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追蹤一個男孩的十年:劍橋本科、MIT博士、25歲成為哈佛助理教授,他經歷了什麽?

2024081817:19

看點十年前,上中國際畢業生Michael曾因IB滿分、15門AP的成績,被外灘君關註,彼時他剛剛拿到了劍橋大學的錄取。十年後,這個男孩不僅圓夢曾經失之交臂的夢校,從MIT博士畢業,還成了哈佛助理教授。這十年裏,他經歷了什麽?探尋興趣和人生方向的過程,又給了他怎樣的感悟?

10年前,外灘君采訪過一位學生,那時他還在上海中學國際部就讀,不僅IB滿分,還選修了15門AP課程,一度刷新了學校的歷史紀錄,並順利拿到了劍橋大學offer。

一轉眼十年過去,他已經從MIT博士畢業,還在25歲的年紀,從近200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功應聘上了哈佛助理教授,如今在哈佛商學院講授數據分析課程。



左圖:十年前,接受外灘君采訪的Michael

右圖:十年後,Michael在哈佛校園

他的履歷,聽上去簡直就是國際教育賽道最優秀孩子的成長範本。

可是,當我們聯系到這位主人公,Michael,和他聊了聊自己這十年的留學、科研和求職經歷,才發現,在這一路名校光環的背後,也有不為人知的掙紮和焦慮。

他的成長經歷、在英美兩國頂級學府的求學、實習和求職感悟,都能給後來者,尤其是同樣走在國際教育這條路上的學生,諸多啟發。



Michael

1,  應聘哈佛教職,從上百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

2年前,正在MIT讀博的Michael,看到哈佛大學招聘的消息。

按照要求,他準備好闡述自己研究理念和教學理念的個人簡歷,並挑選了自己過去發表過的2-3篇科研論文,以及3-4篇推薦信,一股腦兒發了過去。

「一般來說,應聘基礎學科的教授崗位,比如數學系、物理學系教授,至少要做過三輪博士後,每一輪需要2-3年時間,而且競爭非常激烈。」Michael介紹說。

Michael申請的商學院教職崗位,雖不如基礎學科那麽競爭激烈,但也匯集了來自全世界近200位候選人, 最終錄取率差不多是0.5%,他開玩笑說,「比我高中時申請哈佛大學難多了。」



在經歷幾輪面試初篩後,候選人中的勝出者會被請去做現場報告。那一天裏,還會有20-30個小型Meeting,相當於全天候面試。

Michael沒想到,自己真的收到了哈佛發來的錄取郵件,成功應聘成為這所頂級學府的助理教授。年僅25歲的年紀,讓很多哈佛老教授,驚掉了下巴。

美國大學的終身系統職位分為三等: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其中,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是中級職稱,屬於大學編製內教職員工。

助理教授有自己獨立的教研室、實驗室以及科研經費,可以指導碩士生、博士生。如果在規定年限(5-7年)不能晉升為副教授,學校也可以解除雇傭關系。

如此年輕、且幾乎沒有大學教職經驗的他,究竟是怎麽從眾多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的?

Michael謙虛地表示,到了這個階段,其實大家科研實力都差不多,很難量化和比較,背後還是有運氣成分的。

他很慶幸自己的博士專業是運籌學,主要做技術和算法上的研究,而算法研究,是很多美國大學的著力發展方向,職位空缺會多一些,相對沒那麽卷。

運籌學Operations Research,是20世紀3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也是現代管理學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

該學科應用於數學和跨領域研究,利用統計學、數學模型和算法等,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復雜問題,特別是改善或優化現有系統的效率。

「一般來說,如果我們有一個還不錯的博士研究項目,畢業前嘗試申請30-50所美國大學的教職,起碼會收到保底校的offer;運氣不錯的話,會拿到3-5份offer。」

至於能被哈佛青睞,Michael覺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自己的研究課題和方向,對學校來說很有吸引力。



博士期間的Michael

運籌學專業需要將算法和模型,落地到實際應用中,區別就在於不同學生研究的方向不一樣,有的嘗試和能源行業相結合、有的人做航空業、汽車行業,還有人做農業...

而Michael一直對醫療行業感興趣。他並非只是發了幾篇相關論文,而是紮紮實實做了一些和醫療相關的研究項目,並運用到實際中。

劍橋本科期間,他用自己學的數學知識,做了一個關於埃博拉病毒的研究模型;

在MIT,他有一位同學是哈佛醫學院的醫生,兩人合作將數學模型,運用到病情篩查、手術的改進、設備的優化等方面;

讀博時,新冠疫情爆發,他設計出新冠疫情預測模型,為政府、醫院、醫療機構提供了決策支持,並收到了來自白宮的感謝信.....



這些經歷,為他的履歷添了不少亮色。

在Michae眼裏,自己並非最聰明的學生,但是他習慣於反思,經常會思考一些事情背後的底層邏輯。

這樣的思維習慣,也讓他在畢業後的十年裏受益匪淺,並幫助他在是否讀博、選擇什麽就業和科研方向等選擇中,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比如,在申請哈佛教職前,他已經對自己為什麽要進醫療行業;未來5-10年計劃做什麽;想要推動醫療行業發生怎樣的變革...都有系統性的思考。

他觀察發現,很多留學生的技術實力雖然很強,但是對於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為什麽要做這類研究欠缺考慮,「其實就是沒把自己想清楚,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麽,要做什麽」。


2,  放棄頂尖投行---用數學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時間回到十年前,那時,Michael心中的夢校是MIT。這十年裏,他是如何從數學系,轉戰運籌學,還找到了自己熱愛的領域?

他的答案是,做好眼下該做的事情,為機會的到來做好準備。

「機會並不時時都有,那也沒關系,That』s not the right time。但我相信,一直往前走,就會有好事發生。」

一直往前走的Michael,也經歷過很多學生都有的迷茫和掙紮。

高中時期,他曾憑借IB滿分、15門AP選修(僅有一門是4分,其余都是5分)的出色成績,拿到了賓夕法尼亞大學、杜克、伯克利等一眾美國頂尖大學乃至藤校的offer,卻很遺憾地和MIT失之交臂。

輾轉反側下,自幼喜愛數學的他,最終選擇前往英國,就讀劍橋大學數學系。

雖說是劍橋是世界一等一的學府,可在Michael和很多首選美國的學生看來,英國的大學多少有點保守、落伍了,不如美國那般開放、多元、生機勃勃,這讓他心裏有點不是滋味。

好在,Michael並沒有心灰意冷太久,而是很快就投入到了挑戰性極高的劍橋數學系學習中。

與此同時,他也並非盲目學習,而是始終思考、探索自己的興趣方向。

「我很早就想明白了,自己喜愛數學,並不是癡迷數學這門學科本身,而是享受數學作為一門工具,實現在實際場景中的運用。」



課余時間,Michael(最右)和劍橋的同學

成功排演話劇《茶館》,被BBC采訪報導

但未來要用數學來幹些什麽?他還沒想清楚。

和很多學生一樣,他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不無迷茫:高中時期,他曾對醫學感興趣,想過做一名醫生,但是自覺拿不了手術刀......

大學階段,他也和很多同學一樣,拼命擠進那些最受歡迎、名校生紮堆的大公司實習,將投行、咨詢、科技等行業,都試了個遍。

想要申請到這些頭部公司的實習機會,並不容易。他也曾為了一個寶貴的跨國實習機會,付出了很多努力,經歷了多輪面試,直到臨行前,突然被通知取消實習,這讓他一度焦慮失眠。

最終,臨近畢業的Michael,以劍橋一等榮譽學位、光鮮的實習履歷,收到了來自頂尖投行、著名科技公司的offer,薪資非常誘人。



Michael(右)以一等榮譽學位從劍橋本科畢業

可經過深思熟慮後,他卻選擇了放棄。因為他心中升起的那個聲音是:去MIT深造,讀運籌學專業。

Michael也是偶然間,因為大二時跟著導師做和埃博拉病毒相關的數據模型,才了解到了這個博士階段才有的小眾專業。

這段項目經歷,意外為Michael打開了一扇不一樣的窗,也完美匹配了Michael的興趣:以數學為工具,實現在其他行業的運用,比如醫療領域。

「很後悔,怎麽才知道有這樣一個專業,真是相見恨晚。」Michael欣喜地發現,目前全世界運籌學發展得最好的學校、也是最早成立該專業的學校,正是MIT。

命運就這樣畫上了一個圓,雖然晚了幾年,他還是來到了曾經的夢校。

不曾想,MIT讀博期間新冠疫情爆發,校園關閉,Michael的計劃全被打亂。焦慮中,他決定行動起來,為疫情防控做點什麽。



疫情期間的Michael

因為有本科階段的埃博拉項目經驗,Michael主動向導師請纓,要貢獻自己的所學,設計出一個幫助預測疫情的數據模型。

「從3月7號第一版模型上線,一直到七八月份,我基本上都在研究數據和建模,每周工作時長不低於100個小時。」

他介紹說,過去傳染病的防控,往往僅限於傳染病學專業的工作;但現在,通過優化數據模型,可以更精準地實現預測,提供防疫決策。

比如,醫院每一天需要準備多少床位、呼吸機該怎麽分配;疫苗該如何分配、疫苗生產的選址;乃至美聯儲是否需要降息......

這也意味著,他需要和美國疾控中心、美國緊急管理處、醫院、藥企、美聯儲等進行多方合作溝通。

經此一疫,Michael不僅收到了來自白宮的感謝信,也真切感受到,運籌學在優化決策上的作用。

3,  劍橋一等榮譽畢業,意味著什麽?

關於英美教育差異

除了Michael的實習、求職的故事,讓外灘君感興趣的,還有他在英國劍橋大學數學系的學習經歷。

在這裏,擅長數學的Michael,驚呼自己經常有一種被碾壓的感覺。

「我身邊的同學參加IMO(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拿個金牌、銀牌,簡直太稀松平常了......仿佛全歐洲的IMO獲獎選手,有一半都在我們系。」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連IMO選拔賽都沒摸到邊的大男孩,卻從劍橋大學數學系,以一等榮譽學位本科畢業(只有學業成績位於年級前20%的學生,才會被授予)。



Michael(左)和劍橋教授

「參加過IMO的同學,已經超前學習了很多。因此整個大一,我基本都在補之前沒學過的內容。只有第一年下足功夫,後面才會輕松一些。」

在Michael眼裏,以劍橋大學為首的英國大學的數學教育,和美國大學有不小差異。

首先,專業性強,基礎紮實;

英國大學的學製大多是三年,而美國大學是四年製。且在英國大學,沒有通識教育這一說法,學校默認通識教育應該在高中階段完成;相反,它更強調學生在本科階段,打好專業基礎,成為更專業化的人才。

也因此,劍橋大學的數學系學生,需要在3年時間裏,密集地上完20-30多門數學課程;而美國頂尖大學,可能只學8-12門數學課程,剩下的時間可以自由選課,接受通識教育。

Michael在劍橋的三年裏,更是紮紮實實學了30多門數學課程,幾乎涵蓋了數學的方方面面。

「你不能說,因為自己不喜歡理論數學、不喜歡場論、或者不喜歡群論,就選擇不上這門課,所有內容考試都要考的。我們只有到了大三最後一年,才可以選擇一些更細化的數學方向。」

等來了美國,他赫然發現,相比MIT的本科生,自己在劍橋學的內容更為全面、也更紮實。

其次,學業要求更高、挑戰性更大;

Michael來了劍橋發現,那些能堅持下來的學生,不一定是數學成績好的學生,反而是真心熱愛數學的學生。

「不誇張的說,我大學期間,最典型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上午上課,下午寫作業,吃過晚飯回寢室接著做題。」

Michael提醒,如果對數學沒有興趣,僅憑自己過去數學成績還不錯的話,很可能無法承受每天都在上數學課,會覺得很痛苦。

他回憶,自己曾想去蹭一些物理系的課程,校方的反應是,「什麽?你覺得數學課還不夠多是嗎?」

而且劍橋大學的學位等級,會根據期末考試成績每年評定一次,學位等級不僅影響學生實習、找工作,還會影響考研深造。「一些頂級大學的研究生錄取,都會要求有一等本科榮譽學位,比如MIT。」

這也導致,劍橋學生對每一場期末考試,都非常謹慎。Michael開玩笑說,「本科階段,我們相當於要經歷『三次高考』。」



Michael和劍橋同學在一起討論

此外,理論性更強,應用性則弱一些;

Michael發現,英國大學的學科內容更偏向理論,雖然也有一些很好的項目,但整體上可能不像美國大學有更多偏向應用的學科。

不過辯證來看,Michael覺得,自己能有今天的發展和成就,反而要感謝在劍橋本科階段打下的專業基礎。

如今,他不僅在哈佛商學院教授數據分析課程,還在哈佛醫學院領導著一個人工智能團隊,將醫療與AI、算法相結合。

日常工作中,他需要和美國的醫療機構、醫藥機構、政府部門、監管部門打交道,嘗試將人工智能算法運用到醫療領域的各個方面,推動系統性的變革。



Michael‍‍‍

在采訪的最後,外灘君問Michael,對正在為留學做準備的學弟學妹們,有什麽建議?

他再次誠懇地表示,如果說自己取得了一些成績,也不可否認努力背後的運氣。希望大家對未來能抱有一種松弛的心態。

「沒錄取心儀的夢校、沒得到某一份實習、暫時沒找到人生的方向...都沒關系。不要害怕走錯了一步,人生就毀了。」

4,  故事的另一面---「普娃」是如何成長起來的

在過去外灘君報道的很多學生故事中,總會有讀者詢問,這樣優秀的孩子是怎麽培養?

這次,外灘君也聯系了Michael的母親,希望能從另一個角度了解,這位堪稱精英教育成功範本的大男孩,如何成長為今天的他。



Michael碩士畢業,和父母在MIT合影

沒想到,在媽媽眼裏,Michael完全就是一個「普娃」:

小初階段,成績一直都處於中遊,除了在數學上小有天賦,語文和英語都不冒尖。

可到了高中階段,他卻像一匹黑馬,GPA沖進年級前十,還拿下IB滿分、15門AP。

逆襲是怎麽發生的?

聊起孩子的成長,Michael媽媽表示,自己一直堅持「揚長避短」,不去破壞孩子對學習的內驅力。雖然大環境往往要求孩子全面發展,但是她完全接納孩子在數學以外的學科,存在短板這一事實。

「小時候的Michael,經常一個人安安靜靜地捧著一本數學書在看。旁人可能難以想象,這個看上去學霸範兒的小男孩,可能語文考試還沒及格。」Michael媽媽笑著說。

但這並不意味著放棄孩子在其他學科上的成長。Michael是小學二年級跟著媽媽從溫哥華回到上海讀書,只能從最簡單拼音、漢字開始學起。

即便如此,她也堅持不將焦慮傳遞給孩子,而是讓他按照既定的節奏,不驕不躁,日積月累。

在時光的雕琢下,Michael媽媽欣喜地看見,Michael已然成長為一位雙語雙文化人才。

在一眾世界頂級學府,他可以用接近母語的英文水平,在生活和學術領域遊刃有余;另一方面,他的中文表達在留學生中也屬於佼佼者,日常還在公眾號上寫作,探討自己感興趣的熱點話題。

「對於接受國際教育教育的孩子來說,雙語雙文化能力的培養,尤其重要。在海外無論是求學、求職,還是建立人脈社交資源,都需要孩子有真正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Michael媽媽發現,孩子身邊不乏一些很優秀的同齡人,他們專業能力很強,卻因為語言能力不足,難以真正融入海外,失去很多寶貴機會。



Michael和導師之間的學術討論

除此以外,Michael媽媽也很註重,在運動和藝術中培養孩子的耐力。

不同於很多父母會在孩子年幼時,一股腦兒報很多興趣班,Michael媽媽則堅持「少而精」。在她看來,如果孩子選定了一行,就要鼓勵他堅持下去,這是一種「耐力」的培養。

小時候,Michael的興趣班,基本上只有兩個——遊泳和鋼琴。

小學階段,他有幸被選進了遊泳校隊。雖不指望走特長生道路,他還是每天堅持訓練2個小時,寒暑假還要參加集訓。

不指望出成績、完全將體育運動當成對毅力的磨練,這樣一心態,也養成了Michael不輕言放棄的性格。

鋼琴學習也是如此。一位溫哥華的鋼琴老師,曾提醒Michael媽媽,「孩子沒必要太早學琴,男孩子更要推遲一點」。因此,Michael從7歲才開始學琴。媽媽對他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將每日練琴變成一種習慣,不要半途而廢。

如今,鋼琴已經成了Michael生活中的一部分。無論在劍橋讀書,還是在波士頓求學,他都覺得空氣中不能少了鋼琴的音符。

寫到這裏,估計很多人和外灘君有一樣的感觸:優秀人才背後的養育之道,好像並沒有什麽深文大義,遵循的也是一些很樸實的教育規律。

不過,Michael的故事倒也提醒我們,孩子未來的成就,並非當下的狀態就能決定。培養的方式多種多樣,成長的節奏也可能千差萬別。

正如Michael所說,人生不會因為哪一步沒走好,就被毀掉。恐懼和焦慮不可避免,但更重要的是思考和行動。---[文: 周瀅瀅*編: Jennifer/來源: 外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