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勛沒了市場優待權
「高標準,嚴要求」,這句話放在英偉達的身上再合適不過。市場對英偉達的期待不是一般的高。
美東時間8月28日,英偉達發布2025財年第二季度財報。論業績,英偉達是全線飄紅:營收突破300億美元,營收、凈利潤均增長超過一倍。除此之外,英偉達還宣布了500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
即便如此,英偉達的股價在美股盤後依然下跌了近7%。
僅僅高增長,已經不足以滿足投資者的胃口了。投資者看著未來,不斷地向英偉達討要一個心安:AI浪潮會持續嗎,高增長會持續持續再持續嗎?
即便是在英偉達高歌猛進的2023年,黃仁勛也逮著機會就強調「威脅」,強調「危機感」,當時顯得「凡爾賽」,如今看來老黃又一次先人一步,看到了作為「賣鏟翁」的危機。
站在巔峰,就是站在懸崖邊,黃仁勛深諳此道。如今凝望深淵,財報發布後,股價的「固執」下跌,便是一粒石子掉進深淵遠遠傳來的回音。
「緩稱王」已經做不到,但發展軟件業務、加快收購的腳步,黃仁勛仍帶著英偉達走在「高築墻,廣積糧」的道路上。只是市場已經耐心有限,且競爭對手不斷湧現,留給黃仁勛補強信心的時間不多了。
A, 英偉達2025財年第二季度財報,業績依舊強勁。
季度營收300.40億美元,同比上漲122%,高於預期的286.68億美元;凈利潤165.99億美元,同比上漲168%;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每股攤薄收益為0.68美元,同比上漲152%,高於預期0.64美元。
然而,財報公布後,英偉達股價在盤後交易中跌幅近7%。
既然英偉達業績飄紅,也超過華爾街的預期了,為什麼市場還是不買賬?
如果僅從財報來看,可能影響市場觀感的主要是英偉達新一代芯片Blackwell面臨的挑戰、收入增長對大客戶的依賴,以及英偉達對未來的預測。
先說Blackwell。
今年3月,黃仁勛在加州聖何塞舉行的英偉達GTC大會上展示了Blackwell。作為英偉達新一代AI芯片,其性能頗為強勁。以GB200來說,其可以為大語言模型推理負載提供30倍的性能提升,並將成本和能耗降低25倍。英偉達的大客戶們(比如微軟、谷歌、Meta等)都在緊鑼密鼓地部署超算,Blackwell幾乎註定備受關註。
然而,在前不久,外媒爆料Blackwell芯片在生產時被發現有設計缺陷,英偉達可能不得不將其量產推遲三個月甚至更久。
在本次財報公布時,英偉達CFO科萊特·克雷斯(Colette Kress)承認,Blackwell芯片之前存在問題,稱已經做出改進。他還表示,預計第四財季(對應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將給公司帶來數十億美元收入。
此外,業績報告顯示,2025財年第二季度,英偉達的毛利率相較前一季度有所下降。英偉達披露的主要原因是「低收益Blackwell材料的庫存準備金和數據中心內新產品組合增加」,並稱未來可能將持續受到影響。
也就是說,英偉達的下一個「搖錢樹」Blackwell,目前已經被證明比料想得更具挑戰性。
收入增長對大客戶的依賴,也是英偉達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分業務來看,英偉達該季度數據中心業務占了大頭,收入263億美元,同比增長154%。其營收占比已經高達88%,而其中來自雲服務提供商的收入約占45%,來自消費級互聯網和企業級公司的收入占比超過50%。
換言之,英偉達的大部分增長是由其一小撮客戶貢獻的,也就是谷歌、Mtea等大型數據中心運營商。雖然Meta等此前發財報時,已經增加了資本支出的預算,但外界仍然擔心AI基建數量超過目前的需求,也就是所謂的「泡沫」。
再說預測。
英偉達預計,下個財季營收將同比增長75.8%至82.9%,而分析師預期的最高營收增長109.2%——在華爾街的樂觀預期保持在三位數增長時,英偉達自身預計營收增長將在連續五個月保持三位數後,首次放緩至兩位數。
正如WestPark Capital分析師凱文・加裏根(Kevin Garrigan)的評價,投資者抱有較高的期望,英偉達下一季度的營收展望僅略高於市場平均預期是不夠的。
在線交易商IG集團北美CEO JJ(JJ Kinahan)說得更加直白:「我不知道英偉達能拿出什麼數字,才會讓人們開心。」
B, 外界對英偉達「高標準,嚴要求」,僅僅是高增長已經不能讓市場滿意,這一點黃仁勛很清楚。
盡管在財報發布後,黃仁勛在彭博社的視頻專訪中喝著咖啡,看起來頗為松弛。但這次業績報告黃仁勛顯然是有備而來,幾乎給每一個不祥的信息都準備好了一個「但是」。
Blackwell芯片可能遭遇了一些挑戰,「但是」黃仁勛在采訪中透露其樣品已經送到「世界各地」的客戶手中,承諾未來將有充足的供應。此外,黃仁勛強調在Blackwell之外,客戶正在搶購目前最先進的Hopper芯片。
數據中心業務目前對於大型數據供應商的依賴比較高,「但是」英偉達在財報會議上特別提到了中國市場。CFO科萊特表示,由於出口管製,來自中國的數據中心收入仍然低於之前的水平,但中國數據中心的收入在該季度實現環比增長,並成為英偉達數據中心總收入的「重要貢獻者」。
此前有傳聞稱,英偉達將針對中國市場推出基於Blackwell架構的新特供芯片,以滿足中國市場的需要。此前,英偉達已經先後面向中國市場推出多款特供芯片,以在「芯片禁令」的背景下對這個重要市場緊咬不放。從英偉達的表態來看,該消息的可信度又高了幾分。
關於市場對於「AI泡沫」的擔憂,黃仁勛強調了其對AI技術需求前景的樂觀心態,在電話會議上他形容對GPU的需要:「你有越來越多、越來越多(需求)(you have more on more on more)」,並且將希望種植在了更遠處,「我們明年也將有一個好表現。」
黃仁勛更大的一招,是這次公布業績的同時,英偉達宣布了新的500億美元回購計劃。2024年8月26日,董事會批準了額外的500億美元股票回購授權,並無到期期限。2025財年上半年,公司以回購股票和現金股息的形式向股東回饋154億美元。截至第二季度末,公司剩余的股票回購授權金額為75億美元。
這被外界認為是安撫投資者的新措施。
今年5月,蘋果也在公布2024財年第二季度財報時,宣布了11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回購規模屬蘋果公司史上之最。那個季度蘋果的整體銷售額同比下降4%,iPhone銷量也同比下降10%,但業績公布後盤後股價上漲7%,被認為是1100億美元回購起了作用。
一些評論認為,盡管黃仁勛提前預料到市場可能的失望情緒,並提出了大規模回購計劃,但依然沒有阻擋住股價的下跌。
但實際上,在英偉達公布財報之前,期權市場已經「預定」了高波動,英偉達期權隱含的股價波動率高達10%。要知道,英偉達從2018年以來,財報當日的跌幅就沒有超過8%的。
從結果來看,雖然沒能避免下跌,在黃仁勛的努力之下,英偉達的股價還是「挺住了」,不至於像預期那樣來個「大崩塌」。
做最壞的打算,盡最大的努力,是黃仁勛一直以來的管理哲學。站在山巔,就意味著深淵就在身旁,他比誰都清楚這一點。
C, 「隨著季度推移,每個人的拳頭都捏得更緊,問道:『這種情況能持續多久?』」瑞銀(UBS)高級半導體分析師蒂莫西·阿庫裏(Timothy Arcuri)說。「爭論不在於它們的銷售數字是否良好,而在於明年音樂是否會迎來高潮,而後是否會戛然而止。我覺得,這音樂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外界問「這種情況還能持續多久」,黃仁勛只會問得更早、問得更勤。
在2022年底OpenAI攜ChatGPT掀起全球AI浪潮之後,英偉達作為AI市場主要的芯片供應商,一飛沖天。31歲的英偉達,已經一躍成為全球市值前三的公司之一,市值突破3萬億美元,一度和蘋果爭奪第一。
但在幕後,61歲的黃仁勛在警惕英偉達成為下一個Sun Microsystem。「他試圖提醒人們不要『Sun』了。」一位英偉達的員工在《商業內幕》的采訪中透露。
Sun Microsystem這家公司和思科類似,也在互聯網泡沫期間經歷了崛起,而後又轟然倒塌。其操作系統很早就大受歡迎,公司市值一度在2000年時達到2000億美元峰值,但最終,隨著競爭對手迎頭趕上,Sun沒能轉向利潤更豐厚的軟件領域。2009年,Sun被Oracle以74億美元收購。
也因此,在萬眾矚目的硬件業務上盡量滿足外界期待,只是黃仁勛努力的其中一個方面。在另一面,黃仁勛一直在努力拓寬英偉達的業務,使其多元化,包括雲服務器租賃和軟件業務。
在此次財報中,英偉達特意強調,在數據中心業務的263億美元營收並非全部來自AI芯片,其中有37億美元收入來自英偉達的網絡產品。
去年,該公司開發了自己的雲計算產品 DGX Cloud,客戶每月支付 37000 美元的費用,以訪問和控製其一臺超級計算機。
這個DGX Cloud是黃仁勛發展軟件服務的重要一步,而他的方法是將賣給雲服務商的GPU再租回來,由英偉達員工進一步優化,再出租給DGX Cloud用戶。翻譯一下就是:把GPU賣給雲服務商,再在別人的雲裏做自己的雲。更要命的是,英偉達還直接和這些雲服務商搶客戶。雲服務商天天琢磨著怎麼減少對英偉達的依賴,黃仁勛不能坐以待斃。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黃仁勛此前就表示,英偉達構建的不僅僅是GPU處理器,而是AI工廠——專註於AI生成的新型數據中心,包括了CPU、GPU、NVlink、InfiniBand與以太網交換機。去年10月,英偉達還宣布和富士康擴大合作,重點就是AI工廠的建設。
目前一提到英偉達的競爭者,首先被想到的往往是芯片賽道的老玩家如AMD、英特爾等,亦或是積極開發自研芯片的大型科技公司如微軟、谷歌等。但未來,英偉達「AI工廠」還有望成為特斯拉Dojo超算的直接競爭對手,後者被用於訓練特斯拉的神經網絡,以支持、訓練和改進全自動駕駛。
如知名分析師本·湯普森(Ben Thompson)所說:「英偉達既不是一家硬件公司,也不是一家軟件公司:它是一家將兩者融為一體的公司。」
內部發展多元業務之外,黃仁勛還將觸角盡量向外伸。據智東西統計,英偉達過去4個月以每月1家的速度收購AI和數據中心相關的企業,如以色列數據中心管理企業Run:ai,以色列端到端深度學習平臺開發商Deci,數據中心故障自動化處理技術公司Shoreline等等,進一步提升其在相關領域的技術積累。
2023年11月,英偉達推出了當時最新一代芯片H200。彼時,黃仁勛在一次活動中說:「我們不需要假裝公司一直處於危險之中。事實上,我們一直處於危險之中,而且我們深有體會。」
站在當時當刻,這句話顯得有點「凡爾賽」,英偉達的股價當時正高歌猛進,新一代芯片也在歡呼聲中推出了。但如今便知道,黃仁勛不僅在AI賽道有超前一步的眼光,他身上的那二兩焦慮,也同樣先人一步。
只是願景很大,事業未成,黃仁勛能否真正實現英偉達的多元化,擺脫「高預期詛咒」,還是一個未知數。---來源: 字母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