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這200條思考,解釋了段永平為什麼既是企業家,又是投資大師-(4)

2022122717:48

*平常心

(47)平常心就是回到事物本源的心態。在任何時候,尤其是在有誘惑的時候,能夠排除所有外界的干擾,回到事物的本質,辨別事情的是非與對錯,知道什麼是對的事情。(2019-09-12)

(48)平常心,既不是一種純粹的理想主義之心,也不是一種純粹的功利主義之心,而是一種務實的理想主義之心。

(49)做企業必須有平常心。我認為,企業最重要的是安全,而不是要做多大。大是自然而然的發展過程,包括利潤。企業的利潤也是一個過程。當然,企業必須有利潤,沒有利潤就無法生存,但你不能把利潤作為最大的追求目標。如果這樣的話,企業就會變的唯利是圖。企業賺了不該賺的錢,會傷害你的未來的。企業應該有利潤之上的追求。(2000年,接受《青年報》專訪)

(50)今天是我們公司成立15周年,當年選這日子好像和紀念9.18還有點關係,畢竟日本人的電器厲害。現在平常心,知道做企業最大的對手是自己。(2010-09-18)

(51)我的很多「簡單」的結論是花了很長很長時間得出來的,千萬別以為我是一眼就看出來了。不過,「平常心」可以幫助人去找到事物的本源。(2010-03-22)

(52)平常人都難有平常心,包括我自己在內,所以要隨時提醒自己。憤怒一下,然後平常心回歸本源,該幹嘛幹嘛,不要因為憤怒做出任何決定。(2018-10-11)

4、企業經營



*健康長久是最重要的

(53)我們企業的核心價值觀里最重要一條,我們追求的是「更健康、更長久」。我們沒有說更大。2000年,《亞洲周刊》的人採訪過我一次,他說50年以後如果在一個媒體,在一個報紙的頭條新聞是關於你們公司的新聞,你最希望是什麼樣的新聞?我說任何新聞。這說明我還活着,我相信我們公司還會活着。(2007-07-07)

(54)企業最重要的是生存和發展,不在乎一、兩個機會就能「暴發」起來,那樣是不會長遠的。(《世界經理人文摘》專訪,2001-02-01)

(55)中小企業大批倒閉從來都是正常的,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來一次,發達國家也一樣。其實中大企業倒得也不少。所以,更健康更長久才最重要。(2010-08-10)

(56)快就是慢,這是我對企業最基本的一個理解,快不是目的,安全準時到目的地就行了。本來這是大白話,但是真正很少有人做到這一點。(2007年,《南方人物周刊》採訪)

(57)我們公司不會把追求干倒誰作為目標,也不會把市場份額,銷售數量及排名作為我們的追求目標的。我們追求的是改善用戶體驗,做出最好的產品,其他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2017-03-21)

(58)我很反對所謂的「核心競爭力」的概念。管理是個系統,要做到平衡,哪一樣都不能少。我們把「經營管理」形容為一個木桶,一個木桶裝有7塊木板,哪塊都不能短,但是哪塊長了是沒有意義的,這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企業要進步、要持續發展,就要做到各方面都同步發展,這是最經濟的。(《世界經理人文摘》專訪,2001-02-01)

*敢為天下後,後中爭先

(59)所有的高手都是敢為天下後的,只是做的比別人更好。我們公司成功不是偶然的,堅持自己的「Stop Doing List」,篩合伙人,篩供貨商,慢慢地就會攢下好圈子,長期來看很有價值。

(60)「敢為天下後」指的是「做對的事情」,「後中爭先」指的是「把事情做對」的能力。(2018-09-30)

(61)「敢為天下後」指的是產品類別,是因為你猜市場的需求往往很難,但是別人已經把需求明確了,你去滿足這個需求,就更確定。「後中爭先」指的是做好產品的能力,沒有能力「後中爭先」的地方是絕對不該去的。(2018-09-30)

(62)老子說的,「吾有三寶,一曰勤,二曰儉,三曰不為天下先」。我覺得,其實做企業非常簡單,叫做「consumer retation」(消費者導向),這個東西說起來非常簡單,但真正這樣做的人非常少,絕大多數都是生意導向、賺錢導向。只要你覺得這個市場足夠大,時間足夠長,我就什麼時候介入都是不晚的。假設這個市場有五十年的市場,你說我晚五年有什麼關係嗎?沒有什麼關係。(2008-01-08)

(63)很難有企業不靠創新可以生存下來的,但創新是指在用戶導向前提下的創新,而不是為了不同而不同的創新。我們公司把這叫差異化。盲目創新是危險的,而消費者導向前提下的創新是企業生存的一個重要基礎。(2010-03-08)

(64)沒有差異化的「敢為天下後」,是無法生存的。「敢為天下後」的前提一定是你能夠提供出你的用戶群需要而別人沒有或不能提供的「差異化」的產品。

(65)「消費者是理性的」意思是從長期來看的,套用一句俗語叫「童叟無欺」。也就是說,無論消費者眼前是否理性,我們都一定要認為他們是理性的。不然的話,你經營企業就可能會有投機行為,甚至會有不道德行為。(2010-03-26)

(66)幾乎所有大公司都是從小公司起來的,最重要是你能有消費者導向的觀念。(2011-02-21)

(67)「敢為天下後」里還有一個隱含的意思,就是「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2019-10-20)

(68)「敢為天下後」對較小的企業尤其重要。我們實力本來就不強,很難跟世界級的大公司相比。因此,我先看國外大企業做什麼產品,而且要看它什麼產品好賣,然後我再做什麼,這樣成功的幾率要大得多。先與後是相對的,暫時的。進入市場有先後之分,這只是競爭的開始,後來者確有不利之處,但超越前人本身就是巨大的動力和目標,而且在更後面看清對手和市場,更容易看到,自己的差距,也更容易少走彎路,只要能找到突破口,就可以集中優勢兵力,快速切入,快速跟進,後來居上。

(69)我們會在產品的成長期與成熟期之間進入一個市場。我們大部分的產品都是在這樣一個時期進入的,電話機有點特殊,是在產品的成熟期進入的,那是因為我們覺得該市場潛力非常巨大。我們不會在一個產品成長期的初期進入一個市場,因為我們看不清楚它是否真的有市場,我們等到產品已有良好的上升態勢時才介入進去。

我們會分析市場與產品的幾個方面:一個是市場的潛力有多大,其中包括對該產品的獲利能力的分析。二是要考慮市場現存的競爭者和潛在競爭者都會是誰,做一個詳細的實力比較。這裡最重要的是比較分析,而不是簡單地說對手強還是弱,一定要結合企業自身情況進行比較。如果認為在這個市場依然能夠站得住,那就可以進去了(《世界經理人文摘》專訪,2001-02-01)

(70)「敢為人後」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我們也有失敗的時候。但是,每當我們進入一個市場,我們是有「平常心」的。所謂「平常心」就是要看到機會,同時也一定要看到風險,要清楚企業是否能夠承受其中的風險。對於我們來說,失敗了也就是一個產品、計劃的失敗而已,對我們並沒有產生根本的影響。我們沒有像賭博一樣,全部一下子投進去,一旦失敗,整個企業就陷入困境了。(《世界經理人文摘》專訪,200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