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過去一年,科學家過得怎麼樣?Nature帶你了解2022學術圈的大起大落落落

2022121820:22



【新智元導讀】Nature雜誌從薪資與職業、學術出版與學術霸凌等角度,回顧2022年全球科研人員的生活現狀。

2022年是科學發展的關鍵一年。一方面,研究生和初級科學家要求更高的薪水和更好的工作條件。另一方面,科學事業和合作受到經濟波動、俄烏衝突、中美博弈以及英國脫歐等揮之不去的影響。

此外,學術出版商在努力適應以數據可用性的新方法和開放獲取的增長為特徵的新格局。通過這一切,科學家們在工業界、學術界和其他地方推進了他們的研究和職業生涯。

針對過去一年的變化,Nature雜誌從薪資與職業、學術出版與學術霸凌等角度,回顧了全球科研工作者過去一年的生活狀況。

薪資和職業

要生活,不能沒有錢。隨着全球通貨膨脹率持續飆升,學生和科研人員表示:錢太少,快漲薪!根據美國的兩名博士生創建的全國研究生津貼數據庫,全國幾乎沒有一所大學的研究生可以靠學校補貼過活。

世界各地的研究生紛紛抗議,要求學校提高補貼。抗議活動也取得了一些成果:英國最大的公共研究資助者英國研究與創新機構(UKRI)將最低博士津貼提高到17668英鎊(約合15萬元人民幣),增加約2000英鎊。但博士生表示,他們需要更多的支持。

學生並不是唯一呼籲改變的人。今年2月,英國學者罷工,抗議他們認為不可持續的薪酬水平和工作條件,這是持續爭議的一部分。11月舉行了為期三天的罷工,涉及150所大學的數萬名學術員工。



4月,尼日利亞學者罷工要求增加工資,使該國的教育系統陷入停頓。

6月,歐洲的初級研究人員發表了一份宣言,呼籲各機構更加關注職業培訓和職業道路。到10月,該文件已獲得145個簽署者,包括歐洲議會和歐洲大學協會的成員。

11月,加州大學的數萬名研究生、博士後研究人員和其他學術員工離職,要求提高工資和增加育兒福利。



而在職業選擇方面,2022年也發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轉折。3月,一項針對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受訓人員職業成果的研究發現,在過去二十年中,成為首席研究員(PI)的機會已經減少。

在這種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博士獲得者放棄了博士後職位,轉向行業內工作。

學術出版:開放與混亂並存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在2月份宣布,從2023年1月開始,大多數NIH資助的研究人員將被要求最終公開其所有數據。

與此同時,Science雜誌將允許作者在他們發表其論文的接近終稿版本,無需額外付費或收費。

8月,為全球許多學術出版物註冊數字對象標識符(DOI)的非營利組織Crossref宣布,其數據庫中6000多萬篇文章的參考文獻列表將向公眾開放和免費提供,此舉受到開放獲取倡導者的歡迎。

同月,美國總統拜登承諾從2026年開始向公眾免費提供聯邦政府資助的所有研究成果。

然而,學術出版並非一帆風順。過去一年中,出版領域也暴露了很多缺點和挑戰。

在二月的報道中,Nature雜誌表示,因高昂的出版費用,全球南方的研究人員很少在開放獲取期刊中的發表文章。

學術不端現象也時有發生。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Semenza)因論文涉嫌造價引發軒然大波。



直至今日,已有52篇合作文章遭調查,17篇被更正或撤回。更有人指出:「如果早兩年曝出這種情況,塞門扎很可能不會獲得諾貝爾獎。」

而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斯坦福大學校長論文造假事件,也讓人們對科研質量和同行評審產生疑問。

政治與科學

2022年,國際政治風起雲湧。黑天鵝事件頻發,對科研人員的工作生活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國際科學界譴責俄烏衝突。戰爭中,烏克蘭科學家擔心自己的生命,而其他國家的科學家則質疑他們與俄羅斯同事的合作關係。烏克蘭研究人員通過呼籲抵制俄羅斯研究者發刊來加大壓力。



由於2021年生效的英國脫歐,英國的許多研究人員無法獲得歐盟主要研究資助計劃「地平線歐洲」的資助。UKRI介入以彌補失去的贈款,但一些研究人員感到被迫離開該國以保留他們來之不易的資金。

總體而言,英國脫歐的揮之不去的複雜因素讓研究人員感到陷入困境和缺乏耐心。

為保護科學家免受政治干預,拜登政府準備了豐厚的預算,並計劃在美國成立相應的聯邦機構。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採取措施,禁止總理否決任何科學委員會批准的撥款。

美國最高法院7月決定取消憲法規定的墮胎權,令該國的科學家感到不安,並讓他們對這對公共衛生的影響感到疑惑。一些人呼籲在有法律禁止終止妊娠的州舉行抵制會議。



學術霸凌何時休?

儘管多年來一直在努力解決科學中的欺凌問題,但問題仍然存在。對瑞典科學家進行的一項全國性調查發現,該國的欺凌程度令人擔憂。

在Nature雜誌 2022 年對研究生的調查中,有18%的受訪者報告了欺凌經歷。

8月10日,Nature連發兩篇文章,揭露來自外國的研究人員在導師手下可能受到的辱罵、威脅,以及工作時長和經濟上的剝削。

文章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2142-8


文章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2155-3

在美國的博士後中,有65%會遭職場霸凌和PUA。而這個比例在碩士階段,只有20%。


後來又有一項研究,對2000多名(大部分是處於職業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員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受訪者都目睹或經歷過來自權威學者的欺凌,來自國外的研究人員受到的霸凌比他們的本地同事更為嚴重。

可以預見,隨着國際局勢的變化,科學界在明年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黑天鵝事件發生。

2023年,學術不端和學術霸凌能否有效解決?科研人員的薪資是否足夠體面?一切的答案,只能留給時間解答。

-[新智元報導*火線編輯:昕朋/來源:新智元]

參考資料: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4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