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魔宇宙 ***宇宙天國首部曲 彌勒天書閣 https://maitreya-books.com/ 神話從來就不是怪力亂神,而是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情況的觀察之中,所建立的真實認知。唯有相信神話中的真實,才能感受到神話的詩意隱喻背後,所具有的神聖力量。打開你的想像,打開你的相信,你才能知道神話告訴了你什麼宇宙生命的資訊。 生命起源於宇宙之中,生長於宇宙之中,結束於宇宙之中,因此,宇宙的起源就是生命背景的起源。生命形成的每一個階段,其實都在述說著生命的本能,也就是生命本就存在的一種力量,在此雖是說明一種狀況,然而將這狀況投射在生命的生活行動之中,你就會明白自己究竟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本能!

華為25億賣出"問界"!釋放了什麼信號?

2024070414:28



導讀:華為再次向外明確智選車模式的邊界。

盡管問界系列幾乎成為了華為在汽車領域的名片,但從賽力斯發布的最新公告來看,未來問界的主導權將從華為轉移至賽力斯身上。

7月2日晚間,賽力斯發布公告稱,賽力斯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力斯汽車」)擬收購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以下簡稱「華為」)持有的已註冊或申請中的919項問界等系列文字和圖形商標,以及44項相關外觀設計專利,收購價款合計25億元。

而在問界之前,華為已在今年分別向奇瑞股份有限公司和北汽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轉讓了「智界」和「享界」商標。

值得注意的是,當天,長安汽車(下稱「長安」)發布公告,再次提及與華為合作的新進展。長安在一份投資者關系活動表中稱,2023年11月25日,長安汽車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了《投資合作備忘錄》,根據最新項目進展,預計不晚於2024年8月31日簽訂最終交易文件。而這一內容,曾在今年5月對外公告。

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結合同一天長安的公告,能看出華為和賽力斯關於問界商標轉讓的一些意圖,很可能是車BU真正獨立之前關於「華為不造車」的承諾強化,再次向外明確智選車模式的邊界。

問界商標從華為「剝離」

作為華為踏入陌生戰場的第一個「品牌」,問界系列從出生起就引發了外界高度關註,它由華為深度參與,覆蓋汽車的產品定義、造型設計、營銷、用戶體驗等環節,並以此形成「智選車」模式,進軍汽車行業。這一模式由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主導,並從一開始就傾註了華為的大量資源。

余承東曾公開表示,華為在問界這個車上開創了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就是由華為做生態品牌,公司內部希望這個生態品牌能在未來極少數活下來的企業裏面存在(下來)。

「我們靠一個打不過別人,我們幾個兄弟一起打,通過打造一個生態聯盟,共建這個生態平臺,打造問界這個生態聯盟,把它的體驗打造到極致,產品又不沖突,這樣持之以恒發展。

將來市場激烈競爭的洗牌中,使這幾家成為少數活下來的企業。」余承東稱,智選模式由華為掌控命運,對車企產品成功負責。如果不能成功,華為做的零部件再好也沒有什麼用,車廠不能取得成功的話,華為無法取得成功。

經歷了初期的磨合,從今年年初開始,問界系列逐步登錄新勢力汽車品牌月銷榜,2024年1月新車交付近3.3萬輛。根據賽力斯公布的最新數據,AITO問界全系6月單月交付突破4萬,創歷史新高。此外,鴻蒙智行在7月1日公布的數字顯示,全系今年上半年累計交付194207輛,6月共交付46141輛,登頂中國新勢力品牌上半年銷量第一。

但問界、智界等一系列鴻蒙智行品牌的商標歸屬權一直在華為手上,某種程度上,這也代表了華為對該品牌的主導權。根據天眼查APP顯示,華為此前申請的「界」字類中文商標超過50個,包括了「智界」「享界」「傲界」「尊界」「幻界」等,而早在2021年,華為就申請了「問界」商標。

「今年已經陸續將相關商標轉讓給了鴻蒙智行的合作方,包括『智界』和『享界』,這次問界的商標轉讓內部也早有討論。」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內部對於問界的品牌估值判斷高於25億,此次品牌轉讓可見華為格局和誠意,畢竟是一手養大的「孩子」。

在公開聲明中,華為表示,公司將繼續支持賽力斯造好問界、賣好問界。公司一貫堅持不造車,而是利用領先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持續幫助車企造好車、賣好車。

賽力斯則表示,公司與華為近日簽署進一步深化聯合業務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聯合業務優勢,將AITO問界打造為世界級新豪華汽車領先品牌。在公告中,賽力斯稱,此項商品和品牌資產轉讓不影響雙方現有的合作業務,並且進一步保障了AITO問界的長遠發展。

強化「不造車」承諾

一直以來,華為在汽車業務上采取了多條腿走路的方式,除了余承東力挺的智選車模式,HI模式(HuaweiInside)也在近期引來關鍵節點。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賽力斯在此次對外聲明中,除了商標轉讓外,還提及了「正在積極籌劃參與引望戰略投資與合作事宜」。

此外,就在問界商標轉讓的同日,長安也發布公告。在一份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長安稱正在與華為就交易關鍵條款進行進一步協商。鑒於項目重大性、復雜性及交易各方推進內部程序的需要,項目進度較備忘錄中預估有一定延遲。

「這裏面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華為其實是再次向合作夥伴承諾在汽車業務上的邊界。」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引望就是華為車BU成立的新公司。

據了解,華為當前架構中,有三種和汽車廠商的合作模式,分別是標準零部件模式、全棧解決方案模式和智選車合作模式,而車BU以及華為消費者BG是支撐華為汽車業務的重要業務模塊,前者主打汽車零部件解決方案,後者主導智選車模式,運營「鴻蒙智行」生態品牌。

比起聲量不斷走高的鴻蒙智行,車BU業務從去年開始也動作不斷 ,最受外界關注的就是引望的進展。

2023年11月26日,華為與長安汽車在深圳簽署了《投資合作備忘錄》。經協商,華為擬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網聯汽車的智能駕駛系統及增量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

根據深交所中長安汽車發布的備忘錄內容,上述公司業務範圍包括汽車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汽車智能座艙、智能汽車數字平臺、智能車雲、AR-HUD與智能車燈等,並將專用於目標公司業務範圍內的相關技術、資產和人員註入至目標公司,具體業務範圍及裝載方案在最終交易文件中進行確定。換言之,華為車BU的關鍵業務都將逐一裝入上述公司。

今年1月16日,深圳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經營範圍含智能車載設備製造、智能車載設備銷售,這一公司的成立也被外界視為華為推進汽車智能業務的重要一步。對華為而言,車BU如果要實現盈利,新公司的推進速度則要更快。據華為披露的官方數據,2022年,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收入為21億元,僅占總營收0.3%,每年研發卻超過206億元。

雖然余承東在近期講話中稱華為車BU今年能夠扭虧為盈,但從長期造血能力和發展方向來看,華為需要更多的汽車合作夥伴。

「目前引望還是華為全資,後面隨著更多夥伴加入,成為一個股權多元的技術開放平臺。」上述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引望的定位為「汽車電動化智能化開放平臺」,面向行業戰略夥伴開放股權,長安是首個擬合作的整車廠。

但從此前長安的幾次公告內容來看,對於華為智選車業務和新公司之間的業務競爭或許仍有疑慮。原本雙方計劃在6個月內簽訂最終交易文件。如今,已過半年時間,最終交易文件的簽訂延期至8月底。

「華為未來的智能汽車零部件都由目標公司面向整車客戶提供,華為原則上不從事與目標公司業務範圍相競爭的業務」。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鴻蒙智行的合作模式本身不會變化,但華為還是希望智選車成為新公司的重要客戶,華為不會踏入「造車」領域,這個原則在未來不會改變。---[微信編輯 : 七三/作者: 第一財經 李娜/來源: 第一財經資訊]

*一周落地50億,成都劍指AI、低空*

最近,成都一口氣發布了兩支基金,總規模達到50億元。

一支是低空經濟基金。昨天,成都科創投集團與成都濛江投資集團在成都彭州市,簽約組建了成都低空經濟產業基金,目標總規模30億人民幣。管理機構為成都科創投旗下子公司成都技轉。將主要圍繞低空製造、低空保障、低空飛行等關鍵環節進行投資。

另一支是人工智能基金。在上周四,成都天府新區天投集團與華泰證券發起成立目標規模20億的人工智能基金,將圍繞成都市和天府新區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數字經濟領域進行投資。

在一周不到的時間內,成都發布總規模50億元的兩支產業專項基金,劍指低空經濟和人工智能兩大熱門領域。在新一輪科技產業競爭中,成都明顯提速了。

打造低空經濟中心,今年已有10家公司獲投資

成都是國內低空經濟的產業重鎮。就在上周,低空經濟領域單筆最大融資,就花落成都。吉利集團旗下的沃飛長空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策源資本、華控基金、中科創星、空天院和雲航資本。

沃飛長空成立於2016年,前身是傲勢科技。2020年,吉利收購傲勢科技,將其與旗下太力飛車公司重組為現在的沃飛長空。2023年,沃飛長空開放外部融資,兩年時間已經完成3輪融資。

上個月,沃飛長空完成首飛,從洛帶通用機場起飛,經停成都高新區歐洲中心,又飛往青城山。預計到明年,在成都打「飛的」將不再是夢想了。

不只是沃飛長空。據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成都擁有14家低空經濟相關產業鏈的上市公司。比如耳熟能詳的工業無人機龍頭縱橫股份,航空發動機研發商愛樂達、航空維修海特高新等。

而在非上市公司中,已經獲得融資的公司就多達76家。自今年以來,就已經有10家相關公司獲得融資。比如航空發動機研發商鴻鵬航空,在今年6月獲得士維基金、陸離之基金、航發基金、龍鼎投資、萬創華匯、華西銀峰等機構投資。

而在資本端,成都最近兩年對於低空經濟在內的航空航天投入不小。

今年初,青羊區首支母基金「成都數智產業基金」成立。其中重點投資方向就是航空航天產業。成都青羊區有濃厚的航空基因,著名的成飛公司就坐落於此。最近兩年,青羊區一直在打造航空產業,落地了不少航空航天科創中心。

3月,航空發動機研發商愛樂達發布公告稱,將與成都生產力促進中心等機構和投資人一起,設立成都交子愛航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主要圍繞航空航天的產業鏈進行投資。

愛樂達成立於2004年3月,2017年8月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主要從事軍用飛機和民用客機零部件、航天大型結構件的精密製造。基金總規模不大只有1.5億,但是「上市公司+成都國資」的組合,一來增加了成都地區市場化資金來源;二是對產業鏈聚集也將起到助推作用。

而這次落地的彭州市,也在低空經濟領域有一定的產業優勢。今年4月,西部低空經濟產業生態大會就在彭州召開,啟動了湔江實驗室,標誌著全國首個無人機適航公共服務平臺在彭州落地。

AI是四川1號創新工程,天府新區聯手華泰證券

再說說人工智能。

今年兩會期間,四川省宣布將人工智能列為全省一號創新工程。而四川AI公司的聚集地無疑是在成都。

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成都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780億元,近三年復合增長率達40%,擁有企業近900家。而在過去三年,「成都就設立總規模100億元的新經濟創投基金投資人工智能領域,僅2023年27家人工智能企業累計獲得融資28次。」

前不久成都還引進了清華系大模型公司它思科技。這家企業成立於2018年,是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歐智堅領銜創辦的AI公司,專註於人工智能語音與語言技術的研發。

而在天府新區,引進了海康威視、科大訊飛等鏈主企業,中科曙光、達夢數據等基礎軟硬件研發企業,並自主培育了曉多科技、見山科技等行業應用企業,睿樂達、布法羅等機器人整機企業。就以曉多科技為例,這家創立於2014年的AI客服公司,先後完成7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騰訊、深創投、嘉禦資本、祥峰投資中國基金等相繼出資。

這次天府新區發起設立的20億人工智能基金,將為本區和成都市AI產業帶來資本增量。

管理機構華泰創新,在人工智能領域有著長期的投資經驗。工商信息顯示,華泰創新有32起公開投資事件,其中17次出手人工智能相關產業公司。

比如今年5月投資的基流科技,是一家清華系的開放算力網絡服務商。此前還投資過隱私計算技術提供商星雲Clustar、流式數據為核心的數據基礎設施平臺Timeplus、面向企業級客戶的AI公司容智信息等。

上個月,成都發布了《成都市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明確到2026年,成都市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預計達到17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萬億元。

這意味著要在2023年的產業規模上翻兩倍有余。是否能夠如期完成,有待時間來檢驗。但我想在資本和政策的雙重助力之下,成都AI產業無疑將會取得長足的發展。---來源: 投中網-

參考資料:
1. 紅星新聞,成都設立總規模100億元創投基金,打造全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高地。

2. 蓉創芯華,落實1號創新工程,加快打造成都本土人工智能大模型-清華大學成果轉化項目它思科技獲得高新區超千萬融資。