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身處何處,請做一個會講故事的人!
美國作家斯蒂芬·金被稱為當代的狄更斯。
11歲那年,6噸的漫畫滋養了這個臥病在床的少年,繼而誕生了4個魔法故事,開啟了他的故事創作之旅。
直至今日,他成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聲名最大的美國小說家之一。
如果你僅僅認為會講故事僅僅是作家、編劇、導演的專利,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亞里士多德曾說:「我們無法通過智力去影響別人,情感卻能做到這一點。」而故事卻是最易搭建情感的橋梁。
安妮特·西蒙斯女士不僅是一個故事高手,作為企業培訓師的她,尤其擅長「化解棘手的局面」。她在《故事思維》這本書中,系統全面講述了普通人如何運用故事思維影響他人、解決問題,掌握故事的全套技術「影響他人、解決問題」,讓故事成為行走生活、職場的利器。
無論你身處何處,請做一個會講故事的人!
一.
陸陽最近換了新工作。
之所以換工作,一是不滿足於薪水,二是不太喜歡那裡的環境,也想尋求自我突破。
在新公司待了3周,相比起之前的工作,這裡工作強度太大!加班是家常便飯,有幾次直接睡了辦公室的沙發。
雖然又忙又累,但陸陽勁頭十足。因為陸陽的頂頭上司馮總監業務能力非常強,這段時間跟着他,簡直是火箭式的成長。同時,他的人脈也非常廣,似乎沒有他辦不了的事情。
最關鍵的,馮總監不論是布置工作,還是指出團隊的不足,或是聊個天什麼的,都很讓人舒服,同事們都很喜歡他。在陸陽看來,簡直是妥妥的男神一枚。
上周的一個客戶太刁鑽,馮總見陸陽面露難色,給他講了一個自己初入職場的故事。
沒有說教,一個小故事,就讓陸陽重新鼓起了勇氣。
上周五同事小莫做報表犯了一個錯誤,放在以前的公司,陸陽的領導一定會批評小莫了。但馮總什麼都沒有說,周一的會議結束後,馮總講了個粗心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翁因為一個極小的失誤,卻給公司帶來很大的損失。
他家在為公司的損失感到惋惜的同時,聯想到自己的工作中,一定要用心對待,避免這樣的錯誤發生。
一個小故事既不讓小莫難堪,其它同事也得到了提醒。
陸陽當下就覺得,馮總的高情商讓人舒服,有時候就是做到了不講說教並且空洞的大道理,而是通過故事讓人懂得道理,講故事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人是社會的人,不論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那些成功的人,都會重視講故事的能力,成為一個會講故事的人,都會讓你受益終身。
不僅是作家,很多成功人士如馬雲、喬布斯 、奧巴馬都是講故事的高手。
無論你身處何處,請做一個會講故事的人!
二.
2012年12月7日,瑞典文學院的報告大廳諾貝爾文學獎演講現場,身着 「莫言」字樣深色中山裝的莫言,以「講故事的人」為題,用「3個故事」征服了現場200多名中外聽眾。演講結束,嘉賓集體起立鼓掌長達一分鐘。莫言通過「最痛苦的一件事」、「最深刻的一件事」、「最後悔的一件事」既展示了自己的成長,也讓人感受到作家的真誠。對於這3個簡單而透徹心扉的故事,外媒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每個不是學霸的孩子,或許童年在父母的口中,都會出現一位或多位別人家的孩子。
這些別人家的孩子赫赫的成績單,也許是說教的開頭,但也是親子關係中的障礙。
因為沒有人喜歡這樣類比式的說教,孩子也不例外。
我們在看一些優秀的演講者,他們打動人的也許是讓人震撼的金句,但真正能讓印象深刻並得到啟示的,往往是那些動人、發人深思的故事。
所以,身為父母,在你批評孩子做得不好的時候,是否可以讓下自己的執念,平復情緒,給孩子講一個他能接受的故事,讓孩子通過故事了解世界,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形成更為強大的自我內驅力。
無論你身處何處,請做一個會講故事的人!
三.
提起微商,很多人或許都有一些不好的印象。
朋友圈裡簡單粗暴說着產品效果如何好、團隊如何厲害、業績多少、喜提了什麼……
那些誇張的說辭,讓很多人一笑了之,甚至成了誇張的「代名詞」。
同樣在朋友圈賣貨,小曲卻有着自己的心得。
他的朋友圈像一本精美的雜誌,那裡大多數是他學習、成長的故事,是他對生活的感悟和心得,偶爾才是他還賣着水果。
因為真誠的分享自己生活中的點滴小故事,朋友圈裡的人反倒對他很信任,他不論是賣水果還是分銷課程,都被信任着。甚至有時候朋友主動讓他來推薦。
做一個真誠的講故事的人,你有了能量才是最有價值的分享,才能經營好自己順便賣了產品和服務。
無論身處何處,做什麼工作,每個人都需要講故事,講故事是學習、生活、工作-
*如果只想着存錢的人,最後都越來越窮了!*
來自安徽縣城的小陳一家都很辛苦。父母在廣州的鞋廠打工,這個不足50平的出租屋裡,住着小陳的父母、妹妹。今年大學畢業的小陳也在廣州找了一份工作。小陳本想和同事們一起居住,父母親認為雖然遠點,但收拾一下,完全可以一家人一起住,吃飯也能節省一點。
如果只想着存錢的人,最後都越來越窮了!
但工作半年多的小陳,和父母一家忙忙碌碌,越來越覺得未來無望。
小陳一家的願望很單純,多賺點錢,但實際上一年下來,每個人都很辛苦,卻沒有賺到理想的錢。
1.先說小陳的父母,兩個人在一家大的廢品收購站打工,非常辛苦,兩個人的工資加一起7500元。他們對於錢的最大絕招就是省錢。父母親每天的午飯都是自帶,家裡面一些開支都是能省則省,只要不是剛需,能不買則不買,而判斷是不是剛需的標準就是,不買會不會過得去。一家人的每月的工資,都是給母親存起來,小陳和妹妹的開銷也就很有限。
如果只想着存錢的人,最後都越來越窮了!
每月雖然存下來一些錢,但房價、物價卻一直在漲,父母親的錢都放在銀行,所以也就是在貶值。沒有理財的觀念存錢,註定存不下來錢!錢是存起來的,但要想手中的錢不貶值,就需要讓它活起來。
2.小陳的妹妹,是一家超市的收銀員,每月的工資4500。因為父母親節儉的作風,妹妹也習慣了節儉。和妹妹一同入職的同事,前兩年業餘時間提升了學歷,很快就辭職走了。在小陳看來,妹妹平時上班下班,和她那些光鮮高麗的同事相比,簡直有些另類。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裡,如果一味了因為省錢,外在不捨得花錢,內在不捨得投資,一直都是重複過往,就等同於倒退。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講得就是這個道理。
3.讓小陳想徹頭徹尾改變自己的是,因為離公司遠,平時也為了節省,他幾乎工作之外沒有任何社交。和他一起來的同事,業務上並不比他強,但在人際關係,人脈拓展上,明顯優於他。保守的觀念,每每感覺需要充電時候,想着要存錢,就放棄了。放棄了投資自我的機會,等於放棄了成長,也就失去好一個前進的機會。
如果只想着存錢的人,最後都越來越窮了!
同事陸齊,與人合租了個4000元的套間,因為離公司近,每天最早到公司,最晚下班,不僅深得領導賞識,很多次都被領導帶着出入各種行業的聚會,自己也認識了更多的人。這些當下看來未必是人脈,但當你的能力和影響力不斷放大時,就成為了彼此的資源。
所以,儘管小陳也是勤勤懇懇,但很多機會像一陣風樣,從他身邊刮過,卻又悄無聲息的走了。因為和父母同住,小陳每天路上的時間比同事耗費得要多,午餐也是母親準備好的,在公司的微波里熱,而同事們大多一起點外賣或結伴出去吃,時間一長,他好像和同事們已經沒有共同的話題。後來有些活動,本來他可以參加,因為習慣,後來大家都忘記叫上他。人是社會性中的人,而身處職場的人,需要與周圍的同事、領導建立有效的互動,恰當的鏈接,才能更好地共同發展。
所以,讓一個人窮,有些時候不是財富、薪水本身,更重要的是習慣、生活和工作的方式。一味的省錢,而沒有正確的對金錢和人脈的把握能力,只會讓窮人更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