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師投訴最多的「壞毛病」,問清這兩點,不改也可以
要說孩子上學後,被老師投訴最多的是什麼?排名第一位的,肯定是「坐不定」。
現在每次有人提問求教這件事,我總會說,道理方法不說了,要不和你們說說我們的親身故事吧。
「D媽媽,有空麻煩回個電話。」
微信群里我被圈了,看到消息後,立馬給女兒的老師打過去。
接通電話,老師就和我說,D今天上語文課,整堂課就是猴子屁股啊,一會動一會動,提醒幾次後也不改善。我今晚放學會留她一會,訓練坐姿。
我聽完老師「告狀」,當下立馬說的是:謝謝老師啊,今晚放學留下來完全沒問題,我們接下來家庭日常也會多注意這一點的。
那天晚一點的時間,我去接小D,又進一步向老師了解了兩點:
1、不知道您有沒有考察過,您這堂課講的,她都會嗎?聽進去了嗎?
2、我還想多了解一下,D上課動啊動的,有沒有打擾到她同桌和其他同學啊?
之後我和老師聊了一會,互相交換了一下想法,彼此對於小D「好動」這件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
我回想一下,感覺這次交流,對於老師來「告狀」孩子多動,還是很有幫助的。相信類似的情況,不少朋友都會遇到,今天就分享一下我的想法,供參考。
01.老師「告狀」-肯定為了孩子好
先來說說第一句話,謝謝老師啊,今晚放學留下來完全沒問題,我們接下來家庭日常也會多注意這一點的。
這真是我曾經走過彎路的,以前我習慣性的第一句話是,啊,怎麼會呢?
雖然我並不是想替女兒辯解,更想了解清楚事實,但我一用這樣的疑問句,對於一部分老師來說,一聽「怎麼會呢」,就覺得是家長在質疑老師,容易聊不下去。
後來我總結了一下,覺得回應的第一句話奠定了90%以上的效果。所以,基本上老師的溝通,包括「告狀」,我第一反饋肯定是表示感謝,表示支持,表明我們家庭的態度。
這也是我發自內心的想法,老師來「告狀」肯定是為了孩子好。哪怕當中有誤會,我們可以事後再找老師說,當下的態度很關鍵(這對於隊友/老人帶娃時也適用,當下不認同他們的方法,也不要當面就反對)。
然後我會分情況處理,比如這次是要留堂作為「懲罰」的,那麼就把我的疑問/澄清放在之後提出。
如果老師只是說,你管管你們家孩子哦,成績下跌那麼厲害/課間總是打人,那麼我表達認可後,可以繼續提出我的疑問。
溝通時,嘗試讓「感謝認可「和」澄清疑問「區分得足夠開,這樣更能讓老師感受到我們配合的誠意。
02. 學習方式有偏好
我的第二句話:不知道您有沒有考察過,您這堂課講的,她都會嗎?聽進去了嗎?
家裡有「愛亂動」的孩子,相信不少朋友們都有這樣的感受,總看着他坐不定,屁股亂扭,手亂動,但真的教他的內容還都記住了,完全理解,還能複述。
每個人學習方式其實都是有偏好的,有的人一定要非常安靜才能專注;有的人學習難的知識必須聽音樂;有的人一定要坐定才能記憶;有的人必須走來走去或者轉筆才能記得住。
你們代入一下是不是這樣,這些都是不同的學習偏好,並沒有本質上哪種方式更好的。
但的確,傳統認知上都會覺得,不動才能學得更好更專心。因此,面對「愛動「的孩子我們容易認為是個問題,急於糾正,而忽略了也許這就是這類孩子的學習方式而已。
果然,語文老師告訴我,課後留下來讓她讀新教的課文和生字,她倒是都會的。所以老師就狠狠批評了一下,強調了課堂紀律。
那我這麼問,其實並不是為了說服老師理解自己孩子的「特殊性」,而是給自己一顆定心丸,我明白了她的這樣「多動」的學習風格並沒影響她的學習。
這樣的話,心態肯定就穩了不少,接下來就是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盡力引導,而不是又打又罵非要逼迫立馬改變。
這樣的視角轉變對於家長來說還是很有幫助的,我們清楚並不是所有的課堂都允許孩子隨意走動、隨意坐的,但我們更加理解,這不是孩子「淘氣」,這只是他的特點之一。
那麼家庭環境就格外重要了。對於這類孩子,放學後一定要保證更多的運動時間。
很多家長有誤區,一聽老師反饋,孩子上課「多動」,那在家就更加不允許孩子動,以為這是在訓練,結果往往更糟糕。
保證了一定運動量後,再引導孩子如何把「多動」變成自己的學習優勢。
提醒孩子,上課的時候多運用自己的身體各個感官,教會孩子記筆記或者畫學習地圖的方法,這是最好的讓孩子手忙碌起來的方式。
還可以使用便利貼寫下要點,然後在回家的路上,邊走邊複習;或者在家裡各個地方貼上這些要點來進行複習,效果往往比端坐在書桌前要好很多。()
如果已經因為「多動」被貼標籤學習受挫了,可以多鼓勵孩子參與實驗類的學科,這是孩子喜歡也更加擅長的活動,先從這類學科逐漸重建學習動力和信心。
03. 集體生活的「規則意識」
我的第三句話:我還想多了解一下,D上課動啊動的,有沒有打擾到她同桌和其他同學啊?
第二句話是多動有沒有影響自己,那麼第三句話就是多動有沒有影響別人,這個邏輯其實和我們家管教原則是一脈相承的:不影響自己健康安全,不打擾他人。
這也是我的個人教育觀,人是社會的人,如果參與集體生活,哪怕這是孩子的個性/特點,一旦打擾別人了,那麼仍然需要干預。不能仗着「特點」而忽略他人,這就太「自我中心」了。
老師的回覆是,她倒是沒和其他同學說話,但是動啊動的,老師看着太糟心了,就怕她從小沒養成好習慣,以後高年級學習效率受影響。
你們看,從回覆中就能看出來,老師的確是為了孩子好。而且我得到了一個關鍵信息,那就是打擾到老師了。
那影響老師上課,也就影響了整個班級,這個我是需要讓小D明白的。
我當下就和老師再次表明了態度,謝謝老師的反饋,讓您費心了。我們回家後,也會多引導,讓D明白上課的紀律性。
回家後,我引導的方式其實並沒有改變,仍然是之前寫過的
但我每次都會額外再和小D強調一句:
在家的時候你一個人看書學習,你選擇任何自己舒服的方式都沒問題。但你想想啊,學校班級里,如果大家都是坐着安靜聽課,就你一個跑來跑去發出聲音,儘管你學進去了,但是其他同學都被你打擾了學不了了,而且老師也會被你打擾,這樣大家都無法好好學習了。
所以我們儘量遵守集體規則,媽媽知道這對你很難,但我們還是有方法的,還記得我們之前提到過的嗎?管不住手的時候怎麼辦?坐不住的時候怎麼辦?
你們看,了解孩子學習風格後,我是會引導,但不會去否定孩子這個人,而是幫助孩子理解,為什麼自己要去「適應」這些規則。
當然啦,現在小D並沒有足夠強大的自制力完全「不動」,但我這樣的溝通的確幫助她在內心種下了一顆種子,讓她更加理解集體生活和」規則意識」。
與此同時,我也會定期和語文老師溝通,分享我們在家的引導計劃,小D的進步表現,反覆告訴語文老師,雖然還沒一步到位,但她的確在慢慢進步。
我和老師的溝通,自始至終沒有提小D就是這種愛動的學習風格,但這些溝通確實慢慢讓語文老師不那麼「糟心」了。
最近幾次,老師還主動在課堂上表揚了小D呢。
最後還是忍不住掏心窩幾句,每次分享我家和學校的溝通,總是會有留言說,我們遇不到那麼好的老師,又或者是,你估計是育兒博主,老師才會對你很客氣的吧。
其實小D的老師們壓根都不知道我們的故事,當然不排除我們運氣好,總能遇到好老師。
我始終有個觀點, 我是 「育兒博主」這點不會變,老師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我 用正確的方法去溝通,相比用不正確的方法去溝通,哪個效果更好呢?
不都是正確的效果更好麼?
孩子的老師可能脾氣經驗各不相同,但老師通常不能換,那我們用正確的方式去溝通,和用不正確的方式去溝通,哪個效果好呢?
我相信對於90%的正常老師來說,不管脾氣好壞,耐心大小,都是用上正確的方式,效果會更好。
無非是這個效果能否一次達到預期而已,一次達不到,那就多溝通幾次好了;世界上本來就沒幾件事,一次就能做好。
這事也提示我們,無論面對什麼問題,都要重點考慮自己怎麼可以做得更好,而不是一味地去想,肯定對方有啥啥背景。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們的家校溝通有所啟發。
大J叨叨叨
最近看着不少地方又都網課了,上周剛分享的內容,推薦大家看看啊
上海封控三個月,我的個人體會就是,媽媽千萬不要把自己逼成「超人」,一定要學會主動溝通需求,主動布置任務,適當做「甩手掌柜」。
哪怕有些事情咱們不干,沒人管了,你也要問問自己,我有沒有先管好自己。有些事情離開我們並不一定就是「世界末日」的。
「飛機出事時請先戴好自己的氧氣面罩,再去幫助他人」,雖然我也不是經常可以做到,但我會反覆提醒自己,和你們共勉啊!-來源:大J小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