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酒店的新零售革命:未來的酒店不止是酒店

2023052210:35



亞朵酒店最新披露財報中的一個數據,讓《酒管財經》再次關注到酒店新零售業務。

在2023年第一季度,亞朵酒店的場景零售單季收入達1.13億元,同比增長174.3%;場景零售GMV達到1.42億元,同比增長近200%。

《酒管財經》梳理相關財務數據了解到,儘管多個酒店巨頭都在布局新零售業務,但將這一業務板塊進行單獨披露的公司僅此一家。

在《酒管財經》看來,新零售業務不僅僅是酒店集團尋求的第二增長曲線,而是酒店行業「傳統派」和「體驗派」的重要表現,更是決策者對於酒店已有物理空間認知的不同。

未來的酒店,首先是一家酒店。但未來的酒店,遠不止於一家酒店。

亞朵的場景零售快速增長

做新零售業務的酒店巨頭不在少數,但是單獨將這一項列出的企業並不多。亞朵是最坦誠的一個。

亞朵酒店最新披露的財報提到,在2023年第一季度,亞朵集團實現營收7.74億元,同比增長71.2%。場景零售單季收入達1.13億元,同比增長174.3%;場景零售GMV達到1.42億元,同比增長近200%,持續夯實第二增長曲線。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亞朵集團創始人兼CEO王海軍專門點名場景零售業務,「亞朵在2023年開局強勁,酒店和場景零售業務均取得亮眼表現。」

若將時間線拉長,2022年,亞朵集團場景零售業務表現亮眼,GMV達3.24億元,同比增長42%,其中,線上第三方平台取得重要突破,貢獻GMV同比增長71%。

而從2016年至2021年,亞朵酒店零售業務GMV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34.5%。亞朵零售及其他業務貢獻收入占比,由2019年的7.1%,升至當下的接近14%。

住宿是酒店最基礎的核心功能,賣掉房間幾乎是很多酒店集團最關心的事情。對於亞朵集團而言,酒店除了住宿之外,其將酒店物理空間以及鏈接的人群構建成「場景+零售」的新體驗經濟模型。而場景零售也成為亞朵酒店由"經營房間"到"經營人群"的首個延展探索。

從產品端來看,亞朵酒店推出亞朵星球、Z2GO和SAVHE三大產品系列,分別聚焦在睡眠、在途出行和氣味美學領域。截至2022年6月30日,亞朵酒店已經推出1967個SKU,自有品牌占62.8%。

不難看出,亞朵推出零售產品與自身住宿業務關聯密切,且在消費上表現的更為高頻。毋庸置疑的是,亞朵集團的會員以及住宿客人是其零售業務的重要流量入口。只是不能確定的是,因其場景零售業務又反哺其住宿業務的占比情況如何。

僅從業績表現來看,亞朵在過去三年均實現盈利,也是中國唯一一家連鎖三年保持盈利的規模化酒店公司。

顯然,亞朵集團的場景零售業務值得行業每一位從業者進行深入研究。

酒店布局新零售已成潮流

在過去很多年內,酒店只是一個住宿的場景,部分提供餐飲和會議場景。即便如此,上述場景也大多是割裂開的、單一功能性的空間。

而追求「體驗派」的新型酒店產品,將酒店打造出一個多場景、融合式的綜合體。這種場景可能是科技、可能是運動,也可能是咖啡、花藝、電競等等。同時,在這些場景架構打造之餘,賣貨也應運而生。而這些場景架構打造逐漸成為體系,便成為了品牌個性。

除了亞朵集團之外,很多酒店集團都在布局類似的動作。

華住集團孵化新零售項目「客聽」,藉助全季酒店大堂,出售書籍、禮盒、充電寶、數據線甚至食品等。簡單分類,「客聽」主要銷售文化產品、本地特色禮品以及文創產品等。該項目負責人曾表示,華住會將全季好評的房間用品放到「客聽」售賣。

除此之外,華住還試圖將其打造成「共享客廳」的概念,吸引社區居民加入。

錦江酒店也有類似布局。3.0版本的麗楓酒店,將傳統大堂改成了與客人互動、交流的空間。其線下平台「麗享家」產品在大堂的多功能區陳列,客人可以隨看隨買;增加咖啡、書吧區域,讓商務出行客人實現商務洽談。

根據相關媒體報道,麗楓酒店旗下的麗享家平台截止2022年7月創造了3.15億銷售額,洗護類產品睡眠T、旅行套裝等貼合商旅人士需求的產品備受歡迎。

若將這一視線延展到線上平台,酒店集團的新零售動作更加頻繁。

2021年11月,文華東方酒店集團推出品牌線上購物平台——文華東方精品店Shop M.O.,提供一系列特色奢華禮品,從酒店床品、屢獲殊榮的水療產品。

同年,萬豪上線了零售平台Bonvoy Boutiques,並將旗下品牌的商品納入了零售渠道,公開數據顯示網站的流量上升了15%。

瑰麗酒店上線的「瑰麗生活精品店」小程序,定期推出季節新品、「瑰麗甄選」「瑰麗出品」及「聯名限定」等選擇。

另外,首旅酒店的首免全球購、錦江酒店的鉑物館......

對於零售業而言,坪效是最核心的經營數據。酒店布局新零售業務,其實就是為了深度挖潛已有的酒店空間,增加酒店的坪效。

相對來講,酒店是一個優質的沉浸式體驗場所。酒店的每一個客房都是零售產品的體驗場所,也就是「所用即所購」。這在無形之間,就將原本酒店的出售客房和時間段的盈利模式進行進一步挖潛。

若此市場培育成行,原本去酒店的低頻行為,也會逐步變得高頻起來,這對於酒店展開二次營銷,以及對已有會員體系的維護,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而對於致力於打造更多線下體驗場景的酒店而言,新零售產品則屬於「錦上添花」的範疇,是水到渠成的動作,也是原本經營戰略的銷售補充。

如何做好酒店新零售?

酒店開闢新零售業務是一個繁瑣的課題。僅產品供應環節就需要酒店方面做出決策,是發力自有產品還是做出一個產品撮合平台?是只做酒店內部用品還是以酒店產品為圓心向外擴展?

在《酒管財經》看來,酒店新零售產品應選擇高頻、高品質和高關聯度的產品。

首先,高頻意味着與客戶的高粘性。

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住酒店並非是高頻行為。這也就導致了很多酒店會員的活躍度不高。並且酒店對周邊消費者可售賣的產品和吸引力相對偏弱。

酒店如果銷售消費更加高頻的產品,可有效更加與客戶和會員之間的粘性,也有利於酒店做好本地生活業務。這裡首選的就是洗護用品等。

其次是高品質。

酒店的新零售業務不應是短線戰略,新零售產品更不能是割韭菜項目。任何從酒店端口售出的產品,都隱藏了酒店自身的背書。如果產品質優價優,酒店影響力會持續提升。如果產品言過其實,酒店聲譽無形也會受到影響。

這就要求酒店新零售產品應走精品戰略,花心思打造產品口碑。在這一方面其實對於酒店是一個考驗,究竟是應該選擇自有產品,還是撮合產品做平台前者利潤率更高,對產品管控力度更大,但是需布局產品供應鏈上下游,模式更重。後者模式偏輕,但對於產品的掌控偏弱,且毛利也低。

第三是高關聯度。

這裡主要包括產品品類與酒店業態的高關聯性,以及產品調性與酒店風格的高關聯性。

在產品品類上,酒店用品(床品、睡眠相關產品、日常耗品)、個人護理、旅行必需品旅行套裝等均為首選;酒店所處地的地域特色產品。

在調性上,酒店新零售產品應與酒店風格相關。《酒管財經》注意到,很多國際奢華酒店品牌推出的新零售產品,大多定位為輕奢風格。一方面保持了自身酒店品牌的調性,另一方面兼顧了價格和消費頻次。-(文:酒管財經/鈦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