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白蓮花度假村》:美國社會階級的絞肉機-(4)

2022120116:07

究竟是男性看了這些男子氣概的電影,才產生了有毒的幻想;還是男性的睾丸酮讓他們天生就擺脫不了有毒的幻想,所以才拍出了《教父》這樣的電影?

這幾乎是一個當代哲學問題,邁克·懷特沒有給我們提供標準答案。





在對待妓女露西婭的態度上,也能看到三代男性的認知區別。

在父親眼裡,當地的意大利妓女是可以被購買的性交易物品,是他性癮發作時的一粒特效藥。而在Z世代的阿爾比眼裡,妓女的存在,本身就是混亂的社會體制迫害底層女性的結果。

爺爺和父親嘴上羞辱貶低妓女,實際上只要價錢合理、姿色不錯,他們一個比一個願意嫖娼。

看不起妓女的男性,就是最虛偽的男性。阿爾比完全不在乎妓女露西婭的身份,而是以左派知識分子的視角,對其充滿憐憫和同情,當然,也少不了性慾的驅使。



而在爺爺和父親之間,也存在着未解決的男性代際問題。

父親的出軌不忠,在爺爺的傳統意大利大男子主義價值觀里根本不算事。因為女性不具備「離婚」的權利,她們只是婚姻中卑躬屈膝的服從者。

在爺爺眼裡,男人出軌沒有錯,被妻子發現才是錯——因為這是男人不尊重妻子的表現,如果你足夠尊重妻子,出軌就會更小心一點。

爺爺甚至引用了「冥王哈得斯強姦春之神珀耳塞福涅」的希臘神話故事,合理化兒子的婚內出軌。神話中的得墨忒耳都能原諒強姦女兒的男人,那麼現實生活中的男人出一次軌,還不是小巫見大巫?



父親沉浸在婚姻失敗的痛苦之中,終於忍不住對爺爺開炮:

每一個喪偶式育兒的男性,對待婚姻玩世不恭的態度,無形之中影響着自己的下一代對待婚姻的方法。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都懂:我們能從父母身上學會一切,卻偏偏學不會如何經營親密關係。



看到這裡,觀眾可能才明白,為什麼邁克·懷特會將第二季《白蓮花》的謀殺案放在意大利西西里島。

這裡是西方當代男子氣概的發源地。

而我們的主人公,都是被閹割的男性,在朝聖父權聖地的同時,哀傷着時代鋒利的刀刃割在他們疲軟的卵蛋上。

只有妓女,自由地遊蕩在這座上層階級的度假村里。只要欲望未死,她們就永遠有生意。

03.美國怎麼了?世界怎麼了?

如果只看名字,恐怕沒有人願意打開這部美劇。

直到今年九月,它一口氣拿下了5個限定劇艾美獎,觀眾才回過神來:

能夠打敗《成癮劑量》的美劇,是什麼來頭?

本應只是一季限定劇的《白蓮花度假村》,由於反響太好,HBO當即拍板追加第二季。

如今第二季播出後口碑飆升,在外媒斬獲了更高的評價。《紐約客》點評:第二季更頹廢、更絕望、更成熟。

幽默的是,這部諷刺抨擊精英階級的《白蓮花》,播出之後分別給兩座度假勝地帶去了更多的有錢人。

Booking網站顯示,夏威夷茂宜島四季酒店的價格是每晚3萬-5萬人民幣。自從《白蓮花》播出,茂宜島的旅遊收入增長了16%。

西西里島陶爾米納的聖多米尼克宮四季酒店,預定訂單一路排到了2023年4月份。

之所以在美國掀起了巨大的浪潮,是因為兩季《白蓮花》用12集的長度,拋出了幾個擲地有聲的問題——

美國怎麼了?世界怎麼了?

在一切舊事物和舊秩序走向崩塌與混亂的當下,我們該怎麼辦?

上層階級與底層群體的廝殺,會有最終的贏家嗎?

男性和女性的權力站位發生置換了嗎?

疫情和信息繭房,是否摧毀了當代人日益枯竭的精神?



邁克·懷特說過,「寫作的衝動源於揭露人的真實、複雜、卑鄙和缺陷。」

所以我們看到了《白蓮花》一方面對特權階級的傲慢無知進行解剖,另一方面也對底層群體的懦弱貪婪進行殘酷的還原。

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受害者。大家都在混亂體制中拼命攫取自身的利益,這就是人性最真實的一面。

所謂的左派與右派,誰又比誰高貴呢?各自都有致命缺陷罷了。



而另一個重要的命題,就是性別、權力、種族、主義、階級的混戰。

在第一季里,妮可同情小兒子奎因的境遇。當下的美國,一個白人直男竟然成為了社會最底層的群體,甚至連工作機會都很難找到。

Z世代女權主義者奧莉薇雅不以為然。白人直男已經順風順水地主宰了世界幾個世紀,短短十幾年的#metoo運動就不堪忍受了嗎?

別忘了,女性一直處在如此被動的性別劣勢中。男性的「不容易」,僅僅是因為他們剛剛喪失了正當騷擾女性的權力。



而被全家人同情的小兒子奎因,厭倦了美國當代社會的虛偽,投身自然環保主義,選擇留在夏威夷與土著生活。

但他能夠做出這樣「大逆不道」的選擇,靠的仍然是原生家庭的財富與階級地位。與此同時,底層的土著男孩凱伊,面臨的卻是萬劫不復的牢獄之災。

兩個男孩的命運對照,是邁克·懷特對美國社會的最後的一聲嘲諷:所謂理想主義的絢爛,背後仍然是金錢堆砌起來的海市蜃樓。



劉瑜在《可能性的藝術》中分析,美國的國家建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反國家主義」,這也是美國立國之初的根本。所以,無論左派右派如何掐架,他們都保持着對國家與政府的懷疑態度。

正是由於美國社會對國家權力的極度警覺,才導致了今日美國的「制度化的混亂」。

這也是為什麼,《白蓮花》生生扯下了美國社會的最後一塊遮羞布,卻能讓美國觀眾直呼過癮。因為太久沒有人能夠如此精準地把美國社會的混亂本質呈現在同一幅畫面中了。

保守與自由的混戰,或許就是美國永遠無法解決的難言之隱。

1992年,福山在其著作《歷史的終結與最後的人》中提出,自由民主制是人類政治文明的終極,其治下的小布爾喬亞們將會是最後的末人。

而邁克·懷特的這部電視劇,和福山的這句話,形成了一組黑色幽默的對照。

回到現實,這個無法解決的問題,將來也有機會變成我們的問題嗎?

-[出品:虎嗅青年文化組*作者:黃瓜汽水*編輯題圖:渣渣郡/來源:虎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