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時空結晶凝固在衣

2022121820:48

物融人合之奧迪A8L Horch

我們總是將稀有視為珍貴,將瞬間停留在永恆,時尚潮流的輪迴也是在經典與突破中循環與創新。設計將美與珍貴融入穿戴,在不同的場合中點綴屬於那刻的考究,更注重細節是一種貴而不顯的尊貴禮儀。首飾裝點的不只是服飾搭配,更多的是彰顯於佩戴者的鑑賞品味。

銅,是一種紅棕色的金屬。它先天沒有耀眼的光芒,堅而不利,質地溫和。從遠古就開始被應用於製造成器物與工具,與大部分貴金屬相比,這種赤金有着特有的柔韌與可塑性,也是銅有別於其他金屬被更廣泛使用的原因。紅棕的基礎色系也褪去了大部分金屬以身俱來的冷漠感,還融合着一絲類似香檳色的優雅。

「銅色基因庫色彩選,羅黛詩,2016年至今 」

人們一直在不斷了解自然探索宇宙,為了無限接近對好奇的想象,激發了各種到達的方法,工業革命就是以製造促進了人類的飛速發展,不斷加速駛向夢想的軌道。人類作為自然界的成員之一,在機械的時代仍然懷揣着感性的衍生創造力,在科幻小說《三體》中有一段這麼描述道:「我捧出給她的禮物,那是一小塊凝固的時間,時間上有美麗麗的花紋,摸起來像淺海的泥一樣輕柔。」時間是可以被觸碰的實體,即使在宇宙的盡頭這份浪漫也不會消逝。

時空被凝結成了晶體。


「骨骼研究項目,羅黛詩,2018至今,拍攝:陶永祥」

羅黛詩,這位年輕藝術家用5年時間打造出中國第一個「銅色基因庫COPPERCOLORS」。在金工藝術的研究中發現了「銅」五彩斑斕的色彩,因為那種瑰麗一閃而逝,卻開啟了她對銅色彩長期的探索之路。對未知充滿好奇是大部分藝術家的先天基因,取之不盡的藝術寶庫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基於⼯業設計的背景,她從材料與自然的研究出發探索「⽣物藝術」,通過材料研究、⽣物學,以銅為媒介創作各種取材於⾃然、⽣⻓於⾃然的藝術作品與研究。

在近些年的持續研究中,羅黛詩發現「銅」會在時間和空間的轉移中生長,銅的生長猶如骨骼,色彩就是銅的皮膚。她用⽤培育植物的⽅式來培育銅的生長,探索⾃然⽣⻓造物邏輯,並將其⽅法稱之為「控制中的失控」。融合當代科學、設計材料⾏為、藝術美學等,讓銅在控制中⾃發性⽣⻓出⻣骼,創造出「它」自己想成為的樣⼦。在控制中生長出的結晶,便是時空晶體,那一刻的肌理,就是時空的佐證。


「生長過程,骨骼研究項目,羅黛詩,2018至今」

在人為控制下自然生成的晶體,凝聚了變化時空中的所有信息:固,液,氣,時間等,這是時空四維的融合,時空晶體是自然和人合作產生的永恆禮物。

這次為霍希創作,讓她的思緒一度回到工業製造鼎盛時代的創造力,⻋輪加速了時代進階帶人類飛速發展,而藝術可以讓這種時空的珍貴記憶融合於生活之美。A8L Horch輪轂的轉動啟發了設計的靈感動力,便將輪轂的結構轉換成飾品的外輪廓,高拋光的精鋼以簡練的線條搭配於套裝禮服,點睛在服飾搭配之中,以物融人合的理念,將自然時空下的結晶融合於衣、食、住、行的高端生活方式的重要場合之中。

將時空晶體融匯成束狀,金屬也能像植物花兒一樣柔韌,澆築凝固後置入由A8L Horch輪轂搖身一變的袖扣與吊墜之中,隨行走而閃耀靈動。每一簇結晶都獨自個性,自然生長的時空晶體無法被複製與替代。


「袖扣-時空結晶Space-time Crystals,拍攝:陶永詳」

時間的車輪裝載着時間結晶穿越時空而來,它們在移動中凝結於琉璃水體的禮盒之中,一切在時間的凝固中融合,也在這個瞬間被重塑。在這款手工打磨的琉璃水體中,塑造了水體流動的自然流線,以及因流動而產生的氣體氣泡,定格的不只是袖扣與吊墜穿越的瞬間動勢,還包括周圍的一切。




「霍希好物-時空結晶Space-time Crystals,拍攝:郭一」

用控制中失控的方法,探索「銅」的色彩和骨骼生長。在高速的現代發展節律中收穫來自「宇宙的浪漫」,是時間給予生活的禮物。自然孕育下的金屬,在自然的時空下穿梭,每一個單位時間下的結晶,正是這一刻想要表達的言語與感知。凝固的時空結晶,融合的是屬於這一刻的宇宙能量分子,瞬間即永恆的尊貴。




「霍希好物-時空結晶Space-time Crystals,拍攝:郭一」


羅黛詩|跨學科青年藝術家

專注於以銅為媒介培育作品,從生物藝術的視⻆研究人類與自然之間深度協同創作的未來。

Q:對銅這個材質產生興趣,是一個偶然或是某個特別的原因?

2015年我在台灣念書,在金工藝術的學習中經常使用銅作為日常練習材料,第一次用火焰加熱它的時候,它出現了如孔雀羽毛、璀璨星河般的神奇色彩。我移動,它也移動,在那一刻我與銅的互動,瞬間把我拉回到兒時熱愛玩鵝卵石的自己,那種用自然物質探索宇宙的好奇和作為人類用雙手創作的本能,喚醒了那個時候被既定工業造物思維框住的我。在後來持續的探索中,我發現銅如同一根線,把我熱愛的材料研究、化學、自然科學、考古學、神秘學、藝術都串聯了起來,加之其與生俱來的神秘特性、與人類文明進程發生的關係、蘊藏的無限潛能,使我為之深深着迷。

Q:為什麼會對一種金屬的藝術探索聚焦在生長?

生長是金屬物質的一種隱性生命狀態,也是我們這個地球上,萬物的生命由來。生長能使受傷的皮膚被修復,能使極小的種子生長出參天大樹,成為另一種生命形態。因此生長作為一種自然造物生成的形式,這種「思維模式」和能量是巨大的,而且它可能是我們人類造物所追求的終極目標。並非模仿、改造自然,而是從根源去學習理解自然的智能、與自然協同合作。 所以我依託銅去探索生物學藝術,用培育的方式去創作,跟生物合成、基因改造、機器人學習等都是彌合的,除了尋找人與自然之間深度協同創作的未來,同時也在挑戰以人為中心的既定創作方式。

Q:你如何看待金屬的美感與尊貴?

對我來說,金屬就像外太空飛來的隕石,神秘、珍貴且濃縮宇宙之美和哲學於方寸之間。

Q:如何發現「銅」的結晶,並不斷嘗試這種藝術形式的美學呈現?

如果說我的銅的色彩研究是皮膚,那麼「結晶」就是它的骨骼。它們是持續研究和實驗中逐步推進的結果。培育生長的方法促使我使用不同的形式去探索它帶來的可能性。例如《種子》用延時攝影研究色彩如何生長,《72小時》是探索外部環境和人流對色彩生長干擾的繪畫裝置,《新礦石》是把工業製造與生物生長相結合的實驗作品。而我的長期研究項目《銅色基因庫》則是將色彩背後的方法抽離為數據,以數據庫的形式構建一個可持續生長的色它宇宙,探索銅色生長的一切可能。其中涉獵從動植物到礦物、從農民到匠人、從造假到實驗室等多個層次的在地研究和實驗,系統中的522種色彩各自攜帶生長方法,他們可以在系統中裂變和融合,從而衍生出更多未知的可能。

所以,不同的作品都是在各個研究階段所提出的問題。


「製作過程,時空結晶Space-time Crystals,2022,

拍攝:陶永詳」

Q:如果說「銅」具有理智與彈性的特點,你怎麼看?

是的,銅的理智與彈性正是構成它神秘且矛盾的面貌。它對我來說不僅是一種生命活體,還是一個帶領我探索世界越漸廣闊的創作夥伴。它的外表冰冷、堅硬,內在卻充滿了超乎想象的可能,可以被氧化,被熔化成液態、氣態、凝固,甚至生長,以不同的生命形式在宇宙中游離。

Q: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與時間,空間是否會產生必然的聯繫?

我用培育生長的方式創作,實際是在與時間、空間、物質共同協作,作品在培育過程中伴隨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形成不同的結果,從這個維度來說,它們都是時空塑造的藝術和結晶。


「 霍希好物-時空結晶Space-time Crystals , 拍攝: 郭一 」

Q:當代年輕藝術家,更注重藝術的思考過程或是呈現形式,還是表現力?

其實我更關注個人的研究核心、作品的可持續輸出和創新力。作品不是散點式、靈光一現的東西,它們的背後應該始終有個一直在探索的脈絡。要做到這個點,所以在創作的每個階段和細節都需要去注重,無論是為什麼要做這件作品、使用什麼材料、用什麼形式呈現、如何做研究、甚至如何跟觀眾產生對話等等,對我來說都很重要,因為這些都緊密關係到作品最終的呈現面貌。我在追求的是它不能重複別人,也不能重複自己。

Q:關於這次為霍希創作,怎麼會想到以飾品的形式來結合?

這次很榮幸能用創作,與奧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先生的傑作帶來跨越時空的對話。霍希先生的無畏、創新、進取重塑了過去汽車工業時代。在今天,A8 L Horch 創始人版的誕生,是對創始人精神的繼承,更是一次跨越時空的自我重塑,迭代進化;而我與時間、空間協同創作,喚醒物質銅的生命,變成一件件雕塑、裝置、影像等作品,這是對物質從1到無限的進化,對既定認知思維的重塑,更是挑戰自我的一次次重塑。

這種不謀而合,讓我在收到奧迪Audi希望我用自己的研究和創作方式去詮釋A8L Horch的時候,我就決定了用凝固的「時空晶體」去刻化霍希先生極其重要的作品和精神。用時間和空間的藝術,在男士袖扣和女士項鍊的移動微縮空間中,詮釋重塑與進化,創造A8L Horch與人的深度鏈接。



在這組作品中,我將具有工業代表性的廢棄電線作為材料,通過剝除、塑造、以及延續使用「控制中失控」的方法培育生成植物般的銅金結晶雕塑,它們如種子、花蕊、根莖,每一個都獨一無二,擁有其獨特生命形態。


「製作過程,時空結晶Space-time Crystals,2022,-拍攝:陶永詳」

註:控制中的失控,其中「控制」是指創造作品生長的條件和最終導向,例如設定恰當的溫度、濕度、反應介質、生成路徑等因素;而「失控」,則是刻意在控制中放棄控制,讓材料在設定中自發性生長。最終由控制(人)與失控(自然)共同創作出充滿想象的色彩和骨骼。

Q:分享一些屬於你的 #物融人合 大有所霍

銅是物,也是一把鑰匙。它帶領我開啟了一個個新的世界,打開越漸廣闊的視野和認知,永遠在好奇和熱情中探索自己和周圍的世界,以及不斷的創造。例如《銅色基因庫》項目,就涉獵使用田野實地考察、傳統手工藝、材料研究、化學、植物學、實驗室科學、邏輯架構設計、分類學等學科的經驗與工作方法,在這個長期持續的訓練過程中,我的知識和思維、對人和事物的理解也越深入和開闊。所以,物於我,雖然是我在造物,但同時他們也在塑造着我,讓我成長。



時空結晶融合於飾品之中,不只是一種儀式感,更是對生活的極致禮讚。

物融人合 大有所「霍」-來源:iWeekly周末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