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智庫,激烈討論中國能否崛起
最近美國兩派人為了中國吵得不可開交, 爭吵的核心是,中國到底會不會完?
中國會完派的代表,是美國著名橋水基金的創始人「達里歐」,他在3月29號發報告說《中國如果不解決債務問題,將和日本一樣失去十年》
也是在達里歐發報告的幾天後,美國另一派「中國不會完」,馬上撰文駁斥達里歐的觀點
在著名外交期刊上,尼古拉斯.拉迪撰文《中國仍在崛起,你們不要低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這位尼古拉斯.拉迪,是著名經濟學家,彼得森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他駁斥橋水基金的論調,他認為「中國不會完,低估中國,看空中國,反而會造成美國的誤判」
達裏歐,是橋水基金創始人,直接參與金融活動賺取豐厚報酬,屬於實戰派
尼古拉斯,是經濟學家,擅於從宏觀角度看問題,屬於學院派
這是一場「實戰派」和「學院派」的爭論,實戰派認為中國會完,學院派認為中國不會完
達里歐的主要觀點,分為五點:
一,中國的房地產問題,過去投資核心的房地產進入下降螺旋,房價和資產價格均普遍下降
二,老齡化問題,中國平均退休年齡53歲,平均死亡年齡84歲,這中間沒有收入的人要被國家照顧長達31年
加上現在的少子化問題,一對夫妻要照顧四個老人,兩個孩子,這是明顯的養老金入不敷出
(我不知道達里歐的數據哪來的,中國平均退休年齡53歲嗎?還有中國人平均壽命有84歲嗎?上海人的平均壽命倒是84歲)
(達里歐不會拿上海一個地方,來預測整個中國吧)
三,中美問題,達裏歐說中美日益緊張的對立情緒,已經深入投資者心中,導致資金離開中國
這就像一場貓捉老鼠的遊戲,你不知道貓什麽時候又出手了,這種不確定性讓資金轉移到中立國家,比如新加坡等
四,債務問題,中國的地方政府的債務,銀行隱形壞賬等,這些債務問題將製約中國的「出牌能力」,讓中國不得不優先處理內部問題,而無法有力的應對外部壓力
五,氣候和技術變革,全球氣候會越來越壞,而中美技術差距會越來越大
極端氣候會增加內部混亂,而在AI時代中美技術差距會越來越大
基本上橋水達里歐就是這麽一位全面「看空派」,中國什麽都不好,中國哪哪都有問題,有人說達里歐是長期的反華派,所以帶著有色眼鏡看中國
可2022年達里歐在美國參加經濟論壇的專訪時,還宣稱自己長期「做多中國市場」,中國市場的不少資產價值都是被低估的
在那場專訪裏達里歐還說,美國現在的內部矛盾是1900年以來最大的,美國非常接近衰退
美國要對抗通脹,利率就必須到4%-5%,甚至更高才能穩定下來,這會讓美國在2023-2024年經濟持續惡化,美國會在2023年滯漲
2022年,達裏歐看空美國,長期做多中國
2024年,達裏歐又長期看空中國了
所以,到底哪個是真的達裏歐?
玩金融的實戰派,嘴巴就是會來回翻,相比較之下學院派的「尼古拉斯」就穩定多了
尼古拉斯奉勸美國不要低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教授長期研究中國,從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一路研究到今天,可以說是一路看著中國變強大的
1994年就出版過《世界經濟裏的中國》,跟著又出版《中國未完成的經濟革命》《中國的私營企業崛起》《世界金融危機後保持增長的中國》《中國資產負債表,你必須了解的這個超級大國的信息》《中國崛起的機遇與挑戰》
不難看出這老教授大半輩子都在跟著中國一起走,都在研究中國,他實在是看不下去這一兩年美國鋪天蓋地的看空中國的論調
他認為如此看空中國,會對美國決策層產生誤導,從而做出對美國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政策
他覺得中美現在都有這種問題,就是「過度看空對方」,中美兩國,誰能更客觀冷靜的認識對手,誰就能真的占據優勢
所以尼古拉斯其實是站在美國立場,呼籲美國官方冷靜客觀的看待中國,從而能製定出更有利於美國的對中政策
尼古拉斯也駁斥現在美國的「中國要完論」裏的五大誤解
第一大誤解:中國發展已停滯,甚至倒退
「中國要完論」裏說,2021年中國GDP相當於美國的76%,2022年只相當於美國的70%了,2023年居然只有美國的65%了
中美GDP差距不斷拉大,所以中國要完
尼古拉斯駁斥說,這就是流傳最廣的一個誤解,中國GDP占美國GDP比例從76%下降到65%
但事實上,到2023年底,中國GDP比2019年增長了20%
而美國GDP,2019年到2023年只增長了8%
有個明顯的證據來駁斥這一中國完蛋論,過去這幾年中國的通脹率遠低於美國,美國為了打通脹不斷加息
美國加息從0.25%一路飆升到5.5%,這讓美元獲得全球投資者青睞,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讓人民幣兌美元貶值超過10%
用貶值的人民幣匯率換算成美元,再來和美國GDP相比,這就會導致中美GDP差距拉大的現象
但實質上中國占美國GDP的差距,從76%下降到65%,不是中國經濟不行了要完了,而是在於人民幣匯率的貶值
一旦美國結束加息周期,我們就能看到中美間的GDP差距會快速回升
中國經濟將在十年內超過美國的預期,目前並不會變
第二大誤解:中國人的收入支出、消費者信心薄弱
尼古拉斯認為,中國網絡上確實有不少抱怨收入減少的問題,但更大範圍的沈默者才是最多的人群
收入少了大家會上網抱怨,而收入還不錯的人很少會在網上炫耀,這是中國人的國民性,不能拿美國人的張揚性格來看待中國人
2023年中國人實際收入增長了6%,是2022年增長率的兩倍多,而人均消費增長了9%
所以看待中國,美國不能只聽網上抱怨的聲音,更應該了解中國人內斂保守的性格,收入增加的中國人看到網上一片抱怨,他們是不會站出來高喊自己收入還不錯的
第三大誤解:中國已經通縮,這會讓中國衰退
尼古拉斯認為,美國媒體尤其擅長報道這類「中國要完論」,諸如中國通縮,多少年的最大跌幅,但實質上他們沒有任何數據支撐,僅憑看空者在大腦中的猜想就完成了對中國的判斷
2023年用於生產的工具和原材料價格確實下降,這反映出全球能源和國際貿易價格的下跌,以及中國對一些工業品需求的疲軟
大家的認知是,公司不會將資金投入到自己的業務中,而是會利用利潤下降來償還債務
簡單講就是,公司不再投資擴張了,而是收縮還債
但事實恰恰相反,中國企業增加了借貸,無論是絕對數額還是占GDP比重,中國在製造業、采礦業、公用事業和服務業的投資全都增加
經濟衰退並沒出現
第四大誤解:中國房地產崩潰會拖垮中國
尼古拉斯認為,他研究中國四十年,最讓他佩服的是中國政府的「調控能力」,美國人不該用美國政府的調控能力來評估中國政府的
中國政府的「調控能力」要遠強於美國,在中國現在房地產確實是個問題,但遠沒到會拖垮中國的程度
從調研數據上看,2023年中國的新開工房產項目,只有2021年的一半
但也是在2021-2023年,中國的房地產投資僅下降20%
這說明中國的調控正讓房地產從亂鋪亂建,轉型成重點項目重點開發的模式
2023年中國房產竣工面積達到78億平方英尺,超過新屋開工面積,政策指揮銀行,專門向即將完工的住房項目提供貸款
中國的房地產確實在下滑,確實在萎縮,房產盛景也不在了,但這根本不是崩潰,更不是中國要完的證據
相反中國正在進行一場製造業的戰略遷移,從過去以房地產為主要投資和增長,轉移到以新製造業,新生產力為投資和增長點
這場戰略遷移,對中國才是至關重要的,當下中國正在全力完成這場遷移
第五大誤解:企業家灰心喪氣,全都跑了
資本外逃,資本家外逃,是「中國要完論」的又一個所謂證據,但實質上這並不成立
現在所宣揚的中國私人企業投資大幅下降,本質上是房地產周期結束的結果
過去中國私人企業對房地產投資過於龐大,房地產吸收了大量私企投資額
最好的證據就是,如果我們將私企房地產投資剔除,如果不包括房地產項目,中國私企投資實質上在2023年都增長了10%
所以中國私企投資大幅下降,是個「偽命題」,本質是過去私企對房地產投資過大,房地產一不行後,整個私企投資自然下降
另外中國還是有超過3000萬家私企在繼續投資經營,而未正式歸類為公司的家族企業數量也在2023年達到2300萬家,支撐就業超過3億
最後尼古拉斯講到:我和中國打交道超過四十年,對現在美國一味看衰中國相當擔憂,因為誇大「中國完蛋論」不會對美國有任何好處
相反這會導致美國的自大和自滿,從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這是相當危險的
我的判斷是,未來中國仍舊會繼續貢獻全世界30%的經濟增長,同時中國會加大經濟足跡的擴張,主要是在亞洲和中東
如果美國一味看衰中國,就會高估自己維持與亞洲和中東夥伴,經濟與安全關系的能力
這種高估會讓中國更有機會拉攏亞洲國家和中東國家,從而進一步排擠美國的存在
所以如何正確看待中國,是美國面對中國時的首要問題
以上就是美國近期「中國要完」和「中國不會完」的兩方爭論,大家怎麽看呢?
美國內部還是有一批尼古拉斯這類「冷靜派」的,其實站在中國角度,這一批人對中國的認知和「傷害」,才是更大的
因為他們會真正站在美國角度,剖析對手,給出對策,而不是一味的唱衰中國,喊贏美國 !---來源:江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