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全球AI面臨6000億美元難題,人工智能泡沫正在接近臨界點!

2024070417:41



【新智元導讀】AI基礎設施的巨額投資,和實際的AI生態系統實際收入之間,差距已經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曾經全球AI面臨的2000億美元難題,如今已經翻成了6000億美元。

現在,業內關於AI模型收入的質疑聲,已經越來越大。

動輒投入幾萬億美元打造基礎設施,跟部分國家的GDP不相上下,然而從AI模型中得到的回報,究竟能有幾何?

在2023年9月,來自紅杉資本的David Cahn發表了一篇名為《AI的2000億美元問題》的文章,目的是探討:「AI的收入都去哪了?」

根據報告,當時AI基礎設施建設的預期收入,和AI生態系統的實際收入增長之間存在巨大差距。同時,這也反映了終端用戶的價值。

對此,他解釋道:「每年需要填補1250億美元的空缺,以應對當前的資本支出水平。」



隨著英偉達一度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如今的「2000億美元問題」是解決了,還是更加嚴重了?

結果出乎意料:AI的2000億美元問題,現在已經變成了6000億美元問題。

2000億美元問題,直接翻了3倍

最近,David Cahn再次發表博文,對全世界提出警告:人工智能泡沫,如今正在接近臨界點!

他列出了下面這張表格,並且詳細解釋了6000億美元是怎麽算出來的。



    計算這個指標其實很簡單。你只需將英偉達的年化收入預測乘以2倍,以反映AI數據中心的總成本(GPU占總成本的一半,另一半包括能源、建築、備用發電機等)。然後再乘以2倍,以反映GPU終端用戶的50%毛利率(例如,從Azure、AWS或GCP購買AI計算資源的初創公司或企業,他們也需要盈利)。

那麽,自2023年9月以來發生了什麽變化呢?David Cahn進行了以下總結。

1. 供應短缺已經緩解

2023年末是GPU供應最緊張的時候。當時,初創公司紛紛聯系風險投資公司,甚至任何願意幫助他們的人,只為獲得千金難求的GPU。

如今,這種焦慮幾乎完全消失了。如今的現狀是,獲取GPU變得很容易,交貨時間也非常合理。

2. GPU庫存正在增加

英偉達在第四季度報告中指出,其數據中心收入中約有一半,都來自大型雲供應商。僅微軟一家公司,可能就占了英偉達第四季度收入的約22%。

如今,超大規模的資本支出正達到歷史新高。

這些投資也成為了大科技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的主要亮點,CEO們明確表示:「無論你們喜不喜歡,我們都會投資GPU。」

在業內,囤積硬件已經不是什麽新鮮事了,一旦庫存增加到足以減少需求,就會引發市場調整。

3. OpenAI仍然占據AI收入的最大份額

《The Information》最近報導,OpenAI的收入已增至34億美元,在2023年末,他們的收入還是16億美元。

雖然也有一些初創公司達到了不到1億美元的收入規模,但顯然,跟OpenAI相比,它們還在努力追車尾。

除了ChatGPT,今天消費者真正使用的AI產品有多少呢?

如果需要付費,每月15.49美元的Netfix,或者每月11.99美元的Spotify,豈不更香?

從長遠來看,AI公司提供的價值需要足夠顯著,才能讓消費者有持續的掏錢意願。

4. 1250億美元的空缺現在變成了5000億美元的空缺

在上次分析中,David曾經做過這樣一種樂觀的的假設:每年,谷歌、微軟、蘋果和Meta能從新產生的AI相關收入中獲利100億美元。

他還假設,甲骨文、字節跳動、阿裏、騰訊、X和特斯拉每家能產生50億美元的全新AI收入。

即使這些假設仍然成立,並且再增加幾家公司到名單中,那麽1250億美元的空缺,現在將變成5000億美元的空缺。

5. B100即將到來

今年早些時候,英偉達官宣了B100芯片,它的性能提高了2.5倍,而成本卻僅僅增加了25%。

David預計,這將最終導致對英偉達芯片的需求激增。

因為B100在成本與性能上較H100有顯著提升,可能會導致今年晚些時候的又一次供應短缺,到時候大家都會爭相搶購B100。

在GPU資本支出中,我們忽略了什麽

有人反駁上一篇文章時說道:「GPU資本支出就像修鐵路,火車最終會來,目的地也會出現——比如新的農產品出口、遊樂園、購物中心等等。」

對此,David表示贊同,但也提出了他們忽略的一些問題。

1. 缺乏定價權

在物理基礎設施建設中,所建的設施本身是有一定的內在價值的。

如果你擁有從舊金山到洛杉磯的鐵軌,你可能會有某種壟斷定價權,因為在A地和B地之間,只能鋪設有限的鐵軌。

而在GPU數據中心的情況下,定價權則要少得多。

GPU計算,如今越來越像是一種按小時計費的商品。

不同於成為寡頭壟斷的CPU雲,後來者正在持續不斷地湧入市場,建設專用的AI雲。

在沒有壟斷或寡頭壟斷的情況下,高固定成本+低邊際成本的業務,價格競爭下降到邊際成本幾乎會成定局(比如航空公司)。

2. 投資焚燒率

即使在鐵路建設中,投機性投資狂潮也往往會導致極高的資本焚燒率。

在新技術出現時,也是如此。

在關於技術投資的最佳教科書之一《推動市場的引擎》中,得出的主要結論是:在投機性的技術浪潮中,很多人損失了大量資金。(比如鐵路)

想要找出贏家很難,但要找出輸家,則容易得多。(在鐵路的情況下是運河)。

3. 折舊

從技術歷史中我們知道,半導體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英偉達還將繼續生產更強的下一代芯片,如B100。這將導致上一代芯片更快的折舊。

因為市場低估了B100和下一代芯片改進的速度,它高估了今天購買的H100在3-4年內保價的程度。

不過,這種情況在物理基礎設施中是不存在的,因為物理基礎設施不會遵循任何摩爾定律曲線,成本與性能也不會持續改進。

4. 贏家與輸家

現在,我們需要仔細看看誰是贏家,誰輸家——在過度的基礎設施建設期間,總是會有贏家的。

David認為,AI可能是下一個變革性的技術浪潮,而GPU計算價格的下降,實際上對長期創新和初創公司是有利的。

* 如果他的預測成真,主要受損的就是投資者了。

而創始人和公司建設者將繼續在AI領域創新,因為他們將受益於更低的成本,和在這一實驗期間積累的經驗教訓。

因此,他們更有可能成功。

誰為終端用戶提供價值,誰就會獲得回報

顯而易見,AI將帶來巨大的經濟價值。那些專註於為終端用戶提供價值的公司,終將獲得豐厚的回報。

如今,我們正處在一個有潛力重新定義一代人的技術浪潮中。

像英偉達這樣的公司,在這一變革中功不可沒,並且很可能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繼續在生態系統中扮演關鍵角色。

投機狂潮是技術發展的一部分,因此不必害怕。

在這個時刻保持冷靜的人,有機會建起極其重要的公司。

但是,我們需要警惕那種從矽谷蔓延到全美,甚至全球的幻想:我們都能快速致富,因為AGI明天就會到來,我們都需要囤積唯一有價值的資源——GPU。

實際上,前方的道路將會很長。

它會有起伏,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條路是值得走的。---[新智元報導*編輯:Aeneas 好困/來源: 新智元]

參考資料:https://www.sequoiacap.com/article/ais-600b-qu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