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山姆大叔沒能殺死華為,反而讓它變得更強"

2024062711:36

「美國刺殺華為的企圖適得其反」,英國《經濟學人》6月13日以此為題發表長文,指出美國對華為公司的打壓已演變為全面戰爭,華為雖然在美國猛烈的攻擊下受到重創,但並沒有被打倒,反而再次蓬勃發展。

文章回顧了這些年華為如何突破美國重重封鎖,在軟硬件設備的國產替代和創新叠代的道路上加速前進,讓公司業務多元發展。文章指出,經歷了苦難的華為,將更讓美國擔憂。



英國《經濟學人》報導截圖

*「山姆大叔沒能殺死華為,反而讓它變得更強」

文章寫道,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經常用軍事術語談論公司與美國的沖突,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華為十多年來一直受到美國的攻擊:從2012年美國政府開始宣稱中國利用華為從事所謂「間諜活動」,到2018年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被加拿大方面應美國要求逮捕。

2020年,美國對華為騷擾已經演變成全面戰爭,大多數美國公司被禁止與華為做生意,美國以外的公司也被禁止向華為出售使用美國技術的芯片或其他設備。美國還試圖阻撓其他國家不要在其移動電話網絡中使用華為設備。

一系列的猛烈攻擊重創了華為:由於缺乏芯片,華為被迫出售旗下的主要智能手機品牌;十多個富裕國家把華為排除在5G合同之外;2021年,華為收入同比下降30%;2022年凈利潤同比下滑近70%。

在2022年的一篇內部文章中,任正非明確表示,華為正在為生存而戰:「首先要活下來,活下來就有未來。」

直到今天,美國的攻擊還在繼續,上個月,美國撤銷高通、英特爾對華為出口許可。然而,美國對華為的「閃電戰」只是短暫地撼動了這個帝國,華為不但存活了下來,而且還再次迎來了蓬勃發展:今年一季度,華為凈利潤同比增長564%,達到197億元人民幣(約合27億美元);華為的手機業務已全面回歸;電信設備銷售額再次上升。

文章指出,2023年,華為的銷售額約為1000億美元,約為美國科技公司甲骨文的2倍;它的規模雖然只有韓國手機製造商三星的一半,但在研發方面的支出卻超越了三星。華為2023年的研發預算為230億美元,只有Alphabet(谷歌母公司)、亞馬遜、蘋果和微軟這幾家美國科技巨頭超過了它。2023年華為的利潤約為123億美元,與美國通信設備巨頭思科不相上下,遠遠超過其主要競爭對手愛立信和諾基亞。且後兩者正在裁員,華為的員工數量卻在持續擴張,目前人數比2021年增加了1.2萬人。



2023年各公司研發支出(《經濟學人》)

文章指出,華為在很大程度上通過用本土零件和程序取代其產品中的外國技術來實現這一目標,從而使其在未來更不容易受到美國敵意的影響。「山姆大叔沒能殺死華為,反而讓華為變得更加強大。」

文章稱,美國的製裁對華為來說並非毫無影響。首先,它讓華為的業務更加集中在中國,其海外銷售額目前只占總銷售額的三分之一。華為也被迫更加註重創新,為政治問題尋找技術解決方案。該公司約有11.4萬名員工從事研發工作,占員工總數的一半以上。

為了在現有和未來可能的美國製裁下生存,華為一直在系統地尋求其產品和內部系統中美國知識產權的替代品。任正非去年3月表示,在過去三年中,華為已經用中國製造的零部件替換掉1.3萬個受美國製裁的零部件。這麽做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美國此舉阻礙了華為在其他領域的投資,但也迫使華為更加專註於研發,刺激其自身知識產權的快速發展,並推動其向新的業務領域多元化發展。

文章稱,華為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繞過製裁,著實令人驚訝,華為也在成為中國創新思維的典範。

*「今天的華為更令美國擔憂」

硬件只是華為戰鬥的一半,自2019年以來,美國公司也被禁止向華為出售軟件系統,這迫使該公司不得不開發這些軟件的替代品。

例如,甲骨文曾為華為提供一款程序來管理其內部系統(行話稱之為企業資源計劃或ERP),美方的限制迫華為在2023年推出了名為MetaERP的全新系統。當時。華為董事、質量與流程IT部總裁陶景文表示:「我們已經突破了封鎖,我們活了下來!」



2020年5月16日,華為公司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張圖:渾身彈孔累累的伊爾2攻擊機,依然堅持飛行,終於安全返回 (網絡)

更大的阻礙是華為電子產品的操作系統,過去,華為的智能手機業務建立在谷歌的安卓系統上,失去對安卓系統及其運行的龐大應用生態系統的訪問權,是其不得不放棄大部分智能手機業務的原因之一。

2012年以來,華為一直在為其手表和其他設備開發一款名為Harmony(鴻蒙)的操作系統,美國對軟件的製裁迫使它將「鴻蒙」整合到其手機中。其新機型的受歡迎程度又促使開發人員開發更多基於「鴻蒙」的應用程序。鴻蒙系統旨在用於華為的所有消費產品,包括手表、電視和車載系統,這使得跨設備集成功能成為可能。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曾表示,鴻蒙生態的設備數量已超過7億,有220萬Harmony OS開發者投入到鴻蒙世界的開發中。

美國的制裁也使華為的業務趨於多元化,以彌補收入損失。過去,華為的國際業務重心是網絡設備,但現在其正向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的雲數據庫公司擴大軟件銷售。

近年來,美國一直在渲染華為和中國政府的密切關系。文章指出,華為和中國政府的關系經常被外界誤解,該公司並不是遵守政府指令將其供應鏈本土化,相反,對於華為和許多其他中國公司來說,自給自足已成為商業上的當務之急,因為這是他們唯一的生存手段,其投資決策是由市場驅動的。

文章稱,面對華為的崛起,美國決策者正在「從錯誤中汲取教訓」。有對華鷹派人士在哀嘆,對華為制裁的逐步加強,特別是2018年宣布最嚴厲措施與2020年實施之間有28個月時間差,「給了該公司大量的準備時間。」

然而,文章指出,華為所遭受的痛苦對美國帶來的更大教訓尚未被人們理解:切斷該公司與西方技術的聯系並沒有扼殺它,反而增加了其創新的動力。

文章最後指出,中國在芯片製造方面仍落後西方數年,正如預期的那樣,美國對高性能半導體的制裁提高了中國企業的成本,並減緩了數千家公司采用人工智能的速度。「但如果說華為在美國第一次對中國(科技)宣戰時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那麽現在它更令人擔憂了。」文章寫道。

針對美國屢屢無端打壓華為,中國外交部也多次作出回應。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去年9月表示,我們一貫反對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反對濫用和泛化國家安全概念。

美國濫用國家力量,無理打壓中國企業,違反自由貿易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擾亂全球產供鏈穩定,損人不利己。

我想強調的是,制裁、遏制、打壓阻止不了中國發展,只會增強中國自立自強、科技創新的決心和能力。---[來源 : 觀察者網*責任編輯:李曦/來源: 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