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千億AI妖股連續虧損8年近55億,AI 泡沫何時破滅?

2024090420:38



(圖片來源:钛媒體編輯拍攝)

千億AI算力龍頭寒武紀(688256.SH)公布的最新業績引發整個行業的關注。

近日,寒武紀發布的2024年上半年財報顯示,營業收入6476.53萬元,同比下降43.4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5.3億元,同比虧損收窄2.70%;歸屬于股東的扣非淨虧損6.09億元,比上年同期虧損收窄4.98%。

這已經是寒武紀連續第8年實現虧損。據钛媒體統計,截至目前,寒武紀累計淨虧損總額已經接近55億元。

除了寒武紀。早前,百度(Q2淨利潤下降8%)、科大訊飛(歸母淨虧損4.7億元)、商湯(淨虧損24.77億元)等多家 AI 公司都發布了最新財報,但最終結果都差強人意。

然而問題在于,如果看寒武紀在資本市場上最新市值高達1052億元、收入卻只有6400多萬元,PS(預估市銷率,2倍半年主營業務收入計算)高達約814倍(英偉達PS30多倍),而且自2020年6月上市以來公司現金分紅0元,這就顯得更加“怪異”了。

因此,寒武紀也被網友親切稱爲“炒夢想的妖股”。

說到夢想。近期爆火的國産遊戲産品“黑神話:悟空”,短短33個小時銷量就超過1000萬份,以單品數字豪華版328元計算,售價超過32億元,如果減去開發成本3億-4億元,“黑神話:悟空”淨利潤超過20億元。

事實上,盡管新一輪AI熱潮席卷全球,但造血難、持續虧損、研發投入大......這些盈利難題直接導致站在風口的中國生成式 AI 産業,過去半年的賺錢能力竟不如一款國産遊戲不到4天的利潤。

“如果 AI 企業沒有盈利,技術再好也是垃圾。”一家AI相關領域公司CEO告訴钛媒體App,無論是泡沫還是機遇,本輪AI競賽最終依然需要的是:保證生存。

連續虧損八年,寒武紀“撐著”最後一戰

今年4月末,趕在科創板年報限期的最後一刻,寒武紀終于公布了255頁的2023年業績報告。

財報顯示,2023年,寒武紀實現營業總收入7.09億元,同比下降2.7%;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淨虧損8.48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2.57億元。

其中,2023年,雲端産品線收入從2022年的2.19億元,暴降至9056.51萬元,同比下降58.73%;邊緣業務線更加糟糕,收入下降至477.6萬元,同比下降71.39%。

自2016年公司成立以來,這已經是寒武紀對外公布的第七年淨虧損狀況:

    2017年:淨利潤-3.80億元

    2018年:淨利潤-4105萬元

    2019年:淨利潤-11.79億元

    2020年:淨利潤-4.34億元

    2021年:淨利潤-8.29億元

    2022年:淨利潤-12.56億元

    2023年:淨利潤-8.48億元

寒武紀稱,出現這一原因是因爲“受供應鏈影響”。



隨後,寒武紀創始人、董事長陳天石在財報問答中進一步解釋稱,“公司經營業績情況可能會受到行業政策、市場競爭、市場需求等綜合因素影響。在面臨限制打擊的情況下。”

去年9月,陳天石在業績會上對钛媒體App稱,公司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後,由于供應鏈的因素,産品已受到一定影響。公司克服外部困難,寒武紀及子公司研發及各項經營工作正有序推進。

“公司及行業當前的發展顯然受到一些非商業、非技術因素的影響,在此衆所周知的背景之下,我們在此懇切呼籲媒體對公司和其他同行業企業給予更多寬容和支持。”陳天石表示。

很顯然,BIS半導體出口管制對于寒武紀自身業務已經産生了重要影響。

過去兩個財年,寒武紀不斷縮減預算、裁員、放棄行歌汽車芯片研發等。而到了2024年上半年,業績更加低迷,進入了第八年的虧損。

最新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寒武紀營收低于1億元級別,至6476.53億元,同比減少43.42%。其中,雲端業務線收入降至6105.18萬元,邊緣業務線降至342.44萬元,主營業務收入幾乎沒有特別大的增長。

同時,寒武紀依然減少研發人員、增加研發投入。上半年,寒武紀研發投4.47億元,占總收入比重超過690%,接近7倍。換句話說,寒武紀每賺1元,就有7塊投入到研發——入不敷出。

寒武紀稱,爲保持技術先進性和市場競爭力,其將持續保持高強度的研發投入,可能將對公司的經營成果産生較大影響。

寒武紀在財報中指出:“公司采用Fabless(設計)模式經營,供應商包括 IP 授權廠商、服務器廠商、晶圓制造廠和封裝測試廠等。由于集成電路整個行業鏈是專業化分工且技術門檻較高,加之公司及部分子公司已被列入 ‘實體清單’,將對公司供應鏈的穩定造成一定風險。切換新供應商將産生一定成本,將可能對公司經營業績産生不利影響。”

但另一面,寒武紀市值卻屢創新高,年初至今股價累計漲78.43%,市值已經增長至1050億元左右——與自身收入相差高達152倍。



這種不能反映企業真實基本面,一些沒有明顯利好消息卻連續漲的股票,被稱爲“妖股”——股票市場中價格走勢奇特、怪異,與大盤走勢或常理相悖,且表現出異常波動的股票。需要注意的是,妖股的投資風險較大,投資者應謹慎對待。

如果分析寒武紀自身業績和市值“怪異”關系,核心主要有三點:

首先,寒武紀自身業務鋪的很廣——基于 AI 芯片提供雲、邊、端一體,軟硬件協同,訓練推理融合等所有領域方向,類似于英特爾的“大而全”布局打法。

但寒武紀(2023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産也就56億元左右,能使用的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僅10億左右。所以,規模和高昂研發投入不足以支撐自身業務,加上“實體清單”、算力集群回款慢等因素,寒武紀收入只能持續虧損下去。

其次,A股很多人看的是預期,當前在大模型熱潮下,AI算力需求強勁。那麽,作爲國內NVIDIA相關股重要標的,寒武紀在算力市場中的地位僅次于某爲,已基本實現了集群的落地,客戶包括互聯網、能源、金融等領域,百川智能、HiDream.AI等大模型企業也是寒武紀的客戶,因此市場對于其比較看好。

陳天石指出,“公司主動抓住大模型給 AI 帶來的新機遇,在大模型優化和適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客戶反饋良好”。

最後,寒武紀股票自身的機構投資者占比較高,導致市場流動性較弱。根據寒武紀公布的信息,普通股股東總數達27,683戶,而陳天石單一持股28.69%,加上其他子公司持股超過30%,還有中科系、各種投資基金機構等,機構共計持股超過60%,甚至香港結算公司還增持股票,這使得散戶買賣並非那麽容易,最終致使股價穩步上升。


總的來說,在“實體清單”限制、AI 算力需求強勁、自身造血難等因素,盡管寒武紀的業績不如預期,但股價持續大漲,千億市值“穩如泰山”。

蓉和半導體咨詢 CEO 吳梓豪指出,它(寒武紀)具備股價上漲的邏輯,但它的股價上漲並非是未來業務會同樣大漲,而是在全球AI大變局,中國AI芯片被美強力封鎖,所以國産Al算力有無限的想象空間。AI龍頭之一在國産替代中會拿下數億級別的大單,最樂觀來看,今年10億的營收,明年繼續增長到20~25億水平,後年再翻倍達50億營收,即便如此樂觀要支持上千億的市值,也是離譜至極。對于該AI龍頭 , 不需要管他們産品到底有沒有競爭力 , 因爲再差也是國內龍頭之一。

“有沒有業績,業績能有多少,是否能連續多年業績翻倍去支持那遙不可及的市值 ,市值上漲空間還有多大 , 下降空間有多大,在這場擺明的賭局如何上台 , 如何順利下莊,這些才是投資該AI龍頭的關鍵核心。”吳梓豪表示。

不止是寒武紀。

早前,百度、科大訊飛、商湯等多家 AI 公司均發布了上半年業績。

其中,百度Q2總營收339.3億元,預估341.1億元,同比增長0%;淨利潤(非美國通用會計准則)同比下降8%;今年上半年,科大訊飛歸母淨虧損4.7億元,由盈轉虧,計提壞賬准備較去年同期增加0.83 億元,;2024年上半年,商湯營收17.4億元,同期淨虧損24.77億元。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在業績會上坦言,過去公司在産品立項—研發—試點—小批量試産—批量交付的過程中,存在部分小業務影響了利潤,耗散了資源,導致戰略方向上投入不足,需要“推動面向戰略市場領域的産品聚焦”。

劉慶峰強調,接下來,科大訊飛將重點聚焦包括教育、消費者、智能汽車 等“7”個賽道中的有機會做到幾十億到上百億的重點産品;“3”是重點布局包括星火大模型在 C 端和 B 端的探索,醫療領域星火大模型運營型業務的 模式探索,並配套全新機制,全力保障現有成熟盈利業務穩步增長。

一家國內 AI 公司聯合創始人、首席技術官向钛媒體App表示,短期的投資沒辦法解決 AI 行業的長期發展,減少研發投入、減少人員支出、並將業務聚焦,是 AI 公司不得不選擇的手段。“但同時,我們將面臨一個嚴峻的‘副作用’是,這將減少 AI 技術的創新能力。”

市場競爭加劇,AI 大模型泡沫何時破?

“大模型‘六小虎’最好的結果就是賣給大廠。但是在國內來說,你到底有沒有一些額外的人才是大廠沒有的?這是每個投資人都要思考的問題,大廠會不會爲了這些人才花這麽多錢去並購?所以很多時候我覺得大家真的是要想清楚,到底以後怎麽退場,尤其是很多國資在裏面。”金沙江創投主管合夥人朱嘯虎最新再度“潑冷水”,不太看好 AI 大模型公司的發展。

當前,無論從商湯、寒武紀這些第一波國內 AI 企業,還是智譜AI、百川智能、零一萬物、月之暗面、MiniMax、階躍星辰這些新的 AI 創業公司,以曆史爲鑒,AI 行業的確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難以大規模商業化、研發投入高昂等因素。

相比阿里、騰訊、字節這些科技大廠的算力資源和市場號召力,創業公司在市場中處于一定劣勢,甚至只能“喝湯”而非“吃肉”。

朱嘯虎認爲,大廠的人才也沒那麽缺,尤其是往前沿方向努力。在美國,GPT-5是10萬卡集群,還是30萬卡集群,到底能不能突破?如果沒有突破,GPT-4就是天花板的話,那就不需要高端人才,即使再高端的人才也往前走不通了,只能是大家拼落地能力。落地的技巧和往前走的科研能力,這完全是兩種能力,並購人才的價值可能沒有那麽大,所以大模型企業很難實現短期資本退出。

根據CrunchBase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全球融資總額同比下降5%。但其中,AI領域初創公司的投融資規模同比增長24%,第二季度甚至達240億美元創最高季度記錄,但總值依然不過是2021年的70%。





阿波羅首席經濟學家Torsten Slok曾撰文稱,當前,AI泡沫的“糟糕程度”不僅超過了1990年代,還已經超過了互聯網泡沫巅峰時期的水平。

而紅杉合夥人David Chan更是在去年和今年連續發出警告,認爲AI企業年營收總和需達 6000億美元,才能支付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這對于創業公司來說,當下不可能實現回報。而數據中心的回報周期一般都在4.5年左右。

高盛則在6月末發布報告《生成式AI:花費甚多,而收益甚少》,其中,多位專家都表示,人們對AI的期待過高,投入過大,但它已有的收益和潛在的收益都太小。當下,AI存在著巨大泡沫風險。

Coatue最新報告預估,到2030年,AI 算力基建投入預計會高達1.2萬億美元,這大概是2500萬單位的GPU外加相關支出。這看起來很龐大,但其實僅占全球IT支出的18%。至于AIGC軟件收入規模,遠低于 AI 算力投入,預計達731.6億美元,8年複合增長率27%。



因此,Coatue認爲,到2030年,AI的投入必須轉化出1.8萬億美元的淨收入,或是收入3.6萬億美元下利潤率達50%,才能實現收支平衡——這幾乎不太可能。



IDC預計,到2026年,中國AI投資規模將達266.9億美元。占據亞太AI市場主導地位。

因此,AI 市場前景廣闊,但很難取得大規模收入,因此,通過降本、增效、增收方式,誰奪得 AI 商業化的先機,就意味著誰將掌握下一場遊戲的規則。同時,AI有泡沫,但這種泡沫有限,且並不偏離其真正的價值。現有的泡沫言論都過分悲觀。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Daron Acemoglu在高盛報告中指出,生成式 AI 短時間內能夠産生的經濟效益十分有限,然而,他並不否認,AI 技術潛力巨大,10年內 AI 能影響所有工作任務的4.6%,但帶來的GDP增長甚微,只能到0.9%。

“AI不是顛覆現存的世界”

事實上,當前寒武紀正在加速“自救”。

在今年5月舉行的年度財報業績會上,陳天石反複強調,AI 芯片需要結合軟件做軟硬件生態協同,也就是在有限算力下做更多的性能優化,利用國産 AI 芯片實現大模型的訓練和推理。

“2023年度,公司持續推動智能處理器、微架構和指令集的叠代優化工作,新一代智能處理器微架構及指令機將對自然語言處理大模型,視頻圖像生成大模型及推薦系統大模型的訓練場景推理場景進行重點優化,將在編程靈活性應用性等方面提升産品競爭力。同時,公司的基礎軟件平台也進行了優化和叠代,在訓練軟件平台中新增加了功能和通用性知識,並大力推進大模型及推薦系統業務的支持和優化。在推理軟件平台中,公司開發了支持大語言模型和多模態推理業務的技術軟件,並分別對傳統模型和深層次大模型進行了持續的優化,加速了實際的應用部署。”陳天石表示。

一家國內 AI 芯片技術負責人告訴钛媒體App,AI 芯片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的産業,首先要有足夠強的技術,這不是“紙上談兵”,而是需要人才、資金和産業領域的認知度,芯片不能犯錯,只要有一處錯誤,有可能就是致命錯誤。因此,企業需要跨過很多障礙,所以市場需要給 AI 芯片企業更多的耐心。

8月31日,MiniMax創始人、CEO闫俊傑對钛媒體App表示,當前 AI 行業的競爭本質上是一件好事,比如電動車、手機、移動互聯網時期,都是有好多公司進行了長期激烈的競爭,最終使中國産品全球領先。MiniMax作爲一家小創業公司,如果在競爭中打不贏,那就應該被淘汰,就應該關掉,其實也沒有其他選擇。而且,大廠的競爭還帶來一個好處,就是讓企業能更快看清,創業公司能贏的底層是什麽。比如買量,大廠的實力可能是你千百倍,你在這裏和它競爭可能沒用。

“我們能做的就是無限放大能讓我們變強的事,有兩點:一是如何提升技術,二是如何跟用戶做更好的共創。”闫俊傑表示,現在公司規模還很小,還需要足夠長的時間發展,至少四、五年,希望外界能夠給予更多耐心。

Coatue也認爲,相比1995年思科股價的爆發,當前英偉達3萬億美金市值所映射的 AI 泡沫,並沒有想象當中那麽大,而且微軟、谷歌、亞馬遜也都存在更大的 AI 軟件收入預期。



盡管 AI 技術目前的確面臨投入高、造血難、商業化難等問題,但如果我們把目光放遠,轉向那些在曆史上被稱作泡沫的基建時期,無論是互聯網泡沫破滅前美國電信的1.6萬億美元巨大投入,還是經濟泡沫時期英國政府依然決然的投入建造鐵路,都意味著,AI 不會因爲泡沫而倒下。

與钛媒體AGI交流時,快遞100總經理陳登坤對于 AI 有非常清晰准確的看法:AI不是顛覆現存的世界,而是對現存碎片化世界的彌合和集成,直到過渡到真正全面的AI原生(SaaS、API,RPA等基于新一代AI平台全新重構,甚至去産品形態化而轉化爲一種被調用與喚醒的服務能力)。

陳登坤強調,AI是“大腦”,SaaS、API、RPA等企業服務是“手腳”,大腦越發達,就能更好調動和發揮手腳的作用,“手腳”也就更有用武之地了。

因此,以史爲鑒,我們對于AI技術的賺錢能力,需要給行業更多的信心和更長周期的時間。
---[钛媒體/作者 : 林志佳,編緝 : 胡潤峰|钛媒體AGI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