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上半年經濟數據公布,20年區域格局出現重大逆轉

2024080113:57



最近這些天,各地陸續公布了上半年的GDP數據。雖然就實際增速而言,有18個省市區超過或追平了5%的國家線,但受到通縮壓力等因素的影響,絕大多數省份的實際增幅都高於其名義增速。而名義不低於實際,且兩者均達到5%以上的省市區僅有山東、浙江、四川、北京、內蒙古、貴州、新疆、甘肅、西藏等9個。

對照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堅定不移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只能說,同誌仍需努力。

當然,正如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表達過的觀點,短期的經濟波動、增長起伏對於區域觀察意義不大,我們更應該關註長期的趨勢變化。

之所以還要寫作本文,是因為上半年數據中的部分指標變化背後正好體現了某些趨勢。

這裏的趨勢具體指哪些?

除了人盡皆知的長三角、珠三角強者恒強,領先幅度越來越大外,還有哪些意想不到,或者新出現的變化趨勢?

今年是中部崛起戰略提出20周年。它和1999年實施的西部大開發、2002年啟動的東北振興一道,促成了本世紀頭20年中國區域發展的重大轉變。

在此之前,根據改革開放之初高層提出的「兩個大局」思想,中國實施的是沿海率先崛起的非均衡發展戰略。東部地區借助開放政策,通過吸引外資,冒出了一大批經濟強市。

1978年時,GDP前十大城市中來自中西部及東北的城市數量還占到一半(重慶、沈陽、大連、武漢、哈爾濱)。但到世紀末的1999年時,隨著深圳、蘇州、杭州、無錫等沿海城市的紛紛崛起,內陸城市只剩下重慶和武漢兩座。

為了縮小區域發展差距,世紀之交國家先後推出了三大區域均衡發展戰略。不過出於增長慣性,在之後的幾年裏,沿海與內陸的GDP差距繼續拉大,在2005年前後達到了頂點。

當年,東部沿海10省市(不含遼寧、廣西)占全國GDP比重達到59.54%。

此後,伴隨著中西部城市化帶來的大規模基建投資浪潮,以及汽車、電子等製造業由沿海向內陸轉移,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戰略開始發力,內陸各省經濟增速連續十多年整體快於沿海,湧現了合肥、長沙等一批排名上升幾十位的黑馬城市。

數據顯示,2005~2019的14年間,東部三大經濟區京津冀、江浙滬和廣東GDP分別增長了4.049倍、4.85倍和4.77倍。而位於中部的河南和兩湖,則分別增長了5.125倍、6.49倍。位於西部的川渝、雲貴更猛,分別增長了6.47倍和7.315倍。其中,貴州連續10年GDP增速位居全國前列。

但是口罩以後,人口進入負增長、城市化速度放緩導致房地產引擎熄火、土地財政難以為繼、地方政府債務攀升,加之國際局勢變動引發產業鏈轉移,這個趨勢發生了逆轉,東部沿海省份GDP占比開始觸底反彈,由2019年時的51.58%上升至2023年的51.72%,今年上半年又進一步提高至51.88%。

與之相反,其他地區的占比則紛紛回落。東北就不消說了。上半年,東北第一城大連GDP被溫州反超,並被徐州逼近,面臨著掉出前30的風險。崛起了20年的中部也開始出現塌陷跡象。

不僅文章開頭提到的9個「成績優秀」省市區無一位於中部,河南、山西的GDP甚至低於去年同期數值,名義GDP出現負增長,成為全國僅有的兩個負增長省份。

這背後既不乏區域競爭周期性此消彼長的自然因素,也和高層的思路轉變有關。

如果說改革開放頭20年,中國實行的是非均衡發展戰略。那麽第二個20年,奉行的則是大中小城市、東中西部均衡發展的理念,中央在土地、稅收等方面對中西部多有照顧。

但最近兩年,由於內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中國政府又開始重新重視經濟大省的作用,多次召開會議強調經濟大省要「挑大梁」,為此相關政策也開始向經濟大省傾斜。

像剛剛發布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中,就有多處相關表態。比如「優化土地管理,健全同宏觀政策和區域發展高效銜接的土地管理製度……使優勢地區有更大發展空間」。

也就是說,今後經濟越發達的地方,獲得的土地指標也越多,這無疑利好人口、資源持續流入的長三角、珠三角及其他沿海省份。在馬太效應的作用下,未來東部地區或將重新拉開與中西部的差距。



不過在內陸省份中,也有一些表現亮眼的。事實上,上半年名義增速前三名全部是西部省份。西藏以11.2%的超高增速排名第一,第二名新疆也達到7.8%,第三名甘肅、第四名內蒙古則都超過6%,分別為6.9%、6.5%。

其中,除了不沿邊的甘肅,其他幾個省份的成績都得益於邊貿出口的迅猛增長。

近年來,由於國際局勢發生重大變化,特別是與美歐等主要貿易夥伴摩擦不斷,很多人擔心中國經濟發展將由外循環轉入內循環。不過從數據來看,出口仍是拉動經濟發展「三駕馬車」中表現最好的。

上半年全國出口總額增長6.9%,既高於GDP增速,更遠高於投資(3.9%)與消費(3.7%)增速。變化只在於主要貿易對象的改變。

過去,美國曾常年是中國第一大貿易對象國,而歐盟則是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地區。但2019年,東盟超過美國,2020年又取代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對象。今年上半年,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量繼續保持10%以上的高增速,而對美、對歐貿易則分別只增長了2.9%和-0.7%。

另外,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中國與俄羅斯、中亞等國的貿易也增長迅猛,這些都利好相關沿邊省份。

比如廣西,就受惠於緊鄰東盟尤其是越南的優勢,上半年出口增長了28.5%,達到1918億元人民幣。超過遼寧、天津、湖南等省,全國排名由去年的17名升至13名。

其中,對越南出口中間品636.7億元,增長50.3%。越南已連續25年成為廣西最大貿易夥伴,對越貿易占廣西對東盟貿易的77%、全部外貿的42%。

隨著平陸運河開工建設,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門戶省份的廣西,憑借背靠大西部、面向東南亞的地理優勢,未來有望獲得新的發展機遇。並和正在全力打造自由貿易港、將與明年啟動封關運作的海南一道,構建環北部灣經濟新增長極。

除了往南面向東南亞,在往西連通中亞方面,新疆的主場優勢也愈發凸顯。今年上半年,新疆出口總值1889.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高達51.4%。其中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穩居新疆貿易夥伴國前兩位,分別增長45.8%、8.7%。而對整個中亞五國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額則分別增長了23.9%和43.6%。

隨著今年6月中吉烏鐵路的簽約落地,南北疆未來都將擁有通往中亞的國際鐵路,勢必進一步提升新疆作為中國向西開放橋頭堡的地位,帶動全疆的開發開放。

不過最「炸裂」的還得屬西藏。雖然地處高原,但近年來西藏抵邊發展、對外開放動作頻頻。去年11月,中國裏孜-尼泊爾乃瓊口岸開通,至此西藏已擁有樟木、吉隆、普蘭、裏孜四個陸路口岸,以及裏布列克、什布奇、乃堆拉等三個山口供邊境貿易和香客朝拜。

今年上半年,西藏出口同比增長122.9%,外貿增速連續6個月保持全國第一。

當然,西部沿邊省份的發展無法取代東部沿海大省的經濟壓艙石作用,但確實可以拓展中國產業安全的回旋余地。比如新疆,去年先是憑借大閘蟹、三文魚等水產出圈,後來又因糧食總產增量、播種面積增量兩項全國第一而受到關註。雖然經濟總量排名依舊不高,但作為戰略備份區的重要性卻在日漸凸顯。



21世紀頭十幾年,中國經濟高歌猛進,各地發展百花齊放、你追我趕。那一時期GDP作為重要的經濟指標,具有較高的觀察比較價值。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意義已經不大。

一來各省市間的排名逐漸固化,像合肥在過去20年排名上升幾十位,或者黑龍江排名斷崖式下跌10位以上的情況將越來越少;

二來受馬太效應影響,東部與中西部,特別是長三角、珠三角與其他內陸地區的差距只會越拉越大。

這種情況下,我建議不妨效法浙江取消26個欠發達縣GDP考核的做法,也給除東部沿海10省市及川渝、兩湖、河南等幾個經濟大省以外的16個內陸及東北省區進行GDP考核松綁。

轉而關注其他一些更能體現經濟質量、民生福祉的數據,比如人均收入、人均能耗、城鄉收入差等,另外還有一項重要指標,就是本地的財政自給率。

今年上半年,全國只有上海一地財政實現自給,其余省份,包括浙江、江蘇等過去表現比較好的地區,也出現了財政收不抵支的情況。

事實上,正是因為GDP競爭壓力,加上財政有中央兜底的心態,使得各地舉債搞了很多無效基建,上馬了不少無用項目,地方債越來越高。

未來,除了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中提出的「提升市縣財力同事權相匹配程度」「合並地方附加稅,授權地方在一定幅度內確定具體適用稅率」等種種改革措施,增強地方財力外,還應該嚴格財政紀律,比如以現有的財政自給率作為一條基線,對各地進行考核,自給率上升的考核加分,下降的減分,一屆任期內如果連年都下降的,直接一票否決。

總之,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可以也應該放下對GDP高增長的執念了,是時候將更多精力、財力、注意力轉移到民生社會事業上來了。畢竟區域城市間的競爭,不只是經濟硬實力的較量,也包括軟實力的比拼。

這方面,過去一兩年以山東淄博、貴州榕江、新疆阿勒泰等為代表的一批網紅城市已經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嘗試,讓人見識了迥異於北上廣深的中國城市的多樣性。

在此之前,福建三明、陜西神木因為推進醫改,陜西吳起、福建馬尾由於實行12年免費教育,也曾引發輿論熱議,收獲大量贊譽。

但相較本屆奧運會上巴黎所展現出來的那種集歷史、人文、藝術、建築、時尚於一身,令人炫目的城市魅力還相差甚遠。

而這,才應該成為未來中國城市競爭的努力方向。

畢竟,普通人討論城市時,關註的往往是它的美食風物、人文底蘊、教育醫療、交通住房,很少有誰會先問一句:這地方的GDP是多少?全國排第幾?

---原創文章作者: 土哥涅夫-作者簡介:長三角區域城市觀察家、「為父親寫史」計劃發起人、公眾號「三土城市筆記」主理人。---來源: 秦朔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