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當下,我們更需要用數據感知真實世界-(4)
07.十大預測重點回顧
我們預計:
1、美國國家主權債務危機的苗頭——美元的貶值
以下是我去年十大預測裡面的第三點,我預測的美國國債債務危機的苗頭主要指的就是美元貶值。
在政治博弈上,為了延緩美元的貶值,我們看到了烏克蘭戰爭,美元指數在美國的這次努力下延續到現在。
回到我們分析匯率的「一個趨勢、兩大主因和四小誘因」上,用加息周期去解釋美元的強勢就也許有點小問題,因為這是忘記了布雷頓森林體系怎麼瓦解,不知道當時美元經歷如何的貶值。和去年年初說2021年7月份美國CPI見頂回落一樣,小周期線性外推。
美元貶值的基礎都湊齊了:
*經濟三高:高通脹、高淨進口、高赤字;
*無法保持國家競爭優勢:不能通過高科技領先繼續碾壓別人;(康波周期蕭條期行為);
*大量外債持有者:歐美非投機資本在2021年6月份加持了一把美債,其餘大部分是流出;
我是無法保持對美元的樂觀,而這個繁華的泡沫破滅反身性之後的猛烈程度也同樣會超出絕大多人的預期,就如同堅硬到現在讓我懷疑人生一樣。
2、人民幣升值
去年12月份到今年1月份,我一直跟我尊敬的一個老先生討論人民幣的一次貶值機會,我們當時怎麼看怎麼覺得人民幣應該來一次像樣的快速貶值,我也一直盼着這個事情出現,因為這個貶值出現了,將會迎來人民幣的主升浪,但是一直沒有出現,想着還有次大升值,忍忍就過去了,4月份下旬這個急促的大貶值出現了,時間推遲,最後就會以一場幅度大的快速反向為結果,也就是現在的這個貶值。
這個從結構角度,我偏向只是大升值周期開啟時候的2浪回調,之後是3浪主升值浪。
因為核心還是在於中國的淨出口,我做了全球主要的十餘個國家過去50年的進出口數據,還有中國對應這些國家的進出口數據,我找不出任何一個國家能對中國產生產能威脅,去年的高出口主要來自歐洲(德國、法國、英國、荷蘭等)、美國、亞洲(日本、韓國、印度),這些國家的產能想要重啟難度也許會比較大。而所謂的用疫情來闡述產能轉移,這都無法改變中國整體競爭力的優勢,不在中國生產,別的地方沒有那些基建產能。
回到影響匯率的幾個因素,我看不到任何能支撐大貶值的基礎,階段性的投機資金衝擊恢復後必然會走向真正的升值之路。
3、A股殺跌至今原因
用四個字形容,就是內憂外患。
3月份的殺跌來自外資的出逃,而4月份的殺跌完全是內憂,匯率不背這個鍋。自身交易結構擁擠造成的極端脆弱,最後的止損盤殺跌帶來全面的出清。
機構投資者做了極致擁擠的交易結構,導致市場沒有任何的承接力,打破了很多估值極限。例如某壽險公司,我們預估的極限位置是38元,然而盤中最低打到30元以下。
我們要知道38元的該壽險公司對應的EV估值是不到0.30倍,這是中國保險行業還是處於成長期、現金淨流入階段,還沒有到資金流出期時候,日本的壽險公司二十年前就到了現金流流出的衰退期,現在還是0.36倍PEV,而T&D控股只有2012年才見到0.4倍以下的PEV。
該壽險公司要是0.4倍的PEV我還能接受,但是0.30倍,達到和生命周期末端破產重組還要低的估值體系,這個讓我無法接受,還有研究嗎?還有價值嗎?口口聲聲喊的「研究創造價值」、「價值投資」在哪裡?在這種估值情況下,我是沒法下手砍了,因為和我的投資理念完全不符合。
這個低估值就不是什麼利空、業績不好能解釋,保險公司什麼時候看過淨利潤變化??上百倍估值業績不好可以漲,反過來十倍的還能跌?除了做相對收益、抱團、趨勢投資,還會啥?有點職業素養好不好。講點價值好不好。公司再差,趨勢再不好,怎麼滴?還不及破產的啊?
我多跌出來一部分就是來自類似這些大量打破估值極限的持倉。
竟然真的沒有任何一點承接盤啊,只有不斷的止損的賣盤,為了保住抱團的個股不殺跌,不斷的賣其他的持倉繼續買抱團,在我看來新能源這些抱團股就相當於2018年年初的地產,地產行業過去四年走過什麼路,未來他們會再走一遍,賺了市場風格的錢還以為自己賺的是阿爾法,一場五十年輪迴一次的成長股、高估值泡沫的消化要消滅一批人的財富作為代價,上個世紀的蔡志勇先生3年虧掉75%就是來自這場風停了。
A股用自己的意志近乎完成了所有套利盤的清洗,雪球、固收加、所有期權相關做多的被打的七零八落,這還不是我說的殺人浪,只是一場顛簸,一場甩人。
不要再把股市的殺跌上升到特別的高度,A股的漲跌更多是資金籌碼的博弈。 我們這幫搞金融的一個個都是軟骨頭,因為自己的那點倉位動不動的製造各種聳人聽聞的事情。頂部唱多的是我們,底部唱空的是我們,在製造波動上不遺餘力,我們給社會的貢獻就是製造麻煩,追逐泡沫製造概念,除了毀滅財富沒幹過什么正經的事兒。
在匯率出現波動關口各種的貶值信息和分析,說的言之鑿鑿,拿着十年的數據分析,沒有一個分析到根本問題,我們有幾次大機會的時候看對過?還以看對過一次的行為耀武揚威,我們就是群社會發展的蛀蟲。就別給自己加太多的戲碼了,還談國運,蛀蟲也配?
08.總結
這篇文章內容情緒波動比較大,因為我實在受夠了各種自媒體和同行們無知的悲觀和喧囂,和每次市場大底部是一樣的言論和論調。今年已經各種地獄模式、各種擊穿估值下限,這幫人還天天編鬼故事嚇唬人。
我們應該客觀理性的看待經濟和市場,同時我們還更應該站在企業的角度去做投資,而不是陷入利己性思維角度去看待各種事情。 抱着悲天憫人狀沒有一點意義,和東林黨、唐宋時期黨爭「只對人,不對事」有什麼區別?說來說去不就是自己倉位那些股票虧錢了這點破事,2021年1月份泡沫趕頂的時候怎麼不說這些?這樣的行為和「滿口仁義道德」的偽道學家有什麼區別。這些自媒體懂投資和經濟嗎?他們最懂得如何消費我們的注意力。
投資到最後靠的是信念,因為相同的邏輯會出現兩種相反的觀點,如果糾結於細節誰也沒法說服誰,這個世界兩個事情最難——把別人的錢放自己兜里,把自己的想法放別人腦袋裡,最後相信的就是數據和根據自己研究得出來的信念。
站在現在的視角,回想過去二十年中國的發展進步,中間每一次股市底部的時候都是各種悲觀情緒宣洩的時候,「祖先的大地上流浪」成為這個時期吸引眼球的宣洩式文章,中國崩潰論捲土重來,然後每一次都不妨礙中國的崛起和輝煌。
每次的悲觀無非就是虧錢後的宣洩,每次相同的感情只是換個馬甲,如果還不能對情緒周期總結出相應的教訓,那麼穿越回過去的話也註定是《夏洛特煩惱》裡的無效穿越。
再過3個月我們回首這段歷史,也許會有新的感悟,大家也許會明白我說的很多事情,按照我過去4年的分析和結論,我往往會提前半年,去年開始改正,加入更加精準的節奏問題,今年還是沒有改好。
我用《投資思維邊界》一書中A股二十年回顧中的一段話結束這篇長文。
「你以為你經歷了絕望,但是市場會告訴你還有更大的絕望,絕望和憧憬是市場的一部分,不可或缺。」
「市場拿着刀把你逼到牆角,然後嘿嘿一笑:該你追我了。」
「如果用一句話為二十年股市做個注本,那就是:周期輪迴常在,價值投資長青」。-(作者:孫加瀅/來源:錦緞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