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話說天、人、地三界(上)

2023110813:19

  東西方都有三位一體的說法,如基督教謂上帝本體爲一,但又是聖父、聖子(耶稣基督)和聖靈(或稱“聖神”)三位。佛教有三身佛說,即法身、報身、應身三種佛身。不過宗教的三位一體和民間傳統文化中的生命三位一體說法還是有所不同,民間的三位指天命、人命、地命,屬于普遍性生命解說概念,和宗教的創世理論具有密切的關聯性,我們所持的生命三位一體理論,采用的便是民間的說法,並由于生命與時空的二極對稱原理,又形成了宇宙的三界一體理論。



  三界一體指的即天、人、地三界,其實早在遠古文明時期,就有了三界的說法,可以說幾乎所有的神話小說描寫宇宙的整體框架,用的就是天、人、地三界。不過人們常識中的天地和我們所要闡述的天地恐怕仍存在認知上的差異。

百姓的天地通常被局限在物質世界的範疇,也就是她是運用世界觀來看待天地的,所謂的天指的是地球外太空包括它內含的某種力量,再遠的距離也就是銀河系;河外星系等等,實際指向的就是物質世界的邊緣;地就簡單了,立足的山石、泥土就是天之下的地。形象的說法就是頭上是天腳下是地。

  我們今天所說的的天地,前提是必須引入宇宙觀概念,是宇宙觀之下的天地,在哲學意義上它就是宇宙初始的陰陽二元,並緊隨著天地(陰陽)的造作,又産生了一個特殊的世界即人間或物質世界,這就是由二演化爲三,天、人、地三界的緣來。

不要認爲我們的天、人、地三界是在宣傳宗教知識,它同樣和科學有密切的關聯,並且我們接下來的重點就是從科學的角度來理解天、人、地三界,並借此來分辨出世界觀和宇宙觀並不是同一個概念,世界觀的重點是二,主要針對的是對立論;宇宙觀的重點是三,主要針對的是層次論。直至我們認真地掌握這套理論,才有可能讓宗教與科學減少它們之間的隔閡,形成盡可能多的一致觀點或看法。

  長期以來,在人們的常識中,宇宙觀和世界觀差不多是同一個概念,在某些場合甚至宇宙和世界是同一個意思。陰陽對立論也成爲了分析宇宙或世界最基本的觀點,包括宗教對此也不是講解的十分地明晰,可以說這是産生宗教與科學之間矛盾的一個重要原因。



自從我們發現了二元四象理論之後,特別強調了在萬事萬物之中除了對立屬性之外,還存在有一個絕不可忽視的層次屬性。對立屬性體現的是萬物的運動,是維持萬物存在(生命)的必備條件;層次屬性講的是事物的本質與形式,體現的是萬物運動的方向。世界觀主要作用與宇宙中的某一層空間;一旦超越某層空間,涉及到多重世界,就必須運用宇宙觀,並采用層次論來觀察或解決問題了。

  可以認爲,哲學是世界觀,宗教是宇宙觀,這是二種層次的認識論。世界觀運用的是腦瓜子裏的聰明知識;宇宙觀運用的是靈魂中智慧的靈感。幾乎所有人類最傑出的科學家、發明家都經曆了從世界觀到宇宙觀的過程。這就證明當她們科學水平達到巅峰狀態後,都成爲了宗教型的科學家。

  有了對立和層次二元屬性理論,我們再來分析、闡述宇宙的天、人、地三界,就可以打破宗教的局限,盡可能引進科學因素及概念,力求達到宗教與科學觀點的盡量一致。在之前,我們先來說說構成宇宙一切的最基本元素或稱本體因子究竟是什麽?

  盡管有意識、以太、法性、信息、量子等說法,不過最爲集中于宗教與科學一致看法的莫過于意識了,佛教有“意識化現一切”的說法;科學現在有“世界只是一個幻想, 宇宙不過是人類意識的投影”一說。此外,心靈通常被認爲是一種靈魂意識,“在新物理學的基本結論中,也認爲觀察者創造現實的境況。身爲觀察者,我們每一個人共同參與創造我們自己的實相。

物理學家正迫于面對並承認宇宙是一個‘心靈’的架構。

”物理學家先驅詹姆士·金斯爵士曾寫道:“知識之流走向非機械的現實;宇宙開始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偉大的思想而不是巨大的機器。心靈不再是物質世界的不速之客,而我們倒不如說心靈是物質世界的創造者和統治者。明白這個不容爭辯的結果吧,宇宙是非物質的心智,充滿靈性。”

當我們建立了意識作爲本體因子觀點之後,那麽,就等于認可了宇宙萬物都來自于意識,都是整體意識的一部分;同時,萬物又相當于是萬種不同的意識。這樣的理解,實際上就是宗教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觀點。-  (張工/新世紀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