三觀不同,要走的路不同,你應該有自己的頻道,順從了自己,日子就真正很順了。
03, 依靠自己。
我們的祖輩,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養兒防老,多子多福。”
只要有了兒女,晚年就有了依靠。
一些長輩,有七八個兒女。他們想,若是一個兒女給一百,就有了七八百,這是一筆巨大的儲蓄。
到頭來呢?長輩的願望,是要落空的。因爲兒女長大了,都有自己的難處,也不一定會孝順。有的兒女,窮苦一生,一個月給父母一百,都非常爲難。
當今社會,很多兒女這樣想:“拼爹。”
一旦父母不厲害,兒女就抱怨,認爲父母不應該生下自己。
很多中年人,也會伸手向父母要錢。當父母很老了,無法關照他們的時候,他們就氣急敗壞。
我們還會發現一些窮困的男人,通過入贅的方式,去女方家庭混日子。不要太努力,就憑借女方的錢財,過上了快樂的生活。
當我們很老了,發現靠山山倒,靠人人跑,終究是要靠自己的。所有的幸福,都是自己創造的因果——愛孩子,孩子也愛你;扶持愛人,愛人更愛你;幫他人,他人也是你的貴人;中年儲蓄,晚年有保障。
04, 人類有趣的特性中寫道:“我們急著長大,隨後卻渴望追回我們失去的童年;我們爲了賺錢,讓自己病倒,然後把錢都花在養病康複上;我們對未來想得太多,以至于忽略了當下......因此,我們沒有體驗到現在,也無法經曆未來......死去的時候,好像從來沒有好好活過。”
一輩子,爲了兒女好過,爲了討好外人,爲了超越他人,也爲了得到錢財,終于迷失了自己。
不管擁有多少,都不會幸福,因爲我們總比別人差,總不能爲所欲爲。
把迷失的自己找回來,感受當下的幸福,如此,才有意義。
從今往後,讓別人做別人,讓自己做自己。---作者 :布衣粗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