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一年估值70億,誰在爭奪「天才少年」
不管是資本彈藥還是場景應用,外界都給「天才少年」鋪就了一條光明大道。
A輪融資後面多了四個「+」,原華為「天才少年」稚暉君(彭誌輝),正在成為最炙手可熱的資本追逐對象。
《中國企業家》獨家獲悉,近期,由稚暉君參與創立的智元機器人正在開啟新一輪融資,老股東百度風投將再次參與此次融資。知情人士透露,智元機器人已經通知了老股東,一些老股東內部正在「過會」討論是否要跟投,但還沒有形成最終共識。
百度風投曾兩次出手投資智元,包括領投了A+輪。對於上述消息,百度風投回應《中國企業家》,百度風投主要投較早期,智元發展較快,他們也期待智元新一輪有更豐富產業背景的機構加入。
截至發稿,智元機器人對上述消息不予置評。
據天眼查的數據,成立僅14個月的智元機器人已融資6輪,其最近披露的一輪融資是在今年3月,智元機器人關聯公司上海智元新創技術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紅杉中國、M31資本、上汽投資,三家共同參與了智元機器人A++++輪融資。這也是智元機器人的第6輪融資,投前估值已達70億元,而這家公司當時僅成立1年1個月。
製表:王超
2020年,稚暉君經過前後7輪面試,以「天才少年」的身份加盟華為,從事昇騰AI芯片和AI算法相關研究工作,年薪高達百萬。此外,他在科技圈迅速爆紅的原因,還包括他在B站上發布了大量硬核科技產品的視頻。
不過,2022年12月,稚暉君在社交平臺宣布離開華為。次年2月,稚暉君創立智元機器人,搭檔是上海交通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副研究員閆維新。頂著「天才少年」的光環,智元機器人創立後吸引了包括高瓴創投、奇績創壇、藍馳創投、比亞迪、BV百度風投等頂級機構。
一家投資過智元機器人的機構告訴《中國企業家》,之所以堅定地看好人形機器人,是因為無論是生產還是生活體系,現代社會是圍繞人來設計的,相對應的,人形機器人也就成了適應人類各種場景的最佳機器容器。
2023年8月,稚暉君以智元CTO、首席架構師的角色發布了第一代通用型具身智能機器人「遠征A1」。他說,公司計劃將整個機器人硬件成本控製在20萬元以內,首先應用於工業智造領域,隨後逐步走向家庭,協助工人、科研人員和家庭成員完成各種任務。
目前,人形機器人最大的挑戰是缺乏商用場景,只能做一些客服、展示和娛樂等低價值工作。今年以來,最火的人形機器人是一個「廚師」,由斯坦福大學團隊開發的炒菜機器人,成本在3.2萬美元左右。
在一個商業化不那麽成熟的行業裏,資本的力量是創業者最需要的。來覓PEVC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機器人領域合計發生融資案例59起,同比翻了一倍多,涉及融資金額45.22億元,同比上升51.72%。
投資人的「彈藥」流向智元機器人、宇樹科技等少數初創公司,比如宇樹科技在今年2月完成B2輪融資,融了近10億元人民幣,它的創始人王興興也是一位90後創業者,他個人申請了超過100項機器人相關專利。
這是一個新興的賽道,註定屬於天才之間的龍爭虎鬥。
天才少年受資本追捧
在不同的社交平臺上,稚暉君樂於展示了對世界的好奇,比如在微博上,他的個人簡介是「AI工程師,野生鋼鐵俠本俠」;而在知乎上,他介紹自己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個人簡介為「十年飲冰,難涼熱血」。
2018年,稚暉君研究生從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畢業,畢業後就職於OPPO研究院AI實驗室,擔任算法工程師。2020年入選華為公司「天才少年計劃」,該計劃成員的年薪最高可達200萬元,稚暉君主要方向是AI邊緣異構計算領域。
2022年10月,稚暉君宣布離開華為,開啟一段新的事業,去做更有挑戰的事情。他在微博上說:「不是因為我們已經有把握把它做好,而是因為,這件事是我一直以來的熱愛和夢想。」
在B站拍各種改裝視頻,顯然不是稚暉君的終極夢想,但UP主的身份的確讓他被科技圈廣泛認識——在B站上他擁有258萬粉絲,他最早一個視頻是在2017年11月上傳的,那時候,他還是電子科技大學的一名學生,在手機上開發了一款智能紅外遙控軟件,可以不借助遙控器控製空調,視頻時長只有40秒,播放量只有5萬次。
到了2020年,他已經成為B站科技區名聲響亮的科技UP主,他最喜歡進行各種魔改,比如把自行車做成自動駕駛,視頻播放量超過500萬次,再比如用4個月時間製造了一臺迷你機械臂,用一顆葡萄展示手術縫製效果,獲得了近700萬次的播放量。
那段時間,B站還湧現出了何同學等科技博主,但真正將熱愛轉化為創業的只有稚暉君。
2023年2月,稚暉君在微博上感慨ChatGPT的技術落地轉化效率之高,確實令人震驚。但由於技術和商業方方面面的推動,AI似乎在著自我進化的方向一路飛奔,「我進化,與你何幹?」唯一目前還缺少的,除了大模型欲壑難填的算力需求外,可能就是與物理世界交互的「具身智能」了。
具身智能也成了稚暉君的創業方向。2023年4月,他在微博發布了智元機器人的招聘貼,以此宣布投身創業。
伴隨著稚暉君的創業,隨之而來是澎湃洶湧的資本加持,甚至有些投資人必須通過私人關系介紹,才能獲得「上車」的機會。
2023年3月,高瓴創投聯手奇績創壇投了智元機器人天使輪;1個月之後,高瓴創投再度領投A輪;4月底,A+輪由BV百度風投領投,經緯創投、鼎暉投資、高榕資本等跟投;3個月之後,比亞迪領投A++輪;2023年12月,智元機器人獲得超6億元的A+++輪融資,投資人名單包括藍馳創投、中科創星、臨港新片區基金等。
最關鍵的是,智元機器人獲得了上海本地企業的大力支持。今年3月,它獲得上汽投資支持,之前,上海臨港新片區基金也出資支持了它,這家公司的創業地址就在臨港新片區。
在其它公司還在苦苦探索商用場景時,智元機器人獲得了堪比「微信流量入口」的場景支持。今年3月,他們和臨港集團達成多項合作,臨港集團將開放包括汽車製造、3C製造以及物流等場景來催熟產品,致力於打造上海人形機器人第一座量產工廠。比亞迪也開放了自己的工廠給這家初創公司場景機會。
不管是資本彈藥還是場景應用,外界都給稚暉君鋪就了一條光明大道,而他所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發揮自己的天才智慧,極致的技術探索加上可落地的技術應用。
人形機器人是未來嗎?
稚暉君曾說過:「如果程序員是數字世界的上帝的話,那親手給機器人以身形,再用AI賦其靈魂,這就是真極客的浪漫!」
如今,這個浪漫正在成為現實。
來源:視覺中國
2023年8月,智元機器人發布了第一款具身智能機器人「遠征A1」,身高175cm,重量55kg,整體為類人造型,號稱擁有200TOPS(Tera Operations Per Second,處理器每秒鐘可進行一萬億次操作)算力,他們還將大模型裝進了機器人,讓其更智能。
在發布會上,稚暉君帶領團隊訓練機器人完成擰螺絲、摁按鈕、搬物品等動作,讓它們成為汽車、3C電子等製造工廠的合格員工,未來,這個機器人還會洗碗、炒菜,當人類的「生活管家」。
但人形機器人介入人類生活場景還是面臨很多挑戰。一位行業人士說,他不會接受一個人形物體出現在家庭生活裏,這就像一個陌生人出現在身邊一樣,但像掃地機器人或者洗碗機等融入客體環境的事物,他可以接受。
人們對人形機器人的觀點正在分成態度鮮明的兩派,一派是堅定的樂觀派,比如馬斯克,他在6月中旬的特斯拉股東大會上說,未來機器人與人類的比例可能至少是2:1,大約會有100億個人形機器人,甚至是200億或者300億個。每年,特斯拉能從機器人業務賺到大約1萬億美元的利潤。
美國Figure機器人公司CEO Brett Adcock則反對馬斯克的觀點,他認為人形機器人更像是手機一類的電子消費品,而不是像汽車那樣的工業品。Figure今年3月從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英偉達、OpenAI和微軟等獲得了約6.75億美元資金的支持。
另一派則是相對的悲觀派,比如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他最近在一次公開會議上說,絕大多數應用場景並不需要人形機器人,炒菜機器人應該長得像鍋,吸塵器也長得並不像人。
機器的世界正呼嘯而來,大模型試圖復刻人的大腦,人形機器人復刻人的器官和感官,人與客體之間的關系還沒有變得如此復雜。前OpenAI首席科學家伊利亞·蘇茨克維說,我們今天研究AI的首要目標已經不是怎麽讓機器變得更加智能,而是讓機器的目標和人的目標一致。
---[中國企業家記者: 閆俊文*編輯: 李薇*頭圖來源: 視覺中國/來源: 中國企業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