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他用40年改造小廠,如今年收超3700億

2024100419:26

海爾過去幾十年的發展,借鑒了孔子、孫子、老子“三子”的智慧。



頭圖攝影|鄧攀

能在公開場合見到張瑞敏,已不容易。自2021年11月宣布辭任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後,張瑞敏越發低調。海爾內部人士說,他現在極少出來。

出生于1949年的張瑞敏,是共和國同齡人,他今年已經75歲了。

但就在國慶節前幾天——9月20日,張瑞敏現身海爾第八屆人單合一模式引領論壇,聚光燈下,他一身西裝,頭發花白、精神矍铄,用平和舒緩的語調闡釋著“零距離”理念。

張瑞敏說,早在20多年前,90歲高齡的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就已洞悉互聯網的真谛——他在《21世紀的管理挑戰》這本書中提出,“互聯網消除了距離,這是它最大的影響”。

幾乎在德魯克提出“零距離”(1999年)的同時,海爾也開始了“零距離”探索,從用戶零距離到産品零庫存,再倒逼出職能部門的零簽字,讓員工自主創新。

今天,“零距離”已經變得非常緊迫。“企業要麽進化爲生態,要麽名存實亡。”張瑞敏說。

在不到20分鍾的演講中,這位傑出企業家引經據典,所述囊括了古今管理學和哲學名著,名人名言于他而言也是信手拈來。相比企業家身份,他更像是一位儒雅博學的管理學教授。

張瑞敏辦公室約有5000本書——這些藏書,都是他看過且做過筆記的。他每周的閱讀量在兩本以上,既讀管理、互聯網類書籍,也涉獵文、史、哲經典著作。他不愛社交,但熱衷與學者交流,他認爲聊天要有啓發、有碰撞,否則是浪費時間。

公司完成交接後,他不再參與日常經營,但從未停止對企業管理模式的研究。別人愛運動、愛社交、愛旅遊,張瑞敏除了閱讀和研究企業,再無其他愛好,他說,“我能把這個企業研究透,就算不錯了。”

如果因此認爲張瑞敏擁有的只是象牙塔裏的學問,那就大錯特錯了。過去40年裏,他推動了一個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小工廠,發展爲營收超3700億元(2023年,海爾集團全球收入爲3718億元),位列世界500強的全球化企業,並去除傳統科層制、拆散龐大的企業架構,代之以平台、小微等具有創新力的組織架構,讓海爾不斷自我革新、進化。這是一次前無古人的企業創新和管理實踐。

但面對過去的成就,回望自己的企業管理生涯,張瑞敏曾多次對外說:“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所謂成功只不過是踏准了時代的節拍。”

老兵永不死,只是暫時退出舞台。

2024年也是海爾成立40周年。今年3月,此前對直播不了解的張瑞敏,第一次出現在直播間。他在直播時總結:海爾過去幾十年的發展,借用了“三子”——孔子、孫子、老子的智慧。

*  “子帥以正”

1949年,張瑞敏出生于山東青島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他自小就顯露出極強的求知欲,課余時間喜歡參加各種興趣小組,之後又考上山東省重點中學。

在他的想象中,他會去上重點大學,學習文科,未來或許能當一名作家、記者。但沒想到,碰上特殊年代,他在1968年高中畢業後進了工廠,做了一名鉗工。

在工廠,張瑞敏考上了一所夜大,白天在工廠做工,下班後騎車到夜大學習與機械制造相關的技術。他將所學應用到工作中,進行了一系列技術革新,他也從班組長一步步升至副廠長。1980年,張瑞敏被調到青島家電公司,那是海爾的前身——青島電冰箱總廠的上級公司。



                                                      老冰箱廠 來源:中企圖庫

到1984年進入瀕臨倒閉的電冰箱總廠前,張瑞敏已經是青島家電公司的副經理。他專管技術改造,也分管冰箱項目。他經常去冰箱廠,對冰箱廠的實際情況了如指掌,那時“工廠不像工廠,非常差”。

1984年8月,張瑞敏帶隊前往德國,簽訂引進技術設備協議。等他們從德國回來,冰箱廠這一年已經跑了三任廠長。工廠四面冒煙、八面起火,到處是外債,工資都開不出來。當時,引進設備要花1000多萬元人民幣,工廠一年才掙50萬元,連利息都還不上。主管部門也著急,到處找人,最後只有張瑞敏同意來。

張瑞敏心裏也不想來,但沒有辦法,至于能不能行,他心裏也沒有底。他回去與愛人說:“你要做好思想准備,在那裏如果幹不好,可能也回不了公司了。”很多年以後,張瑞敏接受采訪時還調侃說,他保留著工廠1984年時的很多照片和錄像資料,不是爲了將來樹碑立傳,而是“萬一冰箱廠幹不上去,可以拿出這些照片來證明‘這麽差的地方,誰能幹上去?’”

在張瑞敏出任青島電冰箱總廠廠長的1984年,柳傳志創辦了聯想、王石創辦了萬科……這一年也被稱爲“現代企業元年”。

不過,當時的張瑞敏很頭疼。工廠沒有人才,幾乎沒有大學生。他一到工廠,就收到了50份請調報告,“不是你炒人家,是人家要炒你”。最重要的事是開工資。這只是一家小的集體企業,銀行不給錢,主管部門也不能總撥款,只能自己想辦法。張瑞敏就到工廠旁邊的生産隊去借錢,晚上去了先喝酒,喝一杯酒,人家借一萬,“那時候幾萬塊錢還是可以幹不少事的”。

張瑞敏後來總結,在冰箱廠起步階段,他借用了孔子的儒家學說。儒家學說強調服從、紀律、團隊精神。工廠一年換了4任廠長,工人已經失去信心,人心渙散,也很少按規矩辦事,最迫切的是凝聚人心。

很快,他頒布了13條管理“軍規”,其中一些規定在今天看來仍令人匪夷所思,如“不准在車間大小便”“不偷工廠裏的財物”等。“軍規”頒布的第二天上午,就有工人在車間偷了一箱零部件。中午工廠就貼出布告,給予該工人一個嚴重處分。現在看來,這些規定已經過時了,但在當時卻是行之有效的。

張瑞敏奉行孔子所說的“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帶頭幹。工人工作8小時,幾個創始人每天平均工作14小時,沒有節假日。

他也提出日清工作法,即“日事日畢、日清日高”,即今日事今日畢,每天都要提高。他算了一筆帳:如果每天能夠比前一天提高1%,72天就可以提高一倍;如果每天比前一天提高10%,一個星期就可以提高一倍。張瑞敏透露,“日清工作法”來源于中國儒家經典《禮記·大學》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這些優良傳統延續至今。9月19日,在位于青島的一家海爾集團新工廠內的一角,《中國企業家》看到牆壁上張貼的“工作作風”中寫道:“今日事,今日畢”“好的事馬上做,錯的事馬上改”……

上任第二年,張瑞敏砸了76台次品冰箱。當年砸冰箱的那柄鐵錘,現在已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砸冰箱 來源:中企圖庫

砸冰箱是爲了改變觀念。當時所有人都認爲,質量是沒辦法達到完美的,不可能讓每個産品都嚴絲合縫,沒有任何問題。國家當時也有關于等外品的規定,相當于給次品安排了出路,次品可以作爲處理品被便宜處理掉。

但張瑞敏認爲,“今天可以給76台次品出路,明天就會出來760台。”一定要把次品的出路堵死,倒逼工人改變觀念。一台冰箱800多元,一錘子相當于工人兩年的工資。有人斥責張瑞敏“敗家子”。而在後來,張瑞敏進行的曆次調整變革,比“砸冰箱”動靜大的多,阻力也多得多。

*  “兵聞拙速”

張瑞敏對《孫子兵法》頗有研究,他曾在采訪中稱,《孫子兵法》幫助他形成了具體的管理方法和企業競爭謀略。進入市場競爭階段,他運用《孫子兵法》中的戰略思想,使得海爾在激烈的商場競爭中獲得成功,並走向世界。

他常引用的一句話是:“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在他看來,投機取巧長久不了,把基礎工作做好,最後才能出現深入變化。

1984年,海爾抓住改革開放的時機,引進德國先進技術和設備。到2000年左右,中國准備加入WTO,海爾開始進入國際化戰略階段。當時有聲音說,現在國內利潤很高,可以說是吃肉,何必到國外啃骨頭呢?張瑞敏卻堅決要走出去,他想,反正遲早要邁出去,這個時機一定要把握住。



                                                       德國學習 來源:中企圖庫

20世紀80年代,張瑞敏到德國引進技術設備時,在德方舉辦的晚宴上,正好趕上當地一個節日,德國人指著天上的煙花說,德國的中國貨不多,但中國的煙花很好。這刺痛了張瑞敏,他決心要打造一個屬于中國人自己的世界品牌。

後來“走出去”時,海爾是當時唯一一家不貼牌、不找代工的企業,所有出口産品均爲海爾自己生産的品牌。

2018年,張瑞敏在一次演講中提到,截至當時,中國家電生産量占全球的一半,其中自有品牌不到3%,這3%中有80%以上都是海爾貢獻的,因爲很多企業都在給別人代工。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無可奈何之舉,因爲通常想在母國之外創出品牌,至少要虧八年。

但張瑞敏決定,虧也要虧出一個世界名牌。“海爾貼上去的錢很多,兩百億元還是三百億元,算不出來,反正多得不得了。”張瑞敏在演講中回憶,在最低谷的那一年,整個集團利潤率僅爲1.2%。

那時候,海爾即使虧到底,也要咬牙創出一個品牌。有很多世界知名品牌希望海爾做定牌、做代工,張瑞敏都拒絕了。

張瑞敏曾回憶,當時有美國經銷商來青島,找到張瑞敏說:“我們測試了你們的冰箱,我們認爲是最好的。”他希望海爾打出他們的品牌,並承諾提高銷量和價格。張瑞敏告訴他,“這對現在的我們來說,當然是好事,但這意味著,永遠不可能再有海爾這個品牌了。”

事實上,在海外創牌這條路上,海爾虧了26年。海爾從1991年開始出口創牌,直到2015年才熬過盈虧平衡點。又過了6年,直到2021年,海爾才最終使海外市場利潤率超過出口代工的平均利潤率。張瑞敏認爲,這個代價是值得的,因爲創出了自己的世界名牌。

今年6月,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雲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一組數據:截至目前,海爾的産品已經賣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續15年蟬聯全球大型家電零售量第一。中國白色家電産量占全球56%,但中國家電品牌的海外市場份額僅8.5%,在這8.5%中,海爾貢獻了62%。

*  “讓每個人都成爲CEO”

進入互聯網時代,張瑞敏的法寶是老子。

《道德經》是張瑞敏曾隨身攜帶的一本經典,看了幾十年。“隨著人閱曆的增長,形勢的變化,每次讀都會産生新的理解,常讀常新。”

他認爲《道德經》中的核心觀點與互聯網時代是吻合的。在他看來,現在正處于混沌時代。混沌的特征,一是動態的;二是非線性的。在這個時代,不可能控制每個人,而道德經的核心就是“無”——“那麽我就放權,讓每個人發揮作用,這樣反而形成一種可以生生不息的體系。”

這是一場前無古人的試驗,從2005年就開始了。

張瑞敏早在1995年就第一次提出進軍全球500強的口號,到2004年,海爾營收爲1016億元,距離當年全球500強僅一步之差。但臨到全球500強門前,張瑞敏卻在思考一個問題:海爾如果踏進全球500強門檻,發展後勁在哪?沒有。

更重要的是,他發現海爾與其他企業一樣,患上了大企業病,決策越來越慢,離用戶越來越遠。

2005年9月,張瑞敏提出“人單合一”。他認爲,企業中的人,不是僅聽取命令的工具人,而應該是創造價值的自主人。“人單合一”就是要把工具人變成自主人。



來源:中企圖庫

簡單地說,人就是員工,單就是用戶,讓員工與用戶融合在一起,員工爲用戶創造價值,進而體現自身價值。張瑞敏解釋,其中一個重要的關鍵點是,員工與用戶融合,傳統的上級沒有了。

在傳統“正三角”型組織架構中,科層制是很大的問題。張瑞敏去美國通用汽車,對方告訴他,通用內部管理層級有14層。在科層制中,所有人都像零件一樣,被安在不同的崗位上。

後來的故事,比20多年前砸冰箱更震撼。2013年,海爾砍掉了有著一萬多人的中間管理層,這些人要麽去創業,要麽離開。

十幾萬人的海爾集團被拆成了一個個單元,也就是小微。所謂小微,就是自組織,每個小微不超過10個人。不同的小微互相結合,形成鏈群。在這個平台上,每個人都成爲創客。

砸組織比砸冰箱更艱難,這是將傳統經典管理理論全部推翻了,質疑聲席卷而來,企業營收一度停滯。重壓之下的張瑞敏,曾被問到“如何看待外界對于改革的非議”,他說:“如果我還在乎外界怎麽看我,這場改革還搞得下去嗎?”

張瑞敏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是,什麽是企業家精神?

他第一次聽到“企業家”這個說法,是在一個外國人的報告裏,對方說中國有廠長,但沒有企業家。“企業家”怎麽定義?在海爾初期,他說,“以企業爲家就叫企業家”。到了海爾國際化階段,他提出“四海爲家就是企業家”。

再到後來,張瑞敏見過太多企業的興衰,對企業家精神有了新的疑惑和理解。創始人有強大的企業家精神和驅動力,往往能沖破一切阻力,將企業做大,企業也越來越依賴于他。但創始人離開以後呢?這是一個難以破解的命題。

張瑞敏的答案是,“我理解的企業家精神,就是讓更多創業者、企業家能在一個平台上成長起來的精神,讓每個人都成爲CEO的精神。”

---[中國企業家記者 :   張文靜*編輯 :  米娜/來源 :   中國企業家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