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我時常憂慮,為什麼?-(1)

2022120116:24



韋恩·戴爾在《你的誤區》中談到:

憂慮是社會流行病,幾乎每個人每天都會花大量時間來處理憂慮。尤其在不確定性較多的情況下,人們更惶惶不安。

一旦可怕的想法潛入大腦,人根本無法擺脫。不知道你是否也被擔憂所圍繞,比如:

未支付的賬單、即將到來的工作面試、第一次約會、無法復工害怕被邊緣化的狀態、多進程的工作沒處理、亦或身邊有感染者、食物短缺怎麼辦等問題。

這些自動化想法之所以很難關閉,是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指向未來的敞口讓認識無法閉合,不像日常做事一樣可以事事閉環。

因此,你的所有假設似乎都處在不確定之下,人的煩躁不安、驚慌失措也就在所難免。

我們最常見的憂慮包括人際關係、工作/學業表現、財務狀況、健康以及需要承擔的各種責任等。

大多數人往往只是偶爾沉思,泛泛地做最壞打算後,發現也沒有非常可怕,想想就過去了;可是,過度擔心和憂慮,就會出現廣泛性焦慮障礙(GAD)的症狀。

研究認為,大約有5%人口受到GAD影響,其中不少女性,他們總是杞人憂天、內心焦躁、肌肉緊張,這會讓生活、工作均受到影響。

一、擔憂的定義和症狀

心理學教授Thomas Borkovec將憂慮定義為:

「一連串充滿負面感情色彩、比較難以控制的想法和畫面(Borkovec et. al, 1983, p. 10)」,人們感到擔憂,是因為覺得自己可能遭受一些潛在問題,需要去預測這些麻煩,或試圖解決它們。

它和焦慮有什麼區別呢?

憂慮的主要表現是心情低落、悶悶不樂、頭疼失眠、對周圍事情不感興趣、興趣減退精力不足、疲乏無力等等,你可能會把負面情緒發泄在親人身上,甚至用酒精自我麻痹。

焦慮主要是心煩、緊張不安、擔心害怕,伴有心悸、呼吸困難等自主神經功能性紊亂症狀。

許多研究者之所以將兩者聯繫在一起,因為憂慮者可能患有廣泛性焦慮症的表現(Khoshaba, 2012)。

按照種類,憂慮表現為5種細分的情況:

1. 強迫症。一些人會花很多時間做重複且自認為有價值的事情,以驅走一種反覆且令他沮喪的想法。比如我,思慮過重時認為閱讀很重要,可恰巧靜不下心來。

2. 驚恐症。你可能因為某件事情未完成或突然就感覺心慌,關鍵在於你想逃避,似乎又束手無策還得面對。就像你不喜歡那份工作,但迫於賺錢的壓力你不得不去。

3. 社交憂慮。你可能會打心底逃避各種社交活動,因為害怕會受到審查、嘲笑或者尷尬的事情。

我的一位以前非常開朗的朋友,自離職幾個月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後,就對朋友的約見總是逃避。

她自認為和朋友見面,聊起工作不順利的事情,別人會懷疑是不是她能力的問題,與其要解釋很多,不如不見,一旦上班後,這種感覺就會消失。

4. 恐懼症。這是多數人常有的特徵,當你無法拿捏實質性的危險對象時,你不知道這到底會有多可怕。

例如,怕黑、怕高、怕細菌等。因為避免接觸此類對象或環境,所以自己常常受到思維框架的限制,但當真正靜下心面對時,似乎並不可怕。

5. 經常性焦慮以及創傷後情緒病。經歷或者目擊痛苦後難忘那些時刻,如暴力虐待、人格侮辱,這種因顛覆已有價值觀而產生的不適,會持續發生,主要症狀包括在夢中夢見、再次想起、煩躁等。

然而,長期壓抑的一些瑣事找不到傾訴對象,或自認為不公平,也會引發過度焦慮。

好朋友前幾天跟我吐槽,自打和對象在一起後,每天室內衛生都是他收拾,當和女朋友正面談論此事,常被一句「這點小事還拿出來說」而懟回去。

並非他本身不願意承擔這種工作,而是需要價值認同,假設這種認同的問題無法妥善解決,急躁易怒就會隨之而來。

但GAT研究認為,對自己是否存在慢性或長期憂慮的情況,屬於主觀感受範疇,並沒有診斷標準;據此,各種細分情況造成的憂慮,通常會怎麼表現呢?



我們可以,用這三類關鍵特徵來描繪。

首先,容易出現災難化想法。心理學研究認為,憂慮者在遇到問題時,往往會慣性地往最壞的地方考慮。

比如,有的人和朋友一起吃飯,如果對方遲到15分鐘以上且沒有信息通知,他就會思考,朋友對我們之間關係是不是不夠重視、時間觀念太差等。

同時,憂慮也會影響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憂慮時常伴隨着不自信,人們覺得自己沒辦法應對,只能抱怨幾句,憂慮下去(Dash et al., 2013)。

其次,擁有較高的焦慮敏感度。焦慮敏感一般指對身體焦慮反應的敏感,如遇到事情時手心出汗、心跳加速、頭暈,實則是來自負面感知造成的恐懼。

要知道,在某些場景下,人產生焦慮反應是正常的,面臨重要考試或第一次與比自己厲害的人約會時,絕大多數人會感覺到焦慮。但是,低焦慮敏感會把這類反應看作暫時的、無害的、就像面臨約會時,期待又興奮。

而較高敏感的人會災難化自己的反應,他們預感當此事真正到來時,自己可能感覺到頭暈、緊張。

我一位主持專業的同學,每次上台前都非常緊張,他說有種壓力好大,無法面對的錯覺。

再者,更多的反芻思考(rumination);調查表示,有些人一天10%的時間都在進行反芻預演,帶着負面的態度去思考過去已經發生的事。

比如,如果你給他看引起不適的電影,他們接下來三天內,都忍不住回想當時的畫面。

並且,他們會比不憂慮的人更關注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而由於過度關注錯誤,使得他們犯錯後還會接二連三犯錯。

由此,這五種不起眼的現象都有可能引發憂慮,它們的具體表現也比較容易覺知,那麼,憂慮或者擔憂,到底怎麼來的呢?

二、先天還是後天習得

準確來說有兩個方面:1. 慢性前置因素,2. 後天形成的看法

前置因素上,對同卵雙胞胎的研究中發現,如果其中一個人有焦慮症,另外一個也會患上焦慮的可能性概率有31~88%,而一般人的發病率是0~8%,這說明,先天遺傳對焦慮有一定作用。

研究認為,嬰兒遺傳來的並非焦慮得症狀,而是獨特的氣質;這種更敏感、更警覺,更容易激動的反應,使得人們在長大過程中更容易被小事和有危險性的事物刺激,促使憂慮發生。

比如,街坊鄰居哄孩子,你會發現,有的孩子被挑逗兩下,就會大哭大鬧;有的孩子四五歲剛上學,老師布置課題,他們因為某些小阻力無法完成,就氣性特別大,怒砸東西或者撕課本。

這都是遺傳帶來的獨特應激反應,說白了,他們可能比別人更多一些高敏感特質(Highly Sensitive Person,簡稱HSP)。

其次,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會對人們的憂慮傾向造成影響。慢性憂慮者的父母,表現出對世界過分謹慎的態度,他們本身就比一般人更容易害怕、擔憂,會過分關注一些潛在危險可能性。

比如,孩子在學校跟哪些人玩,會不會把他帶偏,他們學習怎麼樣?回到家中,總說不要對着電視、電子產品,眼睛近視怎麼辦?

父母的小心翼翼,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讓孩子在成長中習得這種特點,傾向憂慮沒有出現的事。

此外,父母的高標準也會對憂慮有一定影響。這次考80分,下次就得考90分,不但語數英成績要好,體美德同樣不能差,這就會孩子有種「我還不夠好」的錯覺。

當然,研究發現,孩子從五年級至初中切換過程中,有時會過度依賴一個特定朋友,或者安全處理問題的方式。

針對丟臉行為,他們會努力約束自己,不表現出來,這些都是把父母價值觀內化成自己價值觀,變得追求完美的表現。

記得上學時,每個學生都有自己零花錢,因為年齡小,班裡總有幾個「炫富」學生,買很多零食;家境不夠好的學生,一般不會跟他們在一起,會為零花錢不足而感到憂慮,怕被同學嘲笑。



後天看法上,讓一個人變得憂慮的主要因素是「對事情本身的看法」。

如果你對某件事長期抱有積極幻想,但現實行動中又常常受到壓力、打擊。這種狀況假設一段時間內不減,就會影響到神經系統,使情緒不穩或出現廣泛性焦慮,即便是一個正常的人,也會變得憂慮。

我一個朋友,因為被裁半年找不到工作,變得垂頭喪氣,聊天時我明顯感覺到他「心有餘力不足」的感覺;當我勸阻他,要不找找身邊朋友內推時,他又陷入自己是否有能力勝任的問題上。

可見,這種積極的想法雖然處於潛意識中,他們也能感受到「我要用更多理性戰勝自己、改變這一切,我很想停止憂慮」,但似乎無法做到。

因此,你能看出,當一些小事情長期沒有得到妥善解決時,就會引起心理問題,如果壞事接二連三發生,就會讓人覺得疲憊和擔憂。

那麼,慢性擔憂會引發哪些連鎖反應呢?

    習慣性迴避(Habitual Avoidance);

    情緒管理能力下降;

    損傷你的大腦

首先,我們覺得某種場景、事物存在威脅時,通常採用迴避的方法自我保護。

由於憂慮者總有種不安感,他們會持久地進行迴避,從而無法養成承擔責任的習慣。這種迴避行為,會進化成一種自我設限,然後進入負循環。

比如,很多人害怕自己嘗試新生事物拿不到結果而犯錯,於是在工作中,他們就不敢自己主動接下新項目,即便領導安排,也要找幾個夥伴一起去辦公室,收聽領導旨意。

還有一些人,本身的出發點是為項目思考,並擁有充足的佐證,但在社交場合不敢說話,怕得罪人後穿小鞋,於是不得不壓抑自己的情感。

其次,憂慮會引發壓力反應,使得海馬體和額前區發生結構改變、功能減退,這些區域都和記憶、情緒、認知息息相關,它們的損傷會提升精神障礙的可能(Connelly, 2016)。

當然,最直接表現出的屬於「情緒管理」,一些人會將憂慮當做防禦手段,來壓抑自己不舒服的念頭或直接爆發出來,當他們感受到憂慮時,就不會去感受情緒背後的東西。

換言之,很多時候,我們會為逃避深層次的痛苦(害怕、孤獨、完不成、無能為力)而選擇用情緒這種「萬能貨幣」進行釋放,爆發後似乎心裡很舒服,但空虛感也會接踵而至。

總的來說,憂慮現象和父母教育方式有關;針對後天習得方面,經過上文,你認為它是因為某些「事情本身」沒有得到妥善解決長期壓抑而成的嗎?然而這僅代表一部分,事實是你陷入了銜尾蛇(Ouroboros)效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