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原來2014年已經是10年前了!

2024052214:01



長溝流月去無聲。

1, 十年前的夏天,年輕人不願當公務員,國考人數銳減36萬,熱帖稱「機關錢少活多」。

那年全國畢業生700余萬,就業率超九成,復旦學生租遊艇辦畢業舞會,女孩們花兩千元買晚禮服,夜遊江海。

那年世界的齒輪咬合穩定,中美迎來建交35周年。美國民調中,超72%年輕人,將中國視為「朋友」。

夏天前,奧巴馬夫人到訪,體驗了長城、紫禁城與成都火鍋。

慕田峪長城上,總統夫人看燕山起伏,覺得一切寬闊且美妙,「長城的長度幾乎相當於從美國緬因州到俄勒岡州的四倍」。

那年的國運也如山巒起伏。

夏天時,股市清冷,七成賬戶閑置,股民調侃關燈吃面,7月IPO開閘,並購潮掀起,年底股市單日放量7100億,狂飆沖天。

樓市故事也相似。十年前的五一,房企奄奄一息,北京樓盤推出零首付,南京樓盤跳遠減十萬,上海房展出動比基尼美女吸引眼球。9月樓市松綁,炒房客陷入狂歡。

十年前的人們尚不知卷與頹,偶有下挫,也認為不過是插曲,對一切滿懷自信。

賈躍亭宣布要造超級互聯網汽車,羅永浩宣布要發布東半球最好用的手機。真正手機大賣的是小米,第一季度銷量超過蘋果。

夏天過後,雷軍去烏鎮參加首屆互聯網大會。他磕磕巴巴說,夢想還是要有,萬一實現呢?

那年烏鎮最風光還是BAT,三家都在矽谷設立了分支,李彥宏說機會太多,他很著急:我們其實處在非常有意思的時代,這是魔幻一般的時代,正好我們這一代人趕上互聯網的興起。



入夜,烏鎮白墻黑瓦水音槳聲。丁磊拼起舊木桌,擺起烏鎮宴,座中人微博記錄:十幾瓶黃酒喝去,陳年故事吐出,煮酒笑談雲中事,天羅地網立旌旗。

未被邀請的馬雲,才是那年真正的主角。十年前的夏天,阿裏啟動全球最大規模IPO。

上市前,馬雲發內部郵件,建議員工不要揮霍,處理好財富,「我們這麽辛苦,可不是為了變成一群土豪」。

當年9月,阿里上市,馬雲登頂中國首富,萬名阿里員工成千萬富翁,寶馬銷售和房產中介堵在阿里園區門口。

十年前的夏天蒸騰如夢,浩蕩熱風吹過中國。北京高溫刷新了1951年以來紀錄,居民用水多喝出4.5個昆明湖。

濟南、上海、重慶、吐魯番盡成火爐,更大熱浪在互聯網彩票服務器上。那年是巴西世界杯,足彩賣出23億。

在廣州,恒大正在沖擊中超三連冠,教練席上,新任助教李鐵說,有很多東西不是金錢所能衡量,「我給自己十年左右的時間,爭取成為國家隊的主教練」。

那個夏天,恒大冰泉形象代言人是金秀賢,來自星星的都教授橫掃中國,名字一度在人大會議上提及。

火熱韓流中,也有人抽身歸來。當年10月,鹿晗宣布和韓國方解約,他的微博單條評論破千萬,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

而在夏天,他的隊友吳亦凡更早解約,在微博霸氣留言:感謝所有支持我的人,吳亦凡一直都在!

屬於他們的時代剛拉開帷幕,而上一代的偶像韓寒,在十年前夏天推出了第一部電影。

他為電影寫了主題曲《平凡之路》,請出隱遁的樸樹演唱,年輕人喜歡那句「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有種渡盡一切後的禪機。

他們不知道,真正的大山大海,還在後面。

2, 訪問中國時,奧巴馬夫人在成都七中演講,說對共同的未來,抱有前所未有的信心,「希望紐帶在未來幾十年綿延」。

幾個月後,奧巴馬在APEC會議上說:加深美中貿易將使兩國受益,更能助力世界平穩。

那一年,世界銀行預言中國經濟將持續高速增長,胡潤富豪榜稱堅定看好中國,「中國這年有176位百億富豪,有8位80後白手起家」。

那年時代汽笛嘹亮,股市樓市火爆之下,真正動能是基建啟動。

當年,中央批復基建項目1.56萬億,發改委21天內批了16條鐵路和5個機場。

任澤平激情連發三篇研報,稱「請不要辜負這個時代,將熊市徹底埋葬」。

十年前的夏天,達沃斯論壇上,第一次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稱要破除一切束縛,讓創新血液自由流動:「在960萬平方公裏大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

海澱圖書城步行街改名創業大街,車庫咖啡裏裝滿野望。朱嘯虎說,只要想看,有看不完的創業項目等著。

當年爆款節目《超級演說家》上,90後女孩說:我不是來適應社會的,我是來改變社會的。

大浪之中,十年前的企業家也帶著少年意氣。融創的孫宏斌說「理想主義銷魂蝕骨」,萬科的王石說「我堅信市場的力量」。

那年的俞敏洪,出版新書《在絕望中尋找希望》。他到南開鼓勵大一新生,「人要靠自己選擇走出無窮無盡的路來」。

當天地足夠開闊時,天驕的心裏總能裝下帝國。

十年前夏天,恒大在草原深處舉辦訂貨會。

32架包機直飛烏蘭浩特,80輛大巴浩蕩出發,穿越草原,翻過土嶺,最終到達阿爾山的荒僻山谷。

恒大為山谷接水接電,接通wifi,5000多人就地露營,宴席後的煙花放了半小時。

那夜,恒大訂貨成交119億,許家印放言3年沖擊世界500強。醉酒後他問部下「我怎樣才能流芳百世?」

王健林目標則在更遠處,萬達將在2020年成為世界第一的旅遊企業,超越迪士尼。

那年夏天,他正在豪買世界,說倫敦地價低得跟不要錢一樣,說CNN若想被收購也可買下。

6月,他花2.65億歐元,買下馬德裏地標西班牙大廈,坊間流傳「王健林出國考察,順便買了座大廈」。

那年夏天,流傳更廣其實是他兒子的名句,草根朋友生日他送出豪車,「我交朋友不在乎他有錢沒錢,反正都沒我有錢。」

十年前夏天金粉飄飛。網易為校招生開出年薪50萬,中新網稱大學生畢業三年後收入翻番。那年螞蟻金服創立,余額寶風行,馬雲說阿裏錢多是一種負擔。

滴滴和快的大戰發出40億紅包,高峰時一天燒掉1億,燒得心驚肉跳,「如果把一億元現金堆在一個屋子裏燒,恐怕也得燒一整天吧」。

真燒錢的是李笑來,接受專訪時,他對著鏡頭用美金點煙。

小蘋果唱了一個盛夏,滿街都是火火火火,範冰冰在馬背上顛簸,扮演武則天,稱再也不會有這個投資級別的大戲。

夏天時,華誼兄弟慶生20周年,宣稱兩年要賺100億票房。那年紐約蘇富比拍賣,王中軍拍下梵高畫的雛菊與罌粟花,耗資3.77億元。

十年前盛夏,澎湃上線,發刊辭中,邱兵寫道:後來,嘈雜的年代就來了。我們從理想主義來到了消費主義,來到了精致的利己主義,我們迎來了無數的主義……那個夏夜,回憶起來,糾纏著,像無數個世紀。 我心澎湃如昨。

3, 十年後的夏天,白宮宣布,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增加關稅到100%,企圖以此扼殺產業。

中國商務部回應,這是「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是典型的政治操弄」。

美國宣布提高關稅後,意外受益者之一是滯留美國的賈躍亭。

法拉第未來股價,增幅1600%,雖然只是從0.04美元漲到0.7美元。十年後,他終於造出汽車,但只有11臺,且全部因安全原因召回。

十年蒼茫如海。賈躍亭沒了樂視,羅永浩沒了錘子,烏鎮也已多年沒了夜宴。

十年前宣稱埋葬熊市的任澤平,去年在賣生發水。微博上,他展示生活節奏:晨跑三公裏,一百個俯臥撐和卷腹,正心正念。

他的前老板許家印沒能流芳百世,已被依法采取強製措施。另一位地產大佬王健林四處出售萬達資產,距離年會唱《假行僧》也已八年。

五一前,王思聰在東京被網友偶遇,依舊開著豪華SUV,只是網友說「王思聰似乎比往常更加憔悴」。

當年和他錄過節目的吳亦凡,已鋃鐺入獄,微博查無此人,上海杜莎夫人蠟像館的真人蠟像也早已撤去。

當年蠟像揭幕時,吳亦凡受訪說,他常和範冰冰等人聚會,「範冰冰說我像她孿生弟弟,很關照」。

範冰冰早已無暇關照她,更早跌進塵埃。去年現身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時,她說「我覺得好像人各有命」。

許多人的命運已經永久改變了。京東前CEO徐雷,在朋友圈說,周期和時代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性質。

去年年底,國家公務員報考增加40萬人,今年1179萬畢業生中,排名最高的期待是進入國企。誇克報告中,上岸是2023年年輕人關鍵詞。

一切轉為務實和求穩。年輕人設鬧鈴搶大額存單,買貨幣基金「悶聲發小財」,他們喜歡《繁花》裏玲子說的:「不是所有人都像你寶總做數學題一樣地賺錢,大部分是像我一樣,吭哧吭哧,一個硬幣一個硬幣地存起來的。」

十年前的金粉早已飄散,3W咖啡店門緊閉,創業大街新寵是硬科技,投資人沖到高校實驗室,搶投教授。

有投資機構說,值得欣慰的是,當下中小微企業數量還在增長。

狂飆已成往事,所有人都在適應新節奏。從日本歸來的馬雲,在內部信中說,「時代變了,我們要跟上時代」。

今年年初,94歲的吳敬璉,發文稱最重要不外乎兩條:堅持改革,繼續開放。

他說: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盡可能創造這樣一種營商環境,使得個人和企業的千軍萬馬能夠往前沖,最終總有一些人和企業能夠取得突破,那麽就可以順著這些突破的路徑繼續往前走。

樓市風聲鶴唳之際,因萬科資金緊張,王石放棄了千萬退休金。

他對行業依舊樂觀,「房地產並未結束,而是剛剛開始」。

十年前的夏天,他帶田樸珺去雲南哀牢山,拜訪褚時健。老人穿著圓領衫黑褲子,村口相候。

褚時健說,他也曾是年輕人,從新中國成立後到現在,社會變動很大,人生很多事,不是一條直線。國家要轉型,始終要靠人來破解難題。

他說,困難多,搞好一點,信心就大一點,只有這樣走,一步一步來。---來源: 霹靂炮憶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