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5月非農:多年來最詭異的一次?

2024060814:03

5月非農報告,出現了近年來最詭異的一幕。

官方周五數據顯示,5月份美國意外增加了27.2萬個就業崗位,比共識預期的18萬個高出50%,比華爾街最高預期高出1.4萬個。更驚人的是,這個數字比預估值高出4個標準差,創下過去一年最高紀錄。時薪數據也意外增長,同環比均高於預期。

但與此同時,失業率卻意外地從3.9% 上升到 4.0%,為兩年來最高水平。

新增就業大超預期,為何失業率不降反升?

正如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這與企業調查和家庭調查之間的巨大差異有關,前者激增27.2萬人,而後者則大幅下降了40.8萬人!



企業調查和家庭調查是美國衡量就業市場狀況的兩個主要調查。過去一年來,企業調查數據一直呈上升趨勢,而家庭調查數據停滯不前,目前水平已回落至去年夏天的水平。

現在這兩個調查之間的差異達到了900萬,這是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差距。



表面增加27.2萬,實際可能不到10萬人

那麽問題來了,這次的27.2萬新增就業人數中,存在多少水分?

有人發現,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所有就業崗位中,有23.1萬個來自「出生/死亡調整」(Birth/Death adjustment)模型,也就是根據新企業成立的估算值。這部分工作崗位實際上並沒有被統計,而是被假定存在並直接計入電子表格中。

也就是說,這23.1萬個就業崗位只是統計局基於模型假設「憑空創造」出來的,用以調整就業總人數。

知名分析師Anna Wong指出,「出生/死亡調整」模型已經跟不上現實情況了,當前就業增長的實際速度可能不到每月10萬人。她認為,失業率數據目前更能反映就業市場的真實狀況。

自去年4月以來,出生-死亡模型已經增加了190萬個就業崗位,占同期所有新增就業人數的56%。這意味著,過去一年中超過一半的「就業增長」來自該模型。



一半新增就業來自非法移民?

從表面上看,過去一年的新增就業是絕對亮眼的,彰顯了就業市場的強勁勢頭,然而,深入分析其結構,新增崗位的質量卻令人擔憂。

過去一年,美國全職工作崗位同比減少了120萬個,取而代之的是150萬個兼職崗位。



僅在5月份一個月內,就有62.5萬個全職工作崗位消失,兼職崗位增加了28.6萬個。



還有一個數據值得註意,5月份,美國本土勞動力人數大幅下降了66.3萬,總數降至1.30445億,移民數量卻激增了41.4萬。



時間線拉長到過去4年,所有新增就業崗位都由移民承擔,而本土工人的就業崗位自2019年12月以來一直在減少。



過去一年的情況更加糟糕:本土工人流失了66.8萬個工作崗位,而移民卻增加了93.4萬個工作崗位。



移民新增崗位很可能來自非法移民,過去三年裏,大量非法移民湧入美國邊境。

也就是說,美國的就業增長主要由非法移民推動,而本土勞動力市場正在不斷萎縮。

非農報告公布之前,渣打銀行發布報告稱,如果排除這些非法移民工人,非農就業在24財年每月的增量可能在12.5萬左右,美國就業市場遠遠不會像今天看起來這麽強勁。如果美聯儲充分理解了非法移民對非農就業的影響,那麽每月23.1萬的非農增速就沒什麽可擔心的。

而且,由於這些非法移民的工資通常低於最低工資標準,因此雖然在過去的一年裏,有數百萬非法移民被雇用,但美國的通貨膨脹並沒有飆升。-來源: 華爾街見聞官方-

*全球央行買不動後中國央行也結束「18連增」,金價未來還能漲嗎?業內:繁榮大周期仍未結束*

[財聯社6月7日訊*記者:彭科峰] 央行連續18個月增持黃金儲備的紀錄中斷了!

今日下午,據官方數據顯示,中國5月末黃金儲備報7280萬盎司,較4月末持平。這意味著5月份央行並未增持黃金,而此前央行曾經連續18個月增持黃金儲備,引發輿論廣泛關註。財聯社記者註意到,或許是受到最新消息影響,現貨黃金日內跌幅達1.00%,一度報2351.78美元/盎司,創2日新低。

值得註意的是,相關數據顯示,全球央行近期在增持黃金這件事情上都不約而同放緩了腳步。本周二,世界黃金協會的報告顯示,4月各國央行的黃金總購買量為36噸,較3月份的39噸環比下降3噸。而與一季度全球央行總計購買290噸,月均96.7噸的數據相比,4月份全球央行增持黃金的動力顯然有明顯下降。

央行中斷「18連增」 現貨黃金同日下跌1%

央行為何中斷中斷「18連增」?今日,某券商知名宏觀分析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央行此舉在「意料之中,也在情理之中」。

他表示,和大眾想象的不一樣,有關方面對於外儲的經營收益也有著一定的考量和考核指標,簡單來說就是要讓外匯持續產生收益,不能跑輸通脹。在3、4月份國際金價迎來罕見上漲後,如今央行高價買入黃金的投資收益和風險相比已經較差。所以央行才會選擇暫停購買。

為何是「意料之中」?因為依據外匯局此前數據,在3、4月份央行盡管還在買入黃金,但購買數量相比前期有大幅收縮,尤其是4月份的購買量堪稱「象征性買入」。這已經了外界一個明顯的信號。

此外,匯管信息科技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也公開表示,由於近期金價叠創新高,市場定價或已高估,這一背景下,央行停止增持黃金儲備是理性選擇。

財聯社記者註意到,或許是受到最新消息影響,現貨黃金日內跌幅達1.00%,一度報2351.78美元/盎司,創2日新低。

長期國際金價或將再創歷史新高 央行仍有增持動力

那麽,本次央行暫停購買黃金,對未來金價走勢會有影響嗎?普通人還應該投資黃金嗎?

對此,上述分析師認為,央行作為「大塊頭選手」,在黃金市場的一舉一動都倍受關註,有一定的風向標作用。因此,本次信息發布後,相信會對目前還處於高位的黃金市場產生一定影響,打壓一些看多者的熱情。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本次央行暫停購買黃金,可能也有打壓黃金熱浪的考慮。央行作為旗手停止買入黃金,也是給當下瘋狂的黃金投機者們一個信號,試圖給這個市場降溫。」該分析師進一步表示。目前,金價仍維持在2300美元每盎司以上的高位,這個價格明顯偏離了基本面。在央行停止購金等因素的影響下,短期內黃金震蕩或在所難免,投資者需高度警惕回調風險。

那麽,這是否意味著未來黃金的走勢會下降?大周期將結束呢?對此,上述分析師給予明確否認。他認為,黃金的繁榮大周期還未結束,「至少在2027年前看不到暴跌的跡象」,中長期來看,黃金依然會維持漲勢。其原因在於,地緣政治因素長期動蕩,進一步推高黃金作為風險對沖的價值。美聯儲降息周期開啟後,2025年國際金價或許上漲的空間,有望再創歷史新高。

另外,從央行的角度來看,目前央行的外匯儲備中,黃金的占比依然明顯低於國際平均水平,這意味從外匯儲備多樣化配置等因素考慮,未來央行依然有配置黃金的需求和空間。「甚至不誇張的說,未來幾個月內我們可能很快看到央行再度買入黃金的現象發生。」該分析師認為。-來源: 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