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標簽化下的現代年輕人之精神狀態:表面發瘋,內心穩定 ???

2024041815:43

當「我要diss你」演變為「成都迪士尼」並空降熱搜,當《無限超越班2》自帶的「癲」buff火出圈,再回想一下春節時的「黃龍江一帶全都帶藍牙」……

當代年輕人,你是癲,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話!

2024年,「癲」彷彿成為代表年輕人精神狀態的關鍵詞。



「年輕人,始終是網絡熱搜的常客。」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師董晨宇對此並不意外,在他看來,「標簽化」是每個世代走向成年的標誌之一。

除了癲,年輕人身上的標簽還有很多很多。

有人說當代年輕人渴望穩定,也有人說他們一身反骨熱愛整頓職場;有人說他們追求個性,也有人說他們消費降級;有人說他們內卷,也有人說他們躺平……

在相互矛盾的標簽中,年輕人更像是提線木偶,或是被老師和家長精心打扮即將上臺的小學生,被安排著進行一場場網絡表演,演出不再年輕的「往屆生」敢想卻不敢為的網絡爽劇。

00後並不是唯一的受害者。當80後站出來為00後製作標簽的時候,他們在做的,似乎不過是讓自己承受過的事情,擊鼓傳花一般地遞到了00後手中。

於是,一輪又一輪。如今的00後躺平,10年前的90後迷茫,20年前的80後自我,30年前的70後......慶幸當時沒有互聯網。

當然,年輕人與互聯網之間前所未有的「糾纏」遠不止於此。如果上一代人仍舊是在「使用」互聯網,那麽當下的年輕人則幹脆「活」在了互聯網中。

2023年12月,董晨宇在互聯網中尋找了70位年輕人,並以閑魚、1688、釘釘、誇克四個年輕人活躍的APP為觀察窗口,嘗試驗證這些印象的真偽,獲取對當代年輕人更為厚重的理解。

在研究成果《「APP世代」中國年輕人移動應用使用報告》中,董晨宇觀察到當代年輕人追求個性化的消費觀、期盼社交屬性的消費趨勢、充滿叛逆又有反向開發APP的創造性。

他認為,互聯網不應該僅僅是評判年輕人的「標簽廣場」,更應該成為了理解他們的「微觀鏡頭」。

消費降級? 無所謂升降,該省省該花花

年輕人在消費降級嗎?

對於在北京攻讀碩士學位的張然來說,1688上的同源工廠店是她購買衣服的首選,因為她不願意再為品牌溢價買單。

對於深圳的中學老師李舒而言,買肯德基時在閑魚上搜「代下單」服務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因為這可以節省九元的外送費。



誇克在年輕人中的迅速擴散也出於類似的邏輯:相比於幾百元的網盤年費,淘寶88VIP就可以「順手」獲得誇克網盤會員。

來自上海的事業單位職員胡莉則感受到了「平替文化」在朋友間的流行:

    「如果我身邊的朋友有人花3000塊錢買了一個發卡,我們都會罵說你有病,而不會覺得你好有實力。我們更願意討論的是,你這個東西16塊8買了,太貴了,一模一樣的東西,我9塊8買的。」

在以「平替文化」為代表的「反消費主義」觀念中,年輕人不再追逐品牌帶來的符號幻覺,而擁抱性價比更高的消費。「不是A買不起,而是B更有性價比」成為了年輕人的口頭禪。

圖 | 網友曬出的各種「代下單」訂單

相比「消費降級」,「消費理性」則是當下年輕人更加普遍和準確的心態。

高性價比並不一定意味著對於品質的放棄。恰恰相反,年輕人越來越通過購物平臺完成價格低廉的興趣消費,甚至形成了獨特的青年文化圈層。

在閑魚,年輕人將動漫遊戲相關商品稱之為「谷子」,形成了「谷圈」,以及大量外人難以看懂的行話,例如「色紙」、「谷美」、「排跑」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年輕人的身份感與話語權被建立起來。




圖 | 網友曬出自己珍藏的色紙

在消費理性的基礎上,「個性化」與「社交性」的消費時常出現,成為了年輕群體中獨特的「消費升級」。

    「我大學的時候去迪士尼,我想要買一個玩偶,我會糾結很久,但現在因為自己工作掙錢了,這筆錢是完全由我自己來支配的,比如說上個月去迪士尼,我把我喜歡的玩偶就全買了,這可能是我一個最大的消費上面的心理變化。」

一位上海互聯網從業者如此說道。

近年來,興趣消費在年輕人的支出中占據了更大的比重。因此,「消費降級」並不是我們理解年輕人消費行為的準確概念。

* 躺平? 這屆年輕人的「互聯網爽文」

年輕人在「躺平」嗎?

年輕人過著怎樣的生活?當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去尋訪近一兩年的媒體報道,發現大量的報道都將年輕人與「躺平」聯系在一起。

董晨宇在訪談後發現:喊躺平的人多,真躺平的人少。躺平與其說是年輕人普遍的生活狀態,不如說是很多人宣泄焦慮的方式、一種「互聯網爽文」。

相比於「躺平」,絕大部分年輕人對自己生活狀態最經常出現的描述是「平靜」。他們擁抱高度節奏化的生活秩序。在這種秩序中,作為職業工具的「釘釘」被不少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比喻為一扇門:

    它有點像一扇門。我是通過它來進入到我的工作,因為它是一個工作軟件,它會讓我很強烈的意識到,我已經進入到工作中了。對於一個沒有參加過工作的人來說,它是有一個比較強的沖擊的。

另一位在蘭州攻讀博士學位的葛廷則把釘釘視為一種「邊界維護器」。

    工作的對接就會直接在釘釘上面溝通,不加微信了。尤其是自己平時確實不太熟悉的人,比如說像不會再合作的人。因為我覺得,微信還是相對比較私人的。

當釘釘成為年輕人生活中的一扇門時,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在工作中利用釘釘提升溝通效率,下班後再把釘釘這扇門「關閉」。北京一家公關公司的文案李艾描述說,她的生活就是「你懂的、打工人」:

    我上班是11:30到12點。然後這中間是一直在公司,然後晚上下班的時間,正常的話是八點,回來之後的話就不處理工作了,基本上就是洗漱,追會劇就睡了。不過,我會在每周六選一個博物館去逛,我覺得這是我最大的倔強。

2023年,電影《普羅米修斯》中的一句話在互聯網上流行開來。機器人費法對正在逃亡的主角說:「人生是曠野,不是軌道。」



在釘釘的內與外,年輕人構建起了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在工作日的忙碌之外,很多人都把周末視為屬於自己的「避風港」,讓他們可以在疲憊的城市生活中,拓出一小片屬於自己曠野。

* 整頓職場? 交給有退路的人吧,我把精力留給認真生活

年輕人在「整頓職場」嗎?

面對這個問題,不少年輕人感慨不知道自己何時做了此等壯舉。有人開始懷疑是80後把自己整頓不動的東西,安在了他們頭上。



一個來自北京私企員工趙華堅持認為,整頓職場本身並不是代際問題,而是群體問題。

* 能整頓職場的都是「有退路」的少數派,整頓完了也有父母幫著「兜底」;沒退路的呢?找個工作,茍著。

與其說年輕人在整頓職場,不如說更多人選擇避開直接交鋒,把力氣花在了「整頓」自己的生活。

從citywalk到特種兵旅遊,追尋高性價比的「曠野」,成為了年輕人的抵抗工作焦慮的首選。



這種趨勢同樣表現為閑魚中的青年文化圈層。在這裏,年輕人逃脫了循規蹈矩的工作模式,擁抱屬於他們自己的創意性趣味。

春節期間,閑魚手寫春聯銷量暴漲,年輕人以低廉的價格滿足了自己對於「年味」的理解。

他們不再滿足於「喜居寶地千年旺,福照家門萬事興」,而更願意在門上書寫「脫貧脫單不脫發,暴富暴瘦暴美麗」。



隨著年輕人大量湧入,一些互聯網平臺上逐漸迸發出超越平臺原本的生態和價值。

一位網友在小紅書中提問:在哪個社交媒體更容易認識搖滾樂迷?

高贊回答是:閑魚。

因為那裏有很多成套售賣《我愛搖滾樂》雜誌的人。不是資深搖滾樂迷,誰家裏有這東西。



閑魚還成為了各種小眾愛好者的「野生博物館」,例如來自世界各地的隕石、稀有卡牌、摩托車、也包括自己家的寵物。

這些用戶甚至會標明「不賣」、並鼓勵其他用戶通過點擊「想要」來表達喜歡。

為了迎接年輕人表達生活方式的需求,閑魚官方很快增設了「只曬不賣」功能。這樣一來,「物品」也成為了年輕人之間產生連接的中介。



無論哪一種交易或陳列,都是一場有關生活的裝飾和表達,也都在正面沖突之外,提供了另一種抵擋生活庸常的靈活戰術。

* APP世代: 一項理解年輕人的概念

閑魚、1688、釘釘、誇克被統一戲稱為「阿裏四小龍」,我們以其為棱鏡,試圖拆解流行標簽對於年輕人的設定。

這些標簽預言之所以淪為刻板印象,很大程度上因為這些想象沒有深入年輕人的生活世界,不過是一種有關代際的循環論證。

APP已經高度滲透進年輕人的消費、工作和公共文化空間中,這為我們提供了理解他們的工具。

另一方面,年輕人也借助這些APP完成了「媒介化」的生活。在年輕人與互聯網的深度卷入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APP世代」。

年輕人在釘釘中處理工作事務、在誇克上儲存數字外腦、在1688上購買平替商品、在閑魚上尋找網絡同好。

無處不在的APP,不再是時髦的象征,而是年輕人日常生活的平凡之物,一種不被註意到的生活習慣。

因此,年輕人會將釘釘比喻為「一扇門」、將誇克比喻為「一杯水」,將1688比喻為「一座賽博義烏」、將閑魚比喻為「一個回收站」。

APP是現實世界的延伸,也是對現實世界的反哺。在現實世界與APP之間,年輕人通過反復地切換,完成自己的生活。

更為重要的是,APP並不是年輕人生活的「設定器」,另一方面,年輕人也參與到APP的革新之中。

恰恰是APP與年輕人之間的「雙向奔赴」,最終塑造了一款APP更為成熟的生態:

閑魚,一個交易平臺流行起「只曬不賣」;1688,一個批發平臺卻成了「小單定製」的主場;誇克,一個搜索引擎,成了備考經驗交流地;釘釘,一個辦公軟件,被年輕人拿來摸魚玩「劇本殺」......

美國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約翰·菲斯克說:「只有當文化產品為另類的解讀提供空間時,它們才會變得流行起來。」同樣,只有當APP提供的功能被用戶依照自己的生活情境「再度發開」後,APP的社會價值才會得到更為深刻的釋放。

* 對於APP世代而言,這並非特例,而是一種慣例。

為保護被訪者隱私,被訪者姓名和個人信息均作出了隱匿處理。---來源:鈦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