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一個家庭最大的遠見:將這3樣東西,傳給子孫後代

2024082920:25

長輩的心願,莫過於子孫興旺,家運綿長。

子孫能不能興旺,家運能不能綿長,都是有條件的。最典型的,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等等。

具備天時,就能抓住機會,有所成就;具備地利,就能奠定基礎,下限比較高;做到人和,才有可能盡好人事,苦盡甘來。

天時地利,我們無法把握。唯一能把握的,就是人和。如何才能做到人和呢?修身養性,讓自己變得更好,也讓子孫後代變得更好。

一個家庭最大的遠見,莫過於將這3樣東西,傳給子孫後代。



遠見一:自力更生的品性。

一個有錢家庭,要是讓孩子在溫室中長大,不願讓他經風雨,見世面,相信這個家庭很快就會走向衰落。

衰落的原因很簡單,在溫室中長大的孩子,不具備獨當一面、自力更生的本事。一旦父母離開,孩子就有可能坐吃山空,其他啥都不會。

這一點,我們對比一下明朝的朱允炆和朱棣,就知道了。

皇太孫朱允炆,從小就在深宮裏邊長大,吃喝無憂,日子不愁,也沒有直面過腥風血雨的人生,所以他生性懦弱,認知不足,不夠殺伐果斷。

燕王朱棣,從小就跟隨父親、叔伯打仗,就藩順天府後,更是多次征討漠北,跟蒙元殘余勢力打仗,直面腥風血雨的人生,所以他性格狠辣,認知深刻,手腕過人。

朱元璋死後,朱允炆削藩,朱棣立馬就奉天靖難。僅僅三年的時間,就取而代之。

這說明了什麽?沒有吃過苦,也沒有經歷過風雨的孩子,都是脆弱的。離開了長輩的庇護,就有可能被更強者吃掉了。



遠見二:謹小慎微的智慧。

《詩經》中有言:「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人在江湖,就該保持謹小慎微的姿態,不要輕易冒頭,也不要輕易得罪人,更不要成為別人眼中的眾矢之的。如此,才能做到明哲保身。

無數父母都不懂明哲保身的智慧,所以他們給孩子傳遞的,就是「沖動」的觀念。這,始終是會害死孩子的。

孩子年輕,氣血方剛,再加上父母的錯誤教育,就容易讓他們到處得罪人,到處碰釘子,到處吃大虧,有可能還會把自己也折入其中。

謹小慎微的智慧,在人情社會裏邊,可謂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基本上,誰更加謹慎,誰就能笑到最後。

你看《三國演義》中的楊修,就是因為多嘴,不夠謹慎,而被曹操所殺;你看同時期的司馬懿,謹慎得要命,甚至時不時裝傻,竟然熬死了曹魏三祖,吞並曹魏。

謹慎,不是虛偽,也不是怕事,而是在實力不夠的時候,先積累實力,再等待機會,避免「出師未捷身先死」。



遠見三:剛柔並濟的能力。

我發現,無數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容易走向極端——要麽教育孩子成為老實人,要麽教育孩子成為欺負別人的孩子王。

成為老實人,就是走向了「柔」的極端,容易活成軟柿子的樣子,分分鐘被人拿捏,毫無尊嚴。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成為欺負別人的孩子王,就是走向了「剛」的極端,容易活成大惡人的樣子,分分鐘踢到硬鋼板,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報應不爽。惡人自有惡人磨。

既然成為老實人不好,成為孩子王也不好,那該如何選擇呢?四個字,剛柔並濟。

一個人,既要有剛硬的態度,也要有柔軟的選擇。該剛硬的時候,要及時剛硬;該柔軟的時候,要及時柔軟。因時而變。

跟小人相處,就需要剛柔並濟。小人沒有欺負我們,那我們就敬而遠之,不跟他們有任何的牽扯。小人欺負我們,那我們就不能退縮,而應該及時反擊。

就跟佛家的說法一樣,既要有菩薩心腸,也要有金剛手腕。



寫到最後 : 家庭最重要的,並不是家產,而是家庭教育。

家產,也就是錢財資源,終究有花光的那一天,物質是不可長久的。唯有符合現實的家庭教育、為人智慧,才能幫助子孫後代,在復雜的世道中,安身立命。

古人早就說過,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

富人傳不過三代,就是因為富二代和富三代,並沒有創一代的本事。他們在溫室裏邊長大,無法經受生活的折磨,也就在脆弱、平庸當中,走向衰敗。

至於說貧窮的家庭,要麽到了第三代,時來運轉,逐漸崛起。要麽到了第三代,依舊窮困潦倒,最終斷根絕後。

可見,父母最該傳給子女的,並不是家產,而是生存的智慧。---(文/舒山有鹿)

*50歲到60歲這十年,最好的活法:搞懂余生的「天命」*

古人有言:「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人到了四十歲,閱歷豐富,對於生活將不再迷茫;人到了五十歲,歷經半生,感悟深刻,就能做到知天達命;人到了六十歲,不再執拗,能夠聽得進別人的意見。

不惑,知天命,耳順,這三點裏邊,最重要的,其實是「知天命」。一個人,是否懂得知天達命,決定了他的境界。

何謂知天?就是搞懂大自然的規律;何謂達命?就是順其自然,讓命數得以通達。

有一句名言概括得特別好:「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50歲到60歲這十年,最好的活法,莫過於搞懂往後余生的「天命」。



一、人過五十,最好「不再勉強」。

無數人都喜歡勉強,可勉強,真的就有意義嗎?

毫無意義。因為塵世間的一切人與事兒,都是勉強不來的。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

就拿感情來說,你喜歡這個人,可別人不喜歡你,雙方有緣無分,哪怕你苦苦哀求,別人也會離你而去。感情,無法勉強。

就拿賺錢來說,你希望大富大貴,但你做不到大富大貴,哪怕你過分勉強,也僅僅是為難自己罷了。大富大貴,無法勉強。

有人會疑惑,為什麽老天不會讓世人如願以償呢?

答案只有一個:要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如願以償,那塵世間不就失衡了嗎,不就人人都是富豪了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該得到什麽,不該得到什麽,這都是「平衡」的。一陰一陽之謂道,便是如此。



二、人過五十,盡量「接納一切」。

很喜歡一句話:要接納自己的平凡,要接納父母的平凡,要接納伴侶的平凡,要接納孩子的平凡。

平凡,是塵世間的常態。從歷史的角度來說,99%的人都是平凡人,只有1%的人是天賦異稟的天才。

可不論是天才,還是平凡人,到最後,都需要回歸到平凡的生活當中。畢竟,哪怕是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也需要衣食住行,柴米油鹽,吃喝拉撒。

接納平凡,在年輕人的眼中,可能是象征了「平庸」的事兒。這也正常,因為年輕人有沖勁,氣血方剛,還需要在世道裏邊磨礪一番。

要是歷經半生的中年人,依舊無法接受平凡,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人,可以沖動一時,卻不可沖動一輩子。

日子,始終是平凡的,不是每天工作賺錢,就是每天柴米油鹽。普通人,都跳不出這個「循環」。

平凡,也沒有什麽不好的。煙花易冷,韶華易逝,能夠跟家人相伴,平靜安然過好這一生,就已經很不錯了。



三、人過五十,最好「平靜悠然」。

古人有言: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不論是閑看,還是漫隨,都需要我們具備一顆「平靜悠然」的內心。平靜,有利於修身養性;悠然,有利於輕松生活。

現代人,明顯缺乏平靜悠然的內心,而偏向於躁動不安。這種躁動不安的日子,越是過下去,當事人越是痛苦。

你會感覺到,以往沒錢的時候,還能輕松而活。如今有點錢了,也衣食無憂了,卻滿是煩惱,不是這裏暴怒,就是那裏生氣,脾性特別差。

脾性變差,跟陷入到「物欲橫流」當中有關。為了物質而內卷,為了物質而拼命,到頭來,只會為了物質而葬送一生。

對於普通人來說,錢,是賺不完的;物質,是無窮無盡的。用短暫的一生,去為了物質而過分奔波,顯然是舍本逐末了。

錢多錢少,夠用就好。至於日常生活,盡量平靜悠然。



四、人過五十,盡量「從心而活」。

明代聖人王陽明認為,此心即是天理,此心即是宇宙。

一個人的心意,就象征了他的「良知」。而他的良知,就跟最本質的天理、宇宙規律,是相輔相成,相互交織的。

如果當事人改變了自己的心意,總是偽裝,活成了最討厭的自己,那他就離良知越來越遠了。缺乏良知的日子,只會讓人忐忑不安。

舉個例子。這人為了賺錢,就損人利己,讓別人家破人亡。哪怕他賺了無數錢,他也無法心安,只能惶恐而不可終日,生怕別人報復。

對此,有人會說,在這個年頭,還講良知,這真的有用嗎?

人之良知,雖然無法讓人賺到大錢,可至少讓人對得起天理良心。一個人,已然對得起天理良心,此生早已無憾,那他是否賺到大錢,又有什麽意義呢?

從心而活,憑良知而生存,不扭曲自己的心意,才算是真正的「知天達命」。---(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