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家的真相和佛陀的真相
提問:每種療法都是找真相的,你說的真相和他們所講的真相有什麼不同?
來自一念行者的回應:
真相的特徵是:它終止一切苦,它讓所有升起的消失——回到它們該來的地方。
在那些相遇真相的時刻,沒有任何故事存在,即使是好故事、美故事、看起來合理的故事也不存在。
真相讓你見到空,那純粹的無限開放容納的空。這是我說的真相。
你見到它,不但發現答案不存在,連問題也不存在;沒有一個答案解決了一個問題,整個都是荒謬的。這就是真相。
真相讓你看到,人的一切純粹地是心造,毫無例外。
認識到這,萬相寂滅,一切歸於它的本來,沒有法存在,也沒有問題存在。這是真正見到真相的情況。
海寧格的家庭排序也是找真相,唯識深層心靈溝通也是找真相,心理學也是找真相,那這些種真相和我說的真相有什麼不同呢?
它們又是些什麼真相?
他們的真相是故事性,是找一個讓被治療者相信或認同的故事,而「結束」他另外的一些故事。
這真相是一些「原因」,而我所說的——真正的真相不是原因。
它即不是因,也不關果,它和因果無關。而通常心理治療家們找的真相,只是對應一個果的因,或解釋一個因的果。
那並不是真正的真相,它是建立二元之上的一個舊故事的結束和一個新故事的開始。
它是二元幻相輪迴的一個點。
而真正的真相呢?它不是二元的,它以「一」的形式存在,空是它的內含。
它是孤立的,它的孤立幾乎很純粹。
凡是真相的或接近真相的,都是沒有故事的,或較少故事的——而這真正的真相,是最後一層故事,或者稱它是第一層故事,或者叫沒有故事的故事。
總之真正的真相是故事的最少。而心理治療家們的真相,則是很多故事中的普通一個。
這是覺悟者所說的真相和治療家所說的真相的不同。
覺悟者所說的真相能斷所有的輪迴,而治療家所講的真相只能斷一個故事。
像一把鋒利的菜刀,覺悟者的真相能夠切割所有的絲線,而治療家的真相只能割斷一根。
治療家的真相之藥,只能治身體一處一時的疼痛;而覺悟者的真相之藥,一劑能斷全身諸處萬代疾病。
海寧格也講真相,佛陀也講真相,這是他們之間的不同。
你了解我所說的嗎?
如果有人真的想要找尋存在或他的真相,我會把佛陀所看見的真相告訴他,而不會透過海寧格或一些大師的方式,告訴他海寧格之類的真相。
我不會帶他走那彎路,進入那被叫作真相的幻相。
我給他根本的「藥」,治他根本的「病」,解他萬世的「苦」,這就是覺悟或解脫的真正法寶吧。
真相是法,迷人是僧,覺悟是佛——讓法遇見僧,真相遇到迷人,達成你的覺悟:成佛吧。
不管你在輪迴的何處,成佛是你最終的去處——不管花多長時間,最終你必到達那。
這是一個正確的結論。佛不擔心人,佛不擔心眾生,因為在清醒之外,他看到了所有的情況。
他知道所有情況的真相——尤其是苦與不苦的真相。
旅行在夢途中的行者,遇見你的佛陀吧,走出你的痛苦與輪迴。-(一念行者/一念行者語錄)
*個體只是一個幻覺,個體只是一個假象*
一口泉流出的並非它自己的水,它流出的乃是大地的水、上天的水、宇宙的水,它流出甚至也沒流出。一口泉也沒有它自己,它的全部乃是大地的一部分。只有一口糊塗的泉才會認為它流出的是它自己的水,只有一口糊塗的泉才會認為它是它自己,它獨立於大地。
聖人是那口清醒的泉,他流出智慧,他流出甘露,他不認為是他自己的,那乃是上天的甘露透過他拿出給上天的子民。聖人也不認為他的身、他的心是他自己的,他乃認為,那身是天身,那心是天心。活在大地上的這個被稱為他的存在,乃是全部歸於天地,沒有什麼是歸於他自己的,一切是公歸於公。
像一陣風穿過弄堂,聖人體會到的是上天如風一般的恩惠流經於他。沒有個體而活着,只有全體而存在。個體只是一個幻覺,個體只是一個假象。
覺醒的山神不認為自己擁有一片土、一棵草、一粒沙,只有糊塗的山神才會認為自己有一副巍峨的身軀,擁有富饒的草藥、礦產、生靈。同樣的,一個覺醒的聖人,也不會認為自己擁有一片指甲、一根頭髮、一寸肌膚,他更不會認為自己擁有豐富的知識、無窮的智慧,及種種神通。
身是天地的身,心是天地的心,有什麼是個人的呢?個人及個人的,是一個純粹的、絕對的幻覺。除非你覺醒於這,否則,你永遠不得真正的安寧:你會害怕年老追趕你,你會害怕疾病捕獲你,你會害怕死神壓扁你……最基本的生存安全你永遠不會獲得,你永遠將以渺小的自我在洪大的天身面前惶恐不安。
孤獨無法避免,脆弱無法療愈,除非你意識到你就是老天,和你老天齊量齊福。波浪只有意識到它就是大海,它才能獲得真正的安全感,否則,它就永遠在一個渺小的、脆弱的、不穩定的、不斷消逝的生命夢魘中感受生存的艱難。
這裡的確是沒有個體,你只有確證到這一點,解脫才是有可能的。否則,以個體追求解脫,怎麼會有個體的解脫呢?解脫從來沒有個體的。解脫者追尋到最後,無一不發現根本沒有一個要獲得解脫的個體。只有個體的感覺消散,解脫才是有可能的,真正存活的幸福才會到來。
個體個體,那隻不過是一根繩子打成的結。解開了那個結,只不過一根繩子。一根繩子是不會縛人的,也不會自縛,只有迷亂的心智才會自我打結,自我纏縛。覺醒吧,你是一根繩子,一根繩子也不是一根繩子。覺醒者的世界,沒有人間,只有天上。
以宇宙的眼睛往下看:這裡根本沒有個體,有的只是一片神聖的海洋和各種各樣的波浪——一切個體皆波浪。花是一個波浪,鳥是一個波浪,石頭是一個波浪,星球是一個波浪,各個生命個體亦是一個波浪……你能看出這點嗎?波浪根本就沒有自己,這是困惑的眾生解脫的關鍵,若不然,你如何解脫?-(一念行者/一念行者語錄)
*生活里,也許有你意想不到的詩意*
提到「詩意」,很多人把它當作奢侈品。
當人被生活搞得焦頭爛額之後,看到「做一個詩意的人」這種話,
往往都會無奈地說一句:「哪還有那個閒心啊。」
所以聽說有人,真的能在凡俗里活出詩意時,第一反應,就是驚羨。
驚嘆於這份詩意的罕見,也有點羨慕這種人的好興致,樂觀與風趣。
其實,詩意離每個人的生活一點都不遠。
而發現那些詩意的關鍵,就在於你看待生活的方式,或者說,你願不願意動用詩情,去體驗生活。
不要懷疑詩意的偉力,當你用浪漫的詩心去詮釋生活,一切都將不一樣了。
你不再是現代社會的一顆螺絲釘,而是在天與地、花與樹之間傳情達意的信物。
01.詩意是一種審美
也許太多的詩作,給了你一種錯覺,詩意,仿佛非要匹配高山大川、平江大漠不可。
可若我們不能時時去賞游,不妨把目光投向日常生活,生活里,也許有你意想不到的詩意。
說到這裡,就不能不想到蘇軾。
有一個夜晚,他打算用江水煎茶,汲取江水的時候,他寫道:「大瓢貯月歸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既然月亮誤入我這一瓢江水裡,那就連着月亮一起舀到瓮中,再用小杓分取入夜瓶,每一杓都像沾染了月氣。
這樣一個日常的行為,馬上就讓他掘出了靈趣。
再比如,蘇軾夜訪海棠花,就寫:「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海棠就是再倦,他一照,那也是睡意全無了。
蘇軾擬定生活就該是詩意的,因而他總是保持着敏銳,月亮一落到瓢里,很快就能被他發現,他知道什麼樣的海棠花是更美的,於是就舉燭火去映照紅顏了。
我們每個人,生活里的詩意,不見得就少過蘇軾,但是,我們要有一種審美的意識,先有辨認出美的能力,再領會到美,這樣,那些詩意才能被喚醒,變作生活里真真切切的生趣。
你可曾留意過藍紫色的灶火?
張愛玲的筆下,它就是一株伶牙俐齒的菊花。
當審美變成一種習慣,你便常常能看見不一樣的世界,詩意貴在造物的巧妙,當然,更貴在發現。
02.詩意是一種思維
什麼樣的思維方式呢?
簡而言之,就是萬物有靈。
天地萬象,一切都是有生氣的,置身其間的你,也與這大化自然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像楊萬里作詩,總是帶着這樣靈性的氣息,他寫小雨,不說山在雨里是怎樣地隱約,而是寫:「似妒詩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簾珠。」
雨好像還有它自己的情緒,成心攔着你的視線,不讓你看清。
下山的時候,走在錯綜複雜的山地里,楊萬里說道:「政入萬山圍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不是他故意要走得慢,而是一層一層的山,執意要阻攔。
楊萬里的眼中,一山一月,一石一木都是有靈氣的,它之所以是此般變化,也是自有它的用意。
倘若你也能設身處地地揣摩山石的心意,一切都會有詩的意味。
詩意是浪漫的想象,浪漫的人,會把整個世界看得很可愛,解讀得很有趣。
雖說很多時候,我們都疲於想象,但還是希望你,像孩子一樣天馬行空,敢於想象,熱愛想象,
即目所見,皆是生命力。
以一顆詩心看待生活,去調動你所有的感官,帶上你充沛的想象力,與自然通感,同萬物互動,一邊把詩思引入生活,一邊把日子活出詩的意味。
03.詩意是一種狀態
人若生出詩意,歸根結底,還得有一份詩情。
狀態到了,感覺上來了,那詩意就非常容易冒出來。
要有詩情,首先就要把心敞開,擺脫一切束縛,讓胸中的思緒能夠自由激盪。
讀李白的詩篇時,只覺得氣貫長虹,暢通無阻,不禁想,得是什麼樣的心境,才能想出「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
這樣離奇的景象,又是怎樣跳躍的心裡活動,才能生出「欲上青天攬明月」的念頭。
李白寫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他常常是這樣,放達,灑脫,無拘無束,每一分情緒都淋漓盡致,每一行詩句都高唱入雲。
即使我們無法像李白一樣亢奮,至少可以學他的一分瀟灑,生活中,別想太多,心裡的雜念時常清一清,
確保能容納你紛飛的想象,與忽然飄來的詩情,無拘無礙的生活狀態,才正像一首迴腸盪氣的詩。
人,要有點興致,有點勁頭去奔向詩意。
當你心潮澎湃,或是浮想聯翩的時候,你是那樣歡迎詩意的到來,到時,也不用你苦苦尋找,它自然就會湊近你,把你變成那個浪漫的人。
所以,敞開你的心,調整你的狀態。
你的心態,才是真正能滋生詩意的土壤。
04.在你的生活里-長貯詩意
詩意這個詞,有些抽象,換言之,它是一點滋味,一點意趣。
有了它,就像汪曾祺先生說的,生活會很好玩的。
我們人,不只是一塊如實反映世界的鏡子,我們有創造力,可以把眼前的世界加工成自己心儀的模樣,
豐富的感受,豐富的想象,最終都會讓自己的生命,有着豐富的層次。
為了緩解日常生活,帶給我們的疲乏與機械感,我們需要這一點詩意,注入到人的體內,變成活力。
由此,才能真正地迎來-身體的舒展,心靈的安逸。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說:「人生的本質是一首詩,人是應該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的。」
既在扁平的生活里,我們要學會自己給自己找樂子,也許第一天,有人會笑話你的天真,
但終有一天,人人都會羨慕你的詩心。
時時有情趣,處處生詩意,希望人生的興味,能常伴你左右,讓你再不覺歲月難熬,再不覺時光漫長。-美物計談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