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婚姻——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23081011:49



提問:「婚姻」也只是一味普通的藥。是開給那些患有「渴望婚姻」的心靈的藥。若一顆心不曾渴望嚮往過它,便也不需要它。是這樣的麼?

來自一念行者的回應:是的,並非人人需要婚姻,就像並非人人需要穿金戴銀一樣。

婚姻並非生命的必需品,有婚姻需要的人才需要婚姻,就像有心臟病的人才需吃治心臟病的藥。

假如你對婚姻、家庭、伴侶,沒有太多的興趣、熱情或渴望,那就專注地做你自己,過你個人的生活,體驗你自己的生命。

有的人十分渴望婚姻家庭,有人對此完全沒有興趣和熱望,那由個人的心業不同所決定。

當然一切是站在「當下」說的,一個人當下覺得不需要婚姻,不代表TA一個月後、一年後或十年八年後不需要婚姻。

一個當下覺得需要婚姻,也不代表TA三個月、三年或更長時間後會仍就需要婚姻。

一切都是當下的、即時的認知與感覺,由TA當下內外的因緣條件所決定,內外在的因緣條件變了,一切都會變。

並蹄蓮從根就是雙生的,而椰子樹則獨獨一根。

藤蔓植物需要攀附而生,而花木多直立自長……

一個人是什麼就按TA的天性生活,不必從眾,也不要被想象的沒有什麼會怎樣的恐懼所俘虜。

人生最重要的是戰勝恐懼,過一種愛的生活;而愛的生活,不必有婚姻,真正的愛並非需要特定的對象或伴侶。

事實上,婚姻和愛無關,一個人有婚姻可能沒有愛,一個人有愛可能沒婚姻,一個可能既有婚姻又有愛。

婚姻和愛是兩種法,它們各有各的法因和法相。

我們可以由認識這點而達成覺悟與自由。

認識法,不要任何法所影響或控制。

假如你是幽蘭,請自在於你的空谷;假如你是蒲公英,嫁於東風,完成你的生命旅遊與播種。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順應天意與天性,這樣老天給你的愛就收到了。-(一念行者/一念行者語錄)



*菩薩做事業和眾生不同*

菩薩做事業和眾生不同。

眾生做事業,喜歡往大、往高、往利多、往被更多的人知道、有更多關注的地方去。

菩薩不是這樣,菩薩做事業,喜歡往小、往低、往安靜、往不被人知曉處去。

眾生做事業,猶如爬山;菩薩做事業,猶似下坡。

眾生做事業,表面看上得,實際是在失;菩薩做事業,表面上是去失,實際是得。

眾生做事業,喜歡給他的事業添加某種催熟劑;菩薩做事業,喜歡自然成長(註:事業不一定是生意)。

眾生做事業,猶如渴鹽水而止渴,喝的好像很多了,但還是渴,他們表面上擁有豐厚的物質,好像身處天堂,實際只是餓鬼眾生,處在被包裝了的地獄中。

菩薩做事業,是在喝清水、渴甘露以止渴,他們喝一點,喝一滴,就能止很久的焦渴。

菩薩的事業是幫助他人,眾生的事業是滿足自己。

要幫助他人,有太多的事可以做了,因為眾生有很多需要,因此他從任何一處都可以入手。

因為他的事是幫助眾生,因此,他也能迅速的吸引來眾生。

菩薩的事業越來越大,但也越做越空,因為其中無我,只有眾生。

眾生的事業,也許越做越大,但也越做越重。

菩薩的事業越做越快樂,越做越輕鬆;但眾生的事業越做越煩惱,越做越沉重。

眾生的事業是挑着鐵蛋行走,菩薩的事業是擔着白雲行走。

眾生好像走在大地上,但無不是步步想向天上去;菩薩的事業好像飛翔在天上,但無不是步步在往大地里去。

菩薩和眾生,因發心而有區別,因做法而有差別。

一念若悟,即是菩薩;一念若迷,即身眾生。

眾生和菩薩做事業,其實都是修行。

只不過菩薩造的是解脫業,眾生造的是纏縛業。

一個通過做事業而得到解脫,一個經由做事業而進入束縛。

菩薩做事業,放眼向有需要的眾生看去;眾生做事業,向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欲望看去。

眾生做事業,所有事業的果實,都獻給了那內在的蟒蛇;菩薩做事業,所有事業的結果,都獻給了眾生。

菩薩做事業,從眾生到眾生;眾生做事業,從我到我。

眾生的事就是他的業,業就是他的事。

菩薩的事是他的事,業不再是他的業。

菩薩做事為滿足眾生的心,眾生做事為滿足自己的心。

菩薩練習以無心做事,眾生做事以訓練有心。

都是心,都是用,菩薩正用,眾生倒用。

正用生快樂,倒用有煩惱。事業本無大小。

大心眾生做事業,再大的事業也是小,此大而小,不是貪得無厭而現前,是大心生色天地寬;

小心眾生做事業,再大的事業也覺得小,此大而小,是貪得無厭而現前,此是幻心生幻眼。



菩薩從不為事業發愁,在在處處可見事業機會,因為他在在處處能看見眾生眼,仿佛他有無數眼無數心在看世界;眾生常常為事業發愁,上下尋覓而鑽營,因為他想發現一條寶石路通到自己家門前。

他以自己的眼,不見眾生的眼,目空一切業現前。

眾生做事業,猶入須彌山;菩薩做事業,佛道路上前。

事業事業,對有些人,事就是業,業就是事;對有些人,事是事,業是業,事不生業,業不生事;

對有些人,無事也無業,即使在做事業。

欲做事業,先明其心。

發心若正,菩薩現前;發心不正,誤入深山。

重巒疊嶂眾生路,一馬平川菩薩緣。

若是大千在心裡,即見佛陀在眼前。

事業難,眾生路上太向前;事業易,菩薩側旁給助緣。

事業並不是事業,只是心念。

對於用心而不是被心所用的人,事業即是修行,修行即是事業。

即事業即修行,是菩薩路;即事即業不見心行者,眾生邊事。

眾生與菩薩的不同,在用心如何和如何用心。--(一念行者/一念行者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