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時常憂慮,為什麼?-(2)
三、擺脫憂慮的悖論
銜尾蛇,本身是一個自古代流傳至今的符號。
大致形象為一條蛇(或龍)正在吞食自己的尾巴,結果形成一個圓環,名字涵義為「自我吞食者」;而銜尾蛇效應通常指,我們進入某種負面狀態後,無限循環,最終能量被自己耗盡。
多年來,許多心理學家試圖回答「憂慮」這個令人困惑的問題,他們的發現你可能會吃驚。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人們往往會主動承擔憂慮,甚至主動尋找擔憂的事情。
例如,許多人都覺得,擔心一個問題和解決該問題差不多;不幸的是,儘管我們認為做某事卓有成效,但是,如果意識不到「擔心本身」,則對解決問題沒有太大幫助。
好比臨危受命。你明天要代表公司上台演講,你晚上非常擔心明天演講不好,對公司有不好的影響;可是,回過頭看,這種擔心似乎並不能解決講得好不好的問題。
所以,憂慮本身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擔心」上了;我們往往會思考所有出錯的可能,並深陷其中,無法停止擔憂自己想象出來的臆想,更別說花時間尋求解決方案。
另一個,無法停止擔憂更隱晦的原因是,擔憂似乎在情感上保護着自己。
聽起來和上述有些悖論所在,為什麼,這種如此痛苦、曲折的事情會有保護感?不過,該觀點的確得到新研究的支持。
一則實驗裡,研究者讓被試者看一段不安的視頻(驚悚、無法接受死訊的兒童等),最終發現,那些事先擔憂之人的情感,沒有太大變化,而那些放鬆之人的負面情緒,卻大大提升。
這是為什麼?
因為預先擔心的人已經處在消極情緒里,所以他們一直停留在不好的感覺內;重要的是,那些憂心忡忡的人表示他們更喜歡這種感覺。
問題來了,為什麼有人更喜歡在消極體驗前就提前讓自己有不好的感覺呢?這是因為,他可以根據臆想出來不好的情緒做更多的情緒儲備。
就像你參加一場考試,總要為成績擔憂,你可能會想「我考砸了,成績很糟糕」;但是,如果糟糕到不及格呢?可能還是這種情況。
換言之,這種迭代的思維陷阱,即在情緒上一層又一層捶打着你,你可能覺得正在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即便真搞咋了,你的負面情緒強度並不會那麼高,反而更輕鬆些。
也就是說,擔憂有兩面性。
如果真把自己交給肆無忌憚的擔心,實際上,你只不過,為一個將要發生的事情做準備;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長期陷入這種狀態,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四、停止憂慮的4個錦囊
所以,看到開心的事,你也會憂心忡忡,開心完之後意味着新的事情即將發生;對要發生的事,你處於渾然不知狀態,畢竟時間往前走,你根本無法控制。
換言之,無法完成認知閉合的思考,都會有憂慮發生,能夠完成認知閉合的思考,就要平衡好處於積極、消極哪種狀態下的比值更高;那麼,日常中該如何平衡呢?
1. 每天給擔憂留30分鐘
當焦慮和擔憂占據思想時,你很難高效率,這是推遲擔憂策略起到作用的地方。
與其想停止或擺脫它,不妨允許自己去想它,給它創造一個「憂慮期」,選擇一個固定時間、地點去擔憂。
怎麼做呢?在憂慮時,你可以把腦子裡最近令自己焦躁的任何事情,用筆記本、手機備忘錄簡短寫出來。書寫本身就是一種行動,單一的思考很容易陷入反芻。
然後,每天睡覺前檢查下「你的擔憂清單」,看看哪些可以完成,哪些是天馬行空。
這樣,你更容易形成一種平衡點,如果寫下來仍然困擾着你,那請允許自己接納它們。
當你用正式的方法看待時,擔憂反而就不再重要,這時,你就會自動把視線轉移到「事情本身」,然後想着需要找誰、怎麼完成、大概多久。
2. 挑戰擔憂的想法來自哪
如果你患有慢性擔憂和焦慮,那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可能並不會非常積極,這比實際上事況的不積極更具有危險性。
如,你可能高估事情難度,立即跳到最壞的情況,或者你會把每個焦慮當成事實對待,甚至低估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認為自己根本無法做到。
這些類型的方法,基本被稱為認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s),主要特徵是:
全有或全無思維,非黑即白看待事物,沒有中間地帶,如果不行我就徹底失敗了;從單一消極經驗中過度概括某件事。
也就是,你只看得到消極的一面,卻忽略了積極的一面;關注做錯的事,而不是對的事,就像考試最後一題很簡單,答錯了,就將自己歸屬到「我很笨」的類別中。
但是,有的人也會積極過度,消極太少。他們總抱着臆想,而實際情況並不客觀。
所以,在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對某些事情進行解讀的前提下,你無法將它們歸類。
嚴格的說,對於一件事,你應該知道做什麼和不做什麼。
要思考一個想法來自哪裡,在什麼情況下得來的,是根據自我驗證經驗得來的還是道聽途說後直接貼上了標籤。找出這些,才能將問題連根拔起。
3. 區分可解決與不可解決
事實上,當你擔憂時,暫時不會那麼焦慮;大腦反覆思考問題會分散你的情緒,讓你覺得自己在完成某件事,但擔憂和解決問題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一方面,解決問題包括評估現狀,提出具體步驟,然後將計劃付諸行動層。
另一方面,擔憂很少會帶來解決方案,不論你花多長時間思考最壞的情況。即便真發生,你也不會做好準備。
那麼,你的擔憂可解決嗎?如,房租問題,你可以打電話給房東,看看能否緩幾天;擔心未來會失業,那就想想做什麼才能增加自己不失業的籌碼等。
注意,沒有成效、無法解決的擔憂指不能落實到行動層的擔憂,好比,如果有天我得重病怎麼辦?這種不知道什麼病、什麼時候的憂慮,就是杞人憂天。
4. 跟別人談論你的擔憂點
經過分析後,如果事情傾嚮往不好的一面發展,自己又拿不定注意,別憋着,試圖找到身邊的朋友、專家,跟他們談論你的想法。
讓他們從不同視角給出一些看法,詢問換成對方,會在特定場景下做出同樣選擇嗎?
儘可能將自我意願、情緒、取捨都表達清楚,這樣他們才能更了解你的憂慮。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不可控,最終執行前,也要調整情緒避免陷入過度憂慮,畢竟消極想法會在大腦中無休止地重複,會讓你認為事態失去控制、變得恐慌,直至在重壓下精力耗盡。
有哪些試圖打斷的方法呢?
我經常動一動、跑一圈、打把遊戲、追個劇,這些都能釋放內啡肽,緩解緊張,增加能量和幸福感。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打斷頭腦中持續不斷的擔憂。
為什麼很多主持人上台前5分鐘什麼都不做?那是因為,適當的停止,是為了更好發揮。上述四種方法,我在擔憂時經常使用,非常管用。
總結一下:
憂慮,不是壞事。
身體、情緒的任何警覺信號,都在告訴大腦「該正視它了」。
假設一直逃避,思維就會不斷被擠壓,直到更糟糕的表現出現。也許,應該在合適的時間停下來給大腦做做「精神按摩」。
[文源公眾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來源:虎嗅]
文獻參考:
[1]《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DSM-5®)》;美國精神病學雜誌
[2]慢性壓力和焦慮會損害大腦,增加患嚴重精神病的風險。貝克雷斯特,康納利,K.(2016)
[3]焦慮敏感和擔憂。個性與個體差異,38(5),1223-1229;Floyd,M.、Garfield,A.和LaSota,M.T.(2005)
[4]兩種情緒對比迴避措施的開發和驗證:對比迴避問卷。焦慮症雜誌,49114-127;Llera,S.J.和Newman,M.G.(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